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6页未读,
继续阅读
【化学】上海市鲁迅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展开
上海市鲁迅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S—32 N—14 Mn—55 Na—23 Cu—64 Fe—56 Zn—65 Ag—108 I—127 Br—80 Cl—35.5 K—39
一、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80分)
1.在探寻原子结构的道路上,不少科学家都提出过各自的观点。其中有位科学家认为,原子是由带正电荷的质量很集中的很小的原子核和在它周围运动着的带负电荷的电子组成的。这位科学家是( )
A. 德谟克利特 B. 道尔顿 C. 汤姆孙 D. 卢瑟福
【答案】D
【解析】
【分析】1911年,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提出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详解】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提出古典原子论,认为物质由极小的称为“原子”的微粒构成,物质只能分割到原子为止;
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逊发现原子中存在电子,1904年汤姆逊提出了一个被称为“西瓜式”结构的原子结构模型;
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伦琴射线(X射线,俗称X光);
1808年,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了原子论,他认为物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原子是一个实心球体,不可再分割;
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用一束质量比电子大很多的带正电的高速运动的α粒子轰击金箔,结果是大多数α粒子能穿过金箔且不改变原来的前进方向,但也有一小部分改变了原来的方向,还有极少数的α粒子被反弹了回来,据此他提出了带核的原子结构模型,所以D符合,
故选:D
2.简单原子的原子结构可用下图的表示方法来形象表示,其中表示质子或电子,表示中子。则下列有关①②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互为同位素 B. ①、②、③互为同素异形体
C. ①、②、③是三种化学性质不同的粒子 D. ①、②、③具有相同的质量数
【答案】A
【解析】①中含有1个质子和1个电子。②中含有1个质子、1个电子和1个中子。③中含有1个质子、1个电子和2个中子,所以三种微粒是氢元素的三种同位素,A正确。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物质的体积都约是22.4L
B. 1mol氧气的质量是35g,它所占的体积是22.4L
C. 20℃,101.3kPa条件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是22.4L
D. 在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22.4L
【答案】D
【解析】
【分析】A、在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是22.4L;
B、1mol氧气的质量是36g,在标准状况下,它所占的体积是22.4L。
C、标准状况, 指0℃,101.3kPa条件下;
D、在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22.4L。
【详解】A、在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是22.4L,不是任何物质,故A错误;
B、1mol氧气的质量是36g,在标准状况下,它所占的体积是22.4L,故B错误。
C、标准状况, 指0℃,101.3kPa条件下,故C错误;
D、在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22.4L,故D正确。
故选D。
4.据科学家预测,月球的土壤中吸附着数百万吨的 23He,每百吨 23He核聚变所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目前人类一年消耗的能量.在地球上,氦元素主要以24He的形式存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24He原子核内含有4个质子
B. 23He和24He互为同位素
C. 23He原子核内含有3个中子
D. 24He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所以24He具有较强的金属性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A.24He原子核内含有2个质子,A项错误;B. 24He和24He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B项正确;C. 23He中子数=3-2=1,B项错误;D.因He原子的结构稳定,既不容易得到电子,也不容易失去电子,D项错误;答案选B。
5.化学科学需要借助化学专用语言来描述,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不正确的是( )
A. 钠离子的电子式:Na+ B. Cl—的结构示意图:
C. 氖气的化学式:Ne D. 质量数为18的氧原子:818O
【答案】D
【解析】
【分析】A、简单阳离子的电子式是其离子符号本身;
B、Cl-核内有17个质子,核外有18个电子,Cl—的结构示意图:;
C、氖气是单原子分子;
D、元素符号左上角的数字表示质量数;
【详解】A、简单阳离子的电子式是其离子符号本身,故钠离子的电子式为Na+,故A正确;
B、Cl-核内有17个质子,核外有18个电子,Cl-的结构示意图:,故B正确;
C、氖气是单原子分子,氖气的化学式:Ne,故C正确;
D、元素符号左上角的数字表示质量数,质量数为18的氧原子:188O,故D错误;
故选D。
6.已知在自然界中铱(Ir)有两种质量数分别为191和193的同位素,而铱的近似平均相对原子质量为192.22,则这两种同位素的原子个数比(191Ir:193Ir)应为( )
A. 61:39 B. 39:61 C. 1:1 D. 39:11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铱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192.22是质量数分别为191和193的核素的平均值,可以采用十字交叉法:,则两种同位素原子的个数比为0.78:1.22=39:61。故选A。
7.下列微粒中,与铵根离子(NH4+)的质子数和电子数都相同的是( )
A. OH— B. H3O+ C. Ne D. HF
【答案】B
【解析】
【分析】NH4+中质子数是11个,电子数是10个,依此进行判断。
【详解】A、OH-中质子数是9,电子数是10,所以和铵离子中质子数不同,电子数相同,故A错误;
B、H3O+质子数是11,电子数是10,所以和铵离子中质子数和电子数都相同,故B正确;
C、Ne分子中质子数是10,电子数是10,所以和铵离子中质子数不相同,电子数相同,故C错误;
D、HF分子中质子数是10,电子数是10,所以和铵离子中质子数不相同,电子数相同,故D错误;
故选B。
8.一种元素原子的L层电子数是M层电子数的2倍,这种元素是 ( )
A. 硅 B. 碳 C. 镁 D. 硫
【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L、M电子层最多排列的电子个数结合M层与L层上电子的关键判断该元素,注意M层为最外层时,该层上电子不超过8个.
【详解】L层上最多排8个电子,L层电子数是M层电子数的2倍,所以M层上排4个电子,该原子核外共有2+8+4=14个电子,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原子的原子序数=14,所以该元素是Si元素。
故选A。
9.含有6.02×1023个H3PO4 中氧原子的物质的量是( )
A. 1.00 mol B. 0.50 mol
C. 4mol D. 0.125 mol
【答案】C
【解析】
【分析】结合n=N/NA及分子构成计算.
【详解】n(H3PO4)=6.02×1023/NA=1mol,则n(O)=1mol×4=4mol,
故选C。
10.一种比黄金还要贵重的18O2气体不久在我国兰州近代物理研究所制备成功,1mol这种18O2气体含有中子的物质的量为( )
A. 36 mol B. 20mol C. 16 mol D. 10mol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氧气分子的构成先计算一个18O2分子中含有的中子数,再计算1mol 818O2气体中所含中子的物质的量.
【详解】一个18O含有10个中子,所以一个18O2分子中含有20个中子,n(中子)=20×n(818O2)=20×1mol=20mol,
故选B。
11. 氯气可以用来消灭田鼠,使用方法是将氯气通过软管灌入田鼠洞中,这是利用了氯气以下性质中的( )
①黄绿色 ②密度比空气大 ③有毒 ④较易液化 ⑤能溶解于水
A. ①②③ B. ②③ C. ③④ D. ③④⑤
【答案】B
【解析】氯气可以用来消灭田鼠,说明氯气有毒。氯气通过软管灌入田鼠洞中,说明氯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因此正确的答案选B。
12.下列氯化物中,既能由金属和氯气反应制得,又能由金属和盐酸反应制得的是( )
A. CuCl2 B. FeCl3 C. FeCl2 D. AlCl3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Cu和盐酸不反应,不能得到CuCl2,A错;Fe和Cl2得到的是 FeCl3,C错; Fe和盐酸得到的是FeCl2D错,选B。
13.氯水不稳定,要现用现配下列装置可用来制备氯水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由于氯气有毒,所以需要对尾气进行吸收,可用氢氧化钠吸收。
【详解】氯气在水中不发生倒吸,由于氯气有毒,所以需要对尾气进行吸收,可用氢氧化钠吸收。
故选:D。
14.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的是( )
A. 氯气 B. 液氯 C. 氯水 D. 盐酸
【答案】C
【解析】
【分析】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说明该物质具有漂白性,据此分析。
【详解】A、氯气没有漂白性,A错误;
B、液氯是液态的氯气,也不具备漂白性,B错误;
C、氯水中含有次氯酸,具有漂白性,因此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C正确;
D、盐酸没有漂白性,D错误。
答案选C。
15.某学生用自来水配制下列物质的溶液,药品明显变质的是( )
A. 酒精 B. AgNO3 C. NaCl D. AlCl3
【答案】B
【解析】
【分析】自来水用氯气消毒,氯气溶液水形成氯水,依据氯水的成分分析解答.
