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北京市西城区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解析版)
展开北京市西城区2018-2019学年高一
上学期期末考试(解析版)
本试卷共8页,共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2018年10月30日,用于探测太阳系外类地行星的开普勒太空望远镜正式退役。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材料中的“系外类地行星”位于
A. 地月系 B. 太阳系 C. 银河系 D. 木星系
2. 系外类地行星若有生命物质存在,自身必备条件最合理的是
A. 行星各行其道,宇宙环境安全 B. 恒星能提供永恒的光热资源
C. 质量体积适中,表面温度较高 D. 有适宜呼吸的大气和液态水
【答案】1. C 2. D
【解析】
【1题详解】
材料中的“系外类地行星”太阳系外,位于银河系,选C。ABD地处太阳系中,可排除。
【2题详解】
本题考查生命存在的条件,自身条件一定要有有适宜呼吸的大气和液态水,D正确。AB是外部条件,表面温度要适宜才行,过高也不行,C错。
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地球是唯一适合生物生存的行星。读某同学制作的太阳系模型(通电后太阳可发光)图,完成下列小题。
3. 该模型模拟地球上生物活动的主要能量来源是
A. 地热能 B. 重力势能
C. 太阳辐射 D. 太阳活动
4. 该模型中有待改进之处有
①太阳位置需要上移 ②行星数量需要增加
③公转轨道未能显示 ④行星大小比例不当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3. C 4. D
【解析】
【3题详解】
生物活动、大气运动、水体运动的能量来源于太阳辐射。该模型模拟地球上生物活动的主要能量来源是太阳辐射,C对。
【4题详解】
太阳系八大行星与太阳近乎在同一平面上,图中太阳的位置过高。从图中可以看出公转轨道未能显示 ,太阳系中的巨行星木星和土星体积大,图中可看出比例不当,D对。
地球是一个具有圈层结构的天体。读某同学手绘的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5. 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合称为
A. 软流层 B. 地核
C. 岩石圈 D. 地幔
6. 关于图中各圈层特点的正确叙述是
A. 大气圈主要由固体杂质组成
B. 水圈是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C. 地壳是厚度最大的地球圈层
D. 地核可能是岩浆主要发源地
【答案】5. C 6. B
【解析】
【5题详解】
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合称为岩石圈。
【6题详解】
大气圈主要由气体、水汽和尘埃组成,A错;水圈是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B对。地球内部圈层中地壳厚约30km,地幔厚约2840km,地核厚约3500km,C错。上地幔顶部的软流层是岩浆的发源地,D错。
2018年11月18日06时30分,有着“流星雨之王”称号的狮子座流星雨达到极大。
读“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7. 观测者所见流星雨现象多发生在
A. 对流层 B. 平流层
C. 中间层 D. 热层
8. 关于大气垂直分层,叙述正确的是
A. 对流层顶部适合航天飞机飞行
B. 平流层的臭氧吸收大量红外线
C. 中间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
D. 外大气层中人造卫星分布集中
9. 对流层气温存在垂直变化,主要是由于
A. 地面是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B. 地面对太阳辐射有反射作用
C. 大气对太阳辐射有削弱作用
D. 高山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
【答案】7. D 8. D 9. A
【解析】
【7题详解】
从图中可见观测者所见流星雨现象多发生在热层。
【8题详解】
对流层空气对流运动强烈,不适宜航天飞机飞行,平流层空气以水平运动为主,适合航天飞机飞行,A错;平流层的臭氧吸收大量紫外线,B错;中间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C错;外大气层中人造卫星分布集中,D对。
【9题详解】
对流层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对流层气温存在垂直变化,主要是由于地面是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A对。
2018年11月24~26日,受局地污染积累及周边区域污染传输共同影响,京津冀地区出现雾霾天气。
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0. 大气热量的根本来源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1. 图中②表示大气的
A. 吸收作用 B. 反射作用
C. 保温作用 D. 辐射作用
12. 当雾霾加重时
