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7页未读,
继续阅读
2020届山东实验中学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数学试题(解析版)
展开
2020届山东实验中学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数学试题
一、单选题
1.命题:“”的否定为( )
A. B.
C. D.
【答案】C
【解析】根据全称命题的否定是特称命题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
解:命题“”是全称命题,则命题的否定是特称命题
即,
故选:.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含有量词的命题的否定,结合全称命题的否定是特称命题是解决本题的关键,属于基础题.
2.是虚数单位,若复数,则的虚部为( )
A. B.0 C. D.1
【答案】A
【解析】利用复数的代数形式的运算法则直接求解.
【详解】
解:是虚数单位,
复数,
的虚部为.
故选:.
【点睛】
本题考查复数的虚部的求法,考查复数的运算法则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属于基础题.
3.在中,若 ,则=( )
A.1 B.2 C.3 D.4
【答案】A
【解析】余弦定理将各值代入
得
解得或(舍去)选A.
4.若是任意实数,且,则( )
A. B. C. D.
【答案】D
【解析】根据指数函数的单调可得正确,举反例可判断其他选项是错误的.
【详解】
解:、是任意实数,且,如果,,显然不正确;
如果,,显然无意义,不正确;
如果,,显然,,不正确;
因为指数函数在定义域上单调递减,且,满足条件,正确.
故选:.
【点睛】
本题考查比较大小的方法,考查各种代数式的意义和性质,属于基础题.
5.设,,若,求实数组成的集合的子集个数有
A.2 B.3 C.4 D.8
【答案】D
【解析】先解方程得集合A,再根据得,最后根据包含关系求实数,即得结果.
【详解】
,
因为,所以,
因此,对应实数的值为,其组成的集合的子集个数有,选D.
【点睛】
本题考查集合包含关系以及集合子集,考查基本分析求解能力,属中档题.
6.已知,且,则的值为()
A.-7 B.7 C.1 D.-1
【答案】B
【解析】由了诱导公式得,由同角三角函数的关系可得,
再由两角和的正切公式,将代入运算即可.
【详解】
解:因为,
所以,即,
又 ,
则,
解得= 7,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诱导公式及两角和的正切公式,重点考查了运算能力,属中档题.
7.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有如下的问题:“今有女子善织,日自倍,五日织五尺,问日织几何?”意思是:“一女子善于织布,每天织的布都是前一天的2倍,己知她5天共织布5尺,问这女子每天分别织布多少?”根据上述己知条件,若要使织布的总尺数不少于30尺,则至少需要( )
A.6天 B.7天 C.8天 D.9天
【答案】C
【解析】由等比数列前项和公式求出这女子第一天织布尺,由此利用等比数列前项和公式能求出要使织布的总尺数不少于30尺,该女子所需的天数至少为多少天.
【详解】
解:设该女子第一天织布尺,
则,
解得,
前天织布的尺数为:,
由,得,
解得的最小值为8.
故选:.
【点睛】
本题考查等比数列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解题时要认真审题,注意等比数列的性质的合理运用,属于基础题.
8.已知定义在上的函数满足,且当时,有,则不等式的解集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根据题意,设,则有,即函数的图象关于对称,结合时,,及已知导数可判断函数单调性,从而可求不等式.
【详解】
解:根据题意,设,则,
则有,,即有,
故函数的图象关于对称,
则有,
当时,,,
又由当时,,即当时,,
即函数在区间为增函数,
由可得,即,
,
函数的图象关于对称,
函数在区间为增函数,
由可得,即,此时不存在,
故选:.
【点睛】
本题考查利用导数分析函数的单调性,涉及函数的对称性以及不等式的解法,属于中档题.
9.已知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若,则的最小值为( )
A. B. C. D.
【答案】B
【解析】根据函数的对称性,利用,建立方程求出的值,然后利用辅助角公式求出的解析式,利用最值性质转化为周期关系进行求解即可.
【详解】
解:解: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
,
即,,
则,
,
,或,,
即,一个为最大值,一个为最小值,
则的最小值为,
,
的最小值为,
即的最小值为.
