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1.2 物质结构研究的范式与方法 课件 2025年高中化学 选择性必修2 (苏教版2019)

    1.2 物质结构研究的范式与方法  课件  2025年高中化学 选择性必修2 (苏教版2019)第1页
    1.2 物质结构研究的范式与方法  课件  2025年高中化学 选择性必修2 (苏教版2019)第2页
    1.2 物质结构研究的范式与方法  课件  2025年高中化学 选择性必修2 (苏教版2019)第3页
    1.2 物质结构研究的范式与方法  课件  2025年高中化学 选择性必修2 (苏教版2019)第4页
    1.2 物质结构研究的范式与方法  课件  2025年高中化学 选择性必修2 (苏教版2019)第5页
    1.2 物质结构研究的范式与方法  课件  2025年高中化学 选择性必修2 (苏教版2019)第6页
    1.2 物质结构研究的范式与方法  课件  2025年高中化学 选择性必修2 (苏教版2019)第7页
    1.2 物质结构研究的范式与方法  课件  2025年高中化学 选择性必修2 (苏教版2019)第8页
    还剩5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第二单元 物质结构研究的范式与方法教学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第二单元 物质结构研究的范式与方法教学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准落实,教学效果·勤检测,学科素养·稳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分点突破(一) 物质结构研究的范式
    1. 归纳范式(1)过程为“从 到 ”。根据事实进行概括归 纳,抽象出 ,上升为 ⁠。
    C n H2 n+2 
    2. 演绎范式(1)过程通常为“从 到 ”。是从某个一般结论 出发,向从属于这一结论的 进行推理的过程。
    3. 归纳与演绎的关系(1)从科学研究的途径来看,一般为先归纳、后演绎。“实验— 假说—理论—新实验”的过程,本质上就是从个别到一般, 再到个别的过程。(2)归纳需要演绎作指导,以解决归纳研究的目的性、方向性 和结果的正确性问题;而演绎需要归纳提供前提。在演绎 的指导下归纳,在归纳的基础上演绎,两者互相联系、互 为前提。
    1. 根据CO2、SO2、SO3与碱、水均反应的性质,得出酸性氧化物的通 性,然后预测酸性氧化物SiO2也能与上述两种物质反应,以下说法 错误的是(  )
    解析: SiO2不溶于水,与水不反应,B项错误。
    2. (2024·扬州高二检测)镓(Ga)与铝同主族,曾被称为“类 铝”,其氧化物和氢氧化物均为两性化合物。工业制备镓的流程如 图所示:
    下列判断不合理的是(  )
    解析: Al与Ga同族,均处于元素周期表ⅢA族,A正确;Ga2O3 与Al2O3性质具有相似性,可与盐酸反应生成GaCl3,B正确;化学 反应遵循较强酸制较弱酸的原理,在NaGaO2和NaAlO2的混合溶液 里通入二氧化碳,只有Al(OH)3沉淀,而没有Ga(OH)3沉淀, 可能的原因是镓酸酸性强于碳酸,酸性:Al(OH)3<Ga(OH) 3,C错误;Ga(OH)3与Al(OH)3的性质相似,都是两性氢氧化 物,可与NaOH反应生成NaGaO2,D正确。
    3. 利用归纳范式得通式。
    (2)分析下表中各项的排布规律,按此规律排布第26项应 为 ⁠。
    解析:由表中信息可知,循环顺序为C n H2 n 、C n H2 n+ 2、C n H2 n+2O、C n H2 n O2,26=4×6+2,则第24项为 C7H14O2,第25项为C8H16,第26项为C8H18。
    分点突破(二) 物质结构研究的方法
    1. 科学假设和论证(1)研究问题的步骤
    (2)建立理论理论是建立在大量的 基础之上并为实验所 ⁠ 的解释。
    (3)修正理论当反常现象大量出现,而原有理论又不能很好地作出解释 时,就需对原有理论加以修改,甚至需要提出新的理论。(4)科学假设与论证假设是人们关于某一事物或现象的一种理性推测,假设需要 实验进行验证,经实验证明正确的假设还需通过建立理论来 将这些知识组织起来,使之成为知识体系。
    2. 实验方法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人们往往需要借助实验观测的事 实对假设的正确与否进行检验。3. 模型方法(1)含义科学家需要运用一定的 ⁠对实验结果 进行处理。模型既可以是对原型的 ⁠ ,也可以是结合某种理论形态下建立的 ⁠。
    简化和纯化、抽象和近
    (3)意义①对沟通科学现象与其本质的认识过程,起到重要的桥梁 作用。②利用模型深刻地认识物质的微观结构特点,揭示结构与性 质的关系,是模型研究的重要功能。
     阴极射线的发现、α粒子散射实验、氢原子光谱的发现和研究,对 揭示原子内部结构的奥秘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道尔顿、汤姆生、卢 瑟福、玻尔等人提出的原子结构模型对人类探索物质结构作出了巨大 贡献。
    【交流讨论】1. 人们借助实验观测的事实对假设的正确与否进行检验时用到了哪些 仪器和手段?
