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份月考试题(解析版)
展开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份月考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S-32 Cl-35.5 Fe-56 Cu-64 Zn-65
一、单项选择题(每个3分,共45分)
1.下列中草药煎制步骤中,属于过滤操作的是( )
A.冷水浸泡 | B.加热煎制 | C.箅渣取液 | D.灌装保存 |
【答案】C
【解析】过滤是固体与液体分离的操作,故C正确。
2.下列危险化学品标志中表示腐蚀品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A、为腐蚀品标志,故A正确;B、为易燃固体标志,故B错误;C、为辐射标志,故C错误;D、为易燃液体或易燃气体标志,故D错误。
3.下列物质的分类采用树状分类法的是( )
A. 铁是单质,又是导体
B. 氧化物可分为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
C. 氯化钠是钠的化合物,又是氯化物
D. 氢氧化钙是纯净物,化合物,又是碱
【答案】B
【解析】树状分类法不同类别之间有并列关系和从属关系,在B中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之间是并列关系,非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与氧化物之间是从属关系;交叉分类法是采用不同的标准,对同类物质再进行分类,交叉分类法所涉及的不同类别之间是并列与交叉关系,A、C、D采用的是交叉分类法。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沸腾的蒸馏水中慢慢滴入0.5mol/L的氯化铁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
B. 胶体都可以发生电泳
C. 胶体与溶液的本质区别是能发生丁达尔现象
D. 水泥厂和冶金厂常用高压直流电静电除尘,减少对空气的污染,这利用了胶体的性质
【答案】D
【详解】在沸腾的蒸馏水中慢慢滴入0.5mol/L的氯化铁溶液得到氢氧化铁胶体,若继续煮沸氢氧化铁胶体会聚沉,得到的是氢氧化铁沉淀,A错误;只有带有电荷的胶体在通电时会发生电泳现象,而不带电荷的胶体则不会发生,如淀粉胶体,B错误;胶体与溶液的本质区别是散质微粒直径大小不同,丁达尔现象是胶体特有的性质,C错误;灰尘是胶体,在外加电源作用下,有电泳的性质,与胶体性质有关,D正确。
5.若以w1和w2分别表示物质的量浓度为amol/L和bmol/L酒精溶液的质量分数,已知2a=b,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 2w1=w2 B. w2>2w1 C. w2<2w1 D. 不能判断
【答案】B
【详解】设质量分数w1的氨水密度为ρ1g/mL,质量分数w2的氨水的为ρ2g/mL,质量分数w1的氨水的物质量浓度为a=1000ρ1w1/17mol/L,质量分数w2的氨水的物质量浓度为b=1000ρ2w2/17mol/L,由于2a=b,所以2×1000ρ1w1/17=1000ρ2w2/17mol/L,故2ρ1w1=ρ2w2,酒精的浓度越大密度越小,所以ρ1>ρ2,故w2>2w1,故选B。
6.现有200克18mol/L的硫酸溶液,加入x毫升水后物质的量浓度变为9mol/L,则( )
A. X=200 B. x>200 C. x<200 D. 不能判断
【答案】C
【详解】设200克浓硫酸的体积为VmL,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设稀释后溶液的体积为y,则:VmL×18mol/L=y×9mol/L,解得y=2VmL,硫酸溶液的浓度越大,密度越大,所以稀释后硫酸的密度小于ρ,故稀释后硫酸的质量小于2V×ρ(即400g),所以加入水的质量小于400g-200g=200g,又水的密度约为1g/mL,则加水的体积x小于200mL,故选C。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各种气态物质体积的大小,由构成气体的分子大小决定
B. 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各种气体的物质的量决定了他们的体积
C. 不同的气体,若体积不同,则他们所含的分子数也不同
D. 在标准状况下,体积约为22.4L的物质都是1mol
【答案】B
【详解】对于气体来说,分子间距离远大于分子本身大小,相同温度和压强下,气体分子间距离基本相等,影响气体体积的因素主要是分子数的多少,A错误;由PV=nRT可知,相同温度和压强下,气体的体积与物质的量成正比,气体的物质的量越大,气体体积就越大,B正确;由PV=nRT和N=n•NA可知,在不同的条件下,压强、温度和体积决定气体的物质的量,当PV/RT相同时,不同的气体,若体积不同,它们的物质的量有可能相同,所含的分子数有可能相同,C错误;有气体摩尔体积的定义可知,在标准状况下,体积约为22.4L的气体都是1mol,D错误。
故选C。
8.某固体A在一定条件下加热分解,产物全是气体,A的分解反应为2A=B+2C+2D,现测得分解产生的混合气体对H2的相对密度为d,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 2d B. 2.5d C. 5d D. 0.8d