A. ①减弱 B. ②减弱 C. ③增强 D. ④增强
13. 与晴朗天气相比,通常雾霾天气的气温
A. 白天低,夜晚高,昼夜温差小 B. 白天高,夜晚低,昼夜温差大
C. 白天高,夜晚高,昼夜温差小 D. 白天低,夜晚低,昼夜温差大
14. 为减少该地区污染天气的发生,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 扩大城市的面积和规模 B. 集中布局有污染的企业
C. 协同发展清洁能源技术 D. 大力发展城市私家轿车
【答案】10. A 11. B 12. D 13. A 14. C
【解析】
【10题详解】
大气热量的根本来源是太阳辐射。 ①是太阳辐射, ②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反射),③是地面辐射,④是大气逆辐射,故选A。
【11题详解】
图中②表示大气的反射作用,B对。
【12题详解】
据图中箭头特点可知,出现雾霾时,大气中颗粒物增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太阳辐射减弱,大气逆辐射增强。雾霾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强,地面升温慢,大气对地面辐射的能量吸收较少,大气射向宇宙空间的能力减少,故D对,故ABC错。
【13题详解】
从上小题分析可知,雾霾天气时大气中颗粒物增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太阳辐射减弱,白天气温降低,夜晚大气逆辐射增强,夜晚气温高,昼夜温差小,A对。
【14题详解】
扩大城市的面积和规模、大力发展城市私家轿车、集中布局有污染的工业企业都将增加大气中固体悬浮物,使城市的污染更严重。协同发展清洁能源技术,有利于减轻污染,C对。
诗句“枯草霜花白,寒窗月新影”是古人对霜降时节景观的描述。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5. 诗中描述的景观最有可能出现在
A. 晴朗的凌晨 B. 晴朗的午后
C. 多云的黄昏 D. 多云的夜晚
16. 能用热力环流解释的现象是
A. 霜降北京易发生冻害 B. 滨海地区的海陆风
C. 晴朗天空呈现蔚蓝色 D. 山地背风坡降水少
【答案】15. A 16. B
【解析】
【15题详解】
晴朗的凌晨大气逆辐射作用弱,保温作用弱,气温低,会出现霜花,A正确。晴朗的午后,气温较高;多云的黄昏,大气逆辐射增强,多云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强,BCD气温较高,不易出现霜花。
【16题详解】
霜降不是降霜,而是表示天气寒冷,大地将产生初霜的现象。 霜多发生在无风无云夜晚,可以用大气的受热过程来解释,A错;海陆风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而形成的热力环流,B正确;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是散射作用的结果,C错误;山地的背风坡降水少,是由于地形的影响,D错。
读“水循环联系四大圈层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7. 图中甲、乙、丙、丁所代表的圈层对应正确的是
A. 甲——大气圈
B. 乙——岩石圈
C. 丙——生物圈
D. 丁——水圈
18. 水循环
A. 造成海陆变迁的速度加快
B. 促进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
C. 使地表形态变得高低起伏
D. 加剧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
【答案】17. A 18. B
【解析】
【17题详解】
植物蒸腾水汽到大气中,大气降水到地面,故乙是生物圈,甲是大气圈;丙处有径流可以判断为岩石圈;丙处径流最终汇入河流或海洋,丁为水圈;A对;其余选项可排除
【18题详解】
主要考查了水循环的地理意义。①维持着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使全球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②使地表各圈层间、海陆之间实现物质迁移和能量的交换;③不断地塑造着地表形态;④影响全球的地理环境。符合的是B。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像海绵一样,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干旱时将蓄存的水加以利用。
读“某地景观图”和“雨水花园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9. 左图中
A. 下凹式绿地增加下渗 B. 建筑物促进水汽输送
C. 集雨池减少地下径流 D. 透水砖增加地表径流
20. 雨水花园具有的核心功能是
A. 提供园林观赏景观 B. 缓解洪涝和利用雨水
C. 保护生物种群数量 D. 降低局地的大气湿度
21. 建设“海绵城市”可以
①减轻城市交通压力 ②增强城市防洪能力
③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④加剧城市热岛效应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19. A 20. B 21. C
【解析】
【19题详解】
下凹式绿地能汇集周边的雨水,植物的根系能增加下渗,A对。建筑物不能促进水汽输送,B错;集雨池减少地表径流,C错;透水砖减少地表径流,D错。
