还剩12页未读,
继续阅读
【化学】江苏省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模拟选课调考试题(解析版)
展开
江苏省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模拟选课调考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N 14 O 16 Mg 24 S 32 Cl 35.5 Fe 56 Cu 64
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同。下列做法值得提倡的是( )
A. 逢年过节,燃放大量烟花爆竹
B. 为方便出行,尽量使用私家车
C. 购物时使用布袋,少使用塑料袋
D. 冬季室内少穿衣服,调高空调温度
【答案】C
【详解】A.燃放大量烟花爆竹,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严重污染环境,不利于减少雾霾的产生,保护环境,不符合“低碳环保”理念,故A不选;
B.为方便出行,尽量使用私家车,会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不符合“低碳环保”理念,故B不选;
C.购物时使用布袋,少使用塑料袋,能减少白色污染、二氧化碳的排放,符合“低碳环保”理念,故C选;
D.调高空调温度,会浪费电能,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不符合“低碳环保”理念,故D不选。
故选C。
2.我国“复兴号”高速列车的运行速度达到350 km·h-1。高速列车制造要使用轻质金属材料。下列可以作为轻质金属材料的是( )
A. 铝合金 B. 铁合金
C. 碳素纤维 D. 硅纤维
【答案】A
【详解】A.铝密度小,铝合金为轻金属材料,耐腐蚀,硬度大,符合高速列车制造使用材料要求,故A正确;
B.铁是重金属,铁合金为重金属材料,不符合高速列车制造使用材料要求,故B错误;
C.碳素纤维为非金属材料,不符合高速列车制造使用材料要求,故C错误;
D.硅纤维为非金属材料,不符合高速列车制造使用材料要求,故D错误。
故选A。
3.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 氢化钠(NaH)中H的化合价:-1
B. 小苏打的化学式:Na2CO3
C. 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D. NaClO的电离方程式:NaClONa++Cl-+O2-
【答案】A
【详解】A.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均显正价,NaH中Na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根据电中性原理,NaH中H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故A正确;
B.小苏打为碳酸氢钠,化学式为NaHCO3,Na2CO3为苏打,故B错误;
C.氯离子为氯原子得到1个电子,核电荷数为17,核外电子数为18,正确的结构示意图为,故C错误;
D.NaClO是含氧酸盐,电离方程式为NaClO=Na++ClO-,故D错误。
故选A。
4.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 铁的强度大,可用铁罐贮运浓硫酸
B. 明矾溶液呈酸性,可用于净化水质
C. Al2O3熔点高,可用作耐高温材料
D. 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干燥CO2
【答案】C
【详解】A.铁可被冷的浓硫酸钝化,生成致密的氧化膜,保护内部金属不再被氧化,所以可用铁罐贮运浓硫酸,与铁的强度大无关,故A错误;
B.明矾溶于水可以产生氢氧化铝胶体,胶体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悬浮于水中的不易沉降的杂质,使之聚集沉降,可用于净化水质,与明矾溶液呈酸性无关,故B错误;
C.熔点高的物质可用作耐高温材料,则Al2O3熔点高,可用作耐高温材料,故C正确;
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于干燥CO2,与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无对应关系,故D错误。
故选C。
5.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 )
A. 铝 B. 乙醇 C. 二氧化碳 D. 氯化钠
【答案】D
【详解】A.金属铝是单质,它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A错误;
B.乙醇在熔融状态和水溶液中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是非电解质,故B错误;
C.二氧化碳在水溶液中或熔融态式均不能发生电离,属于非电解质,故C错误;
D.氯化钠属于盐,溶于水或者熔融状态时,可以完全电离变成钠离子和氯离子,能导电,属于电解质,故D正确。
故选D。
6.某溶液中存在大量的H+、Cu2+和Cl-,该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共存的离子是( )
A. OH- B. Ag+ C. HCO3- D. Fe2+
【答案】D
【详解】A.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铜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所以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
B.银离子和氯离子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所以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
C.氢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
D.亚铁离子和氢离子、氯离子和铜离子都不反应,所以能大量共存,故D正确。
故选D。
7.因反应物的用量、浓度或反应条件不同,下列各项中反应产物不同的是( )
A. Al2O3与NaOH B. Fe与Cl2
C. Cu与HNO3 D. NaHCO3与稀盐酸
【答案】C
【详解】A.Al2O3与NaOH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和反应物用量、浓度或反应条件无关,故A不选;
B.铁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和反应物用量、浓度或反应条件无关,故B不选;
C.硝酸溶液浓度不同和铜反应生成产物不同,稀硝酸和铜反应生成一氧化氮,浓硝酸和铜反应生成二氧化氮,故C选;
D.NaHCO3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和反应物用量、浓度或反应条件无关,故D不选。
故选C。
8.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氯化铝溶液与氨水反应:Al3++3OH-Al(OH)3↓
B. 氧化镁与稀盐酸反应:MgO+2H+Mg2++H2O
C. 铜与氯化铁溶液反应:2Fe3++3Cu2Fe+3Cu2+
D. 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SO42-+Ba2+BaSO4↓
【答案】B
【详解】A.一水合氨是弱碱,不能拆写,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NH3·H2O=Al(OH)3↓+3NH4+,故A错误;
B.氧化镁与稀盐酸混合的离子反应为MgO+2H+═Mg2++H2O,故B正确;
C.铜与氯化铁溶液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Cu=2Fe2++Cu2+,故C错误;
D.氢氧化钡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为Ba2++2OH-+2H++SO42-=BaSO4↓+2H2O,故D错误。
故选B。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相同温度时,气体分子间的距离一定相等
B. 2gH2和2gO2能恰好反应生成4gH2O
C. 3.2gO3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1.204×1023个
D. 1 mol·L-1 MgCl2溶液中含Cl-数为1.204×1024个
【答案】C
【详解】A.影响体积的因素有分子本身的大小、分子之间的距离以及分子数目的多少,对于气体来说,分子间距离远大于分子本身大小,相同温度和压强下,气体分子间距离基本相等,故A错误;
B.根据反应方程式2H2+O22H2O,由于2g氢气与2g氧气反应时,氢气过量,只有0.25g氢气参加了反应,所以生成2.25g水,故B错误;
C.臭氧分子由氧原子构成,故3.2g臭氧中含有的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n==0.2mol,故含0.2NA即1.204×1023个氧原子,故C正确;
D.溶液体积不明确,故溶液中的氯离子的个数无法计算,故D错误。
故选C。
10.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吸收氯气 B. 蒸发食盐水
C. 制氨气 D. 制蒸馏水
【答案】B
【详解】A.氯气是一种有毒的气体,实验室制取氯气时,可以用NaOH溶液来吸收尾气,其反应原理是Cl2+2NaOH=NaCl+NaClO+H2O,故A错误;
