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辽宁省锦州市某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题(解析版)

    辽宁省锦州市某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题(解析版)第1页
    辽宁省锦州市某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题(解析版)第2页
    辽宁省锦州市某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题(解析版)第3页
    还剩1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辽宁省锦州市某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辽宁省锦州市某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题(解析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本卷命题范围,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选择性必修2第一章~第二章第二节。
    5.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l35.5 Cu64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激发态硼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有3种
    B. 光谱分析就是利用原子光谱上的特征谱线来鉴定元素
    C. 基态原子的2s电子的能量较高,其一定在比1s电子离核更远的区域运动
    D. 日常生活中的焰火、LED灯、激光都与原子核外电子跃迁吸收能量有关
    【答案】B
    【解析】硼为5号元素,原子核外有5个电子,激发态硼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有5种,A错误;光谱分析是利用原子光谱上的特征谱线来鉴别物质及确定其化学组成和相对含量的方法,B正确;能级和能层只是表示电子在该处出现的概率大小,并不代表电子运动的位置,故基态原子的2s电子的能量较高,不一定在比1s电子离核更远的区域运动,C错误;日常生活中我们看到的许多可见光,如焰火、LED灯、激光都与原子核外电子发生跃迁释放能量有关,D错误;故选B。
    2. 重铬酸钾()是一种橘红色结晶性粉末,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常用于“酒驾”检验,反应原理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的结构示意图为
    B. 分子的球棍模型为
    C. 基态Cr原子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式:
    D. 基态H原子的1s轨道电子云轮廓图:
    【答案】C
    【解析】S是16号元素,S2-的结构示意图为,选项A正确;分子的球棍模型为,选项B正确;基态Cr原子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式为,选项C错误;基态H原子的1s轨道电子云轮廓图为球形,如:,选项D正确;答案选C。
    3. 碲在生产中用途广泛,常用作石油裂化的催化剂,电镀液的光亮剂、玻璃的着色材料等。元素周期表中碲元素的数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碲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五周期ⅣA族
    B. 碲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d区
    C. 碲原子5p能级有2个未成对电子
    D. 碲原子核外电子的空间运动状态有52种
    【答案】C
    【解析】碲元素价电子排布为5s25p4,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五周期ⅥA族,A错误;碲元素价电子排布为5s25p4,位于元素周期表p区,B错误;碲元素价电子排布为5s25p4,5p能级有4个电子,故有两个未成对电子,C正确;把电子在原子核外的一个空间运动状态称为一个原子轨道,因而空间运动状态个数等于轨道数;碲元素为52号元素,基态碲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23p63d104s24p64d105s25p4,,原子核外电子的空间运动状态有27种,D错误;故选C。
    4. 已知25℃、101kPa时, ,请结合水的聚集状态变化时的焓变示意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液态水变为水蒸气吸热过程
    B. 的燃烧热
    C. 1ml具有的能量比1ml具有的能量高
    D. 2ml与1ml生成2ml时,断裂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大于形成化学键放出的能量
    【答案】A
    【解析】1g液态水的能量比1g水蒸气的能量低,所以液态水变为水蒸气时需要吸收热量,选项A正确;燃烧热是在常温常压下1m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指定产物时放出的热量,氢气燃烧的指定产物为液态水,选项B错误;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气态水是放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比生成物的总能量高,但不能判断1ml与1ml具有的能量的高低,选项C错误;氢气燃烧生成气态水为放热反应,断键吸收的总能量小于成键放出的总能量,选项D错误;答案选A。
    5.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 滴加甲基橙显黄色的溶液中:、、、
    B. 的溶液中:、、、
    C. 溶液中:、、、
    D. 由水电离产生的为的溶液中:、、、
    【答案】B
    【解析】甲基橙的显色pH范围为3.1~4.4,滴加甲基橙显黄色的溶液可能是酸性、也可能是中性或者碱性,若是中性、铵根离子不能存在,若是碱性,与反应生成沉淀,与反应生成弱碱而不共存,A错误;常温下,的溶液显酸性,各离子都不反应,能大量共存,B正确;、可以反应生成蓝色沉淀,常用于Fe2+的检验,二者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C错误;常温下,由水电离产生的的溶液,可能是酸性也可能是碱性,若是酸性,、反应生成气体而不能共存,若是碱性,与、反应生成沉淀而不能共存,D错误;故选B。