【20题详解】
雨水花园具有的核心功能是缓解洪涝和利用雨水,B对;其余选项均不是核心功能。
【21题详解】
建设“海绵城市”可以增强城市防洪能力,提高水资源利用率,C对;不能减轻城市交通压力,加剧减少城市热岛效应,其余选项可排除。
中国山水画家多师法自然,其作品往往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读“四幅山水画作”,完成下列小题。
甲 乙 丙 丁
22. 关于图中景观的正确描述是
A. 甲千沟万壑 B. 乙河湖众多 C. 丙炎热干燥 D. 丁地表崎岖
23. 图中画作所描绘的地域,组合正确的是
A. 甲—云贵高原 B. 乙—华北平原 C. 丙—四川盆地 D. 丁—江南水乡
24. 画作乙中描绘的地貌类型,其形成主要原因有
①地壳抬升 ②风化作用 ③板块张裂 ④侵蚀作用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22. A 23. D 24. B
【解析】
【22题详解】
A. 甲是黄土高原千沟万壑,A对;乙地表崎岖,B错;丙处树木葱茏,气候湿润,C错;丁地处我国江南,河湖众多,D错。
【23题详解】
甲位于黄土高原,A错; 乙位于我国西南地区,B错;丙是黄山著名的迎客松,C错;丁—江南水乡,D对。
【24题详解】
乙是喀斯特地貌。其山体的形成是由于地壳的上升运动,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大多为石灰岩)进行溶蚀作用等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除溶蚀作用以外,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风化过程。故B对,其余选项可排除。
内蒙古太仆寺旗的石条山是我国七大火山岩石柱群之一。约两亿三千万年前,因为纬度高、海水冷,火山喷发的熔岩被海水迅速冷却,形成了柱状节理。读“石条山景观图”,完成下列小题。
25. 火山喷发的熔岩主要来源于
A. 地壳 B. 岩石圈
C. 软流层 D. 下地幔
26. 石条山火山岩石柱群
A. 规模较小 B. 属于岩浆岩
C. 含有化石 D. 有季节变化
【答案】25. C 26. B
【解析】
【25题详解】
岩浆主要来自软流层,火山喷发的熔岩主要来源于软流层,C对。
【26题详解】
石条山火山岩石柱群属于岩浆岩,B对,规模较大,A错;沉积岩才含有化石,C错; 没有季节变化,D对。
读“某种类型灾害现场图”,完成27~28题。
27. 图中灾害类型是
A. 干旱 B. 泥石流
C. 滑坡 D. 地面沉降
28. 该类型灾害
A. 多发生在平原地区
B. 多发生于我国冬季
C. 成因与人类活动无关
D. 发生过程具有突发性
【答案】27. C 28. D
【解析】
【27题详解】
图中灾害类型是滑坡,滑坡是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的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泥石流是山区爆发的特殊洪流,它饱含 泥沙,石块以至巨大的砾石,破坏力极强,从图中看出没有特殊的洪流,故选C,其余选项可排除。
【28题详解】
多发生在山地地区,A错;多发生于我国夏秋季,B错;成因与人类活动有很大的关系,尤其是人类的破坏植被,不合理的工程建设,C错;发生过程具有突发性,D对。
2018年9月4日,强台风“飞燕”登陆日本西部。读“台风‘飞燕’路径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29. 强台风“飞燕”发源于
A. 东北太平洋 B. 西北太平洋
C. 印度洋南部 D. 印度洋北部
30. 当台风来临时
A. 迅速到临时建筑下避雨
B. 应沿台风移动方向逃离
C. 可去台风中心拍照观测
D. 应尽快切断电器的电源
【答案】29. B 30. D
【解析】
【29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强台风“飞燕”发源于西北太平洋,B对。其余选项可排除。
【30题详解】
临时建筑一般不稳定,台风的狂风暴雨往往会导致其倒塌,A错;不能沿台风移动方向逃离,B错;台风的危害主要是狂风暴雨和风暴潮造成,不能去台风中心拍照观测,C错;应尽快切断电器的电源,D对。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共40分)
31.为说明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某同学进行自主学习探究活动。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帮助该同学完成学习探究任务。
活动一:文献研究,查询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在文献检索中该同学发现古人对太阳的观测和记录。如《汉书·五行志》中记载公元前28年“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
(1)文中记载的“黑气”是指 。选择日出时观测该现象的原因是此时 (单项选择)。
A.太阳辐射强 B.地球自转慢
C.大气削弱作用强 D.日地距离远
该同学连续查看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太阳活动预报中心发布的太阳活动综述信息(如图)及历史数据(如表)。
(2)根据材料可知,太阳黑子和 直接影响地球磁场。2018年太阳活动很低,地球磁场没有出现“ ”现象,地球两极地区的“ ”强度较小。