B.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液体受热不均匀,造成液体飞溅,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B正确;
C.氯化铵受热生成氨气和氯化氢,氨气和氯化氢遇冷又生成氯化铵,很难制取氨气,实验室用氯化铵与氢氧化钙共热制取氨气,故C错误;
D.温度计水银球应位于蒸馏烧瓶的支管处,不能插入太深,故D错误。
故选B。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小题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得0分。
11.下列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用加热的方法除去NaCl固体中的NH4Cl
B. 用饱和Na2CO3溶液除去CO2中的HCl
C. 用澄清石灰水检验纯碱溶液和小苏打溶液
D. 用NaOH溶液鉴别MgCl2溶液和AlCl3溶液
【答案】AD
【详解】A.NH4Cl加热分解生成HCl和NH3,所以加热可除去NaCl固体中的NH4Cl,故A正确;
B.二氧化碳和氯化氢都能与碳酸钠反应,将原物质除掉,故B错误;
C.澄清石灰水与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液都生成沉淀,不能鉴别,故C错误;
D.MgCl2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产生沉淀,继续滴加沉淀不溶解;Al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产生沉淀,继续滴加沉淀溶解,因为Al(OH)3+NaOH=NaAlO2+2H2O,故D正确。
故选AD。
12.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中所示的物质间转化能一步实现的是( )
A. FeFe2O3Fe(OH)3 B. 稀盐酸Cl2NaCl
C. NH3NONO2 D. SO2(NH4)2SO4BaSO4
【答案】C
【详解】A.铁在氧气中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不能生成氧化铁,所以物质间转化均不能一步实现,故A错误;
B.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氯气,与稀盐酸得不到氯气,所以物质间转化均不能一步实现,故B错误;
C.氨气和氧气在催化剂、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被氧化为二氧化氮,所以物质间转化均能一步实现,故C正确;
D.二氧化硫与氨水反应生成亚硫酸铵,而不是硫酸铵,所以物质间转化均不能一步实现,故D错误。
故选C。
13.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高效消毒剂,可用如下反应制得:2NaClO3+Na2SO3+H2SO42ClO2↑+2Na2SO4+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B. NaClO3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
C. 反应中Na2SO3作氧化剂
D. 生成6.75 g ClO2时,转移0.2 mol电子
【答案】B
【详解】A.该反应中氧化还原反应,而复分解反应中一定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故A错误;
B.Cl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在反应中NaClO3得到电子,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故B正确;
C.该反应中S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Na2SO3是还原剂,故C错误;
D.NaClO3中氯元素的化合价由+5价降低为+4价,所以每生成1molClO2转移1mol电子,6.75gClO2的物质的量为=0.1mol,所以转移0.1mol电子,故D错误。
故选B。
14.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向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盐酸,沉淀不溶解。
该溶液中含Ag+
B
向水中滴加少量鸡蛋清,搅拌后液体澄清、透明,用一束光照射,液体侧面有光亮的通路
所得液体为胶体
C
向新制氯水中加入少量NaHCO3固体,有较多气泡逸出
HClO的酸性强于H2CO3
D
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打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铝熔化但不滴落
熔点:Al2O3高于Al
【答案】BD
【详解】A.向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此白色沉淀可能为硫酸钡、氯化银、碳酸钡,继续滴加稀盐酸沉淀不溶解,由于硫酸钡和氯化银不溶于盐酸,碳酸钡溶于盐酸,说明此沉淀不是碳酸钡,因此该溶液中可能含有可能含SO42-或Ag+,故A错误;
B.用一束光照射所得液体,液体侧面有光亮的通路,该现象为丁达尔效应,属于胶体特有的性质,由现象可知,该澄清、透明液体为胶体,故B正确;
C.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加入少量NaHCO3固体,产生CO2,只能说明氯水酸性强于H2CO3,并不能说明HClO的酸性强于碳酸,故C错误;
D.加热砂纸打磨过的铝箔,Al表面生成氧化铝薄膜,铝熔化说明铝熔点低,但铝不滴落,说明氧化铝的熔点非常高,故D正确。
故选BD。
15.将m g由铜与镁组成的混合物加入含n mol HNO3的稀硝酸中,两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V1 mL标准状况下的NO气体(假定还原产物只有NO),再向所得溶液中加入V2 mL 6 mol·L-1 NaOH溶液,溶液中金属离子恰好完全沉淀,测得生成(m+10.2)g沉淀。下列相关判定一定不正确的是( )
A. m=19.2 B. n=0.8
C. V1=4.48 D. V2=200
【答案】AD
【解析】
【分析】将mg由铜与镁组成的混合物加入含nmolHNO3的稀硝酸中,两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V1 mL标准状况下的NO气体(假定还原产物只有NO),发生反应:3Mg+8HNO3(稀)=3Mg(NO3)2+2NO↑+4H2O、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再向所得溶液中加入V2mL6mol·L-1NaOH溶液,溶液中金属离子恰好完全沉淀,发生反应:Mg(NO3)2+2NaOH=Mg(OH)2↓+2NaNO3、Cu(NO3)2+2NaOH=Cu(OH)2↓+2NaNO3,测得生成(m+10.2)g沉淀,沉淀为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铜,生成沉淀的质量比原合金的质量增加10.2g,则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铜含有氢氧根的质量为10.2g,据此答题。
【详解】A.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铜含有氢氧根的质量为10.2g,则氢氧根的物质的量为=0.6mol,则镁和铜的总的物质的量为0.3mol,假设全为镁,质量为0.3mol×24g/mol=7.2g,若全为铜,质量为0.3mol×64g/mol=19.2g,所以参加反应的金属的总质量(m)为7.2g<m<19.2g,故A错误;
B.根据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n反应(HNO3)=8/3n(金属)=0.3mol×8/3=0.8mol,故B正确;
C.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铜含有氢氧根的质量为10.2g,氢氧根的物质的量为=0.6mol,则镁和铜的总的物质的量为0.3mol,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可知生成的NO物质的量为=0.2mol,则在标准状况下,生成NO的体积V1=0.2mol×22.4L/mol=4.48L,故C正确;
D.因为恰好完全反应,则参加反应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0.6mol,需要氢氧化钠溶液体积==0.1L=100mL,故D错误。
故选AD。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0分)
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60分。
16.将1.60gCuSO4固体置于下图所示的装置(固定及夹持类仪器未画出)中加热到1100℃,使其分解,分解过程中可以观察到:石英管中固体由白色变为黑色,最终变为红色;BaCl2溶液中生成白色沉淀,品红溶液褪色,集气瓶中收集到无色气体。
(1)石英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是_____;高温分解CuSO4固体使用石英管而不使用普通玻璃管的原因是_____。
(2)石英管中剩余红色固体质量为0.72 g,经检测为不含硫元素的纯净物。则该固体的化学式为__。