【答案】C
【详解】设A为2mol,由方程式2A=B+2C+2D可知分解生成5mol气体,分解产生的混合气体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d,则M(混)/2=d,M(混)=2dg/mol,其质量为2dg/mol×5mol=10dg,由质量守恒可知,2molA的10dg,所以A的摩尔质量为10dg/2mol=5dg/mol,又物质的摩尔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数值相等,所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d,故选C。
9.同温同压下,x g甲气体和y g乙气体占有相同的体积,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x∶y等于甲与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 B. x∶y等于甲与乙的分子个数之比
C. x∶y等于同温同压下甲与乙的密度之比 D. y∶x等于同温同体积下,等质量的甲与乙的压强之比
【答案】B
【详解】同温同压下,气体的Vm相同,x g的甲气体和y g的乙气体占有相同的体积,由n=V/Vm可知甲乙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相同,则气体的物质的量相同,由m=nM可知x:y等于甲与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A正确;等质量的甲与乙的分子个数之比应为1/x:1/y,B错误;二者体积相同,质量之比为x;y,则密度之比为x:y,C正确;同温同体积下等质量的甲与乙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x:1/y,则压强之比为y:x,D正确。
故选B。
10.相对分子质量为M的气态化合物V L(标准状况),溶于m g水中,得到质量分数为w的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1,密度为ρ g·cm-3。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相对分子质量M=22.4mw/(1—w)V B. 物质的量浓度c=1000ρV/(MV+22.4m)
C. 溶液的质量分数w=MV/22.4m D. 溶液密度ρ=cM/1000w
【答案】C
【详解】VL气体的物质的量为的物质的量为V/22.4mol,故气态化合物的质量为V/22.4mol×Mg/mol=VM/22.4g,溶液的质量为(VM/22.4+m)g,故溶液质量分数w%=×100%,整理得M=22.4mw/(1—w)V,A正确;VL气体的物质的量为的物质的量为V/22.4mol,故气态化合物的质量为V/22.4mol×Mg/mol=VM/22.4g,溶液的质量为(VM/22.4+m)g,溶液的体积为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c为1000ρV/(MV+22.4m),B正确;气态化合物的质量为V/22.4mol×Mg/mol=VM/22.4g,溶液的质量为(VM/22.4+m)g,则溶液的质量分数为MV/(VM/22.4+m),C错误;根据c=1000ρw/M可知,溶液密度ρ为cM/1000w,D正确。
故选C。
11.某学生需配制0.2 mol·L-1 Na2SO3溶液,经检测所配溶液的浓度为0.15 mol·L-1,可能的原因有( )
A. 容量瓶中有残留水 B. 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C. 漏掉洗涤操作步骤 D. 称量时所用砝码生锈
【答案】C
【详解】由题意可知,所配Na2SO3溶液浓度偏低,溶液配制需加水定容,移液前,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馏水,对所配溶液浓度无影响,A错误;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瓶颈刻度线,导致所配溶液的体积偏小,所配溶液浓度偏高,B错误;转移过程中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棒,造成溶质物质的量减小,配制溶液浓度偏低,C正确;称量Na2SO3固体时,所用砝码生锈,溶质的质量偏大,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大,则配制溶液浓度偏高,D错误。
故选C。
12.体积为V L、密度为ρ g·cm-3的某溶液中,含有摩尔质量为M的溶质m g。若此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1,溶质的质量分数为w,则下列各表示式中正确的是( )
A. c=m/MV B. m=Vρw C. w=cM/ρ D. ρ=cM/1000w%
【答案】A
【详解】溶液中溶质物质的量为m/M,根据c=n/V计算可得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m/MV,A正确;溶液的质量为1000Vρ,则溶质的质量为1000Vρw,B错误;根据c=1000ρw/M可知,w为cM/1000ρ,C错误;根据c=1000ρw/M可知,溶液密度ρ为cM/1000w= cM/10w%,D错误。