    提示:显微红外光谱仪、电子显微镜、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X射 线衍射仪等。
    2. 根据以下信息,思考以下模型是哪类模型?
    提示:黄鹤楼模型为实物模型,青蒿素分子模型为微观结构模型。
    3. 如何认识模型方法?
    提示:模型既可以是对原型的简化和纯化、抽象和近似,也可以是 结合某种理论形态下建立的思维模型。模型研究对科学家探索物质 的微观结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2024·扬州高二检测)在探索微观世界的过程中,科学家们常通 过提出假说来把握物质的结构及特点,不断拓展认识的新领域。关 于假说,有如下表述,其中正确的是(  )
    解析: 假说是科学家以事物或现象和科学理论为依据,对未知 领域的事物或现象提出的一种推测。A、C、D错误,B正确。
    2. (2024·徐州高二检测)化学中的模型有助于我们形成化学学科的 思想和方法,其中,实物模型是依靠物质的基本形态所做的模仿。 下列属于实物模型的是(  )
    解析:  原子结构模型属于微观结构模型;分子结构模型属于微 观结构模型;从微观分析化学变化,属于微观结构模型;接触法制 硫酸示意图是依靠实际物质所做,属于实物模型。
    题后点拨物质结构研究的方法(1)借助科学仪器等物质手段。(2)借助化学研究的方法:科学假设和论证、实验方法、模型方 法等。
    1. 下列有关物质结构研究的范式说法正确的是(  )
    解析: A. 由乙烯的性质推断丙烯的性质是从个别到个别,不是 归纳范式,错误;C. 假说具有一般性,可能是科学的,错误;D. 归纳的结果不一定是正确的,需要验证。
    解析: 引入量子论观点,提出电子在一定轨道上运动的原子结 构模型。
    3. 1909年,新西兰出生的物理学家——卢瑟福把一束变速运动的α粒 子(质量数为4的带2个正电荷的质子粒)射向一片极薄的金箔,他 惊奇地发现,过去一直认为原子是“实心球”,而由这种“实心 球”紧密排列而成的金箔,竟让大多数α粒子畅通无阻地通过,就 像金箔不在那儿似的,但也有极少量的α粒子发生偏转或被笔直地 弹回。(1)根据以上实验现象能得出关于金箔中金原子结构的一些结 论,试写出其中的三点:①原子中存在 ,且只占原子体积的很小一部分。
    ②金原子核带 电荷,且电荷数远大于α粒子的电荷数,两 者产生静电 作用。
    ③金原子的质量远 (填“大于”“小于”或“等 于”)α粒子的质量。
    解析: 大多数α粒子畅通无阻地通过极薄的金箔,证明原子不是实心的球体,内部有“广阔”的空间。有极少数α粒子被笔直地弹回,证明了原子核的存在,但占原子极小的体积,同时证明金原子核的质量远大于α粒子的质量,还能证明金原子核所带电荷种类与α粒子相同,否则两者就会相互吸引;又能证明金原子核所带电荷数远大于α粒子,否则偏转的就不会是α粒子,而是金原子核。
    (2)这是利用了物质结构研究的什么方法? ⁠。
    解析:此方法是实验法。
    题组一 物质结构研究的范式1. 下列关于归纳范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解析:由相似相溶规则可推知乙醇易溶于水运用的是演绎范式。
    2. 下列物质研究的范式不属于演绎范式的是(  )
    解析: 由乙烯、丙烯均能与Br2、HCl、H2发生加成反应得出烯 烃能发生加成反应,运用的是归纳范式。
    3. (2024·宿迁高二检测)演绎范式是物质结构研究的常用范式,其 过程通常为“从一般到个别”。下列属于演绎范式的应用且结论正 确的是(  )
    4. (2024·连云港高二检测)嫦娥五号携带月壤样本成功返回地球, 月壤中含有Ti、3He、活性化合物等多种物质。下列相关说法正确 的是(  )
    解析:  稀土元素为ⅢB族元素,其单质均为活泼金属,A错误; 某些过渡元素的单质或氧化物(如铁、钒的单质和氧化物)可作催 化剂,该活性化合物具有催化性能,因此推测该化合物中可能含有 过渡元素,B正确;纳米陶瓷铝合金是一种复合材料,C错误;该 反应不属于化学反应,D错误。
    题组二 物质结构研究的方法
    5. 某同学想利用所学的知识去探究SO2的性质,设计了如下研究程 序,合理的是(  )
    解析: 探究SO2的性质时其基本程序是先从色、态方面观察二 氧化硫的外观,得出SO2的物理性质,然后根据二氧化硫可能具有 的性质,预测SO2的化学性质,再做实验验证预测,观察实验并记 录现象,分析实验现象并用已知化学知识解释现象,最后得出结 论,所以A项合理。
    6. (2024·苏州高二检测)“假说”在化学科学的研究和发展中起不 可替代的作用,但必须以已有的科学事实和理论为依据,更要用系 统的科学观察和实验来验证。下列“假说”在化学科学发展过程中 曾经起到一定的作用,从目前的化学理论看,仍然正确的是(  )
    解析: 阿伦尼乌斯提出的“电解质在溶液中会自发离解成带电 的粒子”与电解质的电离是相同的,即该理论科学,A正确;因质 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则每一元素的原子以质子数为特征,则道尔 顿提出的“以其原子质量为其特征”不科学,B错误;在同温同压 下,相同体积的不同气体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相同的分子数不一 定具有相同的原子数,则盖·吕萨克提出的理论不科学,C错误;因 原子不带电,带相反电荷的离子可构成化合物,则贝采里乌斯提出 的理论不科学,D错误。
    7. (2024·扬州高二检测)关于物质结构研究的范式与方法的说法错 误的是(  )
    解析: 由ⅠA族和ⅦA族各元素性质总结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 规律,是由个别到一般的过程,是归纳范式的运用,A正确;依据 核外电子排布规律书写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由一般到个别 的过程,是演绎范式的运用,B正确;乙炔为直线形分子,其球棍 模型为 ,其空间填充模型为 ,C错误;在探索微观 世界的过程中,科学家们常通过提出假说来把握物质的结构及特 点,不断拓展认识新领域,假说是根据已知的科学事实和原理对未 知领域的事物或现象的本质提出的一种推测,D正确。