(3)将BaCl2溶液中生成的白色沉淀过滤并洗涤,向洗涤后的沉淀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
①沉淀的化学式为_____。
②检验沉淀是否洗净的方法是___。
(4)若NaOH溶液足量,则其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
(5)集气瓶中收集无色气体是____(填化学式),检验该气体的方法是___。
【答案】(1). SiO2 (2). 石英熔点高,耐高温,普通玻璃不耐高温 (3). Cu2O (4). BaSO4 (5). 取最后得到的洗涤液,向其中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若无沉淀生成,则沉淀已洗净,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沉淀未洗净 (6). SO2+2OH-SO32-+H2O (7). O2 (8).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木条复燃
【解析】
【分析】硫酸铜加热到1100℃发生分解反应,石英管中固体由白色变为黑色,说明生成了氧化铜;最终变为红色,说明氧化铜受热分解生成了氧化亚铜;BaCl2溶液中生成白色沉淀,说明生成了硫酸钡沉淀,从而说明生成了三氧化硫;品红溶液褪色,说明生成了二氧化硫;集气瓶中收集到无色气体,可能为氧气,据此答题。
【详解】(1)石英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化学式是SiO2,高温分解CuSO4固体使用石英管而不使用普通玻璃管的原因是石英是原子晶体,熔点高,耐高温,而普通玻璃不耐高温,故答案为:SiO2;石英熔点高,耐高温,普通玻璃不耐高温。
(2)石英管中剩余红色固体质量为0.72g,经检测为不含硫元素的纯净物,则为铜的氧化物,1.60gCuSO4中Cu的质量为1.60g×=0.64g,物质的量为=0.01mol,则氧元素的质量为0.72g-0.64g=0.08g,物质的量为=0.005mol,则Cu和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Cu:O=0.01mol:0.005mol=2:1,该固体的化学式为Cu2O,故答案为:Cu2O。
(3)①将BaCl2溶液中生成的白色沉淀过滤并洗涤,向洗涤后的沉淀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说明该沉淀为BaSO4,故答案为:BaSO4。
②检验该沉淀是否洗净,就是检验其表面是否含有氯离子,检验氯离子的方法为: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若无沉淀生成,则沉淀已洗净,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沉淀未洗净,故答案为:取最后得到的洗涤液,向其中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若无沉淀生成,则沉淀已洗净,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沉淀未洗净。
(4)若NaOH溶液足量,则SO2与过量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离子方程式为:SO2+2OH-=SO32-+H2O,故答案为:SO2+2OH-=SO32-+H2O。
(5)由分析可知集气瓶中收集的无色气体是氧气,检验氧气的方法是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看木条是否复燃,故答案为:O2;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木条复燃。
17.有关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C为常见的调味品,D是常见的无色液体。E、F、H和J均为气体,其中H和J为单质,且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可生成E。
(1)物质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物质I的溶液可用作家用消毒剂、漂白液,是因为物质I具有__性。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单线桥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
(4)写出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____。
(5)写出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____。
【答案】(1). (强)氧化 (2). NH4Cl+NaOHNaCl+NH3↑+H2O
(3). (4). Cl2+2OH-Cl-+ClO-+H2O
(5). 2NH3+3NaClO3NaCl+N2↑+3H2O
【解析】
【分析】C为常见的调味品,则C为NaCl;F和G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NaCl,F为气体,则F为Cl2,G为Na;其中D是常见的无色液体,则D为H2O;Na和H2O反应生成NaOH和H2(H和B),H为气体单质,则H为H2,B为NaOH,Cl2和NaOH反应生成NaCl、NaClO和H2O(C、D和I),则I为NaClO,A和B(NaOH)反应能生成E,E为气体,则E为NH3,A为NH4Cl,H和J为单质且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可生成E,则J为N2,则NH3和NaClO反应生成NaCl、N2和H2O,据此答题。
【详解】(1)物质I为NaClO,其溶液可用作家用消毒剂、漂白液,是因为具有强氧化性,故答案为:(强)氧化。
(2)反应①为NH4Cl与NaOH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NaCl、NH3和H2O,化学方程式为:NH4Cl+NaOHNaCl+NH3↑+H2O,故答案为:NH4Cl+NaOHNaCl+NH3↑+H2O。
(3)反应③为Na和H2O反应生成NaOH和H2,化学方程式为:2Na +2H2O=2NaOH +H2↑,该反应中钠的化合价由0价升高为+1价,H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降低为0价,转移2个电子,用单线桥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为:,故答案为:。
(4)反应④为Cl2和NaOH反应生成NaCl、NaClO和H2O,离子方程式为:Cl2+2OH-Cl-+ClO-+H2O,故答案为:Cl2+2OH-Cl-+ClO-+H2O。
(5)反应⑤为NH3和NaClO反应生成NaCl、N2和H2O,化学方程式2NH3+3NaClO3NaCl+N2↑+3H2O,故答案为:2NH3+3NaClO3NaCl+N2↑+3H2O。
18.在废水处理、粗盐提纯等过程中通常会涉及离子检验、除杂等过程。
(1)某工厂废水只含Na+、K+、Cu2+、Ba2+、Mg2+、OH-、CO32-中的若干种。实验小组对废水进行了检测:
步骤1:对废水进行观察,废水为无色澄清液体。
步骤2:取少量废水,向水样中加入过量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静置。
步骤3:取少量步骤2所得上层清液,向其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
①由步骤1可得的结论是____。
②步骤2中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
③实验中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是____。
④请设计实验方案对溶液中还未能确定的离子进行检测,方法是:___。
(2)某粗盐溶液经检测其中含有的杂质离子是Ca2+、Mg2+、Br-、SO42-。实验小组经过下列实验过程最终获得NaCl晶体:
步骤1:向溶液中加入试剂除去Ca2+、Mg2+和SO42-,过滤,向滤液中加入盐酸至无气泡产生。
步骤2:向步骤1所得溶液中通入适量的气体X,充分反应后加入CCl4,振荡后分液。
步骤3:将步骤2所得水层蒸发结晶。
①按使用顺序写出步骤1所用试剂的化学式:_____。
②步骤2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答案】(1). 废水中不存在Cu2+ (2). CO32-+Ba2+BaCO3↓ (3). Na+、K+ (4). 用洁净的铂丝(或铁丝)蘸取废水,在无色火焰上灼烧,若火焰为黄色,则含有Na+,再透过蓝色的钴玻璃继续观察,若火焰为紫色,则含有K+ (5). NaOH、BaCl2、Na2CO3(或BaCl2、Na2CO3、NaOH或BaCl2、NaOH、Na2CO3) (6). Cl2+2Br-Br2+2Cl-
【解析】
【分析】(1)根据离子共存的原则进行分析;
(2)根据镁离子会与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生成沉淀,钙离子会与碳酸根离子生成沉淀,硫酸根离子会与钡离子生成沉淀,加入盐酸可以除去过量的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等进行分析。
【详解】(1)废水中Mg2+与CO32-、OH-不能共存,Ba2+与CO32-不能大量共存;由步骤1可知废水为无色澄清液体,则废水中一定不含有Cu2+,由步骤2可知,加入过量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沉淀为碳酸钡沉淀,则废水中一定含有CO32-,一定不含有Ba2+和Mg2+,由步骤3可知,滴加酚酞,溶液变红,说明废水显碱性,则废水中一定含有OH-,废水中不能确定是否含有Na+和K+。