13.VmL硫酸铁溶液中含wgSO42-,取此溶液V/2mL,用水稀释成2VmL.则稀释后的溶液中Fe3+物质的量浓度为( )
A. 250w/48v B. 250w/72v C. 125w/36v D. 125w/72v
【答案】D
【详解】VmL硫酸铁溶液中SO42-的物质的量n(SO42-)为w/96mol,则n(Fe3+)=2n(SO42-)/3=2w/288mol,体积减小,溶质的物质的量减小,则0.5VmL该溶液中n(Fe3+)= w/288mol,因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则用水稀释至2VmL形成的溶液中n(Fe3+)= w/288mol,则稀释后溶液中c(Fe3+)为125w/72vmol/L。故选D。
14.CuSO4、Fe2(SO4)3、H2SO4的混合溶液100 mL,已知溶液中阳离子的浓度相同(不考虑水解),且SO的物质的量浓度为3 mol·L-1,则此溶液最多溶解铁粉的质量为( )信息:Fe2(SO4)3+Fe=3FeSO4
A. 5.6 g B. 11.2 g C. 22.4 g D. 33.6 g
【答案】B
【详解】n(SO42-)=0.1L×3mol•L-1=0.3mol,CuSO4、Fe2(SO4)3、H2SO4的溶液中阳离子的浓度相同,则有n(Cu2+)=n(H+)=n(Fe3+),由于溶液中阳离子的浓度相同,所以阳离子物质的量也相同,设Cu2+、Fe3+、H+三种离子物质的量均为n,根据电荷守恒知道:2n+3n+n=0.3mol×2,由此解得n=0.1mol, Cu2+、H+、Fe3+都能与Fe反应生成Fe2+,最后溶液的成分为FeSO4,则n(FeSO4)=0.3mol,根据Fe的守恒可知,此溶液最多溶解铁粉的物质的量为0.3mol-0.1mol=0.2mol,则此溶液最多溶解铁粉的质量为0.2mol×56g/moL=11.2g,故选C。
15.由两种金属单质组成的混合物20克,投入过量某稀硫酸中,生成标况下气体11.2L,则两种金属不可能的组成是( )
A. 钠和锌 B. 铜和铝 C. 铜和镁 D. 镁和钠
【答案】A
【详解】标准状况下11.2L氢气的物质的量为0.5mol,假设金属都为+2价,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可知,金属的物质的量为0.5mol,则金属混合物的平均相对原子质量为40。假设金属都为+2价,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6,锌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5,二者的平均相对原子质量一定大,40,A不可能;假设金属都为+2价,铜的相对原子质量视作无穷大,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8,二者的平均相对原子质量介于40之间,B可能;假设金属都为+2价,铜的相对原子质量视作无穷大,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二者的平均相对原子质量介于40之间,C可能;假设金属都为+2价,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6,二者的平均相对原子质量介于40之间,D可能。
故选A。
二、填空题(55分)
16.选取下列实验方法分离物质,将分离方法的字母填在横线上:
A.萃取,分液 B. 结晶法 C. 分液法 D. 蒸馏法 E. 过滤法
(1)___________分离饱和食盐水与泥沙的混合物
(2)_________分离水与汽油的混合物
(3)_________分离四氯化碳(沸点76摄氏度)和甲苯(沸点110摄氏度),两者互溶
(4)_________从碘的水溶液里提取碘
(5)_________从含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液中分离硝酸钾
【答案】(1). E (2). C (3). D (4). A (5). B
【详解】沙子不溶于水,食盐溶于水,所以分离饱和食盐水和沙子的混合物采用过滤的方法;水和汽油不互溶,所以分离水和汽油采用分液的方法;CCl4(沸点为76.75℃)和甲苯(110.6℃)的沸点不同,可用蒸馏的方法分离;碘在苯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所以可以采用萃取的方法分离;硝酸钾和氯化钠都溶于水,但二者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同,可用结晶的方法分离。
17.(1)下列四种物质,①NA个HCl ②24gCH4 ③4.816×1023个H2O2分子 ④10.8mL水(密度为1g·cm-3)。