【详解】氯气部分溶于水,Cl2+H2O=HCl+HClO,所以溶液中存在氯气、盐酸、次氯酸等,与氯水中的物质不发生反应,
A、酒精与氯水作用,不明显变质,故A不选;
B. AgNO3 与盐酸反应生成难溶的氯化银,而变质,故B选;
C. NaCl与氯水不反应,同样存在氯离子,故C不选;
D. AlCl3与氯水不反应,同样存在氯离子,不明显变质,故D不选。
故选B。
16.游泳池是公共场合,必须保持用水的清洁卫生,游泳池中的水常用漂白粉消毒,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 )
A. CaCl2 B. Ca(ClO)2 C. Ca(OH)2 D. HClO
【答案】B
【解析】漂白粉是次氯酸钙和氯化钙组成的混合物,其中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答案选B。
17.下列各组物质中分子数相同的一组是 ( )
A. 2LCO和2LCO2 B. 标准状况下22.4LH2O和1mol O2
C. 0.4克H2和4.48L HCl D. 18克水和标准状况下22.4L CO2.
【答案】D
【解析】
【分析】在标准状况下,气体的Vm=22.4L·mol-1,根据气体含有的分子数N=nNA=NAm/M=NAV/Vm来计算.
【详解】A、相同条件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才具有相同的分子数,故A错误;
B、标准状况下1molO2的分子数为NA,22.4LH2O的分子数不是NA,因为标况下的水不是气态,故B错误;
C、0.4g氢气物质的量是0.2mol,H2的分子数为0.2NA,4.48LHCl气体在标况下的分子数才是0.2NA,题干没指明状态,所以4.48LHCl气体的分子数不一定是0.2NA,故C错误。
D、18gH2O的分子数N=NAm/M=NA18g/18g·mol-1=NA,标准状况下22.4LCO2的分子数N=NAV/Vm=NA22.4L/22.4L·mol-1=NA,即18gH2O和标准状况下22.4LCO2中分子数相同,故D正确;
故选D。
18.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漂粉精 B. 氯水 C. 盐酸 D. 液氯
【答案】D
【解析】
【详解】A、漂白粉是氯化钙和次氯酸钙的混合物,不选A;B、氯水是氯气的水溶液,是混合物,不选B;C、稀盐酸是氯化氢的水溶液,是混合物,不选C;D、液氯是单质,属于纯净物,选D。
19.以下各种尾气吸收装置中,适合于吸收易溶性气体,而且能防止倒吸的是( )
A. B.
C. D
【答案】BD
【解析】
【分析】根据是否使气体充分溶解、是否能防止倒吸方面考虑,只有气体与溶液充分混合,气体才被成分吸收,有缓冲装置时就能防止溶液倒吸。
【详解】A、能防止倒吸,但不能使气体充分被吸收,故A错误;
B、两个玻璃球有缓冲作用,导管插入溶液中,所以气体能充分被吸收且防止倒吸,故B正确;
C、气体成分能被吸收,但产生倒吸,故C错误;
D、倒置的球形漏斗插入溶液中,气体能被充分吸收,且球形管有缓冲作用防止倒吸,故D正确;
故选:BD。
20.有如下三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 ② ③
A. ①②是同种元素的微粒,且①是阴离子,②是原子
B. ①②是同种元素的微粒,且①是原子,②是阳离子
C. ②③是同种元素的原子
D. ①②属于同种元素的原子
【答案】B
【解析】
【分析】A. ①是原子,②是阳离子;
B. ①②是同种元素的微粒,且①是原子,②是阳离子
C. ②是铝离子,③是氖元素的原子
D. ①②属于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
【详解】A. ①是原子,②是阳离子,故A错误;
B. ①②是同种元素的微粒,且①是原子,②是阳离子,故B正确;
C. ②是铝离子,③是氖元素的原子,故C错误;
D. ①②属于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故D错误;
故选B。
21.下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的是( )
A. 将40 g NaOH溶解于1 L水中配成的NaOH溶液
B. 常温常压下将22.4 L HCl 气体溶于水配成1 L的盐酸溶液
C. 将1 L 10 mol/L的浓盐酸与9L水混合配成溶液
D. 从1000 mL 1 mol/L NaCl溶液中取出100 mL的溶液
【答案】D
【解析】
【分析】A、C=m/(MV)中,体积指溶液体积不是溶剂体积;
B、根据温度、压强对气体摩尔体积的影响;
C、根据不同液体混合时体积能否直接加和判断;
D、根据溶液浓度的均一性判断.
【详解】A.C=m/(MV)中,体积指溶液体积不是溶剂体积,所以40gNaOH溶解于1L水中配成的NaOH溶液浓度不是1mol·L-1,故A错误。
B、气体摩尔体积受温度和压强的影响,温度越高,气体摩尔体积越大,标况下,22.4LHCl的物质的量是1mol,常温常压下,22.4LHCl的物质的量小于1mol,所以常温常压下将22.4LHCl气体溶于水配成1L的盐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不是1mol·L-1,故B错误。
C、将1L 10mol·L-1的浓盐酸与10 L水混合配成溶液,得到的溶液不1L,所以混合后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不是1mol·L-1,故C错误;
D、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有均一性,与取出溶液的体积大小无关,从1000mL 1mol·L-1 NaCl溶液中取出100mL的溶液,溶质浓度为1mol·L-1,故D正确。
故选D。
22.与100mL 0.1 mol/L (NH4)2SO4溶液中NH4+离子浓度相同的是( )
A. 10 mL1 mol/L (NH4)2SO4 B. 50mL 0.2 mol/L NH4Cl
C. 50 mL 0.2 mol/L (NH4)2SO4 D. 200mL 0.1 mol/L NH4NO3
【答案】B
【解析】
【分析】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电解质浓度×电解电离出该离子数目,与溶液的体积无关,0.1mol·L-1(NH4)2SO4溶液中NH4+离子浓度为0.2mol·L-1,
【详解】0.1mol·L-1 (NH4)2SO4溶液中NH4+离子浓度为0.2mol·L-1,
A、10mL 1mol·L-1 (NH4)2SO4溶液中NH4+离子浓度为1mol·L-1×2=2mol·L-1,
B、50mL0.2mol·L-1 NH4Cl溶液中NH4+离子浓度为0.2mol·L-1×1=0.2mol·L-1,
C、50mL 0.2mol·L-1 (NH4)2SO4溶液中NH4+离子浓度为0.2mol·L-1×2=0.4mol·L-1,
D、200mL 0.1mol·L-1 NH4NO3溶液中NH4+离子浓度为0.1mol·L-1×1=0.1mol·L-1,
故选:B。
23.如图的锥形瓶内充满干燥气体X,滴管内盛有液体Y,将滴管内的液体挤压到锥形瓶中,轻轻振荡,一会儿可见小气球a鼓涨,下列X和Y的组合不可能的是( )
X
Y
A
HCl
饱和食盐水
B
H2
浓硫酸
C
HCl
2mol/L NaOH溶液
D
Cl2
6mol/L NaOH 溶液
【答案】B
【解析】
【分析】利用四个选项中各种物质之间能否反应,使锥形瓶内压强下降:挤压滴管胶头,使液体Y滴入瓶中,振荡,一会儿可见小气球a鼓起,判断选择即可。
【详解】A、HCl极易溶于水,导致瓶内压强减小,故小气球a鼓起,故A正确;
B、氢气不能与硫酸反应,故瓶内压强不发生变化,故小球不变,故B错误;
C、HCl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导致瓶内压强减小,故小球鼓起,故C正确;
D、Cl2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导致瓶内压强减小,故小球鼓起,故D正确;
故选B。
24.下列关于氯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新制的氯水中,溶质既有分子又有离子
B. 新制的氯水是无色透明的液体,有酸性和漂白性
C. 光照氯水有气泡逸出,该气体是O2
D. 氯水放置数天后酸性将增强
【答案】B
【解析】
【分析】氯水中,氯气与水发生:Cl2+H2OHClO+HCl,溶液中含有Cl2、HClO、H2O等分子,含有H+、ClO-、Cl-等离子,氯水具有酸性和强氧化性,其中HClO见光易分解而变质。
【详解】A、新制氯水中含有Cl2、HClO、H2O三种分子,有H+、ClO-、Cl-等离子,故A正确;
B、新制的氯水因溶解了氯气,而呈浅黄绿色,有酸性和漂白性,故B错误;
C、氯水中含有HClO,不稳定,见光易分解生成氧气,该气体是O2,故C正确;
D、氯水放置数天后,次氯酸分解生成盐酸,酸性增强,故D正确;
故选B。
25.我国最近合成多种元素的新的同位素,其中一种是18572Hf(铪),它的中子数是( )
A. 72 B. 113 C. 185 D. 257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185—72=113,故答案B。
26.将潮湿的Cl2通过甲装置后,再通过放有干燥红色布条的 乙装置,红色布条不褪色,则甲装置中所盛试剂可能是( )
①浓硫酸 ②饱和食盐水 ③水 ④NaOH溶液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分析】将潮湿的Cl2通过甲装置后,再通过放有干燥红色布条的乙装置,红色布条不褪色,说明甲装置能吸收水或能和氯气反应.
