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安徽省天长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检测试题(解析版)
展开安徽省天长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检测试题
一、单选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以任意比例混合的氧气和二氧化碳混合物22.4 L,所含的分子数为NA
B.标准状况下,1 L汽油(分子式为C8H18)完全燃烧后,所生成气体产物的分子数为8NA/22.4
C.标准状况下,1 L SO3所含分子数为NA/22.4
D.标准状况下,以任意比混合的氢气和一氧化碳气体共8.96 L,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时消耗氧气的分子数为0.4NA
2.下列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其可能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
3.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相比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质子数之比为1∶1 B.密度比为11∶8
C.物质的量之比为8∶11 D.原子个数比1∶1
4.如图是某学校实验室买回的硫酸试剂标签的部分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硫酸的浓度为9.2 mol•L﹣1
B.配制480 mL 4.6 mol•L﹣1的稀硫酸需该H2SO4125 mL
C.该硫酸与等体积水混合质量分数变为49 %
D.取该硫酸100 mL,则浓度变为原来的
5.下列仪器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是( )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②④⑤ D.①②④
6.下列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其可能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
7.下列反应可用离子方程式“H++OH﹣===H2O”表示的是( )
A.NaHSO4溶液与Ba(OH)2溶液混合
B.氢氧化镁溶于盐酸
C.澄清石灰水与硝酸混合
D.醋酸除去水垢
8.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正确组合是( )
9.安徽省庐江县有丰富的钒矿资源——明矾,有关明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明矾既可以除去水中的悬浮物,也可以杀菌消毒
B.可以通过电解明矾溶液的方法来制取金属铝
C.用酒精灯加热铝箔至熔化,铝并不滴落,说明氧化铝的熔点比铝高
D.明矾溶液与某一溶液混合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10.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 )
A.水泥厂和冶金厂常用高压直流电除去大量烟尘,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B.将植物油倒入水中用力搅拌形成油水混合物
C.一束平行光线射入氢氧化铁胶体里,从侧面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D.氢氧化铁胶体中滴入稀硫酸,先看到有红褐色沉淀生成而后溶解
11.下列关于氢氧化铝的性质叙述错误的是 ( )
A.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
B.氢氧化铝是难溶于水的白色胶状物质
C.氢氧化铝能凝聚水中的悬浮物,也能吸附色素
D.氢氧化铝既能溶于氢氧化钠溶液、氨水,又能溶于盐酸
12.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稀硫酸滴在铜片上:Cu+2H+===Cu2++H2↑
B.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混合:+ Ba2+===BaSO4↓
C.稀硝酸滴在大理石上:CaCO3+2H+===Ca2++H2CO3
D.氧化铁与稀盐酸混合:Fe2O3+6H+===2Fe3++3H2O
13.用下列方法均可制得氧气:
①2KClO32KCl+3O2↑
②2HgO2Hg+O2↑
③2KMnO4K2MnO4+MnO2+O2↑
若要制得相同质量的氧气,反应中电子转移数目之比为( )
A.3∶1∶1 B.3∶1∶4
C.1∶1∶1 D.2∶1∶1
14.关于氧化铁和氧化亚铁的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都是碱性氧化物
B.都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C.都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物
D.都能被一氧化碳还原为铁
15.镁、铝能够在空气中稳定存在的原因是( )
A.性质不活泼,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
B.镁、铝与氧气的反应速率极慢
C.经过了特殊工艺处理
D.与氧气反应形成了氧化物保护膜
16.某溶液中含有、Na+、Mg2+、4种离子,若向其中加入少量过氧化钠固体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基本保持不变的是( )
A.Mg2+ B.Na+ C. D.