ⅰ.四种物质所含分子数由多到少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四种物质所含原子数由多到少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四种物质所含H由多到少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ⅳ.四种物质的质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H2O与CO2的质量比为18:22,则H2O和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分子个数比为_______,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所含氧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_。
(3)在标准状况下,等质量的O3和CO2比较,密度比为________,分子数之比为_________,原子数之比______,体积比为_______,物质的量之比__________。
(4)CH4与H2的混合气体,其质量百分含量分别为80%、20%,则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
(5)标准状况下,某气体密度为1.96g/L,则该气体的摩尔质量为_____(保留整数)
(6)把100克某NaOH溶液(密度是1.22g/cm3)蒸发浓缩,余下溶液50ml时,物质的量浓度是8mol/L,原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_________________。
(7)已知Na2S、Na2SO3、Na2SO4混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
【答案】(1). 2>1>3>4 (2). 2>3>1>4 (3). 2>3>4>1 (4). 1>3>2>4 (5). 2:1 (6). 2:1 (7). 2:1 (8). 1:1 (9). 12:11 (10). 11:12 (11). 11:12 (12). 11:12 (13). 11:12 (14). 6.67或20/3 (15). 44g/mol (16). 4.88mol/l (17). (1-78a%/32)
【详解】(1)NA个HCl的物质的量为1mol、24gCH4的物质的量为1.5mol、4.816×1023个H2O2分子的物质的量为0.8mol、10.8mL水的物质的量为0.6mol。四种物质的物质的量大小顺序为②①③④,则所含分子数大小顺序为②①③④;四种物质的原子的物质的量分别为2mol、7.5mol、3.2mol、1.8mol,则所含原子数由多到少的顺序是②③①④;四种物质的H原子的物质的量分别为1mol、6mol、1.6mol、1.2mol,则所含H原子数由多到少的顺序是②③④①;四种物质的质量分别为36.5g、24g、27.2g、10.8g,大小顺序为①③②④。由n=m/M可知,H2O和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则分子数之比为2:1、原子个数比为2×3:1×3=2:1、所含氧原子个数比为2×1:1×2=1:1。(3)密度之比与摩尔质量之比成正比,则密度之比为48:44=12:11;在标准状况下,等质量的O3和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12,则分子数之比为11:12、原子数之比11×3:12×3=11:12、体积比为11:12。(4)设CH4与H2的混合气体的质量为100g,由质量分数可得n(CH4)为5mol、n(H2)为10mol,CH4体积分数为1/3、H2体积分数为2/3,则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6×1/3+2×2/3=20/3=6.67。(5)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质量M=22.4L/mol×1.96g/L=44g/mol。(6)50ml8mol/L NaOH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为0.4 mol,100克密度是1.22g/cm3NaOH溶液的体积为0.082L,则原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4.88mol/L。a2S、Na2SO3、Na2SO4钠原子和硫原子个数比都为2:1,混合物中钠原子和硫原子个数比也为2:1,设混合物质量为100g,由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可知n(S)=a/32, n(Na)=2a/32,由此可知m(Na)=23×2a/32=23a/16,则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故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a%—%)=(1—%)。
18.实验室需要0.1 mol·L-1 NaOH溶液450 mL和 0.5 mol·L-1硫酸溶液450 mL。根据这两种溶液的配制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的仪器中配制溶液肯定不需要的是________(填字母)。仪器C的名称是________,本实验所需玻璃仪器E规格和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操作中,容量瓶所不具备的功能有__________(填字母)。
