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辽宁省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展开辽宁省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题满分: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Na—23 N—14 Cl—35.5 S—32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 2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a2O2遇到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后,石蕊试纸最终变成蓝色
B.Na2O2与CO2反应生成0.1mol O2时转移电子0.4mol
C.Na2O2投入到CuCl2溶液中有蓝色沉淀及气泡产生
D.向饱和烧碱溶液中加入2g Na2O2,充分反应完后,溶液中Na+的数目不变
2.下列关于氯及其化合物说法正确的是( )
A.氯气溶于水的离子方程式:Cl2+H2O=2H++Cl-+ClO-
B.洁厕灵不能与“84”消毒液混用,原因是两种溶液混合产生的HClO易分解
C.漂白粉在空气中久置变质是因为漂白粉中的CaCl2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CaCO3
D.氯气可以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实际起漂白作用的物质是次氯酸,而不是氯气
3.室温下,下列各组微粒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0.1mol·L-1 KI 溶液:Na+、K+、HClO、OH-
B.0.1mol·L-1 Fe2(SO4)3溶液:K+、NH4+、NO3-、SO42-
C.0.1mol·L-1 HCl溶液:Ba2+、K+、CH3COO-、NO3-
D.0.1mol·L-1 NaOH溶液:Mg2+、Na+、SO42-、HCO3-
4.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11.2 L H2O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
B.常温常压下,11.2 L CO2 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
C.含有NA个氦原子的氦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11.2 L
D.25 ℃、 1.01×105Pa下,64 g SO2 中含有的原子数为3NA
5.取100 mL 0.3 mol·L-1的硫酸溶液和300 mL 0.25 mol·L-1的硫酸溶液混合后加水稀释至500 mL,该混合溶液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A.0.21 mol·L-1 B.0.42 mol·L-1 C.0.56 mol·L-1 D.0.26 mol·L-1
6.如图表示1 g O2与1 g X气体在相同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压强(p)与温度(T)的关系,则X气体可能是( )
A.CO B. CO2 C.CH4 D.NO
7.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Na2O、MgO、Al2O3均属于碱性氧化物
B.根据酸分子中含有的氢原子个数可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三元酸等
C.镁铝合金、漂白粉、汽油、王水均为混合物
D.纯碱、熟石灰、醋酸、食盐水均为电解质
8.实验室中需要配制2 mol/L的NaCl溶液950 mL,配制时应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的NaCl质量分别是( )
A. 950 mL,111.2 g B. 500 mL,117 g
C. 1 000 mL,117 g D. 1 000 mL,111.2 g
9.实验室常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氯化氢尾气,以防止环境污染。下列既能吸收尾气,又能防止溶液倒吸的装置是( )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利用丁达尔现象可以鉴别胶体和溶液
B. 氯化铁用于止血与胶体的聚沉有关
C. 氢氧化铁胶体通直流电,阴极区颜色加深
D. KCl溶液、水和淀粉溶液都属于分散系
二、选择题(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 3分)
11.我国杰出化学家侯德榜根据NaHCO3溶解度比NaCl、Na2CO3、NH4HCO3、NH4Cl都小的性质,运用CO2+NH3+H2O+NaCl=NaHCO3↓+NH4Cl的反应原理制备纯碱。下面是在实验室进行模拟实验的生产流程示意图:
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A气体是NH3,B气体是CO2
B.第Ⅲ步得到的晶体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
C.第Ⅲ步操作用到的主要玻璃仪器是烧杯、漏斗、玻璃棒
D.第Ⅳ步操作的主要过程有溶解、蒸发、结晶
12.质量分数为90%的硫酸溶液和质量分数为10%的硫酸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质的质量分数( )
A. 大于50% B. 等于50% C. 小于50% D. 不能做上述估计
13.下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评价均合理的是( )
选项 | 离子方程式 | 评价 |
A | 将2mol Cl2通入到含1mol FeI2的溶液中: 2Fe2++2I-+2Cl2=2Fe3++4Cl-+I2 | 正确; Cl2过量,Fe2+、I-均被氧化 |
