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语文朗读宝

    2《落花生》第二课时 课件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落花生》第二课时 课件第1页
    2《落花生》第二课时 课件第2页
    2《落花生》第二课时 课件第3页
    2《落花生》第二课时 课件第4页
    2《落花生》第二课时 课件第5页
    2《落花生》第二课时 课件第6页
    2《落花生》第二课时 课件第7页
    2《落花生》第二课时 课件第8页
    还剩2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2 落花生图片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2 落花生图片ppt课件,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猜猜是什么,猜猜这又是什么呢,红薯也叫山芋,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三领悟写法,在对比中感悟写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走进生活,激趣导入
    导语: 同学们,我们都是农村人,对于农作物大家一定不陌生吧?有一种农作物,它的果实大家都喜欢吃。请看下面的图片,它长着绿绿的叶子,果实有没有成熟,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土豆(生活中也叫地蛋)
    猜猜这种农作物是什么呢?
    花 生 本课叫——
    交流: “落花生”是什么意思呢?(让学生进行充分地讨论交流。)
    教师归纳:“落花生”是指“落花果就生”。(花授粉凋谢了,而后子房长出长长向下弯曲扎如土中,在土里长出果实。)
    二、初读感知,领悟“借物育人”的写法
    (一)要求: 请同学们自由读一遍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围绕“落花生”一共写了哪几件事情?(二)交流各自的阅读收获。
    1.读好两句话:A “我们姐弟几个都很高兴,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B “那晚的天色不大好,可是父亲也来了,实在很难得。”①指名读。②交流:多音字“种”和“难”的读法。
    ③探究“居然”。过度:姐弟几个没有种过花生,却在荒地里收获了花生,真让人意外啊!这两句话中有一个词语表达了出乎意料的意思,谁能发现?预设:纠正“居”字的正确读音。(不是多音字)练习:在语境中读准字音。(你家住在哪儿?用上居来说话。我家居住在大市场里。)
    ④运用“居然”。 在第2句话里也有表示出乎意料的地方,谁能把“居然”用到第2句话里呢?
    学生自由回答,鼓励说出不同的句型。 a 那晚的天色不大好,居然父亲也来了,实在很难的。 b 那晚的天色不大好,父亲居然也来了,实在很难的。
    ⑤你能用上“居然”接着说吗?(师生合作) a.我们班的班长一向学习很好,这次考试—— b.小红最粗心了,考试时总会丢题目。可是,这次期末统考—— c.我们班有一个写作业马虎大王,昨天作业本发下来——
    2.本课围绕落花生一共写了哪几件事情? ①请在“花生”前面加一个字来概括。 花生
    ②“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分别在那几个自然段?
    ③哪件事情写得最多?(这就是详写,其他事情是——)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④齐读中心句。(13自然段)
    1.过度:作者借平凡的、普通的花生告诉我们一个做人的道理——
    (这种写法就叫做“借物喻人”。)
    2.走进生活感悟写法。
    给你一根筷子,你能折断吗?
    给你一把筷子,你能折断吗?说明一个什么道理呢?
    团结就是力量! 人多力量大!
    总结:借普通的、简单的事物来说明一个道理,这就是“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三、聚焦对话,学习表达与运用
    1.请同学们在1、2自然段里找到母亲说的话,画上波浪线,再多读一读。
    2.探究“吩咐”一词。①过度:第2段里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词语,它们都有口字旁,没有直接写人物说的话。谁能发现这个词语吗?
    ②“吩咐”都有口字旁,说明和什么有关?那么,请同学们从下面一组词语中任意选几个,用上“吩咐”说一句话,行吗?爷爷、爸爸、妈妈、老师、我
    ③老师也说两句话,同学看看可行? a. 我吩咐老师把作业本拿过来。 b. 爸爸吩咐爷爷去倒一杯水。
    我知道了:吩咐这个词一般是长辈命令晚辈,不能弄反了。那么,请同学们齐读含有“吩咐”的句子,边读边体会体会。
    3.展开想象,练习表达。 母亲把花生做成了好几样食品,还吩咐就在后园的茅亭里过这个节。母亲吩咐我们时会说些什么呢?照样子,想一想,举手回答。母亲把花生做成了好几样食品,吩咐我们说“ ”