A.配制一定体积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
B.长期贮存溶液
C.用来加热溶解固体溶质
D.量取220 mL体积的液体
(3)在配制NaOH溶液实验中,其他操作均正确,若定容时仰视刻度线,则所配制溶液浓度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下同)0.1 mol·L-1。若NaOH溶液未冷却即转移至容量瓶定容,则所配制溶液浓度______0.1 mol·L-1。
(4)根据计算得知:所需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 g·cm-3的浓硫酸的体积为________ mL(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如果实验室有10 mL、25 mL、50 mL量筒,应选用________ mL规格的量筒最好。
(5)如果定容时不小心超过刻度线,应如何操作:______________。
【答案】(1). AC (2). 分液漏斗 (3). 500ml容量瓶 (4). BCD (5). 小于 (6). 大于 (7). 13.6 (8). 25 (9). 重配
【解析】(1)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一般步骤:计算、称量、溶解、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用到的仪器有:托盘天平、药匙、烧杯、玻璃棒、容量瓶、胶头滴管,用不到的仪器:平底烧瓶和分液漏斗;仪器C的名称为分液漏斗;需要0.1mol/L NaOH溶液450mL和0.5mol/L硫酸溶液450mL,实验室没有450mL容量瓶,所以应选择500mL容量瓶;(2)容量瓶只能用来配制一定体积准确浓度的溶液,不能配制或测量容量瓶规格以下的任意体积的液体,不能稀释或溶解药品,不能用来加热溶解固体溶质,答案选BCD;(3)若定容时仰视刻度线,导致溶液体积偏大,溶液浓度偏小;若NaOH溶液未冷却即转移至容量瓶定容,冷却后,溶液体积偏小,溶液浓度偏大;(4)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cm3的浓硫酸物质的量浓度=18.4mol/L。设0.5mol/L硫酸溶液500mL需要浓硫酸体积为V,则依据溶液稀释过程溶液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得:V×18.4mol/L=0.5mol/L×500mL,解得V=13.6mL,用选择25mL量筒;(5)如果定容时不小心超过刻度线,实验失败,且不能补救,必须重新配制。
19.有等物质的量的碳酸氢钠和碳酸氢钾的混合物a克与100ml盐酸反应。题中涉及的气体体积以标准状况计,填空时可以用带字母的分式表示。
(1)该混合物中碳酸氢钠和碳酸氢钾的质量比是_____________。
(2)如碳酸氢盐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则盐酸的浓度为_______mol/L。
(3)如盐酸过量,生成的二氧化碳体积为___________L。
(4)如果反应后碳酸氢盐有剩余,盐酸不足量,要计算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还需知道_____。
(5)若碳酸氢钠和碳酸氢钾不是以等物质的量混合,则a克固体混合物与足量的盐酸完全反应时生成的二氧化碳的体积(V)范围是_____________。
【答案】(1). 21:25 (2). 5a/46 (3). 22.4a/92 (4). 盐酸的浓度
(5). 22.4a/100<V<22.4a/84或28a/125<V<4a/15
【详解】(1)因NaHC03和KHC03以等物质的量混合,二者质量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所以m(NaHCO3):m(KHCO3)=84:100=21:25。
(2)若反应后碳酸盐有剩余,盐酸不足,要计算二氧化碳的体积,还需要知道盐酸的浓度。
(3)据题意可知,混合物中n(HCO3-)=2x=2a/184,有化学方程式可知:
HCO3-+H+=H2O+CO2↑
1 1
2a/184 2a/184
若碳酸氢盐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则盐酸的物质的量为2a/184,已知盐酸的体积为100mL即0.1L,所以盐酸的浓度为5a/46mol/L;
(4)若碳酸氢钠和碳酸氢钾不是以等物质的量混合,假设a克全是NaHCO3,则有:
NaHCO3+HCl=H2O+CO2↑+NaCl
a/84 a/84
则生成的二氧化碳的体积为:a/84mol×22.4L/mol=22.4a/84L;假设a克全是KHCO3,则有
KHCO3+HCl=H2O+CO2↑+KCl
a/100 a/100
则生成的二氧化碳的体积为:a/100mol×22.4L/mol=22.4a/100;
若碳酸氢钠和碳酸氢钾不是以等物质的量混合,则a 克固体混合物与足量的盐酸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V)的范围是22.4a/100L<V(CO2)<22.4a/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