①由分析可知步骤1可得的结论是废水中不存在Cu2+,故答案为:废水中不存在Cu2+。
②由分析可知步骤2中Ba2+与CO32-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32-+Ba2+=BaCO3↓,故答案为:CO32-+Ba2+=BaCO3↓。
③由分析可知实验中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是Na+、K+,故答案为:Na+、K+。
④溶液中还未能确定的离子为Na+、K+,检验Na+、K+,通常使用焰色反应,方法是:用洁净的铂丝(或铁丝)蘸取废水,在无色火焰上灼烧,若火焰为黄色,则含有Na+,再透过蓝色的钴玻璃继续观察,若火焰为紫色,则含有K+,故答案为:用洁净的铂丝(或铁丝)蘸取废水,在无色火焰上灼烧,若火焰为黄色,则含有Na+,再透过蓝色的钴玻璃继续观察,若火焰为紫色,则含有K+。
(2)要先用BaCl2除SO42-离子,然后再用Na2CO3除Ca2+,Na2CO3还可以除去过量的Ba2+,所以Na2CO3一定加在BaCl2的后面,如果加反了,过量的Ba2+就没法除去,至于加NaOH除去Mg2+顺序不受限制,因为过量的NaOH加HCl就可以调节了,只要将三种离子除完了,过滤就行了,最后加盐酸除去过量的氢氧根离子碳酸根离子,将滤液蒸发结晶得到氯化钠晶体。
①由分析可知,步骤1中按使用顺序所用试剂的化学式为NaOH、BaCl2、Na2CO3(或BaCl2、Na2CO3、NaOH或BaCl2、NaOH、Na2CO3),故答案为:NaOH、BaCl2、Na2CO3(或BaCl2、Na2CO3、NaOH或BaCl2、NaOH、Na2CO3)。
②粗盐溶液中含有Br-,可以通入适量的氯气,氯气与Br-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Br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Br-=Br2+2Cl-,反应后加入CCl4,振荡后分液,故答案为:Cl2+2Br-=Br2+2Cl-。
19.为分离废磷酸亚铁锂电池的正极材料(主要含LiFePO4和铝箔)中的金属,将正极材料粉碎后进行如下流程所示的转化:
已知LiFePO4不溶于水和碱,能溶于强酸。
(1)“碱溶”时的离子方程式为___。
(2)向滤液Ⅰ中通入过量CO2会析出Al(OH)3沉淀,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
(3)“酸浸”时溶液中Fe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4)检验“沉铁”后所得溶液中是否存在Fe3+的方法是____。
(5)以Fe(OH)3为原料可以制取FeSO4晶体,还需的试剂有____。
(6)“沉锂”时,检验Li+是否沉淀完全的方法是____。
【答案】 (1). 2Al+2OH-+2H2O2AlO2-+3H2↑ (2). AlO2-+2H2O+CO2Al(OH)3↓+HCO3-
(3). 2Fe2++2H++H2O22Fe3++2H2O (4). 取少量沉铁后所得上层溶液,向其中滴加KSCN溶液,若溶液变红色,则存在Fe3+,若溶液不变红,则不存在Fe3+ (5). 硫酸、铁粉 (6). 静置,向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Na2CO3溶液,若无沉淀生成,则Li+沉淀完全
【解析】
【分析】废磷酸亚铁锂电池的正极材料(主要含LiFePO4和铝箔),加入NaOH溶液,铝箔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所以滤液Ⅰ为NaAlO2,LiFePO4不溶于水和碱,所以滤渣Ⅰ为LiFePO4,LiFePO4能溶于强酸,加入H2SO4、H2O2,其中的Fe2+被氧化为Fe3+,加入NaOH溶液,生成Fe(OH)3沉淀,再加入Na2CO3溶液,Li+转化为Li2CO3沉淀,据此答题。
【详解】(1)“碱溶”时,正极材料粉末中的铝箔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离子方程式为2Al+2OH-+2H2O=2AlO2-+3H2↑,故答案为:2Al+2OH-+2H2O=2AlO2-+3H2↑。
(2)滤液Ⅰ为NaAlO2溶液,通入过量CO2会生成Al(OH)3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O2-+2H2O+CO2=Al(OH)3↓+HCO3-,故答案为:AlO2-+2H2O+CO2=Al(OH)3↓+HCO3-。
(3)“酸浸”时溶液中的Fe2+在酸性条件下被H2O2氧化为Fe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2H++H2O2=2Fe3++2H2O,故答案为:2Fe2++2H++H2O2=2Fe3++2H2O。
(4)检验“沉铁”后所得溶液中是否存在Fe3+的方法是取少量沉铁后所得上层溶液,向其中滴加KSCN溶液,若溶液变红色,则存在Fe3+,若溶液不变红,则不存在Fe3+,故答案为:取少量沉铁后所得上层溶液,向其中滴加KSCN溶液,若溶液变红色,则存在Fe3+,若溶液不变红,则不存在Fe3+。
(5)先将Fe(OH)3与H2SO4反应生成硫酸铁,硫酸铁与铁粉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故答案为:硫酸、铁粉。
(6)“沉锂”时,检验Li+是否沉淀完全的方法是静置,向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Na2CO3溶液,若无沉淀生成,则Li+沉淀完全,故答案为:静置,向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Na2CO3溶液,若无沉淀生成,则Li+沉淀完全。
20.某兴趣小组用莫尔盐[化学式为(NH4)xFe(SO4)2·6H2O(Fe为+2价)]测定KMn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的过程如下:
①称取19.6g莫尔盐配成100 mL溶液。
②量取10.00 mL KMnO4溶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的H2SO4进行酸化,向酸化后的溶液中逐滴滴加莫尔盐溶液,反应完全时消耗莫尔盐溶液的体积为20.00 mL。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如下:H++Fe2++MnO4-Fe3++Mn2++H2O(未配平)
(1)(NH4)xFe(SO4)2·6H2O中x=____,溶液中c(Fe2+)=___mol·L-1。
(2)第①步实验中所需的玻璃仪器除量筒、烧杯、胶头滴管外,还有___。
(3)由第②步实验的反应可知还原性:Fe2+___(填“>”或“<”)Mn2+。
(4)计算KMn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写出计算过程。_____
【答案】(1). 2 (2). 0.5 (3). 100mL容量瓶,玻璃棒 (4). > (5). n(Fe2+)=0.5 mol·L-1×20.00 mL×10-3L·mL-1=0.01 mol
根据配平后离子反应,可得关系式:5Fe2+~MnO4-
n(KMnO4)=0.01 mol÷5=0.002 mol
c(KMnO4)=0.002 mol÷10 mL×103 mL·L-1=0.2 mol·L-1
【详解】(1)(NH4)xFe(SO4)2·6H2O中Fe的化合价为+2价,SO42-的化合价为-2价,NH4+的化合价为+1价,根据化合物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可知:(+1)×x+(+2)+(-2)×2=0,解得x=2;溶液中n[(NH4)xFe(SO4)2·6H2O]===0.05mol,
则c(Fe2+)=c[(NH4)xFe(SO4)2·6H2O]===0.5mol/L,故答案为:2,0.5。
(2)配制100mL的莫尔盐溶液,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有量筒、烧杯、胶头滴管、100mL容量瓶、玻璃棒,故答案为:100mL容量瓶,玻璃棒。
(3)反应H++Fe2++MnO4-Fe3++Mn2++H2O中,Fe2+中Fe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升高为+3价,化合价升高被氧化,作还原剂,所以Fe2+是还原剂,MnO4-中Mn元素的化合价由+7价降低为-2价,化合价降低,被还原,作氧化剂,得到还原产物,所以Mn2+是还原产物,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所以还原性Fe2+>Mn2+,故答案为:>。
(4)反应H++Fe2++MnO4-Fe3++Mn2++H2O中,Fe2+中Fe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升高为+3价,失去1个电子,MnO4-中Mn元素的化合价由+7价降低为-2价,得到5个电子,根据电荷守恒和质量守恒配平方程式为8H++5Fe2++MnO4-=5Fe3++Mn2++4H2O,n(Fe2+)=0.5mol·L-1×20.00mL×10-3L·mL-1=0.01mol,根据配平后离子反应,可得关系式:5Fe2+~MnO4-,n(KMnO4)=0.01 mol÷5=0.002mol,c(KMnO4)=0.002 mol÷10 mL×103 mL·L-1=0.2mol·L-1,故答案为:. n(Fe2+)=0.5mol·L-1×20.00 mL×10-3L·mL-1=0.01mol,根据配平后离子反应,可得关系式:5Fe2+~MnO4-,n(KMnO4)=0.01 mol÷5=0.002mol,c(KMnO4)=0.002 mol÷10 mL×103 mL·L-1=0.2mol·L-1。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N 14 O 16 Mg 24 S 32 Cl 35.5 Fe 56 Cu 64
