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二单元 物质结构研究的范式与方法导学案
展开第二单元 物质结构研究的范式与方法
学 习
任 务
1.认识物质结构研究的两种范式及其相互关系。
2.能举例说明科学假说和论证、实验方法、模型方法等在物质结构研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3.能描述现代仪器和手段为测定物质结构、建立相关理论做出的重要贡献。
4.初步学会从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等角度解决化学问题。
一、物质结构研究的范式
1.物质结构研究有两种常见的范式,一是归纳范式,二是演绎范式。
①归纳范式
归纳范式,其过程为“由个别到一般”。具体而言,根据事实进行概括归纳,抽象出共同点,上升为本质规律。
例如,我们在学习有机化学知识时,就是利用归纳的方法,从甲烷(CH4)、乙烷(C2H6)、丙烷(C3H8)、丁烷(C4H10)等的分子式中归纳出了饱和烷烃的碳链结构,写出其通式为CnH2n+2。
又如,我们在学习元素周期律时,通过书写1~20号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来认识前20号元素对应原子结构的不同,从中归纳出元素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并从结构上解释了同族元素性质相似的原因。
再如,研究含有双键和三键的不饱和烃时,大量的实验发现这类物质容易发生加成反应和氧化反应,结构特征分析也发现不饱和键具有不稳定的性质,最后根据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归纳得出这类有机物的通性。
②演绎范式
演绎范式,其过程通常为“从一般到个别”。具体而言,它是从某个一般结论出发,向从属于这一结论的多个要素进行推理的过程。
例如,门捷列夫建立了元素周期表,为人们提供了元素间联系的一般理论。在元素理论的指导下,人们于1875年发现了“类铝”(镓),1879年发现了“类硼”(铊),1886年发现了“类硅”(锗)。这些都证明了运用演绎范式获得的成功。
2.物质结构常用的研究方法
①在物质结构研究中,难以对所有可能的结论一一加以实验论证。有时人们根据元素周期律和微粒间作用力的特征等,预测物质可能具有的某些性质,采用的往往就是演绎法。
②根据钠原子最外电子层上1个电子极易失去表现出强还原性的特点,可以推出同族半径更大的钾、铷、铯元素具有更强的还原性的结论。
③水是极性较强的分子,水分子之间存在较强的氢键,水分子既可为生成氢键提供H,又有孤电子对接受H。因此,从分子的结构可以推知,凡能为生成氢键提供和接受H的溶质分子,极性与水相似,如CH3CH2OH、CH3COOH等,均可通过氢键和水结合,在水中溶解度较大;碳氢化合物极性较小,也难以和水形成氢键,在水中溶解度很小。这就是著名的“相似相溶规则”。
④归纳范式和演绎范式作为一对普遍适用的逻辑方法,在化学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两者不是孤立使用的,在实际研究中常常融合在一起。
3.归纳与演绎的关系
①从科学研究的途径来看归纳和演绎的使用,一般为先归纳、后演绎。
人们往往根据自己的研究目标,依据一定的理论基础,设计并进行实验;再从实验数据或现象中得出假说;通过实验或理论证明假说正确与否,使之上升为新的理论;最后使用新理论指导实验,获得新的结论。“实验—假说—理论—新实验”的过程,本质上就是从个别到一般,再到个别的过程。
②演绎是从一般到个别,从理论推出新的事实。然而,演绎需要依赖于前提。而归纳恰好具备这种功能,尽管归纳的结果并不一定准确,但它恰恰提供某种前提。这就为从归纳过渡到演绎准备了必要条件。这正是归纳和演绎往往综合使用的原因。
③归纳需要演绎作指导,以解决归纳研究的目的性、方向性和结果的正确性问题;而演绎需要归纳提供前提。在演绎的指导下归纳,在归纳的基础上演绎,两者互相联系、互为前提。