    4.体会对话中“提示语”的变化。过度:读着母亲说的话,我忽然想起我们1到4年级学过不少对话。请看大屏幕。
    ①小松鼠问蚯蚓:“这是什么呀?”蚯蚓说:“这是花生。” (指名读后,问:你发现什么?)
    师生交流:一二年级,我们学习的对话,多数都是有人问就有人回答,提示语在前面。
    ②川川好奇地问:“叔叔,您在看什么?” “我在看书呢。”叔叔笑着说。 “书?哪里有书哇?”他俩看了看面前这块光秃秃的石头,感到很奇怪。(师生合作读:生读问、师读答。)到了三年级,依然有问有答,但是,有什么变化呢?请发现到的同学举手。
    师生交流:到了三年级,先写回答内容再写提示语,比二年级提高了。
    ③ “我看解狐就不错。”祁黄羊想了想,郑重地说。 悼公深感意外,说:“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你怎么举荐他呢?” “主公问我谁可以担次重任,并没有问他是不是我的仇人哪!” “好吧,我相信你,就照你的意见办!”默读后思考:这段对话,你又发现什么了?
    师生交流:到了四年级,不仅提示语放在后面了,而且有时候连提示语也没有了,比三年级难多了。
    ④到了五年级,描写对话又有什么变化呢?a.指名读母亲说的第一句话:母亲说过后有回答吗?那姐弟几个人同意了吗?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b .指名读母亲说的第二句话:母亲问过后有回答吗?那,孩子们同意吗?你又是从哪儿看出来的呢?
    师生交流:到了高年级写对话时,有时候不写回答内容却能表明态度。
    ⑤学以致用。(动笔写一写) 刚才,母亲吩咐我们时会说些什么,同学们回答时的想象力非常棒。那么,现在也请你运用“不写回答内容却能表明态度”这个方法来写一写对话,行吗? 母亲把花生做成了好几样食品,吩咐我们说:“今晚就在后园的茅亭里过这个收获节行吗?” 。
    1.再次感悟“详略得当”写法。 同学们已经知道本课写的4件事情中“议花生”是详写,其他事情是略写。其实,在本课描写对话中也采用了“详略得当”的写法。请你在对比中读读全文,想一想谁说的话是详写?找到就举手。(指名读父亲说的话。)
    2.在对比中发现写法。①指名读第10自然段父亲说的话,其他学生思考:作者写的是花生,为什么还花了不少笔墨来写“桃子、石榴、苹果”呢?
    (对比描写,更加反衬出花生的可贵之处。)
    ②讨论:作者选用了“桃子、石榴、苹果”来进行对比描写,为什么不选其他水果来写呢?如果这段话,我这样来写,你们看行不行呢?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想莲雾、人心果、菠萝莓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师生交流:选择大家都熟悉的事物进行对比描写,不仅写得具体、生动,而且让别人一读就明白你的意思。
    ③这样的写作方法我们以前学习过吗?
    A.“这一段长城修筑在八达岭上,高大坚固,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这段话的描写,是用大家熟悉的什么事物来进行描写的?
    B.“兵马俑规模宏大。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近20000平方米,差不多有五十个篮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近八千个。”在这段话的中,作者又用大家熟悉的什么事物来进行对比描写的呢?
    师生交流:兵马俑不一定人人都去看过,但是,当读到“差不多有五十个篮球场那么大”时,一下子就能想到它的大小了。同学们,这种写作方法好不好啊?

    相关课件

    语文五年级上册落花生教案配套ppt课件:

    这是一份语文五年级上册落花生教案配套ppt课件,文件包含2落花生第二课时课件pptx、2落花生第二课时教案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落花生背景图课件ppt: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落花生背景图课件ppt,共3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复习引入,体会第一层的意思,完成填空,分析父亲的话,填一填,埋在地里,高高地挂在枝头,朴实无华,鲜红嫩绿,挖起来才知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落花生图文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落花生图文ppt课件,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谜语导入,简介作者,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字词乐园,书写指导,解词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