【详解】①将潮湿的氯气通过浓硫酸时,浓硫酸有吸水性,导致氯气中不含水分,再通过放有干燥红色布条的乙装置,红色布条不褪色,故选;
②饱和NaCl溶液与氯气不反应,抑制氯气的溶解,但通过饱和食盐水时导致氯气中含有水分,所以红色布条会褪色,故不选;
③氯气通过水时导致氯气中含有水分,所以红色布条会褪色,故不选;
④氯气和氢氧化钠反应,将潮湿的氯气通过NaOH溶液后,再通过放有干燥红色布条的乙装置,红色布条不褪色,故选;
故选C。
27.下列各组物质中互为同位素的是( )
A. 和 B. D和T C. H2O和H2O2 D. O3和O2
【答案】B
【解析】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种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A、二者的质子数不同,不能互为同位素,A错误; B、二者的质子数相同,属于氢元素的同位素,B正确;C、二者均表示水分子,不能互为同位素,C错误;D、二者均是氧元素的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D错误,答案选B。
28.11g 所含的中子的物质的量为:( )
A. 4.5mol B. 5mol C. 5.5mol D. 6mol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水的物质的量以及1个水中含有12个中子来计算;
【详解】11g 2H218O的物质的量为11g/22g·mol-1=0.5mol,1个水中含有12个中子,所以中子的物质的量为6mol,
故选D。
29. 下列具有相同电子层数的一组原子是( )
A. H、He、Li B. Li、Na、K
C. Na、Si、Ar D. O、S、Cl
【答案】C
【解析】Na、Si、Ar均为三层电子。
30.下列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中,最外层与次外层上的电子数相等的是( )
A. 氦 B. 氩 C. 镁 D. 氧
【答案】B
【解析】
【分析】记住原子序数,将最外层与次外层上的电子数比较可得。
【详解】A. 氦最外层为与次外层上的电子数分别为2和0,故A不选;
B. 氩最外层为与次外层上的电子数分别为8和8,故B选;
C. 镁最外层为与次外层上的电子数分别为2和8,故C不选;
D. 氧最外层为与次外层上的电子数分别为6和2,故D不选。
故选B。
31.摩尔质量的单位是( )
A. 克 B. 摩尔
C. 克/摩尔 D. 摩尔/ 克
【答案】C
【解析】
【分析】摩尔质量的单位是克/摩尔。
【详解】A. 克是质量的单位之一,故A错误;
B. 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之一,故B错误;
C. 克/摩尔摩尔质量的单位之一,故C正确;
D. 摩尔/ 克与题意摩尔质量的单位不符,故D错误;
故选C。
32.下列化合物中,其阳离子和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的( )
A. Na2S B. MgCl2 C. KCl D. LiF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原子结构比较阳离子和阴离子电子层数。
【详解】A. Na2S阳离子和阴离子电子层数分别是2和3,故A错误;
B. MgCl2 阳离子和阴离子电子层数分别是2和3,故B错误;
C. KCl阳离子和阴离子电子层数分别是3和3,故C正确;
D. LiF阳离子和阴离子电子层数数分别是1和2,故D错误;
故选C。
33.下列物质是电解质的是( )
A. 氯化钠 B. 铜 C. 二氧化碳 D. 氯气
【答案】A
【解析】
【分析】在水溶液或者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为电解质,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够导电的化合物为非电解质,无论电解质还是非电解质,都一定为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一定不是电解质。
【详解】A、氯化钠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能够导电,且属于化合物,故A正确;
B、Cu为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B错误;
C、CO2溶于水导电,但导电离子不是二氧化碳电离的,二氧化碳为非电解质,故C错误;
D、氯气为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D错误;
故选A。
34.实验室可用多种方法制取氯化氢,下面是实验室制取氯化氢的装置和选用的试剂,其中错误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A、浓硫酸与NaCl反应生成HCl;
B、稀硫酸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和盐酸,故B错误;
C、浓硫酸溶于盐酸放热大量的热,盐酸易挥发;
D、NaCl与硫酸氢钠固体加热反应生成硫酸钠和HCl.