在实际的化学研究中,研究的具体对象千差万别,使得归纳和演绎的关系也更为复杂,往往需要归纳和演绎的串联、交叉运用,有时还需要与其他逻辑方法的并用或交替使用。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符合通式CnH2n(n≥2)的烃一定是烯烃。 (×)
(2)由Fe跟Cl2直接化合可得FeCl3,类推出Fe跟I2直接化合可得FeI3。 (×)
(3)金属镁失火不能用CO2灭火,类推出金属钠失火也不能用CO2灭火。 (√)
(4)CO2与Na2O2反应生成Na2CO3和O2,类推出SO2与Na2O2反应生成Na2SO3和O2。 (×)
(5)烷烃同分异构体之间,支链越多,沸点越高。 (×)
(6)相同温度下CaCO3的溶解度比Ca2的溶解度小,类推出Na2CO3的溶解度也小于NaHCO3的溶解度。 (×)
二、物质结构研究的方法
在物质结构的研究中,除借助科学仪器等物质手段,还需要借助化学研究的方法。常用的化学研究方法有科学假设和论证、实验、模型建构等方法。
①研究物质结构涉及的实验与科学发展密切相关:如,阴极射线的发现、α粒子散射实验、氢原子光谱的发现和研究,对揭示原子内部结构的奥秘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②很多科学家运用模型构建方法实现了重大理论突破:如,道尔顿、汤姆生、卢瑟福、玻尔等人提出的原子结构模型对人类探索物质结构作出了巨大贡献。
③科学假设和论证
科学家研究问题的第一步是观察,运用感官或借助仪器观察物质的宏观表现。在观察的基础上,科学家提出假设(hypothesis),即根据已有知识,对所研究的事物或现象作出初步的解释。它是人们关于某一事物或现象的一种理性推测。
为了证明假设是否正确,必须通过不断的重复实验进行论证。凯库勒苯环假说的提出,虽具有非逻辑的直觉成分,但它也有一定的实验根据。若实验证明假设是正确的,科学家就接受这个假设;如果实验不支持假设,则必须对假设进行修改,并设计新的实验进行反复验证。
经实验证明正确的假设还需通过建立理论来将这些知识组织起来,使之成为知识体系。理论(theory)是建立在大量的观察基础之上并为实验所证实的解释。例如道尔顿的原子理论,就是建立在很多化学家一次又一次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之上的。当反常现象大量出现,而原有理论又不能很好地作出解释时,就需对原有理论加以修改,甚至需要提出新的理论。
④实验方法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人们往往需要借助实验观测的事实对假设的正确与否进行检验。为了进一步了解原子的内部结构,往往需要依赖新的实验方法。到20世纪中后期,扫描隧道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等一系列研究分子结构的仪器问世,各种光谱和晶体X射线衍射实验方法应用于研究原子、分子和晶体结构,使得原子和分子的微观世界不断被揭示。通过这些仪器与手段所获得的信息,为建立物质结构模型和相关理论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⑤模型方法
科学家需要运用一定的逻辑推理与模型思维对实验结果进行处理。模型既可以是对原型的简化和纯化、抽象和近似,也可以是结合某种理论形态下建立的思维模型。常见的实物模型,是可观察到的物体的宏观模型;需要通过思维加工使抽象的微观世界以可视化的形式展现出来,称微观结构模型。模型研究对科学家探索物质的微观结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模型抽取了物质原型的关键要素,是对原型的简化。科学家从实验中获得的大量原始数据出发,抽象出一定的模型,然后选择合理的方法进行计算,最后得出科学的规律。因此,模型对沟通科学现象与其本质的认识过程,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同时,它给人以简单、清晰的物理图像和直观明确的物理含义,因此被广泛采用。