故选:.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利用对称性建立方程求出的值以及利用辅助角公式进行化简,转化为周期关系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0.已知函数,若方程有四个不同的解,则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先作图象,再根据图象确定等量关系以及参数取值范围,最后化简得结果.
【详解】
先作图象,由图象可得
因此为,从而,选A.
【点睛】
对于方程解(或函数零点的)问题,可利用函数的值域或最值,结合函数的单调性、草图确定其中参数范围.从图象的最高点、最低点,分析函数的最值、极值;从图象的对称性,分析函数的奇偶性;从图象的走向趋势,分析函数的单调性、周期性等.
二、多选题
11.关于平面向量,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若且,则 B.
C.若,且,则 D.
【答案】ACD
【解析】利用向量数量积所具备的相关性质逐一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
解:对于,若,因为与任意向量平行,所以不一定与平行,故错;
对于,向量数量积满足分配律,故对;
对于,向量数量积不满足消去率,故错;
对于,是以为方向的向量,是以为方向的相量,故错.
故选:.
【点睛】
本题考查命题真假性的判断,掌握向量的相关性质即可,属于基础题.
12.己知函数的一个零点,为图象的一条对称轴,且上有且仅有7个零点,下述结论正确的是( )
A. B.
C.上有且仅有4个极大值点 D.上单调递增
【答案】CD
【解析】根据的零点和对称轴,可以推出为奇数,再结合在上有且仅有7个零点,推出的值,进而推出的值以及函数单调性.
【详解】
解:为图象的一条对称轴,为的一个零点,
,且,,
,,
在上有且仅有7个零点,
,即,
,
,又,所以,
令,解得,
当解得,因为,所以
故上有且仅有4个极大值点,
由得,,
即在上单调递增,
在上单调递增,
综上,错误,正确,
故选:.
【点睛】
本题考查了正弦函数的奇偶性和对称性,考查了正弦型函数的单调性,考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计算能力,属于难题.
13.设定义在上的函数满足,且当时,.己知存在,且为函数(为自然对数的底数)的一个零点,则实数的取值可能是( )
A. B. C. D.
【答案】BCD
【解析】先构造函数,判断函数的奇偶性,求函数的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结合函数零点的性质建立不等式关系进行求解即可.
【详解】
解:令函数,因为,
,
为奇函数,
当时,,
在上单调递减,
在上单调递减.
存在,
得,,即,
;,
为函数的一个零点;
当时,,
函数在时单调递减,
由选项知,取,
又,
要使在时有一个零点,
只需使,
解得,
的取值范围为,
故选:.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函数与方程的应用,根据条件构造函数,研究函数的奇偶性和单调性是解决本题的关键.综合性较强,运算量较大,属于中档题.
三、填空题
14.已知向量满足, ,,则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根据向量的数量积的运算律求出,再计算即可得解.
【详解】
解:由已知:, ,,所以,展开得到,所以,
所以,
所以;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面向量的模的运算;利用了向量的模的平方与向量的平方相等,属于基础题.
15.设命题,命题,若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详解】试题分析:由题意得,,解得,所以,由,解得,即,要使得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解得,所以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考点】充分不必要条件的应用;不等式的求解.
【方法点晴】
本题主要考查了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判定与应用、分式不等式和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求解等知识的应用,本题的解答中根据分式不等式的求解和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求解,求解的解集,再由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列出不等式组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试题.
16.在中,分别为内角的对边,若,且,则__________.
【答案】4
【解析】已知等式,利用正弦定理化简得:,可得,,可解得,余弦定理可得,,可解得,故答案为.
17.现有橡皮泥制作的底面半径为5,高为9的圆锥和底面半径为,高为8的圆柱各一个.若将它们重新制作成总体积与各自的高均保持不变,但底面半径相同的新的圆锥与圆柱各一个,则新的底面半径为_________;若新圆锥的内接正三棱柱表面积取到最大值,则此正三棱柱的底面边长为_________.
【答案】3
【解析】先求出原来的体积和,再求出新的体积和,列出方程,即可解出新的底面半径,设新圆锥的内接正三棱柱的底面边长为,高为,底面正三角形的外接圆的半径为,利用相似比用表示出,从而把正三棱柱的表面积表示成的二次函数,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即可求出三棱柱的表面积取到最大值时的值.
