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5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3节 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备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5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3节 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备课ppt课件,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问题探讨,细胞呼吸的实质,细胞呼吸的类型,知识归纳,细胞呼吸的意义,细胞呼吸的应用,本课学习结束,更多精彩请关注,材料用具,组装装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酵母菌细胞富含蛋白质,可以用作饲料添加剂。在培养酵母菌用作饲料添加剂时,要给培养装置通气或进行振荡,以利于酵母菌大量繁殖。在利用酵母菌生产葡萄酒时,却需要密封发酵。讨论:都是培养酵母菌,为什么有的需要通气,有的却需要密封?为什么通气有利于酵母菌大量繁殖?在密封发酵时,酵母菌将有机物转化为酒精对它自身有什么意义?
细胞内的有机物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
【探究·实践】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线粒体
请在反应式中标出氧元素的转移途径
条 件:氧的参与、多种酶催化
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生成大量ATP的过程。
物质变化:葡萄糖等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大量ATP
特 点:有机物的彻底氧化分解
有氧呼吸能量利用的特点
【思考·讨论】有氧呼吸的能量转化效率大约是多少?这些能量大约能使多少ADP转化为ATP?
能量释放的特点:释放能量多、转化效率高、能量逐级释放
【思考·讨论】与燃烧迅速释放能量相比,有氧呼吸是逐级释放能量的,这对于生物体来说具有什么意义?
无氧呼吸能量利用的特点
说明:人体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能在肝脏中再次转化为葡萄糖。
定义:在没有氧气参与的情况下,葡萄糖等有机物经过不完全分解,释放少量能量的过程。
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比较
细胞呼吸为生物体提供能量
细胞呼吸是生物体代谢的枢纽
细胞呼吸产生的中间产物可转化为甘油、氨基酸等非糖物质。
非糖物质代谢形成的某些产物与细胞呼吸中间产物相同,这些物质可以进一步形成葡萄糖。
蛋白质、糖类和脂质代谢,都可通过细胞呼吸过程联系起来。
细胞呼吸的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
馒头、面包、泡菜等许多传统食品的制作
细胞呼吸的原理在现代发酵工业中的应用
生产青霉素、味精,酿酒等
细胞呼吸的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中耕松土、适时排水,就是通过改善氧气供应来促进作物根系的呼吸作用,以利于作物的生长.储藏果实、蔬菜可采取降低温度、降低氧气含量等措施减弱果蔬的呼吸作用,以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细胞呼吸的原理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包扎伤口时,需要选用透气的消毒纱布或“创可贴”等敷料。破伤风由破伤风芽孢杆菌引起,这种病菌只能进行无氧呼吸。皮肤破损较深或被锈钉扎伤后,病菌就容易大量繁殖(遇到这种情况,需要及时到医院治疗)。提倡慢跑等有氧运动的原因之一是:有氧运动能避免肌细胞因供氧不足进行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乳酸的大量积累会使肌肉酸胀乏力。
关于真核细胞线粒体的起源,科学家提出了一种解释:约十几亿年前,有一种真核细胞吞噬了原始的需氧细菌,被吞噬的细菌不仅没有被消化分解,反而在细胞中生存下来了。需氧细菌从宿主细胞那里获取丙酮酸,宿主细胞从需氧细菌那里得到丙酮酸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在共同生存繁衍的过程中,需氧细菌进化为宿主细胞内专门进行细胞呼吸的细胞器。以下哪些证据支持这一论点,哪些不支持这一论点?线粒体内存在于细胞DNA相似的环状DNA。线粒体内的蛋白质,有少数几种由线粒体DNA指导合成,绝大多数由核DNA指导合成。真核细胞内的DNA具有高比例的核苷酸序列经常不表现出遗传效应,线粒体DNA和细菌的却不是这样。线粒体能像细菌一样进行分裂增殖。
线粒体的起源—内共生学说
预习:光合作用与能量转化
羽佳生物教学微信公众号
温馨提示:本课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购买本课件的老师可把本课件用于课堂教学中,但禁止本课件在网络传播或把本课件用于商业用途,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无关变量:有哪些因素可能干扰到实验结果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什么?怎样控制有氧和无氧的条件?该实验对照如何设计?属于哪种方式?
其他条件:怎样保证酵母菌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能正常生活?
怎样鉴定有无酒精产生?怎样鉴定有无CO2产生?怎样比较CO2产生的多少?
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通过对结果的比较分析,来探究某种因素对实验对象的影响,这样的实验叫作对比实验,也叫相互对照实验。对比实验是科学探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根据石灰水混浊程度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黄的时间长短,检测酵母菌培养液中CO2的产生情况。
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乙醇(俗称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
怎样鉴定有无酒精产生?
怎样比较CO2产生的多少?
怎样鉴定有无CO2产生?
CO2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CO2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配制酵母菌培养液:取20g新鲜的食用酵母菌,分成两等份,分别放入锥形瓶A(500mL)和锥形瓶B(500mL)中。分别向瓶中注入240mL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
实验材料:新鲜的食用酵母菌实验器材:天平、药匙、吸管、气泵、量筒、锥形瓶、试管、试管架、烧杯、玻璃导管实验药品:5%的葡萄糖溶液、10%的NaOH溶液、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澄清的石灰水、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
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
5%的酵母菌葡萄糖培养液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3节 人类遗传病备课ppt课件,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问题探讨,遗传病的定义,监测和预防,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单基因遗传病,种类及实例,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伴性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1节 细胞的增殖备课ppt课件,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细胞的增殖,通过细胞增殖而繁衍,具有周期性细胞周期,有丝分裂,无丝分裂,细胞的生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2节 细胞的分化备课课件ppt,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细胞增殖和细胞分化,细胞全能性的证明,细胞全能性的定义,取得的成就,拯救珍稀濒危物种,干细胞的定义,干细胞的举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