利用模型深刻地认识物质的微观结构特点,揭示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是模型研究的重要功能。在化学学习中常用球棍模型来帮助我们观察和思考。例如,我们仅知道乙烯是平面结构,乙炔是直线结构,有时很难想象这些分子的空间形态,以及化学反应过程中化学键断裂的情况,有了球棍模型的配合,就一目了然了。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研究物质的性质时,常用观察、实验、分类、比较、模型、假说等方法。 (√)
(2)科学家提出的假说一定能成为科学理论。 (×)
(3)使用模型有助于人们研究物质的性质。 (√)
(4)模型一般可分为实物模型和思维模型。 (√)
(5)化学注重理论分析、推理,而不需要做化学实验。 (×)
归纳范式与演绎范式的实践应用
材料一 在我们的印象里,金属一般都是“硬骨头”但有一种金属却是出了名的软骨头,用小刀就可毫不带力地切开,你知道这种金属是什么吗?它就是铯。有一天,本生在观察刚采到的一瓶杜尔汉矿泉水,把它烧开、蒸发后,再浓缩,放到分光镜里一照,他看到了钠、钾、锂、锶等许多熟悉的光谱,同时,还意外地发现了两条从未见过的天蓝色的光谱线。铯被发现了,铯就是天蓝色的意思。
材料二 许多化学家试图从氢氟酸中提取出单质氯,但都因在实验中吸入过量氟化氢气体而死,于是被迫放弃了实验。莫瓦桑设计了一整套抑制氟剧烈反应的办法,终于在1886年制得了单质氯,擒获了“死亡元素”。
材料三 布瓦博德朗发现了镓并将此消息发布,不久就收到了一封来自俄罗斯的信,信中这样写道:“尊敬的布瓦博德朗先生,您所说的镓就是我四年前预言的类铝,它的比重应为5.9,而不是您所说的4.70,请您再测一下吧……”,信尾署名是门捷列夫。布瓦博德朗将信将疑地在实验室里重测了镓的比重,结果果然是自己错了,他对门捷列夫佩服得五体投地。
材料四 1867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在研究中开始触及元素分类的规律性。为了进一步将元素进行分类,他把当时已发现的63种元素中相对原子质量相近的元素排列在一起,并进行反复研究,探索元素之间的规律性。门捷列夫克服了许多困难,终于在1869年2月编制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利用周期表,门捷列夫成功的预测了当时尚未发现的元素的特性。1913年英国科学家莫塞莱利用阴极射线撞击金属产生X射线,发现原子序数越大,X射线的频率就越高,因此他认为核内正电荷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并把元素依照核内正电荷数(即质子数或原子序数)排列,经过多年修订后才成为当代的周期表。
[问题1] 铯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几周期第几主族?预测金属铯与水反应的情况,如果实验室有金属铯的话,你认为应如何保存?
[提示] 铯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6周期ⅠA族。铯很活泼,遇水立即燃烧、爆炸,保存时要密闭干燥。
[问题2] 氟元素的非金属性在元素周期表中是否是最强的?
[提示] 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位于周期表的右上角,是氟(F)。
[问题3] 查元素周期表找到“镓”,根据所学的知识对比其性质与金属铝的性质发现了什么?
[提示] 金属镓与金属铝位于同一主族,镓在铝的下一周期,所以镓与铝的化学性质相似,但是镓的金属性比铝强。
[问题4] 观察元素周期表,思考同一周期ⅡA族与ⅢA族原子序数相差的数值是多少?为什么?