【详解】
解:由题意可知,
底面半径为5,高为9的圆锥和底面半径为,高为8的圆柱的总体积为,
设新的圆锥和圆柱的底面半径为,
则:,解得:,
设新圆锥的内接正三棱柱的底面边长为,高为,底面正三角形的外接圆的半径为,
,,
又,
,
正三棱柱的表面积,
当时,三棱柱的表面积取到最大值,
故答案为:3,.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圆锥与圆柱的体积公式,属于中档题.
四、解答题
18.己知函数的最大值为1.
(1)求实数的值;
(2)若将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得到函数的图象,求函数在区间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答案】(1)-1(2)最大值,最小值-3
【解析】(1)由条件利用三角恒等变换化简函数的解析式为函数,可得.
(2)根据函数的图象变换规律,可得.再根据,利用正弦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求得函数的最值.
【详解】
解:(1)
,
(2)将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得到函数的图象, ,
当时,,取最大值,
当时,,取最小值.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函数的恒等变换及化简求值,函数的图象变换规律,正弦函数的单调性、定义域、值域,属于基础题.
19.等差数列中,,.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设,求数列的前n项和.
【答案】(1);(2)
【解析】(1)根据已知求出和,从而得到通项公式;(2)写出的通项公式,可知当时,,当时,;从而可分别在两个范围内求解.
【详解】
(1)由题意得:
(2)
当时,;时,
当时,
当时,
即
综上所述:
【点睛】
本题考查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求解、含绝对值的数列前项和问题.解决含绝对值的求和问题,关键是要区分清楚通项正负的临界点,从而分别在两段区间内进行求和运算.
20.“我将来要当一名麦田里的守望者,有那么一群孩子在一块麦田里玩,几千万的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主人公霍尔顿将自己的精神生活寄托于那广阔无垠的麦田.假设霍尔顿在一块成凸四边形的麦田里成为守望者,如图所示,为了分割麦田,他将连接,设中边所对的角为,中边所对的角为,经测量已知,.
(1)霍尔顿发现无论多长,为一个定值,请你验证霍尔顿的结论,并求出这个定值;
(2)霍尔顿发现麦田的生长于土地面积的平方呈正相关,记与的面积分别为和,为了更好地规划麦田,请你帮助霍尔顿求出的最大值.
【答案】(1);(2).
【解析】(1)在和中分别对使用余弦定理,可推出与的关系,即可得出是一个定值;
(2)求出的表达式,利用二次函数的基本性质以及余弦函数值的取范围,可得出的最大值.
【详解】
(1)在中,由余弦定理得,
在中,由余弦定理得,,
则,;
(2),,
则,
由(1)知:,代入上式得:
,
配方得:,
当时,取到最大值.
【点睛】
本题考查余弦定理的应用、三角形面积的求法以及二次函数最值的求解,解题的关键就是利用题中结论将问题转化为二次函数来求解,考查运算求解能力,属于中等题.
21.已知函数且a≠0).
(1)求曲线y=f(x)在点(1,f(1))处的切线方程;
(2)若函数f(x)的极小值为,试求a的值.
【答案】(1);(2).
【解析】(1)由题意可知.,由此能求出曲线y=f(x)在点(1,f(1))处的切线方程.
(2)当a<-1时,求出,解得,不成立;②当a=-1时,≤0在(0,+∞)上恒成立,f(x)在(0,+∞)单调递减.f(x)无极小值;当-1<a<0时,极小值f(1)=-a-4,由题意可得,求出;当a>0时,极小值f(1)=-a-4.由此能求出a的值.
【详解】
(1)函数f(x)=(2ax2+4x)lnx-ax2-4x(a∈R,且a≠0).
由题意可知.
∴曲线y=f(x)在点(1,f(1))处的切线方程为.
(Ⅱ)①当a<-1时,x变化时变化情况如下表:
x
1
(1,+∞)
-
0
+
0
-
f(x)
↘
极小值
↗
极大值
↘
此时,解得,故不成立.
②当a=-1时,≤0在(0,+∞)上恒成立,所以f(x)在(0,+∞)单调递减.
此时f(x)无极小值,故不成立.