二、实验题(共3小题,共52分)
17.某氧化铁样品中含有少量的硫酸亚铁。某同学要测定其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1)操作Ⅰ中配制溶液时,所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以外,还必须有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
(2)反应①中加入足量H2O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
(3)检验沉淀中是否洗涤干净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沉淀加热,冷却至室温,用天平称量坩埚与加热后固体的总质量为b1g,再次加热并冷却至室温称其质量为b2g,若b1-b2=0.3,还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坩埚的质量为42.6 g,最终坩埚与加热后的固体的总质量为45.8 g,则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
(6)有同学认为上述方案的实验步骤太繁琐,他认为,只要将样品溶于水充分搅拌,加热、蒸干、灼烧称量即可测得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你认为他的这个方案是否可行?__________(填“可行”或“不可行”)。
18.实验室里需要纯净的氯化钠溶液,但手边只有混有硫酸钠、碳酸氢铵的氯化钠。某学生设计了如下方案:
如果此方案正确,那么:
(1)操作①可选择__________或__________仪器。
(2)操作②是否可改为加硝酸钡溶液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进行操作②后,判断硫酸根离子已除尽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操作③的目的是____________,不先过滤后加碳酸钠溶液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5)操作④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氧化还原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反应,在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中都有广泛的用途。
(1)火药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永远值得炎黄子孙骄傲。黑火药在发生爆炸时,发生如下反应:2KNO3+3C+S===K2S+N2↑+3CO2↑。
其中被氧化的元素是____________,还原产物是____________。
(2)实验室为监测空气中汞蒸气的含量,往往悬挂涂有CuI的滤纸,根据滤纸是否变色或颜色发生变化所用去的时间来判断空气中的含汞量,其反应为4CuI+Hg===Cu2HgI4+2Cu。
①上述反应产物Cu2HgI4中,Cu元素显________价。
②以上反应中的氧化剂为________,当有1 mol CuI参与反应时,转移电子________mol。
③标明上述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工业上常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处理含有CuS和Cu2S的矿物,其反应原理如下:
8MnO+5Cu2S+44H+===10Cu2++5SO2↑+8Mn2++22H2O
6MnO+5CuS+28H+===5Cu2++5SO2↑+6Mn2++14H2O
根据上述反应原理,某学习小组用400 mL 0.075 mol·L-1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处理2 g含有CuS和Cu2S的混合物。
反应后煮沸溶液,赶尽SO2,剩余的KMnO4恰好与350 mL 0.1 mol·L-1的(NH4)2Fe(SO4)2溶液完全反应。
①配平KMnO4与(NH4)2Fe(SO4)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MnO+______Fe2++______H+===______Mn2++______Fe3++______H2O
②KMnO4溶液与固体混合物反应后,剩余KMnO4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mol。
【参考答案】
1. A
【解析】 B项、C项,虽为标准状况下,但汽油是液体,SO3是固体,不能用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进行计算,错误;在标准状况下1 mol的任何气体(包括混合气体)的体积均为气体摩尔体积,则A项正确;观察:2H2+O2===2H2O、2CO+O2===2CO2,H2、CO不管怎样混合,参加反应的O2体积是混合气体体积的一半,为4.48 L,则O2物质的量是0.2 mol,分子数为0.2NA,D错误。
2. D
【解析】 蒸发结晶时,若将溶液蒸干或酒精灯灯芯碰到热的蒸发皿底部,蒸发皿受热不均会破裂;分液时,若不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或玻璃塞上凹槽与漏斗口侧面的小孔没有对齐,分液漏斗内的压强不相通,液体难以滴下;蒸馏时,冷凝管没有通水或先加热后通水,冷凝管突遇高温气体,受热不均会发生破裂;萃取操作时,两种溶剂的密度相差越大,分层效果越好,与萃取剂的量多量少无关。
3. A
【解析】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物质的量之比与摩尔质量成反比,
质子数之比为∶=1∶1;同温同压下,密度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32∶44=8∶11;物质的量之比为∶=11∶8;原子个数比=∶=11∶12。
4. B
【解析】A项,c(H2SO4)==mol·L-1=18.4 mol·L-1,错误;
B项,配制480 mL稀硫酸需要配制500 mL容量瓶,需要配制500 mL,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配制500 mL溶液需要硫酸的物质的量为4.6 mol·L-1×0.5 L=2.3 mol,需要浓硫酸的体积为=125 mL,正确;
C项,硫酸的密度大于水,等体积硫酸、水混合后溶液的质量小于原硫酸的质量2倍,故混合后的质量分数大于49 %,错误;
D项,溶液是均匀的,取出溶液的浓度与原溶液浓度均为18.4 mol·L-1,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变为原溶液中的,错误。
5. B
【解析】给定的仪器中,可用于物质分离的有:漏斗(过滤)、分液漏斗(分液)、蒸馏烧瓶(蒸馏)。
6. D
【解析】蒸发结晶时,若将溶液蒸干或酒精灯灯芯碰到热的蒸发皿底部,蒸发皿受热不均会破裂;分液时,若不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或玻璃塞上凹槽与漏斗口侧面的小孔没有对齐,分液漏斗内的压强不相通,液体难以滴下;蒸馏时,冷凝管没有通水或先加热后通水,冷凝管突遇高温气体,受热不均会发生破裂;萃取操作时,两种溶剂的密度相差越大,分层效果越好,与萃取剂的量多量少无关。
7. C
【解析】NaHSO4溶液与Ba(OH)2溶液混合,二者反应除了生成水,还生成了硫酸钡沉淀,其离子方程式不能用H++OH﹣===H2O表示,A错误;