【详解】A、浓硫酸与NaCl反应生成HCl,该固液、加热装置可制备HCl,故A不选;
B、稀硫酸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和盐酸,不能产生大量氯化氢气体,故B错误;
C、浓硫酸溶于盐酸放热大量的热,盐酸易挥发,则液体混合装置可制备HCl,故C不选;
D、NaCl与硫酸氢钠固体加热反应生成硫酸钠和HCl,则该固体加热装置可制备HCl,故D不选;
故选B。
35.既有颜色又有毒性的气体是 ( )
A. Cl2 B. HF C. HCl D. CO
【答案】A
【解析】
【分析】常见有颜色的气体为卤素单质、二氧化氮等。
【详解】A、Cl2黄绿色,有毒性的气体,故A正确;
B、HF无色有毒,故B错误;
C、HCl无色有毒,故C错误;
D、CO无色有毒,故D错误;
故选A。
36.只用一种试剂,可区别Na2SO4、AlCl3、NH4Cl、MgSO4四种溶液,这种试剂是( )
A. HCl B. BaCl2 C. NaOH D. AgNO3
【答案】C
【解析】A.加入盐酸,与以上四种物质都不反应,无法鉴别,故A错误;B.加入BaCl2不能鉴别Fe2(SO4)3和MgSO4,二者都生成BaSO4白色沉淀,故B错误C.分别向四种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现象分别为,无明显现象,生成蓝色沉淀、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白色沉淀,可鉴别,故C正确;D.加入AgNO3都生成白色沉淀,分别为AgCl和Ag2SO4,无法鉴别,故D错误;故选C。
37.某同学在实验报告中有以下实验数据:①用托盘天平称取11.7 g食盐;②用量筒量取5.26 mL盐酸;③用广泛pH试纸测得溶液的pH值是3.5,其中数据合理的是 ( )
A. ① B. ②③ C. ①③ D. ②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①托盘天平精确到0.1g,可以用托盘天平称取11.7 g食盐,正确;②量筒精确到0.1mL,错误;③广泛pH试纸精确到1,错误;A项正确;答案选A。
38.在无色强酸性溶液中,下列各组离子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
A. Cl -、Na+、NO3-、Ca2+ B. H+、Ag+、Cl-、K+
C. K+、Ba2+、Cl-、SO42- D. Ca2+、CO32-、I-、Cl-
【答案】A
【解析】
【分析】无色溶液可排除 Cu2+、Fe2+、Fe3+、MnO4-等有色离子的存在,强酸性溶液中存在大量氢离子,
A、四种离子之间不反应,都是无色离子,都不与氢离子反应;
B、Ag+、Cl-生成氯化银沉淀;
C、钡离子与硫酸根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
D、Ca2+、CO32-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碳酸根在酸性条件下也不能共存。
【详解】溶液无色时可排除 Cu2+、Fe2+、Fe3+、MnO4-等有色离子的存在,强酸性溶液中存在大量氢离子,
A、Cl-、Na+、NO3-、Ca2+之间不反应,都不与氢离子反应,且为无色溶液,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A正确;
B、Ag+、Cl-生成氯化银沉淀,故B错误;
C、Ba2+、SO42-之间反应生成难溶物硫酸钡,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
D、Ca2+、CO32-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碳酸根在酸性条件下也不能共存,故D错误;
故选A。
39.有以下四种物质:①标况下11.2L CO2②1g H2③1.204×1024个N2④4℃时18mL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分子个数:③>④>①=② B. 原子个数:③>④>①>②
C. 体积:③>④>①=② D. 质量:③>①>④>②
【答案】B
【解析】只要物质的物质的量相等,则其分子数就是相等的。CO2的物质的量是0.5mol,氢气的是0.5mol,氮气的是2mol,水是1mol,所以选项A正确;原子的物质的量分别是1.5mol、1mol、4mol、3mol,所以选项B正确;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可知,在相同条件下,相同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有的体积是相同的,所以选项C不正确,应该是③>①=②>④;四种物质的质量分别是是22g、1g、56g、18g,所以选项D正确,答案选C。
二、填空题(共20分)
40.海洋是“聚宝盆”,工业上,人们直接从海水中得到食盐。海水在浓缩过程中析出盐类物质的种类和质量,如下表:
海水密度(g/L)
CaSO4
NaCl
MgCl2
MgSO4
NaBr
1.13
0.56
1.20
0.91
1.21
0.05
3.26
0.004
0.008
1.22
0.015
9.65
0.01
0.04
1.26
0.01
2.64
0.02
0.02
0.04
1.31
1.40
0.54
0.03
0.06
(1)常采用____________的方法从海水中得到食盐。
(2)为得到含杂质较少的食盐,实际生产中卤水的密度控制在_____之间。
(3)粗盐中常含有MgCl2、MgSO4、CaCl2等杂质,通常在实验室中依次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四种物质除去杂质。(填化学式)
(4)电解饱和食盐水可以制取氯气,同时得到几种重要的化工产品,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电时阳极产物是__________该产物的检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电解过程中得到气体物质还可以化合为HCl,在实验室中我们利用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反应(写名称)来制取。该气体__________________溶于水,可以做喷泉实验。写出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后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新制的氯水显_______色,这是因为氯水中有__________(填微粒符号)存在。向氯水中滴入几滴AgNO3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变化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蓝色石蕊试纸遇到氯水后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氯气有毒,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需要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吸收,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蒸发结晶 (2). 1.21g/L-1.26g/L (3). BaCl2 (4). Ca(OH)2 (5). Na2CO3 (6). HCl (7). 电解饱和食盐水2NaCl+2H2O2NaOH+H2↑+Cl2↑ (8). 氯气 (9). 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色 (10). 氯化钠 (11). 浓硫酸 (12). 极易 (13). HCl→H++Cl- (14). 淡黄绿色 (15). Cl2 (16). 白色沉淀 (17). Cl-+Ag=AgCl↓ (18). 先变红,但很快又褪色 (19). 氢氧化钠 (20). Cl2+2NaOH → NaCl+NaClO+H2O
【解析】
【分析】(1)依据氯化钠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现代产盐常用太阳能蒸发法或盐田法,即蒸发结晶;
(2)根据表中析出氯化钠时海水最小密度及海水密度与其它杂质的含量关系进行判断;
(3)SO42-、Ca2+、Mg2+离子分别转化为硫酸钡、碳酸钙、氢氧化镁沉淀而除去,以及根据不能产生新杂质的要求排序,前面加入的过量溶液应用后加入的溶液除去,最后加入适量的盐酸溶液.
(4)电解饱和食盐水可以制取氯气,同时得到氢气和氢氧化钠;通电时阳极氯离子被氧化,产物是氯气;可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检验;
(5)HCl沸点低,可用氯化钠固体和浓硫酸来制取,由于HCl极易溶于水,可用来做喷泉实验,在水中全电离。
(6)新制氯水中存在Cl2+H2OH++Cl-+HClO,则溶液中存在Cl2、HClO、H+、Cl-、ClO-等粒子,结合对应粒子的性质解答该题.