    6. 下列粒子中,与空间结构最相似的是
    A. HCNB. C. D.
    【答案】D
    【解析】中价层电子对数,空间结构为平面三角形。
    HCN中价层电子对数,HCN空间结构为直线形;价层电子对数,空间结构为三角锥形;价层电子对数,空间结构为V形;价层电子对数,空间结构为平面三角形;故选D。
    7. 现有三种元素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如下:①;②;③,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A. 第一电离能:③>①>②
    B. 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①>②>③
    C. 元素的非金属性:②>①>③
    D. 原子半径:①>③>②
    【答案】A
    【解析】①;②;③分别为O、Si、N。
    元素周期表中,同一主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从上到下逐渐降低,同一周期从左到右有增大的趋势,由于第ⅤA族的原子最外层的p轨道处于较稳定的半充满状态,所以其第一电离能比第ⅥA的高,则第一电离能:,A正确;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非金属性:,所以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B错误;元素周期表中,同一主族元素的非金属性从上到下逐渐减弱,同一周期从左到右逐渐增强,元素的非金属性:,C错误;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原子半径从上到下逐渐增大,从左到右逐渐减小,原子半径:,D错误;故选A。
    8. 在石油化工生产中,乙烷()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乙烷的燃料电池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Y电极为负极
    B. 该电池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C. X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D. 该电池工作时,每转移1.0ml电子,消耗的质量为4.0g
    【答案】C
    【解析】燃料电池中,通入空气的Y电极为正极,通入燃料乙烷的X电极为负极,A错误;该电池为原电池,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错误;X电极为负极,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正确;,当1.0ml电子转移时,消耗,其质量为0.25ml×32g/ml=8.0g,D错误;故选C。
    9. 下列对电子排布式或轨道表示式的书写评价错误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D
    【解析】p能级有3个轨道,2p能级有2个电子,电子应先单独分占2个轨道,且自旋方向相同,填充2个电子,违反了洪特规则,A正确;根据泡利不相容原理,每个轨道最多容纳两个电子,且自旋方向相反,正确的为,B正确;根据泡利不相容原理,每个轨道最多容纳两个电子,且自旋方向相反,基态S原子的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式:,C正确;根据能量最低原理可知该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应为,D错误;故选:D。
    10. 短周期常见元素X、Y、W、Z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简单氢化物的沸点:
    B. 单质Z可与X的最高价氧化物在点燃的条件下发生置换反应
    C. 工业上常用电解溶液来制取Z单质
    D. 分子中含有键
    【答案】B
    【解析】由题意可知X为C,Y为P,Z为Mg,W为Cl,据此分析解题。
    非金属性越强,简单氢化物的沸点越高,沸点:,A错误;Mg在点燃的条件下可与发生置换反应生成C和MgO,B正确;电解溶液无法得到Mg单质,应电解熔融的氯化镁,C错误;白磷分子为四面体结构,分子中含有键,D错误;故选B。
    11. 某温度下,,。该温度下,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向AgCl的悬浊液中加少量NaI固体,溶液中减小
    B. AgCl的饱和溶液比的饱和溶液中浓度大
    C. 向浓度均为的KCl和溶液中分别逐滴加入等浓度的溶液,AgCl先沉淀
    D. 此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
    【答案】C
    【解析】向AgCl的悬浊液中加少量NaI固体,生成溶解度更小的AgI,减小,则增大,A错误;当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时,AgCl的饱和溶液,,的饱和溶液,,则,故的饱和溶液中浓度更大,B错误;当、开始沉淀时,所需最小浓度分别为ml/L、ml/L>4.0×10-9ml/L,AgCl先沉淀,C正确;此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D错误;故选C。
    12. 已知反应:(红棕色)(无色)。将一定量的充入注射器中后封口,下图是在拉伸和压缩注射器的过程中气体透光率随时间的变化(气体颜色越深,透光率越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b→c为压缩注射器的过程B. c→d为平衡正向移动的过程
    C. c点与a点比,增大D. e点:v(正)>v(逆)
    【答案】D
    【解析】b点后,透光率突然下降,说明突然增大,则b→c操作是压缩注射器,A正确;c→d透光率增大,说明二氧化氮浓度减小,平衡正向移动,B正确;c点是在a点的基础上压缩注射器,则增大,C正确;e点透光率下降,则增大,平衡逆向移动,(正)(逆),D错误;故选D。