    8. 化学实验模型有助于我们形成化学学科的思想和方法,其中属于微 观结构模型的是(  )
    解析: 难以直接观察到原型的模型为微观结构模型。
    9. (2024·镇江高二检测)类推的思维方式在化学学习与研究中经常 采用,但类推出的结论是否正确最终要经过实验的验证。以下类推 的结论正确的是(  )
    10. (2024·盐城高二检测)认识和掌握物质结构研究的范式与方法, 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解析:  由元素周期表提供了元素之间联系的一般理论,发现 新元素是个别,属于一般到个别过程,故发现新的元素属于演绎 范式,A错误;通过甲烷(CH4)、乙烷(C2H6)、丙烷 (C3H8)、丁烷(C4H10)的分子式,总结出饱和链状烷烃的通式 为C n H2 n+2,属于归纳范式,B错误;实验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是 调查归纳,也可以是实践,也可以通过化学实验验证,C错误; 归纳范式和演绎范式作为一对普遍适用的逻辑方法,在化学研究 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两者不是孤立使用的,在实际研究中常常融 合在一起,相互联系、互为前提,D正确。
    1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解析: 探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是观察物质的外部特征→预 测物质的性质→实验和观察→解释和结论,D项错误。
    1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解析: 当反常现象大量出现,原有理论不能很好地进行解释 时,就需要对原有理论加以修改,甚至提出新的理论。
    13. (2024·盐城高二检测)前四周期主族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在生 产、生活中应用广泛。部分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如图。
    下列关于K、S、Cl、Br这四种元素说法错误的是(  )
    解析: K、S、Cl、Br中非金属性最强的是Cl,A项错误;K、 S、Cl、Br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K,B项正确;K、S、Cl、Br的核 外电子数依次为19、16、17、35,即核外电子数最少的是S,C项 正确;简单氢化物最稳定的是HCl,D项正确。
    14.19世纪中叶,门捷列夫总结出如下表所示的元素化学性质的变化 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
    (1)门捷列夫的突出贡献是 。(填字母,下同)
    解析:门捷列夫的贡献是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根据 元素周期律制得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2)关于该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解析:A项,同主族元素的性质既有相似性,又有递变性,同周期元素的性质是递变的,错误;B项,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氟,错误;C项,ⅢA族元素不全是金属元素,错误;D项,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同周期元素由金属元素变化到非金属元素,同主族元素由非金属元素过渡到金属元素(ⅡA和ⅦA族除外),即由量变引起质变,正确。
    (3)按照表中元素的位置,认真观察从ⅢA族的硼到ⅦA族的砹 连接的一条折线,我们能从分界线附近找到 ⁠。
    解析:因为分界线是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所以能找到半导体材料。

    相关课件

    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二单元 物质结构研究的范式与方法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二单元 物质结构研究的范式与方法教学课件ppt,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内容索引,自主预习新知导学,合作探究释疑解惑,课堂小结,素养阐释,问题引领,归纳提升,典型例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二单元 物质结构研究的范式与方法图文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二单元 物质结构研究的范式与方法图文课件ppt,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归纳范式,概括归纳,共同点,本质规律,2例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结构的不同,电子排布,不稳定,演绎范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二单元 物质结构研究的范式与方法作业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二单元 物质结构研究的范式与方法作业ppt课件,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科学假设和论证,B级关键能力提升练,C级学科素养创新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