【详解】(1)氯化钠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蒸发溶剂的方法得当氯化钠晶体,现代产盐常用太阳能蒸发法或盐田法,即蒸发结晶;
(2)析出NaCl的最小卤水密度1.21g·L-1,且小于1.21g·L-1时有一定量的CaSO4析出;随着密度的增大NaCl析出量的变化,由于在密度1.21g·L-1~1.26 g·L-1之间NaCl已经大部分析出,当近一步浓缩时NaCl的析出量已经不多,而此时其他盐类的析出量在明显增加,这样会使食盐中杂质含量升高;所以控制在1.26 g·L-1以内,
故范围为:1.21-1.26;
(3)SO42-、Ca2+、Mg2+等分别与BaCl2溶液、Na2CO3溶液、 Ca(OH)2 溶液反应生成沉淀,可再通过过滤除去,Na2CO3溶液能除去过量的BaCl2溶液,盐酸能除去过量的Na2CO3溶液和 Ca(OH)2 溶液,所以应先加BaCl2溶液再加Na2CO3溶液,最后过滤后加入盐酸,所以正确顺序为:BaCl2、 Ca(OH)2 、Na2CO3、HCl;
(4)电解饱和食盐水可以制取氯气,同时得到氢气和氢氧化钠,方程式为:2NaCl+2H2O2NaOH+H2↑+Cl2↑;通电时阳极氯离子被氧化,产物是氯气;该产物的检验方法是:可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5)HCl沸点低,可用氯化钠固体和浓硫酸来制取,由于HCl极易溶于水,可用来做喷泉实验,在水中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 HCl=H++Cl-。
(6)新制氯水中存在Cl2+H2OH++Cl-+HClO,因氯气可溶于水,新制的氯水显黄绿色,这是因为氯水中有Cl2分子,含有Cl-,向氯水中滴入几滴AgNO3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有白色沉淀生成,发生变化的化学方程式为Cl-+Ag=AgCl↓,溶液呈酸性,可使石蕊变红,但同时含有强氧化性的次氯酸,可氧化石蕊,则可观察到蓝色石蕊试纸遇到氯水后,首先变红,得很快又褪色,氯气有毒,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需要用氢氧化钠 来吸收,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l2+2NaOH=NaCl+NaClO+H2O。
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S—32 N—14 Mn—55 Na—23 Cu—64 Fe—56 Zn—65 Ag—108 I—127 Br—80 Cl—35.5 K—39
一、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80分)
1.在探寻原子结构的道路上,不少科学家都提出过各自的观点。其中有位科学家认为,原子是由带正电荷的质量很集中的很小的原子核和在它周围运动着的带负电荷的电子组成的。这位科学家是( )
A. 德谟克利特 B. 道尔顿 C. 汤姆孙 D. 卢瑟福
【答案】D
【解析】
【分析】1911年,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提出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详解】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提出古典原子论,认为物质由极小的称为“原子”的微粒构成,物质只能分割到原子为止;
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逊发现原子中存在电子,1904年汤姆逊提出了一个被称为“西瓜式”结构的原子结构模型;
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伦琴射线(X射线,俗称X光);
1808年,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了原子论,他认为物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原子是一个实心球体,不可再分割;
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用一束质量比电子大很多的带正电的高速运动的α粒子轰击金箔,结果是大多数α粒子能穿过金箔且不改变原来的前进方向,但也有一小部分改变了原来的方向,还有极少数的α粒子被反弹了回来,据此他提出了带核的原子结构模型,所以D符合,
故选:D
2.简单原子的原子结构可用下图的表示方法来形象表示,其中表示质子或电子,表示中子。则下列有关①②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互为同位素 B. ①、②、③互为同素异形体
C. ①、②、③是三种化学性质不同的粒子 D. ①、②、③具有相同的质量数
【答案】A
【解析】①中含有1个质子和1个电子。②中含有1个质子、1个电子和1个中子。③中含有1个质子、1个电子和2个中子,所以三种微粒是氢元素的三种同位素,A正确。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物质的体积都约是22.4L
B. 1mol氧气的质量是35g,它所占的体积是22.4L
C. 20℃,101.3kPa条件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是22.4L
D. 在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22.4L
【答案】D
【解析】
【分析】A、在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是22.4L;
B、1mol氧气的质量是36g,在标准状况下,它所占的体积是22.4L。
C、标准状况, 指0℃,101.3kPa条件下;
D、在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22.4L。
【详解】A、在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是22.4L,不是任何物质,故A错误;
B、1mol氧气的质量是36g,在标准状况下,它所占的体积是22.4L,故B错误。
C、标准状况, 指0℃,101.3kPa条件下,故C错误;
D、在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22.4L,故D正确。
故选D。
4.据科学家预测,月球的土壤中吸附着数百万吨的 23He,每百吨 23He核聚变所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目前人类一年消耗的能量.在地球上,氦元素主要以24He的形式存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24He原子核内含有4个质子
B. 23He和24He互为同位素
C. 23He原子核内含有3个中子
D. 24He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所以24He具有较强的金属性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A.24He原子核内含有2个质子,A项错误;B. 24He和24He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B项正确;C. 23He中子数=3-2=1,B项错误;D.因He原子的结构稳定,既不容易得到电子,也不容易失去电子,D项错误;答案选B。
5.化学科学需要借助化学专用语言来描述,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不正确的是( )
A. 钠离子的电子式:Na+ B. Cl—的结构示意图:
C. 氖气的化学式:Ne D. 质量数为18的氧原子:818O
【答案】D
【解析】
【分析】A、简单阳离子的电子式是其离子符号本身;
B、Cl-核内有17个质子,核外有18个电子,Cl—的结构示意图:;
C、氖气是单原子分子;
D、元素符号左上角的数字表示质量数;
【详解】A、简单阳离子的电子式是其离子符号本身,故钠离子的电子式为Na+,故A正确;
B、Cl-核内有17个质子,核外有18个电子,Cl-的结构示意图:,故B正确;
C、氖气是单原子分子,氖气的化学式:Ne,故C正确;
D、元素符号左上角的数字表示质量数,质量数为18的氧原子:188O,故D错误;
故选D。
6.已知在自然界中铱(Ir)有两种质量数分别为191和193的同位素,而铱的近似平均相对原子质量为192.22,则这两种同位素的原子个数比(191Ir:193Ir)应为( )
A. 61:39 B. 39:61 C. 1:1 D. 39:11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铱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192.22是质量数分别为191和193的核素的平均值,可以采用十字交叉法:,则两种同位素原子的个数比为0.78:1.22=39:61。故选A。
7.下列微粒中,与铵根离子(NH4+)的质子数和电子数都相同的是( )
A. OH— B. H3O+ C. Ne D. HF
【答案】B
【解析】
【分析】NH4+中质子数是11个,电子数是10个,依此进行判断。
【详解】A、OH-中质子数是9,电子数是10,所以和铵离子中质子数不同,电子数相同,故A错误;
B、H3O+质子数是11,电子数是10,所以和铵离子中质子数和电子数都相同,故B正确;
C、Ne分子中质子数是10,电子数是10,所以和铵离子中质子数不相同,电子数相同,故C错误;
D、HF分子中质子数是10,电子数是10,所以和铵离子中质子数不相同,电子数相同,故D错误;
故选B。
8.一种元素原子的L层电子数是M层电子数的2倍,这种元素是 ( )
A. 硅 B. 碳 C. 镁 D. 硫
【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L、M电子层最多排列的电子个数结合M层与L层上电子的关键判断该元素,注意M层为最外层时,该层上电子不超过8个.
【详解】L层上最多排8个电子,L层电子数是M层电子数的2倍,所以M层上排4个电子,该原子核外共有2+8+4=14个电子,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原子的原子序数=14,所以该元素是Si元素。
故选A。
9.含有6.02×1023个H3PO4 中氧原子的物质的量是( )
A. 1.00 mol B. 0.50 mol
C. 4mol D. 0.125 mol
【答案】C
【解析】
【分析】结合n=N/NA及分子构成计算.
【详解】n(H3PO4)=6.02×1023/NA=1mol,则n(O)=1mol×4=4mol,
故选C。
10.一种比黄金还要贵重的18O2气体不久在我国兰州近代物理研究所制备成功,1mol这种18O2气体含有中子的物质的量为( )
A. 36 mol B. 20mol C. 16 mol D. 10mol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氧气分子的构成先计算一个18O2分子中含有的中子数,再计算1mol 818O2气体中所含中子的物质的量.
【详解】一个18O含有10个中子,所以一个18O2分子中含有20个中子,n(中子)=20×n(818O2)=20×1mol=20mol,
故选B。
11. 氯气可以用来消灭田鼠,使用方法是将氯气通过软管灌入田鼠洞中,这是利用了氯气以下性质中的( )
①黄绿色 ②密度比空气大 ③有毒 ④较易液化 ⑤能溶解于水
A. ①②③ B. ②③ C. ③④ D. ③④⑤
【答案】B
【解析】氯气可以用来消灭田鼠,说明氯气有毒。氯气通过软管灌入田鼠洞中,说明氯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因此正确的答案选B。
12.下列氯化物中,既能由金属和氯气反应制得,又能由金属和盐酸反应制得的是( )
A. CuCl2 B. FeCl3 C. FeCl2 D. AlCl3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Cu和盐酸不反应,不能得到CuCl2,A错;Fe和Cl2得到的是 FeCl3,C错; Fe和盐酸得到的是FeCl2D错,选B。
13.氯水不稳定,要现用现配下列装置可用来制备氯水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由于氯气有毒,所以需要对尾气进行吸收,可用氢氧化钠吸收。
【详解】氯气在水中不发生倒吸,由于氯气有毒,所以需要对尾气进行吸收,可用氢氧化钠吸收。
故选:D。
14.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的是( )
A. 氯气 B. 液氯 C. 氯水 D. 盐酸
【答案】C
【解析】
【分析】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说明该物质具有漂白性,据此分析。
【详解】A、氯气没有漂白性,A错误;
B、液氯是液态的氯气,也不具备漂白性,B错误;
C、氯水中含有次氯酸,具有漂白性,因此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C正确;
D、盐酸没有漂白性,D错误。
答案选C。
15.某学生用自来水配制下列物质的溶液,药品明显变质的是( )
A. 酒精 B. AgNO3 C. NaCl D. AlCl3
【答案】B
【解析】
【分析】自来水用氯气消毒,氯气溶液水形成氯水,依据氯水的成分分析解答.