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同。下列做法值得提倡的是( )
A. 逢年过节,燃放大量烟花爆竹
B. 为方便出行,尽量使用私家车
C. 购物时使用布袋,少使用塑料袋
D. 冬季室内少穿衣服,调高空调温度
【答案】C
【详解】A.燃放大量烟花爆竹,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严重污染环境,不利于减少雾霾的产生,保护环境,不符合“低碳环保”理念,故A不选;
B.为方便出行,尽量使用私家车,会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不符合“低碳环保”理念,故B不选;
C.购物时使用布袋,少使用塑料袋,能减少白色污染、二氧化碳的排放,符合“低碳环保”理念,故C选;
D.调高空调温度,会浪费电能,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不符合“低碳环保”理念,故D不选。
故选C。
2.我国“复兴号”高速列车的运行速度达到350 km·h-1。高速列车制造要使用轻质金属材料。下列可以作为轻质金属材料的是( )
A. 铝合金 B. 铁合金
C. 碳素纤维 D. 硅纤维
【答案】A
【详解】A.铝密度小,铝合金为轻金属材料,耐腐蚀,硬度大,符合高速列车制造使用材料要求,故A正确;
B.铁是重金属,铁合金为重金属材料,不符合高速列车制造使用材料要求,故B错误;
C.碳素纤维为非金属材料,不符合高速列车制造使用材料要求,故C错误;
D.硅纤维为非金属材料,不符合高速列车制造使用材料要求,故D错误。
故选A。
3.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 氢化钠(NaH)中H的化合价:-1
B. 小苏打的化学式:Na2CO3
C. 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D. NaClO的电离方程式:NaClONa++Cl-+O2-
【答案】A
【详解】A.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均显正价,NaH中Na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根据电中性原理,NaH中H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故A正确;
B.小苏打为碳酸氢钠,化学式为NaHCO3,Na2CO3为苏打,故B错误;
C.氯离子为氯原子得到1个电子,核电荷数为17,核外电子数为18,正确的结构示意图为,故C错误;
D.NaClO是含氧酸盐,电离方程式为NaClO=Na++ClO-,故D错误。
故选A。
4.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 铁的强度大,可用铁罐贮运浓硫酸
B. 明矾溶液呈酸性,可用于净化水质
C. Al2O3熔点高,可用作耐高温材料
D. 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干燥CO2
【答案】C
【详解】A.铁可被冷的浓硫酸钝化,生成致密的氧化膜,保护内部金属不再被氧化,所以可用铁罐贮运浓硫酸,与铁的强度大无关,故A错误;
B.明矾溶于水可以产生氢氧化铝胶体,胶体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悬浮于水中的不易沉降的杂质,使之聚集沉降,可用于净化水质,与明矾溶液呈酸性无关,故B错误;
C.熔点高的物质可用作耐高温材料,则Al2O3熔点高,可用作耐高温材料,故C正确;
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于干燥CO2,与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无对应关系,故D错误。
故选C。
5.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 )
A. 铝 B. 乙醇 C. 二氧化碳 D. 氯化钠
【答案】D
【详解】A.金属铝是单质,它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A错误;
B.乙醇在熔融状态和水溶液中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是非电解质,故B错误;
C.二氧化碳在水溶液中或熔融态式均不能发生电离,属于非电解质,故C错误;
D.氯化钠属于盐,溶于水或者熔融状态时,可以完全电离变成钠离子和氯离子,能导电,属于电解质,故D正确。
故选D。
6.某溶液中存在大量的H+、Cu2+和Cl-,该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共存的离子是( )
A. OH- B. Ag+ C. HCO3- D. Fe2+
【答案】D
【详解】A.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铜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所以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
B.银离子和氯离子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所以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
C.氢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
D.亚铁离子和氢离子、氯离子和铜离子都不反应,所以能大量共存,故D正确。
故选D。
7.因反应物的用量、浓度或反应条件不同,下列各项中反应产物不同的是( )
A. Al2O3与NaOH B. Fe与Cl2
C. Cu与HNO3 D. NaHCO3与稀盐酸
【答案】C
【详解】A.Al2O3与NaOH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和反应物用量、浓度或反应条件无关,故A不选;
B.铁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和反应物用量、浓度或反应条件无关,故B不选;
C.硝酸溶液浓度不同和铜反应生成产物不同,稀硝酸和铜反应生成一氧化氮,浓硝酸和铜反应生成二氧化氮,故C选;
D.NaHCO3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和反应物用量、浓度或反应条件无关,故D不选。
故选C。
8.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氯化铝溶液与氨水反应:Al3++3OH-Al(OH)3↓
B. 氧化镁与稀盐酸反应:MgO+2H+Mg2++H2O
C. 铜与氯化铁溶液反应:2Fe3++3Cu2Fe+3Cu2+
D. 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SO42-+Ba2+BaSO4↓
【答案】B
【详解】A.一水合氨是弱碱,不能拆写,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NH3·H2O=Al(OH)3↓+3NH4+,故A错误;
B.氧化镁与稀盐酸混合的离子反应为MgO+2H+═Mg2++H2O,故B正确;
C.铜与氯化铁溶液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Cu=2Fe2++Cu2+,故C错误;
D.氢氧化钡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为Ba2++2OH-+2H++SO42-=BaSO4↓+2H2O,故D错误。
故选B。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相同温度时,气体分子间的距离一定相等
B. 2gH2和2gO2能恰好反应生成4gH2O
C. 3.2gO3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1.204×1023个
D. 1 mol·L-1 MgCl2溶液中含Cl-数为1.204×1024个
【答案】C
【详解】A.影响体积的因素有分子本身的大小、分子之间的距离以及分子数目的多少,对于气体来说,分子间距离远大于分子本身大小,相同温度和压强下,气体分子间距离基本相等,故A错误;
B.根据反应方程式2H2+O22H2O,由于2g氢气与2g氧气反应时,氢气过量,只有0.25g氢气参加了反应,所以生成2.25g水,故B错误;
C.臭氧分子由氧原子构成,故3.2g臭氧中含有的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n==0.2mol,故含0.2NA即1.204×1023个氧原子,故C正确;
D.溶液体积不明确,故溶液中的氯离子的个数无法计算,故D错误。
故选C。
10.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吸收氯气 B. 蒸发食盐水
C. 制氨气 D. 制蒸馏水
【答案】B
【详解】A.氯气是一种有毒的气体,实验室制取氯气时,可以用NaOH溶液来吸收尾气,其反应原理是Cl2+2NaOH=NaCl+NaClO+H2O,故A错误;
B.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液体受热不均匀,造成液体飞溅,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B正确;
