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课时分层训练(六)物体的内能含答案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课时分层训练(六)物体的内能含答案第1页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课时分层训练(六)物体的内能含答案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沪科版(2024)九年级全册第一节 物体的内能课时作业

    展开

    这是一份沪科版(2024)九年级全册第一节 物体的内能课时作业,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所示为简易冰箱的工作原理,区别下列词语中“热”字的含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内能是不同于机械能的另一种形式的能,关于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20 ℃的冰不具有内能
    B.0 ℃的冰熔化为0 ℃的水,内能增大
    C.一个小球运动的速度越大,它的内能越大
    D.一切运动的物体都具有机械能,而不具有内能
    2.如图所示,甲杯中水量较少,乙、丙、丁杯中的水量相同,根据内能的知识,甲、乙两杯水的内能 无法比较 (选填“甲大”“乙大”或“无法比较”),四杯水中, 丁 杯中水的内能最大。
    第2题图
    知识点二 内能的改变
    3.(2023·海南中考)下列生活实例,利用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D )
    A.暖手宝暖手B.棉被被晒热
    C.烧水水温升高D.搓手取暖
    解析:暖手宝暖手,手通过暖手宝吸收热量、温度升高,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故A错误;棉被被晒热,棉被从阳光中吸收热量、温度升高,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故B错误;烧水水温升高,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故C错误;用双手互相摩擦取暖,该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故D正确。
    4.航天员乘坐的返回舱高速进入大气层后,与空气剧烈摩擦,会使返回舱表面内能 增加 (选填“增加”或“减少”),温度 升高 (选填“升高”或“降低”)。
    5.小敏同学用电饭煲做饭,过一会儿听到“噗、噗、噗”的响声,走近一看,发现水蒸气冲动了锅盖。这一过程中水蒸气的内能 减小 (选填“增大”或“减小”),这是通过 做功 的方式改变了水蒸气的内能。
    6.如图所示为简易冰箱的工作原理。把一个纱布袋罩在篮子上,并使袋口的边缘浸入水里,水会 汽化 (填物态变化名称)吸热,食物的 内 能减小,温度降低,不易变质。
    第6题图
    知识点三 温度、内能、热量
    7.(2023·黑龙江中考)下列关于同一物体的内能、热量、温度说法正确的是( C )
    A.物体内能增大,温度一定升高
    B.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了热量
    C.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大
    D.物体内能增大,一定吸收了热量
    解析:物体内能增大,温度不一定升高,比如晶体熔化过程中,吸热内能增加,但温度不变,故A错误;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可能是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由于外界物体对它做了功,故B错误;同一物体,质量不变,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大,故C正确;物体内能增大,可能是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由于外界物体对它做了功,故D错误。
    8.区别下列词语中“热”字的含义。(均选填“温度”“热量”或“内能”)
    (1)“热传递”“物体吸热”中的“热”是指 热量 。
    (2)“热水”“物体变热”中的“热”是指 温度 。
    (3)“摩擦生热”中的“热”是指 内能 。
    9.(2022·北京期末)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温度低的物体一定比温度高的物体具有的内能少
    B.物体的温度不变,内能有可能增加
    C.海波熔化时温度不变,它具有的内能一定不变
    D.若物体的温度为0 ℃,则物体可能不具有内能
    10.(2022·滨州期末)小明烧水时,进行了如下思考,小明想法正确的是( D )
    A.烧水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水的内能
    B.壶内水温度升高的过程,内能减小
    C.壶内水沸腾时,水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D.烧水时,水蒸气将壶盖顶起,水的内能减小
    11.如图所示,在压缩空气引火仪的玻璃筒底部,放入一小团干燥的硝化棉,用力将活塞迅速下压,玻璃筒内的空气温度升高,空气的内能 增加 (选填“增加”或“减少”),空气的内能是通过 做功 的方式改变的。筒内的硝化棉由于温度升高达到着火点而燃烧。
    第11题图
    12.(2022·青岛模拟)如图所示,在试管内装适量的水,用胶塞塞住管口,将水加热至沸腾,一段时间后胶塞被水蒸气推出,管口出现大量“白气”。已知实验环境的气压为1个标准大气压。
    第12题图
    (1)水沸腾后,在胶塞被水蒸气推出以前,试管内水的温度 大于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0 ℃。
    (2)胶塞被水蒸气推出时,管口出现的“白气”是水蒸气 液化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说明这些水蒸气的内能 减小 (选填“增大”或“减小”),其内能是通过 做功 的方式改变的。
    【创新运用】
    13.火的使用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随着科技的发展,生活中的点火方式越来越便捷多样,但火柴仍是实验室常用的点火工具。火柴引燃过程:划动火柴→擦火皮(含微量易燃物)产生火星→引发火柴头燃烧。图乙是小丽设计的三种引燃火柴的方式,若F1=F2>F3,且B、C的火柴棒与擦火皮夹角相同,则哪种方式更容易将火柴引燃?请用所学知识解释。
    第13题图
    答案:火柴头与擦火皮之间的压力越大,产生的摩擦力越大;火柴头划动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内能增大,温度升高,温度达到擦火皮上易燃物的着火点,产生火星;放出的热量传递到火柴头,引发火柴头燃烧。方式B中,火柴头与擦火皮之间的压力最大,更容易引燃火柴。

    相关试卷

    初中物理沪科版(2024)九年级全册第一节 物体的内能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沪科版(2024)九年级全册第一节 物体的内能课堂检测,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