[提示] ⅡA族与ⅢA族之间间隔了过渡元素,由于第2、3周期没有过渡元素,所以同周期ⅡA族与ⅢA族原子序数相差1;第4、5周期有10种过渡元素,所以同周期ⅡA族与ⅢA族原子序数相差11;第6、7周期有24种过渡元素,所以同周期ⅡA族与ⅢA族原子序数相差25。
[问题5] 分析ⅠA族、ⅦA族上下两个周期元素原子序数的差值,总结同一主族元素原子序数的变化规律。理清原子序数与元素位置的“序数差值”规律。
[提示] ①若为ⅠA、ⅡA族元素,则原子序数的差等于上周期元素所在周期的元素种类数。②若为ⅢA族至0族元素,则原子序数的差等于下周期元素所在周期的元素种类数。
1.逻辑方法在自然科学中的应用,往往是多种方法的并用、配合或交替。归纳和演绎在化学研究中的应用也是如此。
2.从化学研究的途径来看归纳和演绎的使用,一般为先归纳、后演绎。人们往往根据自己的研究目标,依据一定的理论基础,设计并进行实验;再从实验数据或现象中得出假说;通过实验或理论证明假说正确与否,使之上升为新的理论;最后使用新理论指导实验,获得新的结论。“实验—假说—理论—新实验”的过程,本质上就是从个别到一般,再到个别的过程。
3.演绎是从一般到个别,从理论到新的事实。然而,演绎需要依赖于前提。而归纳恰好具备这种功能,尽管归纳的结果并不一定准确,但它恰恰提供一般前提。假说不一定是科学的,但它具有一般性。这就为从归纳过渡到演绎准备了必要条件。这正是归纳和演绎往往综合使用的原因。归纳需要演绎作指导,以解决归纳研究的目的性、方向性和结果的正确性问题;演绎需要归纳提供前提。在演绎的指导下归纳,在归纳的基础上演绎,两者互相联系、互为前提。
4.在实际的化学研究中,研究的具体对象千差万别,使得归纳和演绎的关系也更为复杂,往往需要归纳和演绎的串联、交叉运用,还有与其他逻辑方法的并用或交替使用。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研究物质的性质,常用观察、实验、分类、比较等方法;研究物质的结构,常利用模型、假说等方法
B.丁达尔现象可用于区别溶液与胶体,云、雾均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C.单晶硅应用广泛,常用来制造光导纤维
D.三位美日科学家因分别研究“有机物合成过程中钯催化交叉偶联”而获得2010年度诺贝尔化学奖
C [A,物质的性质要通过实验获得,要做实验必须采用观察、分类、比较等方法来对性质进行总结、归纳;研究物质的结构,结构是微观的,不能用实验的方法研究,通常采用形象的模型或假设的方法进行研究,A选项正确;B,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但溶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所以能用丁达尔效应区分胶体和溶液,云和雾都是胶体,所以能产生丁达尔效应,B选项正确;C,单晶硅常用于制造半导体材料和太阳能电池,光导纤维的主要原料是二氧化硅,C错误;D,注意催化剂具有选择性,D选项是正确的。]
2.根据元素周期律,由下列事实进行归纳推测,推测不合理的是( )
选项
事实
推测
A
12Mg与水反应缓慢,20Ca与水反应较快
56Ba(ⅡA族)与水反应会更快
B
Si是半导体材料,同族的Ge也是半导体材料
ⅣA族的元素都是半导体材料
C
HCl在1 500 ℃时分解,HI在230 ℃时分解
HBr的分解温度介于二者之间
D
Si与H2高温时反应,S与H2加热能反应
P与H2在高温时能反应
B [同主族金属元素由上至下金属性增强,与水反应剧烈程度增强,A正确;半导体材料通常位于元素周期表中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分界处,第ⅣA族元素并不都是半导体材料;同主族非金属元素由上至下非金属性减弱,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减弱,C正确;同周期非金属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增强,与氢气化合难度减小,D正确。]
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①化学性质相似的有机物是同系物
②分子组成相差一个或几个CH2原子团的有机物是同系物
③若烃中碳、氢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它们必定是同系物
④互为同系物的两种有机物的物理性质有差别,但化学性质相似
A.①②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A [①同系物化学性质相似,但化学性质相似物质不一定是同系物,如乙烯与1,3丁二烯,故①错误;②同系物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但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有机物不一定是同系物,如乙酸与乙酸乙酯,故②错误;③同系物中碳、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不一定对应相同,如甲烷与乙烷、烃中碳、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对应相同,不一定是同系物如乙炔与苯,故③错误。]