C.氯化铵受热生成氨气和氯化氢,氨气和氯化氢遇冷又生成氯化铵,很难制取氨气,实验室用氯化铵与氢氧化钙共热制取氨气,故C错误;
D.温度计水银球应位于蒸馏烧瓶的支管处,不能插入太深,故D错误。
故选B。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小题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得0分。
11.下列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用加热的方法除去NaCl固体中的NH4Cl
B. 用饱和Na2CO3溶液除去CO2中的HCl
C. 用澄清石灰水检验纯碱溶液和小苏打溶液
D. 用NaOH溶液鉴别MgCl2溶液和AlCl3溶液
【答案】AD
【详解】A.NH4Cl加热分解生成HCl和NH3,所以加热可除去NaCl固体中的NH4Cl,故A正确;
B.二氧化碳和氯化氢都能与碳酸钠反应,将原物质除掉,故B错误;
C.澄清石灰水与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液都生成沉淀,不能鉴别,故C错误;
D.MgCl2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产生沉淀,继续滴加沉淀不溶解;Al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产生沉淀,继续滴加沉淀溶解,因为Al(OH)3+NaOH=NaAlO2+2H2O,故D正确。
故选AD。
12.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中所示的物质间转化能一步实现的是( )
A. FeFe2O3Fe(OH)3 B. 稀盐酸Cl2NaCl
C. NH3NONO2 D. SO2(NH4)2SO4BaSO4
【答案】C
【详解】A.铁在氧气中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不能生成氧化铁,所以物质间转化均不能一步实现,故A错误;
B.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氯气,与稀盐酸得不到氯气,所以物质间转化均不能一步实现,故B错误;
C.氨气和氧气在催化剂、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被氧化为二氧化氮,所以物质间转化均能一步实现,故C正确;
D.二氧化硫与氨水反应生成亚硫酸铵,而不是硫酸铵,所以物质间转化均不能一步实现,故D错误。
故选C。
13.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高效消毒剂,可用如下反应制得:2NaClO3+Na2SO3+H2SO42ClO2↑+2Na2SO4+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B. NaClO3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
C. 反应中Na2SO3作氧化剂
D. 生成6.75 g ClO2时,转移0.2 mol电子
【答案】B
【详解】A.该反应中氧化还原反应,而复分解反应中一定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故A错误;
B.Cl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在反应中NaClO3得到电子,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故B正确;
C.该反应中S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Na2SO3是还原剂,故C错误;
D.NaClO3中氯元素的化合价由+5价降低为+4价,所以每生成1molClO2转移1mol电子,6.75gClO2的物质的量为=0.1mol,所以转移0.1mol电子,故D错误。
故选B。
14.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向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盐酸,沉淀不溶解。
该溶液中含Ag+
B
向水中滴加少量鸡蛋清,搅拌后液体澄清、透明,用一束光照射,液体侧面有光亮的通路
所得液体为胶体
C
向新制氯水中加入少量NaHCO3固体,有较多气泡逸出
HClO的酸性强于H2CO3
D
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打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铝熔化但不滴落
熔点:Al2O3高于Al
【答案】BD
【详解】A.向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此白色沉淀可能为硫酸钡、氯化银、碳酸钡,继续滴加稀盐酸沉淀不溶解,由于硫酸钡和氯化银不溶于盐酸,碳酸钡溶于盐酸,说明此沉淀不是碳酸钡,因此该溶液中可能含有可能含SO42-或Ag+,故A错误;
B.用一束光照射所得液体,液体侧面有光亮的通路,该现象为丁达尔效应,属于胶体特有的性质,由现象可知,该澄清、透明液体为胶体,故B正确;
C.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加入少量NaHCO3固体,产生CO2,只能说明氯水酸性强于H2CO3,并不能说明HClO的酸性强于碳酸,故C错误;
D.加热砂纸打磨过的铝箔,Al表面生成氧化铝薄膜,铝熔化说明铝熔点低,但铝不滴落,说明氧化铝的熔点非常高,故D正确。
故选BD。
15.将m g由铜与镁组成的混合物加入含n mol HNO3的稀硝酸中,两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V1 mL标准状况下的NO气体(假定还原产物只有NO),再向所得溶液中加入V2 mL 6 mol·L-1 NaOH溶液,溶液中金属离子恰好完全沉淀,测得生成(m+10.2)g沉淀。下列相关判定一定不正确的是( )
A. m=19.2 B. n=0.8
C. V1=4.48 D. V2=200
【答案】AD
【解析】
【分析】将mg由铜与镁组成的混合物加入含nmolHNO3的稀硝酸中,两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V1 mL标准状况下的NO气体(假定还原产物只有NO),发生反应:3Mg+8HNO3(稀)=3Mg(NO3)2+2NO↑+4H2O、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再向所得溶液中加入V2mL6mol·L-1NaOH溶液,溶液中金属离子恰好完全沉淀,发生反应:Mg(NO3)2+2NaOH=Mg(OH)2↓+2NaNO3、Cu(NO3)2+2NaOH=Cu(OH)2↓+2NaNO3,测得生成(m+10.2)g沉淀,沉淀为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铜,生成沉淀的质量比原合金的质量增加10.2g,则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铜含有氢氧根的质量为10.2g,据此答题。
【详解】A.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铜含有氢氧根的质量为10.2g,则氢氧根的物质的量为=0.6mol,则镁和铜的总的物质的量为0.3mol,假设全为镁,质量为0.3mol×24g/mol=7.2g,若全为铜,质量为0.3mol×64g/mol=19.2g,所以参加反应的金属的总质量(m)为7.2g<m<19.2g,故A错误;
B.根据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n反应(HNO3)=8/3n(金属)=0.3mol×8/3=0.8mol,故B正确;
C.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铜含有氢氧根的质量为10.2g,氢氧根的物质的量为=0.6mol,则镁和铜的总的物质的量为0.3mol,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可知生成的NO物质的量为=0.2mol,则在标准状况下,生成NO的体积V1=0.2mol×22.4L/mol=4.48L,故C正确;
D.因为恰好完全反应,则参加反应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0.6mol,需要氢氧化钠溶液体积==0.1L=100mL,故D错误。
故选AD。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0分)
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60分。
16.将1.60gCuSO4固体置于下图所示的装置(固定及夹持类仪器未画出)中加热到1100℃,使其分解,分解过程中可以观察到:石英管中固体由白色变为黑色,最终变为红色;BaCl2溶液中生成白色沉淀,品红溶液褪色,集气瓶中收集到无色气体。
(1)石英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是_____;高温分解CuSO4固体使用石英管而不使用普通玻璃管的原因是_____。
(2)石英管中剩余红色固体质量为0.72 g,经检测为不含硫元素的纯净物。则该固体的化学式为__。
(3)将BaCl2溶液中生成的白色沉淀过滤并洗涤,向洗涤后的沉淀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
①沉淀的化学式为_____。
②检验沉淀是否洗净的方法是___。