活动二:地理实践,体验太阳对生活的影响。
日晷是中国古代测日影定时刻的计时器。该同学去故宫观察了放置在太和殿前的日晷,并绘制了日晷计时示意图(如图)。
(3)一天中从日出到日落,晷针投影长度变化的规律是 。根据右图可以判断,该同学观察日晷的时间为 。影响北京故宫日晷计时效果的自然因素有 等。
活动三:总结提升,说明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该同学在活动总结中是这样描述的:
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直接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太阳活动维持着地表温度,是地球上的水、地壳运动等的主要动力。太阳活动增强时,会干扰无线电长波通信。煤、铁等矿物,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太阳辐射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等的主要能量来源。
(4)请你挑出该同学描述中的两处笔误,按示例格式抄写错误原文并改正。
【示例】 错误1. 原文:行星 改正:恒星
【答案】(1)太阳黑子 C
(2)耀斑 磁暴 极光
(3)由长变短再变长 15时 阴晴状况(昼夜状况等,合理即可)
(4)错误1. 原文:太阳活动 改正:太阳辐射
错误2. 原文:地壳运动 改正:大气运动
错误3. 原文:无线电长波通信 改正:无线电短波通信
错误4. 原文:铁 改正:石油(或天然气)
(找出两处错误并改正即可)
【解析】
【详解】(1)文中记载的“黑气”是指太阳黑子。选择日出时观测该现象的原因是此时大气削弱作用弱,能更清楚的看清太阳黑子,日出前后地球自转速度是不会变的,日地距离远近与近日点和远日点有关,与太阳辐射没有关系。
(2)本题考查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①扰乱地球大气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会出现短暂的中断。②高能带电粒子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磁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③当高能带电粒子流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层时,会产生极光现象。④引发自然灾害,比如地震、水旱灾害。根据材料可知,太阳黑子和耀斑直接影响地球磁场。2018年太阳活动很低,地球磁场没有出现“磁暴”。地球两极地区的“极光”强度较小。
(3)一天中从日出到日落,太阳高度由小到大再到小,日出日落最小,正午最大。物影由长到短再到长,则晷针投影长度变化的规律是由长到短再到长。根据右图可以判断,图中的晷针指向15时左右。日晷是中国古代测日影定时刻的计时器,当太阳辐射弱时,计时效果就弱,故天气会影响,昼夜状况也会影响。
(4)文中出现了四处错误。正确的说法是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太阳辐射维持着地表温度;太阳活动增强时,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
32.地理学习应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地理实验既是方法,又是重要内容。读“热力环流模拟实验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示角度观察该模拟实验,烟的运动轨迹是 (顺时针、逆时针),其模拟的自然地理过程是 。
(2)若该实验模拟白天的海陆风,则热水表示 ,冰块表示 。若该实验模拟城郊之间的热力环流,那么表示城市的是 ,形成城市上空气流垂直运动的原因是 。若该模拟实验还可以解释夜晚的山谷风,请在右图中标出气流运动过程。
(3)为了更好地观察到实验现象,请提出改进建议。(两项即可)
【答案】(1)顺时针 热力环流
(2)陆地 海洋 热水
城市中的生产与生活活动释放了大量热量,导致城市温度比郊区高,空气受热膨胀
上升
(3)提高水温 增加冰块(缩小学具尺寸等,合理即可)
【解析】
【详解】(1)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沉,图中的右侧是热水,左侧是冰块,故从图示角度观察该模拟实验,烟的运动轨迹是顺时针,其模拟的自然地理过程是热力环流。
(2)若该实验模拟白天的海陆风,由于白天陆地升温快,海洋升温慢,则热水表示陆地,冰块表示海洋。若该实验模拟城郊之间的热力环流,那么表示城市的是热水,形成城市上空气流垂直运动的原因是城市中的生产与生活活动释放了大量热量,导致城市温度比郊区高,空气受热膨胀上升。若该模拟实验还可以解释夜晚的山谷风,由于夜晚,山坡上的空气由于山坡辐射冷却而降温较快,谷中同高度上的空气降温较慢,于是形成了风从山坡吹向谷地的山风和山风环流。图中左侧是逆时针,右侧是顺时针。
(3)为了更好地观察到实验现象,可加大两者的温差。
33.某校开展 “水之云南”主题游学活动。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某同学在考察报告中写道:云南省河川纵横,湖泊众多。很多世界遗产与水有关。如三江并流、丽江古城、元阳梯田。
案例一:“三江并流”位于横断山区,由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及其流域内的山脉组成(如下图)。景区内包括高山雪峰,峡谷险滩,珍稀动植物以及独特的民族风情等。