③当-1<a<0时,x变化时变化情况如下表:
x
(0,1)
1
-
0
+
0
-
f(x)
↘
极小值
↗
极大值
↘
此时极小值f(1)=-a-4,由题意可得,
解得或.
因为-1<a<0,所以.
④当a>0时,x变化时变化情况如下表:
x
(0,1)
1
(1,+∞)
-
0
+
f(x)
↘
极小值
↗
此时极小值f(1)=-a-4,由题意可得,
解得或,故不成立.
综上所述.
【点睛】
本题考查切线方程的求法,考查极值的求法,考查导数性质、函数的单调性、最值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考查化归与转化思想,是中档题.
22.设正项数列的前n项和为,已知
(1)求证:数列是等差数列,并求其通项公式
(2)设数列的前n项和为,且,若对任意都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答案】(1)见证明;(2)
【解析】(1)首先求出,利用与作差,化简即可得到为常数,进而可证明数列为等差数列,其首项为2,公差2,利用等差数列通项公式求出;
(2)结合(1)可得,利用裂项相消,即可求出数列的前项和为,代入,分离参数即可得到,分别为奇数和偶数是的范围即可。
【详解】
(1)证明:∵,且,
当时,,解得.
当时,有即,即.于是,
即.
∵,∴为常数
∴数列是为首项,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2)由(1)可得: ,
∴
,即对任意都成立,
①当为偶数时,恒成立,
令,
,
在上为增函数,
②当为奇数时,恒成立,又,在为增函数,
∴由①②可知:
综上所述的取值范围为:
【点睛】
本题考查数列前项和与通项公式的关系,求数列前项和的方法以及数列与函数的结合,考查学生运算求解能力,属于中档题。
23.已知函数且在上的最大值为,
(1)求函数f(x)的解析式;
(2)判断函数f(x)在(0,π)内的零点个数,并加以证明
【答案】(1)(2)2个零点.
【解析】(1)由题意,可借助导数研究函数上的单调性,确定出最值,令最值等于,即可得到关于a的方程,由于a的符号对函数的最值有影响,故可以对a的取值范围进行讨论,分类求解;(2)借助导数研究函数f(x)在(0,π)内单调性,由零点判定定理即可得出零点的个数.
【详解】
(1)由已知得f′(x)=a(sinx+xcosx),对于任意的x∈(0, ),
有sinx+xcosx>0,当a=0时,f(x)=− ,不合题意;
当a<0时,x∈(0,),f′(x)<0,从而f(x)在(0, )单调递减,
又函数f(x)=axsinx− (a∈R)在[0, ]上图象是连续不断的,
故函数在[0, ]上的最大值为f(0),不合题意;
当a>0时,x∈(0, ),f′(x)>0,从而f(x)在(0, )单调递增,
又函数f(x)=axsinx− (a∈R)在[0, ]上图象是连续不断的,
故函数在[0, ]上上的最大值为f()=a−=,解得a=1,
综上所述,得;
(2)函数f(x)在(0,π)内有且仅有两个零点。证明如下:
由(I)知,f(x)=xsinx−,从而有f(0)=− <0,f()=π−32>0,
又函数在[0, ]上图象是连续不断的,所以函数f(x)在(0, )内至少存在一个零点,
又由(I)知f(x)在(0, )单调递增,故函数f(x)在(0, )内仅有一个零点。
当x∈[,π]时,令g(x)=f′(x)=sinx+xcosx,
由g()=1>0,g(π)=−π<0,且g(x)在[,π]上的图象是连续不断的,
故存在m∈,π),使得g(m)=0.
由g′(x)=2cosx−xsinx,知x∈(,π)时,有g′(x)<0,
从而g(x)在[,π]上单调递减。
当x∈,m),g(x)>g(m)=0,即f′(x)>0,
从而f(x)在(,m)内单调递增
故当x∈(,m)时,f(x)>f(π2)=π−32>0,
从而(x)在(,m)内无零点;
当x∈(m,π)时,有g(x)
从而f(x)在(,m)内单调递减。
又f(m)>0,f(π)<0且f(x)在[m,π]上的图象是连续不断的,
从而f(x)在[m,π]内有且仅有一个零点。
综上所述,函数f(x)在(0,π)内有且仅有两个零点。
一、单选题
1.命题:“”的否定为( )
A. B.
C. D.
【答案】C
【解析】根据全称命题的否定是特称命题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
解:命题“”是全称命题,则命题的否定是特称命题
即,
故选:.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含有量词的命题的否定,结合全称命题的否定是特称命题是解决本题的关键,属于基础题.