(4)若NaOH溶液足量,则其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
(5)集气瓶中收集无色气体是____(填化学式),检验该气体的方法是___。
【答案】(1). SiO2 (2). 石英熔点高,耐高温,普通玻璃不耐高温 (3). Cu2O (4). BaSO4 (5). 取最后得到的洗涤液,向其中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若无沉淀生成,则沉淀已洗净,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沉淀未洗净 (6). SO2+2OH-SO32-+H2O (7). O2 (8).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木条复燃
【解析】
【分析】硫酸铜加热到1100℃发生分解反应,石英管中固体由白色变为黑色,说明生成了氧化铜;最终变为红色,说明氧化铜受热分解生成了氧化亚铜;BaCl2溶液中生成白色沉淀,说明生成了硫酸钡沉淀,从而说明生成了三氧化硫;品红溶液褪色,说明生成了二氧化硫;集气瓶中收集到无色气体,可能为氧气,据此答题。
【详解】(1)石英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化学式是SiO2,高温分解CuSO4固体使用石英管而不使用普通玻璃管的原因是石英是原子晶体,熔点高,耐高温,而普通玻璃不耐高温,故答案为:SiO2;石英熔点高,耐高温,普通玻璃不耐高温。
(2)石英管中剩余红色固体质量为0.72g,经检测为不含硫元素的纯净物,则为铜的氧化物,1.60gCuSO4中Cu的质量为1.60g×=0.64g,物质的量为=0.01mol,则氧元素的质量为0.72g-0.64g=0.08g,物质的量为=0.005mol,则Cu和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Cu:O=0.01mol:0.005mol=2:1,该固体的化学式为Cu2O,故答案为:Cu2O。
(3)①将BaCl2溶液中生成的白色沉淀过滤并洗涤,向洗涤后的沉淀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说明该沉淀为BaSO4,故答案为:BaSO4。
②检验该沉淀是否洗净,就是检验其表面是否含有氯离子,检验氯离子的方法为: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若无沉淀生成,则沉淀已洗净,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沉淀未洗净,故答案为:取最后得到的洗涤液,向其中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若无沉淀生成,则沉淀已洗净,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沉淀未洗净。
(4)若NaOH溶液足量,则SO2与过量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离子方程式为:SO2+2OH-=SO32-+H2O,故答案为:SO2+2OH-=SO32-+H2O。
(5)由分析可知集气瓶中收集的无色气体是氧气,检验氧气的方法是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看木条是否复燃,故答案为:O2;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木条复燃。
17.有关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C为常见的调味品,D是常见的无色液体。E、F、H和J均为气体,其中H和J为单质,且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可生成E。
(1)物质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物质I的溶液可用作家用消毒剂、漂白液,是因为物质I具有__性。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单线桥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
(4)写出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____。
(5)写出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____。
【答案】(1). (强)氧化 (2). NH4Cl+NaOHNaCl+NH3↑+H2O
(3). (4). Cl2+2OH-Cl-+ClO-+H2O
(5). 2NH3+3NaClO3NaCl+N2↑+3H2O
【解析】
【分析】C为常见的调味品,则C为NaCl;F和G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NaCl,F为气体,则F为Cl2,G为Na;其中D是常见的无色液体,则D为H2O;Na和H2O反应生成NaOH和H2(H和B),H为气体单质,则H为H2,B为NaOH,Cl2和NaOH反应生成NaCl、NaClO和H2O(C、D和I),则I为NaClO,A和B(NaOH)反应能生成E,E为气体,则E为NH3,A为NH4Cl,H和J为单质且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可生成E,则J为N2,则NH3和NaClO反应生成NaCl、N2和H2O,据此答题。
【详解】(1)物质I为NaClO,其溶液可用作家用消毒剂、漂白液,是因为具有强氧化性,故答案为:(强)氧化。
(2)反应①为NH4Cl与NaOH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NaCl、NH3和H2O,化学方程式为:NH4Cl+NaOHNaCl+NH3↑+H2O,故答案为:NH4Cl+NaOHNaCl+NH3↑+H2O。
(3)反应③为Na和H2O反应生成NaOH和H2,化学方程式为:2Na +2H2O=2NaOH +H2↑,该反应中钠的化合价由0价升高为+1价,H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降低为0价,转移2个电子,用单线桥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为:,故答案为:。
(4)反应④为Cl2和NaOH反应生成NaCl、NaClO和H2O,离子方程式为:Cl2+2OH-Cl-+ClO-+H2O,故答案为:Cl2+2OH-Cl-+ClO-+H2O。
(5)反应⑤为NH3和NaClO反应生成NaCl、N2和H2O,化学方程式2NH3+3NaClO3NaCl+N2↑+3H2O,故答案为:2NH3+3NaClO3NaCl+N2↑+3H2O。
18.在废水处理、粗盐提纯等过程中通常会涉及离子检验、除杂等过程。
(1)某工厂废水只含Na+、K+、Cu2+、Ba2+、Mg2+、OH-、CO32-中的若干种。实验小组对废水进行了检测:
步骤1:对废水进行观察,废水为无色澄清液体。
步骤2:取少量废水,向水样中加入过量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静置。
步骤3:取少量步骤2所得上层清液,向其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
①由步骤1可得的结论是____。
②步骤2中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
③实验中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是____。
④请设计实验方案对溶液中还未能确定的离子进行检测,方法是:___。
(2)某粗盐溶液经检测其中含有的杂质离子是Ca2+、Mg2+、Br-、SO42-。实验小组经过下列实验过程最终获得NaCl晶体:
步骤1:向溶液中加入试剂除去Ca2+、Mg2+和SO42-,过滤,向滤液中加入盐酸至无气泡产生。
步骤2:向步骤1所得溶液中通入适量的气体X,充分反应后加入CCl4,振荡后分液。
步骤3:将步骤2所得水层蒸发结晶。
①按使用顺序写出步骤1所用试剂的化学式:_____。
②步骤2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答案】(1). 废水中不存在Cu2+ (2). CO32-+Ba2+BaCO3↓ (3). Na+、K+ (4). 用洁净的铂丝(或铁丝)蘸取废水,在无色火焰上灼烧,若火焰为黄色,则含有Na+,再透过蓝色的钴玻璃继续观察,若火焰为紫色,则含有K+ (5). NaOH、BaCl2、Na2CO3(或BaCl2、Na2CO3、NaOH或BaCl2、NaOH、Na2CO3) (6). Cl2+2Br-Br2+2Cl-
【解析】
【分析】(1)根据离子共存的原则进行分析;
(2)根据镁离子会与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生成沉淀,钙离子会与碳酸根离子生成沉淀,硫酸根离子会与钡离子生成沉淀,加入盐酸可以除去过量的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等进行分析。
【详解】(1)废水中Mg2+与CO32-、OH-不能共存,Ba2+与CO32-不能大量共存;由步骤1可知废水为无色澄清液体,则废水中一定不含有Cu2+,由步骤2可知,加入过量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沉淀为碳酸钡沉淀,则废水中一定含有CO32-,一定不含有Ba2+和Mg2+,由步骤3可知,滴加酚酞,溶液变红,说明废水显碱性,则废水中一定含有OH-,废水中不能确定是否含有Na+和K+。
①由分析可知步骤1可得的结论是废水中不存在Cu2+,故答案为:废水中不存在Cu2+。