【详解】氯气部分溶于水,Cl2+H2O=HCl+HClO,所以溶液中存在氯气、盐酸、次氯酸等,与氯水中的物质不发生反应,
A、酒精与氯水作用,不明显变质,故A不选;
B. AgNO3 与盐酸反应生成难溶的氯化银,而变质,故B选;
C. NaCl与氯水不反应,同样存在氯离子,故C不选;
D. AlCl3与氯水不反应,同样存在氯离子,不明显变质,故D不选。
故选B。
16.游泳池是公共场合,必须保持用水的清洁卫生,游泳池中的水常用漂白粉消毒,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 )
A. CaCl2 B. Ca(ClO)2 C. Ca(OH)2 D. HClO
【答案】B
【解析】漂白粉是次氯酸钙和氯化钙组成的混合物,其中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答案选B。
17.下列各组物质中分子数相同的一组是 ( )
A. 2LCO和2LCO2 B. 标准状况下22.4LH2O和1mol O2
C. 0.4克H2和4.48L HCl D. 18克水和标准状况下22.4L CO2.
【答案】D
【解析】
【分析】在标准状况下,气体的Vm=22.4L·mol-1,根据气体含有的分子数N=nNA=NAm/M=NAV/Vm来计算.
【详解】A、相同条件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才具有相同的分子数,故A错误;
B、标准状况下1molO2的分子数为NA,22.4LH2O的分子数不是NA,因为标况下的水不是气态,故B错误;
C、0.4g氢气物质的量是0.2mol,H2的分子数为0.2NA,4.48LHCl气体在标况下的分子数才是0.2NA,题干没指明状态,所以4.48LHCl气体的分子数不一定是0.2NA,故C错误。
D、18gH2O的分子数N=NAm/M=NA18g/18g·mol-1=NA,标准状况下22.4LCO2的分子数N=NAV/Vm=NA22.4L/22.4L·mol-1=NA,即18gH2O和标准状况下22.4LCO2中分子数相同,故D正确;
故选D。
18.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漂粉精 B. 氯水 C. 盐酸 D. 液氯
【答案】D
【解析】
【详解】A、漂白粉是氯化钙和次氯酸钙的混合物,不选A;B、氯水是氯气的水溶液,是混合物,不选B;C、稀盐酸是氯化氢的水溶液,是混合物,不选C;D、液氯是单质,属于纯净物,选D。
19.以下各种尾气吸收装置中,适合于吸收易溶性气体,而且能防止倒吸的是( )
A. B.
C. D
【答案】BD
【解析】
【分析】根据是否使气体充分溶解、是否能防止倒吸方面考虑,只有气体与溶液充分混合,气体才被成分吸收,有缓冲装置时就能防止溶液倒吸。
【详解】A、能防止倒吸,但不能使气体充分被吸收,故A错误;
B、两个玻璃球有缓冲作用,导管插入溶液中,所以气体能充分被吸收且防止倒吸,故B正确;
C、气体成分能被吸收,但产生倒吸,故C错误;
D、倒置的球形漏斗插入溶液中,气体能被充分吸收,且球形管有缓冲作用防止倒吸,故D正确;
故选:BD。
20.有如下三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 ② ③
A. ①②是同种元素的微粒,且①是阴离子,②是原子
B. ①②是同种元素的微粒,且①是原子,②是阳离子
C. ②③是同种元素的原子
D. ①②属于同种元素的原子
【答案】B
【解析】
【分析】A. ①是原子,②是阳离子;
B. ①②是同种元素的微粒,且①是原子,②是阳离子
C. ②是铝离子,③是氖元素的原子
D. ①②属于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
【详解】A. ①是原子,②是阳离子,故A错误;
B. ①②是同种元素的微粒,且①是原子,②是阳离子,故B正确;
C. ②是铝离子,③是氖元素的原子,故C错误;
D. ①②属于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故D错误;
故选B。
21.下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的是( )
A. 将40 g NaOH溶解于1 L水中配成的NaOH溶液
B. 常温常压下将22.4 L HCl 气体溶于水配成1 L的盐酸溶液
C. 将1 L 10 mol/L的浓盐酸与9L水混合配成溶液
D. 从1000 mL 1 mol/L NaCl溶液中取出100 mL的溶液
【答案】D
【解析】
【分析】A、C=m/(MV)中,体积指溶液体积不是溶剂体积;
B、根据温度、压强对气体摩尔体积的影响;
C、根据不同液体混合时体积能否直接加和判断;
D、根据溶液浓度的均一性判断.
【详解】A.C=m/(MV)中,体积指溶液体积不是溶剂体积,所以40gNaOH溶解于1L水中配成的NaOH溶液浓度不是1mol·L-1,故A错误。
B、气体摩尔体积受温度和压强的影响,温度越高,气体摩尔体积越大,标况下,22.4LHCl的物质的量是1mol,常温常压下,22.4LHCl的物质的量小于1mol,所以常温常压下将22.4LHCl气体溶于水配成1L的盐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不是1mol·L-1,故B错误。
C、将1L 10mol·L-1的浓盐酸与10 L水混合配成溶液,得到的溶液不1L,所以混合后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不是1mol·L-1,故C错误;
D、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有均一性,与取出溶液的体积大小无关,从1000mL 1mol·L-1 NaCl溶液中取出100mL的溶液,溶质浓度为1mol·L-1,故D正确。
故选D。
22.与100mL 0.1 mol/L (NH4)2SO4溶液中NH4+离子浓度相同的是( )
A. 10 mL1 mol/L (NH4)2SO4 B. 50mL 0.2 mol/L NH4Cl
C. 50 mL 0.2 mol/L (NH4)2SO4 D. 200mL 0.1 mol/L NH4NO3
【答案】B
【解析】
【分析】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电解质浓度×电解电离出该离子数目,与溶液的体积无关,0.1mol·L-1(NH4)2SO4溶液中NH4+离子浓度为0.2mol·L-1,
【详解】0.1mol·L-1 (NH4)2SO4溶液中NH4+离子浓度为0.2mol·L-1,
A、10mL 1mol·L-1 (NH4)2SO4溶液中NH4+离子浓度为1mol·L-1×2=2mol·L-1,
B、50mL0.2mol·L-1 NH4Cl溶液中NH4+离子浓度为0.2mol·L-1×1=0.2mol·L-1,
C、50mL 0.2mol·L-1 (NH4)2SO4溶液中NH4+离子浓度为0.2mol·L-1×2=0.4mol·L-1,
D、200mL 0.1mol·L-1 NH4NO3溶液中NH4+离子浓度为0.1mol·L-1×1=0.1mol·L-1,
故选:B。
23.如图的锥形瓶内充满干燥气体X,滴管内盛有液体Y,将滴管内的液体挤压到锥形瓶中,轻轻振荡,一会儿可见小气球a鼓涨,下列X和Y的组合不可能的是( )
X
Y
A
HCl
饱和食盐水
B
H2
浓硫酸
C
HCl
2mol/L NaOH溶液
D
Cl2
6mol/L NaOH 溶液
【答案】B
【解析】
【分析】利用四个选项中各种物质之间能否反应,使锥形瓶内压强下降:挤压滴管胶头,使液体Y滴入瓶中,振荡,一会儿可见小气球a鼓起,判断选择即可。
【详解】A、HCl极易溶于水,导致瓶内压强减小,故小气球a鼓起,故A正确;
B、氢气不能与硫酸反应,故瓶内压强不发生变化,故小球不变,故B错误;
C、HCl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导致瓶内压强减小,故小球鼓起,故C正确;
D、Cl2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导致瓶内压强减小,故小球鼓起,故D正确;
故选B。
24.下列关于氯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新制的氯水中,溶质既有分子又有离子
B. 新制的氯水是无色透明的液体,有酸性和漂白性
C. 光照氯水有气泡逸出,该气体是O2
D. 氯水放置数天后酸性将增强
【答案】B
【解析】
【分析】氯水中,氯气与水发生:Cl2+H2OHClO+HCl,溶液中含有Cl2、HClO、H2O等分子,含有H+、ClO-、Cl-等离子,氯水具有酸性和强氧化性,其中HClO见光易分解而变质。
【详解】A、新制氯水中含有Cl2、HClO、H2O三种分子,有H+、ClO-、Cl-等离子,故A正确;
B、新制的氯水因溶解了氯气,而呈浅黄绿色,有酸性和漂白性,故B错误;
C、氯水中含有HClO,不稳定,见光易分解生成氧气,该气体是O2,故C正确;
D、氯水放置数天后,次氯酸分解生成盐酸,酸性增强,故D正确;
故选B。
25.我国最近合成多种元素的新的同位素,其中一种是18572Hf(铪),它的中子数是( )
A. 72 B. 113 C. 185 D. 257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185—72=113,故答案B。
26.将潮湿的Cl2通过甲装置后,再通过放有干燥红色布条的 乙装置,红色布条不褪色,则甲装置中所盛试剂可能是( )
①浓硫酸 ②饱和食盐水 ③水 ④NaOH溶液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分析】将潮湿的Cl2通过甲装置后,再通过放有干燥红色布条的乙装置,红色布条不褪色,说明甲装置能吸收水或能和氯气反应.