    13. 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b两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的空间运动状态相同,且b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c的基态原子的最高能级的电子数是b的基态原子的最低能级电子数的一半,d的周期数与族序数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元素的非金属性:
    B. 基态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
    C. 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呈碱性
    D. b与c可形成两种离子化合物,且阴离子与阳离子的个数比均为
    【答案】B
    【解析】由b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可知b为O元素,a的空间运送状态有5种,且原子序数小于O,则a为N,b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4,c的基态原子的最高能级的电子数是b的基态原子的最低能级电子数的一半,则c最高能级电子数为1,且原子序数大于a、b,则c为Na元素,d的周期数与族序数相等且为短周期元素,d为Al元素;
    由题意可知a为N元素,b为O元素,c为Na元素,d为Al元素,非金属性,A错误;a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3,b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4,基态N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为3个,基态O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为2个,未成对电子数:,B正确;为两性氢氧化物,C错误;O与Na可形成、两种离子化合物,阴离子与阳离子的个数比均为,D错误;故选B。
    14. 高铁电池是一种新型可充电电池,与普通高能电池相比,该电池能长时间保持稳定的放电电压。高铁电池的总反应为,其放电时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放电时,电流方向为
    B. 充电时,阳极反应式为
    C. 放电时,每转移,有被还原
    D. 充电时,阴极区附近的溶液的碱性不变
    【答案】C
    【解析】由题意可知,放电时为原电池,X极为负极,Zn发生氧化反应,Y极为正极,则充电时,X极为阴极,Y极为阳极,据此分析解答。
    电流方向由正极经过外电路流向负极,再经过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流向正极,电流方向为,A正确;充电时,Y极为阳极,阳极反应式为,B正确;放电时,Fe元素化合价由价降低为价,则放电时每转移,正极有,即被还原,C错误;充电时,阳极反应式为,阴极电极反应式为,电荷守恒,转移6ml电子时阴极生成的6ml向阳极移动,故碱性不变,D正确;故选:C。
    15. 常温下,将溶液滴加到二元弱酸溶液中,混合溶液的pH随NaOH溶液滴入量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B. b点时溶液中存在
    C. 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
    D. c点时溶液中存在
    【答案】C
    【解析】a点是溶液,加入10mL NaOH溶液,,,A错误;,b点时,溶质为NaHA,此时溶液呈酸性,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溶液中,,B错误;水解促进水的电离,酸的电离抑制水的电离,根据分析溶液中各点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可知,水的电离程度:,C正确;c点时,溶质为和NaHA,根据电荷守恒:,D错误;故选:C。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5分)
    16. 乙炔()、丙烯腈()、乙烯酮()是有机合成工业的重要原料。工业上曾用和反应制取乙炔,用乙炔和氢氰酸(HCN)在氯化亚铜等催化作用下生产丙烯腈,乙炔与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乙烯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基态钙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________;Cu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
    (2)乙炔分子空间结构为________,分子的VSEPR模型是________________。
    (3)丙烯腈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________。
    (4)乙烯酮在室温下可聚合成二聚乙烯酮(结构简式为),二聚乙烯酮分子中含有的键与键的数目之比为________。
    【答案】(1)①. 或{} ②.第四周期I B族
    (2)①.直线形 ②.四面体形
    (3)、
    (4)
    【解析】
    【小问1详解】
    钙原子序数为20,基态钙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或;铜的原子序数为29,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d104s1,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四周期ⅠB族;
    【小问2详解】
    乙炔分子中两个碳原子间是碳碳三键,碳原子是sp杂化,两个碳原子和两个氢原子位于一条直线上,结构为直线形,分子的中心O的价层电子对数,氧原子是sp3杂化,VSEPR模型是四面体形;
    【小问3详解】
    丙烯腈分子结构为CH2=CH-C≡N,所以碳碳双键上的两个C原子采用sp2杂化,C≡N三键上的C原子采用sp杂化,丙烯腈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有sp2和sp;