②由分析可知步骤2中Ba2+与CO32-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32-+Ba2+=BaCO3↓,故答案为:CO32-+Ba2+=BaCO3↓。
③由分析可知实验中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是Na+、K+,故答案为:Na+、K+。
④溶液中还未能确定的离子为Na+、K+,检验Na+、K+,通常使用焰色反应,方法是:用洁净的铂丝(或铁丝)蘸取废水,在无色火焰上灼烧,若火焰为黄色,则含有Na+,再透过蓝色的钴玻璃继续观察,若火焰为紫色,则含有K+,故答案为:用洁净的铂丝(或铁丝)蘸取废水,在无色火焰上灼烧,若火焰为黄色,则含有Na+,再透过蓝色的钴玻璃继续观察,若火焰为紫色,则含有K+。
(2)要先用BaCl2除SO42-离子,然后再用Na2CO3除Ca2+,Na2CO3还可以除去过量的Ba2+,所以Na2CO3一定加在BaCl2的后面,如果加反了,过量的Ba2+就没法除去,至于加NaOH除去Mg2+顺序不受限制,因为过量的NaOH加HCl就可以调节了,只要将三种离子除完了,过滤就行了,最后加盐酸除去过量的氢氧根离子碳酸根离子,将滤液蒸发结晶得到氯化钠晶体。
①由分析可知,步骤1中按使用顺序所用试剂的化学式为NaOH、BaCl2、Na2CO3(或BaCl2、Na2CO3、NaOH或BaCl2、NaOH、Na2CO3),故答案为:NaOH、BaCl2、Na2CO3(或BaCl2、Na2CO3、NaOH或BaCl2、NaOH、Na2CO3)。
②粗盐溶液中含有Br-,可以通入适量的氯气,氯气与Br-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Br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Br-=Br2+2Cl-,反应后加入CCl4,振荡后分液,故答案为:Cl2+2Br-=Br2+2Cl-。
19.为分离废磷酸亚铁锂电池的正极材料(主要含LiFePO4和铝箔)中的金属,将正极材料粉碎后进行如下流程所示的转化:
已知LiFePO4不溶于水和碱,能溶于强酸。
(1)“碱溶”时的离子方程式为___。
(2)向滤液Ⅰ中通入过量CO2会析出Al(OH)3沉淀,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
(3)“酸浸”时溶液中Fe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4)检验“沉铁”后所得溶液中是否存在Fe3+的方法是____。
(5)以Fe(OH)3为原料可以制取FeSO4晶体,还需的试剂有____。
(6)“沉锂”时,检验Li+是否沉淀完全的方法是____。
【答案】 (1). 2Al+2OH-+2H2O2AlO2-+3H2↑ (2). AlO2-+2H2O+CO2Al(OH)3↓+HCO3-
(3). 2Fe2++2H++H2O22Fe3++2H2O (4). 取少量沉铁后所得上层溶液,向其中滴加KSCN溶液,若溶液变红色,则存在Fe3+,若溶液不变红,则不存在Fe3+ (5). 硫酸、铁粉 (6). 静置,向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Na2CO3溶液,若无沉淀生成,则Li+沉淀完全
【解析】
【分析】废磷酸亚铁锂电池的正极材料(主要含LiFePO4和铝箔),加入NaOH溶液,铝箔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所以滤液Ⅰ为NaAlO2,LiFePO4不溶于水和碱,所以滤渣Ⅰ为LiFePO4,LiFePO4能溶于强酸,加入H2SO4、H2O2,其中的Fe2+被氧化为Fe3+,加入NaOH溶液,生成Fe(OH)3沉淀,再加入Na2CO3溶液,Li+转化为Li2CO3沉淀,据此答题。
【详解】(1)“碱溶”时,正极材料粉末中的铝箔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离子方程式为2Al+2OH-+2H2O=2AlO2-+3H2↑,故答案为:2Al+2OH-+2H2O=2AlO2-+3H2↑。
(2)滤液Ⅰ为NaAlO2溶液,通入过量CO2会生成Al(OH)3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O2-+2H2O+CO2=Al(OH)3↓+HCO3-,故答案为:AlO2-+2H2O+CO2=Al(OH)3↓+HCO3-。
(3)“酸浸”时溶液中的Fe2+在酸性条件下被H2O2氧化为Fe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2H++H2O2=2Fe3++2H2O,故答案为:2Fe2++2H++H2O2=2Fe3++2H2O。
(4)检验“沉铁”后所得溶液中是否存在Fe3+的方法是取少量沉铁后所得上层溶液,向其中滴加KSCN溶液,若溶液变红色,则存在Fe3+,若溶液不变红,则不存在Fe3+,故答案为:取少量沉铁后所得上层溶液,向其中滴加KSCN溶液,若溶液变红色,则存在Fe3+,若溶液不变红,则不存在Fe3+。
(5)先将Fe(OH)3与H2SO4反应生成硫酸铁,硫酸铁与铁粉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故答案为:硫酸、铁粉。
(6)“沉锂”时,检验Li+是否沉淀完全的方法是静置,向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Na2CO3溶液,若无沉淀生成,则Li+沉淀完全,故答案为:静置,向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Na2CO3溶液,若无沉淀生成,则Li+沉淀完全。
20.某兴趣小组用莫尔盐[化学式为(NH4)xFe(SO4)2·6H2O(Fe为+2价)]测定KMn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的过程如下:
①称取19.6g莫尔盐配成100 mL溶液。
②量取10.00 mL KMnO4溶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的H2SO4进行酸化,向酸化后的溶液中逐滴滴加莫尔盐溶液,反应完全时消耗莫尔盐溶液的体积为20.00 mL。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如下:H++Fe2++MnO4-Fe3++Mn2++H2O(未配平)
(1)(NH4)xFe(SO4)2·6H2O中x=____,溶液中c(Fe2+)=___mol·L-1。
(2)第①步实验中所需的玻璃仪器除量筒、烧杯、胶头滴管外,还有___。
(3)由第②步实验的反应可知还原性:Fe2+___(填“>”或“<”)Mn2+。
(4)计算KMn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写出计算过程。_____
【答案】(1). 2 (2). 0.5 (3). 100mL容量瓶,玻璃棒 (4). > (5). n(Fe2+)=0.5 mol·L-1×20.00 mL×10-3L·mL-1=0.01 mol
根据配平后离子反应,可得关系式:5Fe2+~MnO4-
n(KMnO4)=0.01 mol÷5=0.002 mol
c(KMnO4)=0.002 mol÷10 mL×103 mL·L-1=0.2 mol·L-1
【详解】(1)(NH4)xFe(SO4)2·6H2O中Fe的化合价为+2价,SO42-的化合价为-2价,NH4+的化合价为+1价,根据化合物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可知:(+1)×x+(+2)+(-2)×2=0,解得x=2;溶液中n[(NH4)xFe(SO4)2·6H2O]===0.05mol,
则c(Fe2+)=c[(NH4)xFe(SO4)2·6H2O]===0.5mol/L,故答案为:2,0.5。
(2)配制100mL的莫尔盐溶液,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有量筒、烧杯、胶头滴管、100mL容量瓶、玻璃棒,故答案为:100mL容量瓶,玻璃棒。
(3)反应H++Fe2++MnO4-Fe3++Mn2++H2O中,Fe2+中Fe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升高为+3价,化合价升高被氧化,作还原剂,所以Fe2+是还原剂,MnO4-中Mn元素的化合价由+7价降低为-2价,化合价降低,被还原,作氧化剂,得到还原产物,所以Mn2+是还原产物,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所以还原性Fe2+>Mn2+,故答案为:>。
(4)反应H++Fe2++MnO4-Fe3++Mn2++H2O中,Fe2+中Fe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升高为+3价,失去1个电子,MnO4-中Mn元素的化合价由+7价降低为-2价,得到5个电子,根据电荷守恒和质量守恒配平方程式为8H++5Fe2++MnO4-=5Fe3++Mn2++4H2O,n(Fe2+)=0.5mol·L-1×20.00mL×10-3L·mL-1=0.01mol,根据配平后离子反应,可得关系式:5Fe2+~MnO4-,n(KMnO4)=0.01 mol÷5=0.002mol,c(KMnO4)=0.002 mol÷10 mL×103 mL·L-1=0.2mol·L-1,故答案为:. n(Fe2+)=0.5mol·L-1×20.00 mL×10-3L·mL-1=0.01mol,根据配平后离子反应,可得关系式:5Fe2+~MnO4-,n(KMnO4)=0.01 mol÷5=0.002mol,c(KMnO4)=0.002 mol÷10 mL×103 mL·L-1=0.2mol·L-1。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