2.是虚数单位,若复数,则的虚部为( )
A. B.0 C. D.1
【答案】A
【解析】利用复数的代数形式的运算法则直接求解.
【详解】
解:是虚数单位,
复数,
的虚部为.
故选:.
【点睛】
本题考查复数的虚部的求法,考查复数的运算法则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属于基础题.
3.在中,若 ,则=( )
A.1 B.2 C.3 D.4
【答案】A
【解析】余弦定理将各值代入
得
解得或(舍去)选A.
4.若是任意实数,且,则( )
A. B. C. D.
【答案】D
【解析】根据指数函数的单调可得正确,举反例可判断其他选项是错误的.
【详解】
解:、是任意实数,且,如果,,显然不正确;
如果,,显然无意义,不正确;
如果,,显然,,不正确;
因为指数函数在定义域上单调递减,且,满足条件,正确.
故选:.
【点睛】
本题考查比较大小的方法,考查各种代数式的意义和性质,属于基础题.
5.设,,若,求实数组成的集合的子集个数有
A.2 B.3 C.4 D.8
【答案】D
【解析】先解方程得集合A,再根据得,最后根据包含关系求实数,即得结果.
【详解】
,
因为,所以,
因此,对应实数的值为,其组成的集合的子集个数有,选D.
【点睛】
本题考查集合包含关系以及集合子集,考查基本分析求解能力,属中档题.
6.已知,且,则的值为()
A.-7 B.7 C.1 D.-1
【答案】B
【解析】由了诱导公式得,由同角三角函数的关系可得,
再由两角和的正切公式,将代入运算即可.
【详解】
解:因为,
所以,即,
又 ,
则,
解得= 7,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诱导公式及两角和的正切公式,重点考查了运算能力,属中档题.
7.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有如下的问题:“今有女子善织,日自倍,五日织五尺,问日织几何?”意思是:“一女子善于织布,每天织的布都是前一天的2倍,己知她5天共织布5尺,问这女子每天分别织布多少?”根据上述己知条件,若要使织布的总尺数不少于30尺,则至少需要( )
A.6天 B.7天 C.8天 D.9天
【答案】C
【解析】由等比数列前项和公式求出这女子第一天织布尺,由此利用等比数列前项和公式能求出要使织布的总尺数不少于30尺,该女子所需的天数至少为多少天.
【详解】
解:设该女子第一天织布尺,
则,
解得,
前天织布的尺数为:,
由,得,
解得的最小值为8.
故选:.
【点睛】
本题考查等比数列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解题时要认真审题,注意等比数列的性质的合理运用,属于基础题.
8.已知定义在上的函数满足,且当时,有,则不等式的解集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根据题意,设,则有,即函数的图象关于对称,结合时,,及已知导数可判断函数单调性,从而可求不等式.
【详解】
解:根据题意,设,则,
则有,,即有,
故函数的图象关于对称,
则有,
当时,,,
又由当时,,即当时,,
即函数在区间为增函数,
由可得,即,
,
函数的图象关于对称,
函数在区间为增函数,
由可得,即,此时不存在,
故选:.
【点睛】
本题考查利用导数分析函数的单调性,涉及函数的对称性以及不等式的解法,属于中档题.
9.已知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若,则的最小值为( )
A. B. C. D.
【答案】B
【解析】根据函数的对称性,利用,建立方程求出的值,然后利用辅助角公式求出的解析式,利用最值性质转化为周期关系进行求解即可.
【详解】
解:解: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
,
即,,
则,
,
,或,,
即,一个为最大值,一个为最小值,
则的最小值为,
,
的最小值为,
即的最小值为.
故选:.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利用对称性建立方程求出的值以及利用辅助角公式进行化简,转化为周期关系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0.已知函数,若方程有四个不同的解,则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先作图象,再根据图象确定等量关系以及参数取值范围,最后化简得结果.