    【小问4详解】
    二聚乙烯酮分子中有4个碳碳单键、4个碳氢键和两个碳氧双键,所以共有2个π 键、10个σ 键,则二聚乙烯酮分子中含有 π 键与 σ 键的数目之比为1∶5;
    17. X、Y、Z、W、R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其中X、Y、Z、W为短周期元素。已知:
    回答下列问题:
    (1)R的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
    (2)基态Z原子中,电子占据的最高能层符号为___________,在该能层中Z原子的电子占据的能量最高的电子云在空间有___________种伸展方向。
    (3)X、Z、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由弱到强的顺序为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前四种元素中,电负性最大与最小的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___________;X的简单氢化物的空间结构为___________。
    (5)R的单质能与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稀溶液发生反应,若反应过程中转移0.3ml电子,则需要消耗R单质的质量是___________。
    【答案】(1)
    (2)①.M ②.3
    (3)
    (4)①. ②.三角锥形
    (5)9.6g
    【解析】X的基态原子的最外层有3个未成对电子,X为N元素;Y原子核外s能级上的电子总数与p能级上的电子总数相等,但第一电离能低于同周期相邻元素,Y为O元素;Z基态原子外围电子排布式为,Si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s23p2;W基态原子核外只有一个不成对电子,W为Cl元素;R的基态原子的M能层全充满,N能层没有成对电子,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R为Cu元素,据此分析解题。
    【小问1详解】
    R为第29号元素R的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
    【小问2详解】
    Z为Si,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s23p2,电子占据的最高能层符号为M,在该能层中Z原子的电子占据的能量最高的电子处于p轨道,该电子云在空间有3种伸展方向;
    【小问3详解】
    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X、Z、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由弱到强的顺序为:;
    【小问4详解】
    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大,前四种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元素为O,电负性最小元素为Si,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X的简单氢化物为NH3,含有一对孤电子对,空间结构为三角锥形;
    【小问5详解】
    R的单质能与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稀溶液发生反应,3Cu + 8HNO3(稀) = 3Cu(NO3)2 + 4H2O + 2NO↑,Cu→Cu2+,若反应过程中转移0.3ml电子,消耗0.15mlCu,需要消耗Cu单质的质量是0.15ml×64g/ml=9.6g。
    18. 氯化钡是一种白色的晶体,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常用作分析试剂、脱水剂,以及用于电子、仪表、冶金等工业。利用毒重石(主要成分是,还含有少量的CaO、MgO、、杂质)制备高纯的方法如下:
    已知:①常温下一些物质的如下表:
    ②NaCl、能或微溶于乙醇溶液。
    ③溶液中离子浓度小于沉淀完全。
    回答下列问题:
    (1)“酸浸”时,提高“酸浸”速率的方法有________(任填两种)。
    (2)加入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加氨水调pH时,应使pH不小于________。
    (3)滤渣1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填化学式);加NaOH溶液调的目的是________。
    (4)沉钙时,若最后溶液中,则的最小浓度为________。
    (5)“一系列操作”是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洗涤所用试剂最好是________(填字母)。
    a.蒸馏水 b.饱和溶液 c.盐酸
    (6)加入95%乙醇的目的是________。
    【答案】(1)将毒重石粉碎;适当升高酸浸温度;适量提高酸的浓度;充分搅拌
    (2)①. ②.4.7
    (3)①.、 ②.使以沉淀的形式除去
    (4)
    (5)b (6)使沉淀,便于得到纯净的
    【解析】毒重石主要成分是,还含有少量的CaO、MgO、、杂质,根据流程图,加盐酸溶解毒重石得到氯化钡、氯化钙、氯化镁、氯化亚铁、氯化铁、氯化铝,加双氧水把氯化亚铁氧化为氯化铁,加氨水调节pH生成氢氧化铁、氢氧化铝沉淀除铁离子、铝离子,则滤渣1的主要成分为、,滤液中加氢氧化钠调节pH=12.5生成氢氧化镁沉淀除镁离子,滤液加草酸生成草酸钙除钙离子,过滤,滤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得粗氯化钡,氯化钡加水溶解得饱和氯化钡溶液加95%得乙醇,析出。
    【小问1详解】
    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增大接触面积、升温等均能加快反应速率,则“酸浸”时,提高“酸浸”速率的方法有:将毒重石粉碎;适当升高酸浸温度;适量提高酸的浓度;充分搅拌。
    【小问2详解】