物质结构研究的方法
材料一 俗话说:“无醛不成胶,无苯不成漆。”大部分人只知道甲醛有毒,而忽略了苯的危害。苯是一种无色、具有特殊芳香气味的液体。国际卫生组织已经把苯定为强烈致癌物质,苯可以引起白血病和再生障碍性贫血也被医学界公认。室内环境检测中心检测发现,某些室内空气中的苯严重超标,超过国家标准5倍以上。
材料二 1825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在煤气灯中首先发现苯,并测得其含碳量,确定其最简式为CH;1834年,德国科学家米希尔里希制得苯,并将其命名为苯;之后,法国化学家日拉尔等确定其分子量为78,苯分子式为C6H6。
材料三 19世纪60年代,德国化学家凯库勒已经知道苯的分子式为C6H6,但它们是如何排列、连接的呢?他提出多种可能的排法,但经过推敲后都放弃了,他被这件工作弄得疲惫不堪。一天,他搁下写满字的厚厚一叠纸便朦胧地睡了。他在梦中看见6个碳原子组成了古怪的形状。6个碳原子组成的“蛇”不断“弯弯曲曲地蠕动着”。突然这条蛇似乎被什么东西所激怒,它狠狠地咬着自己的尾巴,后来牢牢地衔在尾巴尖,就此不动了。凯库勒哆嗦一下,醒了过来。多么奇怪的梦啊,总共只有一瞬间的梦,但是在他眼前的原子和分子却没有消失,他记住了在梦中看见的分子中原子的排列顺序,也许这就是答案吧?他匆匆地在纸上写下了他所能够回想的一切,后来凯库勒提出了两点假设。
[问题1] 凯库勒在1866年提出两点假设:
(1)苯的六个碳原子形成闭合环状,即平面六边形;
(2)每个碳原子均连接一个氢原子,各碳原子间存在着单、双键交替形式。
如果苯分子为上述结构,则其可能具有什么重要的化学性质?能否设计实验方案来证明?
[提示] 若存在碳碳双键,则性质应与乙烯性质相似。可设计实验:能否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发生加成反应)来验证也可以设计实验看能否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发生氧化反应)来验证。
[问题2] 请根据苯的结构和性质讨论:向溴水中滴加苯,振荡后,会有什么现象?
[提示] 溶液分层,上层橙色,下层几乎无色。
[问题3] 苯的一取代物有几种?为何?
[提示] 苯中的6个C原子和H原子位置等同,苯的一取代物只有一种。
物质结构的研究要不断的深化和发展。虽然目前成熟的方法很多,像实验法、科学假说和论证、模型构建等等。在此基础上也要关注多学科的合作。充分利用物理、数学、计算机信息等的发展,使化学真正成为一门中心学科。
1.(双选)B3N3H6的结构和性质与苯相似,被称为无机苯,其结构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苯和无机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苯和无机苯都是极性分子
B.苯和无机苯分子都是平面正六边形结构
C.苯和无机苯分子具有相同的电子数
D.在铁粉催化下,苯和无机苯与液溴反应均只能产生一种取代物
BC [A.苯和无机苯都是中心对称分子,均为非极性分子,A错误;B.苯和无机苯分子结构相似,苯分子是平面六边形结构,所以无机苯分子也是平面六边形结构,B正确;C.C的电子数为6,B的电子数为5,N的电子数为7,所以两者分子具有的电子数相同,C正确;D.无机苯中存在2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所以与溴取代后生成两种取代物,D错误。]
2.建构数学模型来研究化学问题,既直观又简洁。下列建构的数轴模型正确的是( )
A.钠在氧气中燃烧后得到的氧化产物:
B.铁在Cl2中燃烧后得到的氧化产物:
C.FeBr2溶液中通入Cl2,铁元素存在形式:
D.NH3与Cl2反应,反应产物:
D [A.钠在氧气中燃烧只生成Na2O2,故A错误;B.铁在Cl2中燃烧,只生成FeCl3,故B错误;C.因为还原性:Fe2+>Br―,氯气先氧化Fe2+,再氧化Br―,向FeBr2溶液中通入少量Cl2,只发生Cl2+2Fe2+===2Fe3++2Cl―,所以两者比为1/2时,Fe2+全部被氧化,故C错误;D.NH3与Cl2反应,NH3少量时:2NH3+3Cl2===6HCl+N2,NH3过量时:8NH3+3Cl2===N2+6NH4Cl,所以两者之比为2/3时,恰好完全反应生成HCl和N2,两者之比为8/3时,恰好完全反应生成NH4Cl和N2,故D正确。]
1.有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通式为CnH2n+2(n≥1)的有机物一定属于烷烃
B.通式为CnH2n(n≥2)的有机物一定属于烯烃
C.通式为CnH2n-2(n≥2)的有机物一定属于炔烃
D.通式为CnH2n+2O(n≥2)的有机物一定属于醇