【详解】①将潮湿的氯气通过浓硫酸时,浓硫酸有吸水性,导致氯气中不含水分,再通过放有干燥红色布条的乙装置,红色布条不褪色,故选;
②饱和NaCl溶液与氯气不反应,抑制氯气的溶解,但通过饱和食盐水时导致氯气中含有水分,所以红色布条会褪色,故不选;
③氯气通过水时导致氯气中含有水分,所以红色布条会褪色,故不选;
④氯气和氢氧化钠反应,将潮湿的氯气通过NaOH溶液后,再通过放有干燥红色布条的乙装置,红色布条不褪色,故选;
故选C。
27.下列各组物质中互为同位素的是( )
A. 和 B. D和T C. H2O和H2O2 D. O3和O2
【答案】B
【解析】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种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A、二者的质子数不同,不能互为同位素,A错误; B、二者的质子数相同,属于氢元素的同位素,B正确;C、二者均表示水分子,不能互为同位素,C错误;D、二者均是氧元素的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D错误,答案选B。
28.11g 所含的中子的物质的量为:( )
A. 4.5mol B. 5mol C. 5.5mol D. 6mol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水的物质的量以及1个水中含有12个中子来计算;
【详解】11g 2H218O的物质的量为11g/22g·mol-1=0.5mol,1个水中含有12个中子,所以中子的物质的量为6mol,
故选D。
29. 下列具有相同电子层数的一组原子是( )
A. H、He、Li B. Li、Na、K
C. Na、Si、Ar D. O、S、Cl
【答案】C
【解析】Na、Si、Ar均为三层电子。
30.下列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中,最外层与次外层上的电子数相等的是( )
A. 氦 B. 氩 C. 镁 D. 氧
【答案】B
【解析】
【分析】记住原子序数,将最外层与次外层上的电子数比较可得。
【详解】A. 氦最外层为与次外层上的电子数分别为2和0,故A不选;
B. 氩最外层为与次外层上的电子数分别为8和8,故B选;
C. 镁最外层为与次外层上的电子数分别为2和8,故C不选;
D. 氧最外层为与次外层上的电子数分别为6和2,故D不选。
故选B。
31.摩尔质量的单位是( )
A. 克 B. 摩尔
C. 克/摩尔 D. 摩尔/ 克
【答案】C
【解析】
【分析】摩尔质量的单位是克/摩尔。
【详解】A. 克是质量的单位之一,故A错误;
B. 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之一,故B错误;
C. 克/摩尔摩尔质量的单位之一,故C正确;
D. 摩尔/ 克与题意摩尔质量的单位不符,故D错误;
故选C。
32.下列化合物中,其阳离子和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的( )
A. Na2S B. MgCl2 C. KCl D. LiF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原子结构比较阳离子和阴离子电子层数。
【详解】A. Na2S阳离子和阴离子电子层数分别是2和3,故A错误;
B. MgCl2 阳离子和阴离子电子层数分别是2和3,故B错误;
C. KCl阳离子和阴离子电子层数分别是3和3,故C正确;
D. LiF阳离子和阴离子电子层数数分别是1和2,故D错误;
故选C。
33.下列物质是电解质的是( )
A. 氯化钠 B. 铜 C. 二氧化碳 D. 氯气
【答案】A
【解析】
【分析】在水溶液或者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为电解质,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够导电的化合物为非电解质,无论电解质还是非电解质,都一定为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一定不是电解质。
【详解】A、氯化钠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能够导电,且属于化合物,故A正确;
B、Cu为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B错误;
C、CO2溶于水导电,但导电离子不是二氧化碳电离的,二氧化碳为非电解质,故C错误;
D、氯气为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D错误;
故选A。
34.实验室可用多种方法制取氯化氢,下面是实验室制取氯化氢的装置和选用的试剂,其中错误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A、浓硫酸与NaCl反应生成HCl;
B、稀硫酸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和盐酸,故B错误;
C、浓硫酸溶于盐酸放热大量的热,盐酸易挥发;
D、NaCl与硫酸氢钠固体加热反应生成硫酸钠和HCl.