    加入时氯化亚铁被氧化为氯化铁,则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加氨水调pH的目的是生成氢氧化铁、氢氧化铝沉淀,根据Ksp的大小可知,Al3+后沉淀,根据氢氧化铝的Ksp可知,Al3+完全沉淀时c(OH-)= ml/L,所以应使pH不小于4.7。
    【小问3详解】
    据分析,滤渣1的主要成分为、;结合流程可知,加NaOH溶液调的目的是使镁离子沉淀完全,根据氢氧化镁的Ksp可知,Mg2+恰好完全沉淀时c(OH-)= ml/L, pH=10.875。若,c(OH-)= ml/L,根据氢氧化镁的Ksp可知,此时溶液中的镁离子浓度为 ml/L,镁离子已沉淀完全,则加NaOH溶液调的目的是使以沉淀的形式除去。
    【小问4详解】
    沉钙时,,若最后溶液中,则的最小浓度为。
    【小问5详解】
    洗涤粗氯化钡,为减少晶体溶解损耗,所用的试剂最好是饱和溶液,选b。
    【小问6详解】
    氯化钡难溶于乙醇,NaCl、能或微溶于乙醇溶液,则加入95%乙醇的目的是:使沉淀,便于得到纯净的。
    19. 研究减少排放是一项重要课题。经催化加氢可以生成低碳有机物,主要有以下反应:
    反应Ⅰ:
    反应Ⅱ:
    反应Ⅲ:
    反应Ⅳ: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Ⅱ的________,该反应在________(填“高温”或“低温”)下能自发进行。
    (2)某温度下,在容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和一定量发生反应。的平衡分压与起始投料比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已知b点对应投料比的起始压强为1.5kPa。
    ①________。
    ②b点时,再充入和,使两者分压均增大0.03kPa,则此时平衡________(填“正向”“逆向”或“不”)移动。
    ③当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后。可能是图像中的点________(填“c”“d”或“e”)。
    (3)电解法也可实现制备甲醇()。已知双极膜由阳离子交换膜和阴离子交换膜组成,工作时内层解离为和,并分别向两极迁移。
    ①阴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
    ②n膜为________(填“阴离子交换膜”或“阳离子交换膜”)。
    【答案】(1)①. ②.低温
    (2)①.450 ②.正向 ③.c
    (3)①. ②.阳离子交换膜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盖斯定律可知反应Ⅱ=,则=,该反应、,反应在低温下能自发进行;
    【小问2详解】
    ①Kp只受温度影响,a、b点温度相同,Kp相等,由b点数据列三段式:
    根据压强之比等于气体物质的量之比,平衡压强p=,,解得:x=0.6ml,,n(CO2)=0.4ml,n(H2)=0.2ml,p(CO2)=,p(H2)= ,;
    ②b点时,再充入和,使两者分压均增大0.03kPa,则此时Qp=,则此时平衡正向移动;
    ③时反应物按照化学计量之比投料,此时平衡时生成物的百分含量最大,达到平衡后,的体积分数大于b点,故可能是图像中的c点;
    【小问3详解】
    ①由装置可知右侧得电子转化为,右侧为阴极,左侧为阳极,阴极反应式为:;
    ②结合阴极电极反应可知,右侧电极消耗氢离子,则n膜应为阳离子交换膜,允许氢离子透过进入阴极区。
    52 Te

    5s25p4
    127.6
    选项
    电子排布式或轨道表示式
    评价
    A
    基态原子核外的电子排布式:
    错误,违反了洪特规则
    B
    基态B原子的轨道表示式:
    错误,违反了泡利不相容原理
    C
    基态S原子的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式:
    正确
    D
    基态Ti原子电子排布式:
    正确
    元素
    元素性质或原子结构
    X
    基态原子的最外层有3个未成对电子
    Y
    原子核外s能级上的电子总数与p能级上的电子总数相等,但第一电离能低于同周期相邻元素
    Z
    基态原子外围电子排布式为
    W
    基态原子核外只有一个不成对电子
    R
    基态原子的M能层全充满,N能层没有成对电子,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
    物质

    相关试卷

    辽宁省锦州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辽宁省锦州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化学试题,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已知反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辽宁省锦州市某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化学试卷(无答案):

    这是一份辽宁省锦州市某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化学试卷(无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卷命题范围,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辽宁省锦州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化学试题(PDF版,含解析):

    这是一份辽宁省锦州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化学试题(PDF版,含解析),文件包含辽宁省锦州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化学试卷pdf、辽宁高二期中考化学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