A [A.通式为CnH2n+2(n≥1)的有机物一定属于烷烃,A正确;B.通式为CnH2n(n≥2)的有机物不一定属于烯烃,也可能是环烷烃,B错误;C.通式为CnH2n-2(n≥2)的有机物不一定属于炔烃,也可能是二烯烃,C错误;D.通式为CnH2n+2O(n≥2)的有机物不一定属于醇,也可能是醚类,D错误,答案选A。]
2.据《科学》杂志报道:科学家们已大量制造出反物质中的反氢原子,认为反物质研究领域的前景“正前所未有的光明”。反原子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电性与原子的电性刚好相反……假若发现反氯离子,请运用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大胆设想反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是( )
D [反原子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电性与原子的电性刚好相反,因为是反氯离子,因此原子核应带有17个负电荷,核外电子应带正电荷,故选项D正确。]
3.对比饱和链烃、不饱和链烃的结构和性质,苯的独特性质具体来说是( )
A.难氧化,易加成,难取代
B.易取代,能加成,难氧化
C.易氧化,易加成,难取代
D.因是单双键交替结构,故易加成为环己烷
B [在50~60 ℃条件下,苯就能跟混酸(浓硫酸与浓硝酸混合而成)发生取代反应,反应较易进行。在加热加压并有催化剂存在时,苯能跟H2发生加成反应,但不能跟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也就是说,苯的加成反应能进行,但较难。苯很难被氧化(燃烧除外),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故苯易取代、能加成、难氧化,故选B。]
4.化学实验可以验证化学假说,获得化学事实,下列实验仪器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是( )
①普通漏斗 ②量筒 ③蒸馏烧瓶 ④滴定管 ⑤分液漏斗 ⑥容量瓶
A.③⑤⑥ B.②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C [①普通漏斗可以用来过滤分离难溶性固体与可溶性液体混合物,①正确;②量筒用来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物质,不能用于分离混合物,②错误;③蒸馏烧瓶可分离沸点不同的互溶的液体混合物,③正确;④滴定管用来进行滴定,测定物质的含量或浓度,不能用于分离混合物,④错误;⑤分液漏斗用于分离互不相溶的两层液体物质,⑤正确;⑥容量瓶是准确配制一定体积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仪器,不能用于分离混合物,⑥错误;综上所述可知,可用于分离混合物的仪器是①③⑤。]
5.某同学将一小块金属钠和一块铁分别放在表面皿中,研究它们在空气中的稳定性,该学生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
①假说法 ②实验法 ③分类法 ④比较法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D [①假说法是以客观事实材料和科学理论为依据,对未知事实或规律所提出的一种推测性说明,题目未提出推测性说明,故①错误;②通过两金属暴露于空气中,以实验研究它们在空气中的稳定性,故②正确;③没有分门别类地对物质及其变化进行研究,故③错误;④金属钠和铁片分别放在表面皿中,采取对比方法来研究它们在空气中的稳定性,故④正确;所以采取的方法为实验法、比较法,②④正确。]
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三单元 物质结构研究的意义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三单元 物质结构研究的意义学案及答案,共9页。
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一单元 物质结构研究的内容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一单元 物质结构研究的内容学案设计,共1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认识物质的特征结构,揭示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关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单元 海洋化学资源的综合应用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单元 海洋化学资源的综合应用学案设计,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