【详解】A、浓硫酸与NaCl反应生成HCl,该固液、加热装置可制备HCl,故A不选;
B、稀硫酸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和盐酸,不能产生大量氯化氢气体,故B错误;
C、浓硫酸溶于盐酸放热大量的热,盐酸易挥发,则液体混合装置可制备HCl,故C不选;
D、NaCl与硫酸氢钠固体加热反应生成硫酸钠和HCl,则该固体加热装置可制备HCl,故D不选;
故选B。
35.既有颜色又有毒性的气体是 ( )
A. Cl2 B. HF C. HCl D. CO
【答案】A
【解析】
【分析】常见有颜色的气体为卤素单质、二氧化氮等。
【详解】A、Cl2黄绿色,有毒性的气体,故A正确;
B、HF无色有毒,故B错误;
C、HCl无色有毒,故C错误;
D、CO无色有毒,故D错误;
故选A。
36.只用一种试剂,可区别Na2SO4、AlCl3、NH4Cl、MgSO4四种溶液,这种试剂是( )
A. HCl B. BaCl2 C. NaOH D. AgNO3
【答案】C
【解析】A.加入盐酸,与以上四种物质都不反应,无法鉴别,故A错误;B.加入BaCl2不能鉴别Fe2(SO4)3和MgSO4,二者都生成BaSO4白色沉淀,故B错误C.分别向四种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现象分别为,无明显现象,生成蓝色沉淀、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白色沉淀,可鉴别,故C正确;D.加入AgNO3都生成白色沉淀,分别为AgCl和Ag2SO4,无法鉴别,故D错误;故选C。
37.某同学在实验报告中有以下实验数据:①用托盘天平称取11.7 g食盐;②用量筒量取5.26 mL盐酸;③用广泛pH试纸测得溶液的pH值是3.5,其中数据合理的是 ( )
A. ① B. ②③ C. ①③ D. ②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①托盘天平精确到0.1g,可以用托盘天平称取11.7 g食盐,正确;②量筒精确到0.1mL,错误;③广泛pH试纸精确到1,错误;A项正确;答案选A。
38.在无色强酸性溶液中,下列各组离子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
A. Cl -、Na+、NO3-、Ca2+ B. H+、Ag+、Cl-、K+
C. K+、Ba2+、Cl-、SO42- D. Ca2+、CO32-、I-、Cl-
【答案】A
【解析】
【分析】无色溶液可排除 Cu2+、Fe2+、Fe3+、MnO4-等有色离子的存在,强酸性溶液中存在大量氢离子,
A、四种离子之间不反应,都是无色离子,都不与氢离子反应;
B、Ag+、Cl-生成氯化银沉淀;
C、钡离子与硫酸根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
D、Ca2+、CO32-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碳酸根在酸性条件下也不能共存。
【详解】溶液无色时可排除 Cu2+、Fe2+、Fe3+、MnO4-等有色离子的存在,强酸性溶液中存在大量氢离子,
A、Cl-、Na+、NO3-、Ca2+之间不反应,都不与氢离子反应,且为无色溶液,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A正确;
B、Ag+、Cl-生成氯化银沉淀,故B错误;
C、Ba2+、SO42-之间反应生成难溶物硫酸钡,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
D、Ca2+、CO32-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碳酸根在酸性条件下也不能共存,故D错误;
故选A。
39.有以下四种物质:①标况下11.2L CO2②1g H2③1.204×1024个N2④4℃时18mL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分子个数:③>④>①=② B. 原子个数:③>④>①>②
C. 体积:③>④>①=② D. 质量:③>①>④>②
【答案】B
【解析】只要物质的物质的量相等,则其分子数就是相等的。CO2的物质的量是0.5mol,氢气的是0.5mol,氮气的是2mol,水是1mol,所以选项A正确;原子的物质的量分别是1.5mol、1mol、4mol、3mol,所以选项B正确;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可知,在相同条件下,相同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有的体积是相同的,所以选项C不正确,应该是③>①=②>④;四种物质的质量分别是是22g、1g、56g、18g,所以选项D正确,答案选C。
二、填空题(共20分)
40.海洋是“聚宝盆”,工业上,人们直接从海水中得到食盐。海水在浓缩过程中析出盐类物质的种类和质量,如下表:
海水密度(g/L)
CaSO4
NaCl
MgCl2
MgSO4
NaBr
1.13
0.56
1.20
0.91
1.21
0.05
3.26
0.004
0.008
1.22
0.015
9.65
0.01
0.04
1.26
0.01
2.64
0.02
0.02
0.04
1.31
1.40
0.54
0.03
0.06
(1)常采用____________的方法从海水中得到食盐。
(2)为得到含杂质较少的食盐,实际生产中卤水的密度控制在_____之间。
(3)粗盐中常含有MgCl2、MgSO4、CaCl2等杂质,通常在实验室中依次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四种物质除去杂质。(填化学式)
(4)电解饱和食盐水可以制取氯气,同时得到几种重要的化工产品,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电时阳极产物是__________该产物的检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电解过程中得到气体物质还可以化合为HCl,在实验室中我们利用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反应(写名称)来制取。该气体__________________溶于水,可以做喷泉实验。写出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后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新制的氯水显_______色,这是因为氯水中有__________(填微粒符号)存在。向氯水中滴入几滴AgNO3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变化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蓝色石蕊试纸遇到氯水后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氯气有毒,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需要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吸收,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蒸发结晶 (2). 1.21g/L-1.26g/L (3). BaCl2 (4). Ca(OH)2 (5). Na2CO3 (6). HCl (7). 电解饱和食盐水2NaCl+2H2O2NaOH+H2↑+Cl2↑ (8). 氯气 (9). 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色 (10). 氯化钠 (11). 浓硫酸 (12). 极易 (13). HCl→H++Cl- (14). 淡黄绿色 (15). Cl2 (16). 白色沉淀 (17). Cl-+Ag=AgCl↓ (18). 先变红,但很快又褪色 (19). 氢氧化钠 (20). Cl2+2NaOH → NaCl+NaClO+H2O
【解析】
【分析】(1)依据氯化钠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现代产盐常用太阳能蒸发法或盐田法,即蒸发结晶;
(2)根据表中析出氯化钠时海水最小密度及海水密度与其它杂质的含量关系进行判断;
(3)SO42-、Ca2+、Mg2+离子分别转化为硫酸钡、碳酸钙、氢氧化镁沉淀而除去,以及根据不能产生新杂质的要求排序,前面加入的过量溶液应用后加入的溶液除去,最后加入适量的盐酸溶液.
(4)电解饱和食盐水可以制取氯气,同时得到氢气和氢氧化钠;通电时阳极氯离子被氧化,产物是氯气;可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检验;
(5)HCl沸点低,可用氯化钠固体和浓硫酸来制取,由于HCl极易溶于水,可用来做喷泉实验,在水中全电离。
(6)新制氯水中存在Cl2+H2OH++Cl-+HClO,则溶液中存在Cl2、HClO、H+、Cl-、ClO-等粒子,结合对应粒子的性质解答该题.
【详解】(1)氯化钠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蒸发溶剂的方法得当氯化钠晶体,现代产盐常用太阳能蒸发法或盐田法,即蒸发结晶;
(2)析出NaCl的最小卤水密度1.21g·L-1,且小于1.21g·L-1时有一定量的CaSO4析出;随着密度的增大NaCl析出量的变化,由于在密度1.21g·L-1~1.26 g·L-1之间NaCl已经大部分析出,当近一步浓缩时NaCl的析出量已经不多,而此时其他盐类的析出量在明显增加,这样会使食盐中杂质含量升高;所以控制在1.26 g·L-1以内,
故范围为:1.21-1.26;
(3)SO42-、Ca2+、Mg2+等分别与BaCl2溶液、Na2CO3溶液、 Ca(OH)2 溶液反应生成沉淀,可再通过过滤除去,Na2CO3溶液能除去过量的BaCl2溶液,盐酸能除去过量的Na2CO3溶液和 Ca(OH)2 溶液,所以应先加BaCl2溶液再加Na2CO3溶液,最后过滤后加入盐酸,所以正确顺序为:BaCl2、 Ca(OH)2 、Na2CO3、HCl;
(4)电解饱和食盐水可以制取氯气,同时得到氢气和氢氧化钠,方程式为:2NaCl+2H2O2NaOH+H2↑+Cl2↑;通电时阳极氯离子被氧化,产物是氯气;该产物的检验方法是:可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5)HCl沸点低,可用氯化钠固体和浓硫酸来制取,由于HCl极易溶于水,可用来做喷泉实验,在水中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 HCl=H++Cl-。
(6)新制氯水中存在Cl2+H2OH++Cl-+HClO,因氯气可溶于水,新制的氯水显黄绿色,这是因为氯水中有Cl2分子,含有Cl-,向氯水中滴入几滴AgNO3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有白色沉淀生成,发生变化的化学方程式为Cl-+Ag=AgCl↓,溶液呈酸性,可使石蕊变红,但同时含有强氧化性的次氯酸,可氧化石蕊,则可观察到蓝色石蕊试纸遇到氯水后,首先变红,得很快又褪色,氯气有毒,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需要用氢氧化钠 来吸收,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l2+2NaOH=NaCl+NaClO+H2O。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