B | 将Na2O2固体溶于水: 2Na2O2+2H2O=4Na++4OH-+O2↑ | 正确; Na2O2是碱性氧化物 |
C | 少量CO2通入到NaClO溶液中: CO2+H2O+2ClO-=HClO+CO32- | 正确;H2CO3的酸性强于HClO |
D | Mg(HCO3)2溶液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 Mg2++2HCO3-+4OH-=Mg(OH)2 ↓+2CO32-+2H2O | 正确;Mg(OH)2比MgCO3更难溶 |
14.酸性KMnO4溶液和CuS混合时,发生的反应如下:MnO4-+CuS+H+→Cu2++SO2↑+Mn2++H2O,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被氧化的元素是Cu和S
B.的还原性强于CuS的还原性
C.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5
D.若生成2.24 L(标况下) SO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6mol
15.一个密闭容器,中间有一可自由滑动的隔板(厚度可忽略)将容器分成两部分,当左侧充入1 mol N2,右侧充入CO和CO2的混合气体共8 g时,隔板处于如图位置(左、右两侧温度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右侧CO与CO2分子数之比为1∶3
B. 右侧气体密度是相同条件下氢气密度的18倍
C. 右侧CO的质量为1.75 g
D. 若隔板处于距离右端1/6处,其他条件不变,则前后两次压强之比为25∶24
16.已知某饱和溶液的以下条件:①溶液的质量、②溶剂的质量、③溶液的体积、④溶质的摩尔质量、⑤溶质的溶解度、⑥溶液的密度,其中不能用来计算该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的组合是( )
A. ④⑤⑥ B. ①②③④ C. ①③⑤ D. ①③④⑤
17.已知I-、Fe2+、SO2和H2O2均有还原性,它们在酸性溶液中还原性的强弱顺序为Fe2+<H2O2<I-<SO2,则下列反应不能发生的是( )
A. 2Fe3++SO2+2H2O===2Fe2++SO42-+4H+ B. H2O2+H2SO4===SO2↑+O2↑+2H2O
C. I2+SO2+2H2O===H2SO4+2HI D. 2Fe3++H2O2===2Fe2++O2↑+2H+
18.把V L含有MgSO4和K2SO4的混合溶液分成两等份,一份加入含a mol NaOH的溶液,恰好使镁离子完全沉淀为氢氧化镁;另一份加入含b mol BaCl2的溶液,恰好使硫酸根离子完全沉淀。则原溶液中钾离子浓度为( )
A. mol·L-1 B. mol·L-1
C. mol·L-1 D. mol·L-1
19.下列正确的叙述有( )
①CO2、NO2、P2O5均为酸性氧化物,MgO、Fe2O3、Na2O2均为碱性氧化物
②Ca(HCO3)2 、FeS、FeCl3均可由化合反应制得
③按照纯净物、混合物、强电解质、弱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顺序排列的是CuSO4·5H2O、盐酸、苛性钾、次氯酸、氨气
④ 需要通电才可进行的有:电离、电解、电泳
A. 1个 B.2个 C. 3个 D. 4个
20.已知:将Cl2通入适量NaOH溶液,产物中可能有NaCl、NaClO、NaClO3,且c(Cl-)c/(ClO-)的值与温度高低有关,当n(NaOH)=a mol时,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参加反应的氯气的物质的量为a/2 mol
B.改变温度,产物中NaClO3的最大理论产量为a/7 mol
C.改变温度,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n(e-)的范围:a/2 mol≤n(e-)≤5a/6 mol
D.某温度下,若反应后c(Cl-)/c(ClO-)=11,则溶液中c(ClO-)/c(ClO3-)=1/2
第Ⅱ卷(填空题:共50分)
21. (每空2分,共10分)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是化学实验室的基本实验操作之一。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0.5 mol/L的硫酸溶液450 mL,需用量筒量取质量分数98%、密度1.84 g/cm3的浓硫酸的体积为 mL,如果实验室有15 mL、20 mL、50 mL 量筒,应最好选用 量筒。
(2)配制上述溶液,除用到量筒、烧杯、玻璃棒外,还需要的两种玻璃仪器是
(3)关于容量瓶的四种叙述:①是配制准确浓度溶液的仪器;②可以长期贮存溶液;③不能用来加热;④使用之前要检查是否漏水。这些叙述中正确的是 (填字母)。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4)下面操作造成所配稀硫酸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填序号)。
A.浓硫酸稀释后溶液没有冷却到室温就转移 B.转移时没有洗涤烧杯、玻璃棒
C.向容量瓶加水定容时眼睛俯视液面
D.用量筒量浓硫酸后洗涤量筒并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
E.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仰视刻度线
F. 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又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22.(每空2分,共10分)
(1)标准状况下VL氨气溶解在1L水中(水的密度近似为1g/mL),所得溶液的密度为ρg/mL,则该溶液的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
(2)在 11P+15CuSO4+24H2O=5Cu3P+6H3PO4+15H2SO4 中,每 1mol CuSO4可以氧化磷的物质的量是______.