氢氧化镁为难溶物,离子方程式中不能拆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Mg(OH)2+2H+===Mg2++2H2O,不能用H++OH﹣===H2O表示,B错误;
澄清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需要拆开,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OH﹣===H2O,C正确;
碳酸钙是难溶物,醋酸是弱电解质,在离子方程式中都不能拆开,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CO3+2CH3COOH===Ca2++H2O+CO2↑+2CH3COO﹣,不能用H++OH﹣===H2O表示,D错误。
8. D
【解析】碱指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酸指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盐指电离时生成金属阳离子(或NH4+)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碱性氧化物指与水反应生成碱的氧化物或能跟酸起反应生成一种盐和水的氧化物(且生成物只能有盐和水,不可以有任何其他物质生成);酸性氧化物是指能与水作用生成酸或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且生成物只能有一种盐和水,不可以有任何其他物质生成)。
氨气不是碱,氨气溶于水后生成一水合氨,一水合氨是碱,A错误;
盐酸是氯化氢水溶液,为混合物;一氧化碳是不成盐氧化物,不属于酸性氧化物,B错误;
石灰水是氢氧化钙与水的混合物,C错误;
一水合氨属于碱,硝酸属于酸,碳酸钙属于盐,氧化铁为碱性氧化物,三氧化硫与水化合为硫酸,属于酸性氧化物,D正确。
9. C
【解析】明矾是常用的净水剂,但不能杀菌消毒;电解明矾溶液无法制取金属铝;用酒精灯加热铝箔至熔化,铝并不滴落,说明氧化铝没有熔化,即氧化铝的熔点比铝高;明矾溶液与碱溶液、钡盐溶液混合都能生成白色沉淀。
10. B
【解析】 A项是胶体的电泳;C项是胶体的丁达尔效应;D项是胶体的聚沉。
11. D
【解析】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既能溶于强酸,也能溶于强碱,但不能溶于碳酸、氨水等弱酸或弱碱;氢氧化铝能在水中形成胶体,有吸附性,可净水。
12. D
【解析】选项A中稀硫酸与铜片不反应,违背了客观事实;选项B中生成物不完全正确,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H++Ba2++2OH-===BaSO4↓+2H2O;选项C中生成物不正确,生成的碳酸不稳定,易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13. C
【解析】三个反应中反应物中的氧元素都是-2价,生成的O2中氧元素是0价。当三个反应都制得1 mol O2时,转移的电子都是4 mol,C项正确。
14. C
【解析】氧化铁和氧化亚铁都是不溶于水的碱性氧化物,都不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物,都能与酸反应生成相应的盐和水,都具有氧化性,被氢气、一氧化碳、金属铝等还原剂还原为铁单质。
15. D
【解析】镁、铝在空气中易形成致密的氧化膜,阻止内层金属继续被氧化,因而在空气中能够稳定存在。
16. D
【解析】加入少量过氧化钠固体后,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Na+浓度增大;与OH-反应生成NH3;Mg2+与OH-结合生成氢氧化镁,离子浓度均减小;浓度基本保持不变。
17. (1)500 mL容量瓶 (2)2Fe2++H2O2+2H+===2Fe3++2H2O (3)取最后一次洗涤液于试管中,加入Ba(NO3)2(或BaCl2)溶液,若无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沉淀洗涤干净 (4)继续加热,冷却至室温后称量,直到连续两次称量的质量差不超过0.1 g (5)80% (6)不可行
【解析】(1)操作Ⅰ还需要500 mL容量瓶。(2)反应①中加入足量H2O2溶液,目的是将Fe2+氧化为Fe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H2O2+2H+===2Fe3++2H2O。(3)检验沉淀中是否洗涤干净,可以向最后一次洗涤液中加入Ba(NO3)2溶液或BaCl2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产生。(4)继续将沉淀物加热,冷却至室温后称量,直至连续两次称量的质量差不超过0.1 g。(5)加热后得到的固体为Fe2O3,则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5.8-42.6) g××÷28.0 g×100%=80%。(6)该方案不可行,无法确定铁元素的质量分数。
18. (1)蒸发皿 坩埚
(2)否 引入后面操作中无法除去的新杂质硝酸根离子
(3)静置,取少量上层清液子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若无沉淀生成说明硫酸根离子已沉淀完全
(4)除去过量的钡离子 减少一次过滤操作,减少损耗
(5)除去溶解在溶液中的二氧化碳和多余的盐酸
【解析】加热固体混合物常用的仪器是坩埚、蒸发皿。若选用硝酸钡溶液,硝酸钡与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和硝酸钠,虽除去了硫酸钠,但引入了硝酸钠杂质,硝酸根将很难除去。
19. (1)C K2S和N2
(2)①+1 ②CuI 0.5 ③
(3)①1 5 8 1 5 4 ②0.007
【解析】(1)本反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由+5价变为0价,硫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变为-2价,碳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变为+4价,被氧化的元素是C。氧化剂是KNO3和S,氧化产物是CO2,还原产物是K2S和N2。(2)①正确分析化合价的关键是先确定I元素的负价只有-1价,Cu在化合物中只有+1、+2价,再由化学式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等于零确定各元素的化合价,由此可确定Cu2HgI4中Cu为+1价,Hg为+2价。②反应4CuI+Hg===Cu2HgI4+2Cu中,每4 mol CuI参加反应转移电子2 mol,即当有1 mol CuI参加反应时,转移电子0.5 mol。(3)①反应中Mn元素的化合价由+7降低到+2,Fe元素的化合价由+2升高到+3,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原子守恒可知,离子反应为MnO+5Fe2++8H+===Mn2++5Fe3++4H2O。②设与(NH4)2Fe(SO4)2反应消耗高锰酸钾xmol,则
MnO+5Fe2++8H+===Mn2++5Fe3++4H2O
1 mol 5 mol
xmol 0.350 L×0.1 mol·L-1
所以x=0.007,即与固体混合物反应后剩余KMnO4的物质的量为0.007 m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