案例二:元阳梯田由河谷一直延伸到海拔2000多米的山上。江河水蒸发升空,到高山区凝聚为云雾、雨水洒落在森林中,化为山泉瀑布,又流入大沟,分流入田,村寨在上,梯田在下,借沟水冲肥,层层梯田成为水的通道,构成了“江河—森林—村寨—梯田”良性循环生态系统。(如下图)。
案例三:丽江古镇的 “三眼井”,利用地下涌泉,依照地势高差修建成三级水潭。当地居民对每个水潭的功能与用途进行严格区分,并约定俗成,必须在指定水潭取饮用水、淘米洗菜和洗衣等(如下图)。
(1)“三江并流”地区水循环的主要类型属于 , “三江”水的主要来源有 、 等。
(2)元阳梯田描述涉及的水循环环节依次有蒸发、 、降水和 。
(3)“三眼井”水源主要来自 ,推测淘米洗菜用水取自 潭(填序号)。与河水比较,“三眼井”的水体特征包括更新速度 、水位变化较 。
(4)在案例二和案例三中任选其一,从水资源利用角度谈谈案例带来的启示。
【答案】(1)海陆间水循环 冰川冰雪融水(积雪融水) 大气降水
(2)水汽输送 地表径流(下渗)
(3)地下水 ② 慢 小
(4)结合资料作答,合理即可。
如:元阳梯田依据地形特征,因地制宜合理利用水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等。
或三眼井借助地势高差,合理利用水资源,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等。
【解析】
【详解】(1)三江并流是指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这三条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大江在云南省境内自北向南并行奔流170多公里, 穿越担当力卡山、高黎贡山、怒山和云岭等崇山峻岭之间,形成世界上罕见的"江水并流而不交汇"的奇特自然地理景观。三条江最终都注入海洋,“三江并流”地区水循环的主要类型属于海陆间水循环, “三江”水的主要来源有冰川冰雪融水(积雪融水)、大气降水等。
(2)从材料中可看出元阳梯田描述涉及的水循环环节依次有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和地表径流等。
(3)“三眼井”水源主要来自地下水,饮用水、淘米洗菜和洗衣等对水质要求依次递减,从图中可看出三眼井的位置是逐渐降低的,推测淘米洗菜用水取自②潭。与河水比较,“三眼井”的水体特征包括更新速度慢、水位变化较小。
(4)案例二,从利用地势特征,因地制宜,提高资源利用率分析。案例三,从借助高差,合理利用水资源分析。如:元阳梯田依据地形特征,因地制宜合理利用水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等。或三眼井借助地势高差,合理利用水资源,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等。
34.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喀斯特地貌是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化学溶蚀作用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中国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分布面积最大的国家。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是北方典型喀斯特地貌的分布区,南方喀斯特地貌以桂林山水最为典型。
(1)图中地貌景观的共同特点有 、 等(提示:从物质组成、成因等角度描述)。
(2)与喀斯特地貌形成及特点密切相关的自然要素有 (双项选择)。
A. 植被 B. 土壤 C. 岩石 D. 水文
(3)广西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有 、 等。
(4)列举可能发生在北京城区的一种自然灾害,简述其成因及具体防御措施。
【答案】(1)可溶性岩石(石灰岩等) 流水溶蚀(有洞穴等)
(2)CD
(3)多山地丘陵 夏季湿热多雨等(从地形、地质、气候条件等方面作答)
(4)表述合理即可。
如:洪涝灾害,主要原因是下渗弱,多暴雨等,具体措施应加强监测预警,做好防
灾减灾宣传等。
【解析】
【详解】(1)喀斯特地貌是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化学溶蚀作用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图中地貌景观的共同特点有可溶性岩石、流水溶蚀(有洞穴等)等
(2)与喀斯特地貌形成及特点密切相关的自然要素有岩石(石灰岩)和水文(流水溶蚀)。
(3)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主要从地形、气候、植被覆盖率、地质条件和人为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广西地处我国的两广丘陵,地势坡度大,地处我国的南方季风区降水多等,人为破坏等原因。
(4)北京城区地处我国东部季风区,夏季降水集中,城市多硬化路面,下渗能力弱,容易引发洪涝灾害,如:洪涝灾害,主要原因是下渗弱,多暴雨等,具体措施应加强监测预警,做好防灾减灾宣传,提高人们的防灾意识,加强防灾的预演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