(3)两个同容积的密封容器A、B,常温下,A中充入a g A气体,B中充入a g CH4气体,A与B内的压强之比是4:11,则A的摩尔质量为______.
(4)20mLCaCl2溶液加水稀释至100mL,稀释后的溶液中Cl-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则稀释前CaCl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
(5)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3L气体A2跟9L体积的气体B2完全化合生成6L体积某气体C,则该气体C的化学式为(用A、B表示)______.
23.(每空2分,共10分)
如图是实验室制备氯气并验证氯气性质的装置(其中夹持装置已省略)。
已知:装置A是氯气的发生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B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B也是安全瓶,目的是监测实验进行时装置C中是否发生堵塞,请写出装置C中发生堵塞时装置B中的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C的作用是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则装置C中I、II、III处依次应放入的物质是___________(填字母)。
序号 | I | II | III |
a | 干燥的有色布条 | 碱石灰 | 湿润的有色布条 |
b | 干燥的有色布条 | 无水硫酸铜 | 湿润的有色布条 |
c | 湿润的有色布条 | 浓硫酸 | 干燥的有色布条 |
d | 湿润的有色布条 | 无水氯化钙 | 干燥的有色布条 |
(4) 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如果将20mL、10mol·L-1的浓盐酸与足量次氯酸钙充分反应,实际能收集到的氯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将__________。
A.≥2.24 L B.>2.24 L C.≤2.24 L D.<2.24 L
24.(每空2分,共10分)
Ⅰ.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多功能绿色水处理剂,工业上是先制得高铁酸钠,然后在低温下,向高铁酸钠溶液中加入KOH至饱和,使高铁酸钾析出。
(1)干法制备高铁酸钠的主要反应为:2FeSO4 + 6 Na2O2 = 2Na2FeO4 + 2Na2O + 2Na2SO4 + O2↑,该反应中Na2O2 是___________(填氧化剂、还原剂)
(2)湿法制备高铁酸钾的反应体系中有六种微粒:Fe(OH)3、ClO-、OH-、FeO42-、Cl-、H2O。
①碱性条件下,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的比为3:2发生反应,写出并配平湿法制高铁酸钾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反应过程中转移了0.3mol电子,则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mol。
Ⅱ.已知:2Fe3++2I-=2Fe2++I2,2Fe2++Br2=2Fe3++2Br-。
(1)含有1 mol FeI2和2 mol FeBr2的溶液中通入2 mol Cl2,此时被氧化的离子是__________。
(2)若向含a mol FeI2和b mol FeBr2的溶液中通入c mol Cl2,当I-、Fe2+、Br-完全被氧化时,c=__________(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
- (每空2分,共10分) 写出如下离子反应方程式:
(1)氯气通入石灰乳中制取漂白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漂白粉生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饱和的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次氯酸见光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 2.D | 3.B | 4.D | 5.B | 6.B | 7.C | 8.C | 9.B | 10.D |
11.D | 12.A | 13.D | 14.C | 15.D | 16.C | 17.B | 18.D | 19.B | 20.B |
- (1)13.6 15 mL (2)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3)C (4)ACDE
- 1/5 44g/mol 2.5mol/L AB3或B3A
23.(1)除去中的HCl
(2)装置B中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形成一段液柱
(3)d
(4)吸收多余的氯气,防止污染环境
(5)D
24.Ⅰ.(1). 氧化剂、还原剂
(2)①2Fe(OH)3 + 3ClO- + 4OH- = 2FeO42- + 3Cl- + 5H2O ②. 0.15
Ⅱ (1). I- Fe2+ (2)c=3(a+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