【详解】
先作图象,由图象可得
因此为,从而,选A.
【点睛】
对于方程解(或函数零点的)问题,可利用函数的值域或最值,结合函数的单调性、草图确定其中参数范围.从图象的最高点、最低点,分析函数的最值、极值;从图象的对称性,分析函数的奇偶性;从图象的走向趋势,分析函数的单调性、周期性等.
二、多选题
11.关于平面向量,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若且,则 B.
C.若,且,则 D.
【答案】ACD
【解析】利用向量数量积所具备的相关性质逐一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
解:对于,若,因为与任意向量平行,所以不一定与平行,故错;
对于,向量数量积满足分配律,故对;
对于,向量数量积不满足消去率,故错;
对于,是以为方向的向量,是以为方向的相量,故错.
故选:.
【点睛】
本题考查命题真假性的判断,掌握向量的相关性质即可,属于基础题.
12.己知函数的一个零点,为图象的一条对称轴,且上有且仅有7个零点,下述结论正确的是( )
A. B.
C.上有且仅有4个极大值点 D.上单调递增
【答案】CD
【解析】根据的零点和对称轴,可以推出为奇数,再结合在上有且仅有7个零点,推出的值,进而推出的值以及函数单调性.
【详解】
解:为图象的一条对称轴,为的一个零点,
,且,,
,,
在上有且仅有7个零点,
,即,
,
,又,所以,
令,解得,
当解得,因为,所以
故上有且仅有4个极大值点,
由得,,
即在上单调递增,
在上单调递增,
综上,错误,正确,
故选:.
【点睛】
本题考查了正弦函数的奇偶性和对称性,考查了正弦型函数的单调性,考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计算能力,属于难题.
13.设定义在上的函数满足,且当时,.己知存在,且为函数(为自然对数的底数)的一个零点,则实数的取值可能是( )
A. B. C. D.
【答案】BCD
【解析】先构造函数,判断函数的奇偶性,求函数的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结合函数零点的性质建立不等式关系进行求解即可.
【详解】
解:令函数,因为,
,
为奇函数,
当时,,
在上单调递减,
在上单调递减.
存在,
得,,即,
;,
为函数的一个零点;
当时,,
函数在时单调递减,
由选项知,取,
又,
要使在时有一个零点,
只需使,
解得,
的取值范围为,
故选:.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函数与方程的应用,根据条件构造函数,研究函数的奇偶性和单调性是解决本题的关键.综合性较强,运算量较大,属于中档题.
三、填空题
14.已知向量满足, ,,则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根据向量的数量积的运算律求出,再计算即可得解.
【详解】
解:由已知:, ,,所以,展开得到,所以,
所以,
所以;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面向量的模的运算;利用了向量的模的平方与向量的平方相等,属于基础题.
15.设命题,命题,若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详解】试题分析:由题意得,,解得,所以,由,解得,即,要使得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解得,所以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考点】充分不必要条件的应用;不等式的求解.
【方法点晴】
本题主要考查了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判定与应用、分式不等式和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求解等知识的应用,本题的解答中根据分式不等式的求解和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求解,求解的解集,再由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列出不等式组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试题.
16.在中,分别为内角的对边,若,且,则__________.
【答案】4
【解析】已知等式,利用正弦定理化简得:,可得,,可解得,余弦定理可得,,可解得,故答案为.
17.现有橡皮泥制作的底面半径为5,高为9的圆锥和底面半径为,高为8的圆柱各一个.若将它们重新制作成总体积与各自的高均保持不变,但底面半径相同的新的圆锥与圆柱各一个,则新的底面半径为_________;若新圆锥的内接正三棱柱表面积取到最大值,则此正三棱柱的底面边长为_________.
【答案】3
【解析】先求出原来的体积和,再求出新的体积和,列出方程,即可解出新的底面半径,设新圆锥的内接正三棱柱的底面边长为,高为,底面正三角形的外接圆的半径为,利用相似比用表示出,从而把正三棱柱的表面积表示成的二次函数,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即可求出三棱柱的表面积取到最大值时的值.
【详解】
解:由题意可知,
底面半径为5,高为9的圆锥和底面半径为,高为8的圆柱的总体积为,
设新的圆锥和圆柱的底面半径为,
则:,解得:,
设新圆锥的内接正三棱柱的底面边长为,高为,底面正三角形的外接圆的半径为,
,,
又,
,
正三棱柱的表面积,
当时,三棱柱的表面积取到最大值,
故答案为:3,.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圆锥与圆柱的体积公式,属于中档题.
四、解答题
18.己知函数的最大值为1.
(1)求实数的值;
(2)若将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得到函数的图象,求函数在区间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答案】(1)-1(2)最大值,最小值-3
【解析】(1)由条件利用三角恒等变换化简函数的解析式为函数,可得.
(2)根据函数的图象变换规律,可得.再根据,利用正弦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求得函数的最值.
【详解】
解:(1)
,
(2)将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得到函数的图象, ,
当时,,取最大值,
当时,,取最小值.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函数的恒等变换及化简求值,函数的图象变换规律,正弦函数的单调性、定义域、值域,属于基础题.
19.等差数列中,,.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设,求数列的前n项和.
【答案】(1);(2)
【解析】(1)根据已知求出和,从而得到通项公式;(2)写出的通项公式,可知当时,,当时,;从而可分别在两个范围内求解.
【详解】
(1)由题意得:
(2)
当时,;时,
当时,
当时,
即
综上所述:
【点睛】
本题考查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求解、含绝对值的数列前项和问题.解决含绝对值的求和问题,关键是要区分清楚通项正负的临界点,从而分别在两段区间内进行求和运算.
20.“我将来要当一名麦田里的守望者,有那么一群孩子在一块麦田里玩,几千万的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主人公霍尔顿将自己的精神生活寄托于那广阔无垠的麦田.假设霍尔顿在一块成凸四边形的麦田里成为守望者,如图所示,为了分割麦田,他将连接,设中边所对的角为,中边所对的角为,经测量已知,.
(1)霍尔顿发现无论多长,为一个定值,请你验证霍尔顿的结论,并求出这个定值;
(2)霍尔顿发现麦田的生长于土地面积的平方呈正相关,记与的面积分别为和,为了更好地规划麦田,请你帮助霍尔顿求出的最大值.
【答案】(1);(2).
【解析】(1)在和中分别对使用余弦定理,可推出与的关系,即可得出是一个定值;
(2)求出的表达式,利用二次函数的基本性质以及余弦函数值的取范围,可得出的最大值.
【详解】
(1)在中,由余弦定理得,
在中,由余弦定理得,,
则,;
(2),,
则,
由(1)知:,代入上式得:
,
配方得:,
当时,取到最大值.
【点睛】
本题考查余弦定理的应用、三角形面积的求法以及二次函数最值的求解,解题的关键就是利用题中结论将问题转化为二次函数来求解,考查运算求解能力,属于中等题.
21.已知函数且a≠0).
(1)求曲线y=f(x)在点(1,f(1))处的切线方程;
(2)若函数f(x)的极小值为,试求a的值.
【答案】(1);(2).
【解析】(1)由题意可知.,由此能求出曲线y=f(x)在点(1,f(1))处的切线方程.
(2)当a<-1时,求出,解得,不成立;②当a=-1时,≤0在(0,+∞)上恒成立,f(x)在(0,+∞)单调递减.f(x)无极小值;当-1<a<0时,极小值f(1)=-a-4,由题意可得,求出;当a>0时,极小值f(1)=-a-4.由此能求出a的值.
【详解】
(1)函数f(x)=(2ax2+4x)lnx-ax2-4x(a∈R,且a≠0).
由题意可知.
∴曲线y=f(x)在点(1,f(1))处的切线方程为.
(Ⅱ)①当a<-1时,x变化时变化情况如下表:
x
1
(1,+∞)
-
0
+
0
-
f(x)
↘
极小值
↗
极大值
↘
此时,解得,故不成立.
②当a=-1时,≤0在(0,+∞)上恒成立,所以f(x)在(0,+∞)单调递减.
此时f(x)无极小值,故不成立.
③当-1<a<0时,x变化时变化情况如下表:
x
(0,1)
1
-
0
+
0
-
f(x)
↘
极小值
↗
极大值
↘
此时极小值f(1)=-a-4,由题意可得,
解得或.
因为-1<a<0,所以.
④当a>0时,x变化时变化情况如下表:
x
(0,1)
1
(1,+∞)
-
0
+
f(x)
↘
极小值
↗
此时极小值f(1)=-a-4,由题意可得,
解得或,故不成立.
综上所述.
【点睛】
本题考查切线方程的求法,考查极值的求法,考查导数性质、函数的单调性、最值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考查化归与转化思想,是中档题.
22.设正项数列的前n项和为,已知
(1)求证:数列是等差数列,并求其通项公式
(2)设数列的前n项和为,且,若对任意都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答案】(1)见证明;(2)
【解析】(1)首先求出,利用与作差,化简即可得到为常数,进而可证明数列为等差数列,其首项为2,公差2,利用等差数列通项公式求出;
(2)结合(1)可得,利用裂项相消,即可求出数列的前项和为,代入,分离参数即可得到,分别为奇数和偶数是的范围即可。
【详解】
(1)证明:∵,且,
当时,,解得.
当时,有即,即.于是,
即.
∵,∴为常数
∴数列是为首项,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2)由(1)可得: ,
∴
,即对任意都成立,
①当为偶数时,恒成立,
令,
,
在上为增函数,
②当为奇数时,恒成立,又,在为增函数,
∴由①②可知:
综上所述的取值范围为:
【点睛】
本题考查数列前项和与通项公式的关系,求数列前项和的方法以及数列与函数的结合,考查学生运算求解能力,属于中档题。
23.已知函数且在上的最大值为,
(1)求函数f(x)的解析式;
(2)判断函数f(x)在(0,π)内的零点个数,并加以证明
【答案】(1)(2)2个零点.
【解析】(1)由题意,可借助导数研究函数上的单调性,确定出最值,令最值等于,即可得到关于a的方程,由于a的符号对函数的最值有影响,故可以对a的取值范围进行讨论,分类求解;(2)借助导数研究函数f(x)在(0,π)内单调性,由零点判定定理即可得出零点的个数.
【详解】
(1)由已知得f′(x)=a(sinx+xcosx),对于任意的x∈(0, ),
有sinx+xcosx>0,当a=0时,f(x)=− ,不合题意;
当a<0时,x∈(0,),f′(x)<0,从而f(x)在(0, )单调递减,
又函数f(x)=axsinx− (a∈R)在[0, ]上图象是连续不断的,
故函数在[0, ]上的最大值为f(0),不合题意;
当a>0时,x∈(0, ),f′(x)>0,从而f(x)在(0, )单调递增,
又函数f(x)=axsinx− (a∈R)在[0, ]上图象是连续不断的,
故函数在[0, ]上上的最大值为f()=a−=,解得a=1,
综上所述,得;
(2)函数f(x)在(0,π)内有且仅有两个零点。证明如下:
由(I)知,f(x)=xsinx−,从而有f(0)=− <0,f()=π−32>0,
又函数在[0, ]上图象是连续不断的,所以函数f(x)在(0, )内至少存在一个零点,
又由(I)知f(x)在(0, )单调递增,故函数f(x)在(0, )内仅有一个零点。
当x∈[,π]时,令g(x)=f′(x)=sinx+xcosx,
由g()=1>0,g(π)=−π<0,且g(x)在[,π]上的图象是连续不断的,
故存在m∈,π),使得g(m)=0.
由g′(x)=2cosx−xsinx,知x∈(,π)时,有g′(x)<0,
从而g(x)在[,π]上单调递减。
当x∈,m),g(x)>g(m)=0,即f′(x)>0,
从而f(x)在(,m)内单调递增
故当x∈(,m)时,f(x)>f(π2)=π−32>0,
从而(x)在(,m)内无零点;
当x∈(m,π)时,有g(x)
又f(m)>0,f(π)<0且f(x)在[m,π]上的图象是连续不断的,
从而f(x)在[m,π]内有且仅有一个零点。
综上所述,函数f(x)在(0,π)内有且仅有两个零点。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