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岭南版(2024)美术七年级下册(2024)教学设计全册
初中美术岭南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第14课 鸟鸣枝头精品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美术岭南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第14课 鸟鸣枝头精品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了解中国花鸟画的特点和发展历程,认识到花鸟画中鸟的表现形式和艺术价值。
掌握鸟的基本结构和动态特征,学会运用椭圆形组合的方法勾勒鸟的结构和动态,并能用写意技法表现鸟的形态。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比欣赏中国花鸟画中的鸟与现实照片中的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
借助对经典花鸟画作品的分析,提高学生对画面艺术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在实践练习中,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使其能够运用所学技法创作有鸟的绘画作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花鸟画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观察和热爱,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鸟的基本结构和动态特征的把握。
运用椭圆形组合的方法表现鸟的结构和动态。
掌握写意技法画鸟的步骤和方法。
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在绘画中表现出鸟的神韵和生动姿态。
让学生在实践中灵活运用笔墨、色彩,体现中国画的独特韵味。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欣赏法、示范法、实践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5 分钟)
教师提前在教室布置一些鸟的标本、模型以及播放鸟鸣声的音频,营造出鸟儿在枝头的氛围。
上课伊始,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鸟儿,提问:“同学们,今天我们教室里来了许多可爱的小伙伴,大家仔细观察,这些真实的鸟儿都有哪些特点?” 学生自由发言,描述鸟儿的外形、颜色、动作等。
教师展示一些中国花鸟画中鸟的图片,接着问:“那大家再看看这些中国画里的小鸟,和我们刚才看到的真实鸟儿有什么不同呢?” 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从而引出本节课的课题 ——《鸟鸣枝头》。
(二)新授(20 分钟)
对比欣赏(5 分钟)
教师将中国花鸟画中鸟的图片与现实中鸟的照片同时展示在大屏幕上,让学生仔细对比观察。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从造型、色彩、表现手法等方面分析两者的差异。
每组选派代表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教师进行总结和补充,强调中国画中的鸟往往经过画家的艺术加工,更注重神韵和意境的表达,通过笔墨、线条等元素来传达画家的情感和审美。
作品赏析(5 分钟)
教师展示清代画家张敔的《花卉图》和马元驭的《杏花燕子》。
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内容,描述画面中鸟儿的姿态、周围的环境以及色彩的搭配。
提问学生:“从这两幅作品中,你们感受到了怎样的氛围?画家运用了哪些艺术语言来表现这种氛围?” 鼓励学生从线条、色彩、构图等方面进行分析。
学生发言后,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帮助学生理解画家如何通过画面传达情感,以及花鸟画中艺术语言的运用。
鸟的结构(5 分钟)
教师拿出一只鸟的标本,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鸟的结构。
一边观察,一边讲解鸟的结构包括嘴、头、颈、背、胸、翅膀、腿等部分,并在黑板上用简单的线条勾勒出鸟的结构示意图。
让学生用手在空中跟随教师的示范,比划鸟的结构,加深记忆。
鸟的动态(5 分钟)
教师播放一段鸟儿在枝头活动的视频,让学生观察鸟的不同动态。
提问学生:“视频中的鸟儿都有哪些动态?” 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总结,如站立、翘爪、回首、低头等。
邀请几位学生上台模仿鸟儿的不同动态,其他学生观察并指出动态的特点。
教师在黑板上分别画出几种常见的鸟的动态,讲解如何通过身体各部分的变化来表现不同的动态。
(三)示范(10 分钟)
鸟不离卵法(5 分钟)
教师介绍用椭圆形组合的方式来画出鸟的结构和动态,即 “鸟不离卵” 的方法。
以一只站立的鸟为例,教师在黑板上先用椭圆形勾勒出鸟的头部、身体、翅膀等部分的大致形状,表现出鸟的动态。
一边画一边讲解每个椭圆形的位置和大小变化,以及如何通过椭圆形的组合来体现鸟的结构和动态特征。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跟着教师的示范,用椭圆形尝试勾勒鸟的结构和动态,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问题。
写意技法画鸟(5 分钟)
教师通过视频展示用写意技法表现小燕子的过程。
学生观察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步骤:
先用笔蘸浓墨,用侧锋按压画出头部。
再用侧风概括身体和翅膀的基本型。
第三步是提笔画细长的翅膀和尾巴。
第四步是用中锋勾勒嘴部和腹部,点出眼睛。
最后一步是用笔蘸少许曙红涂画腹部,体现墨与色的结合,也是墨与线条的结合。
教师在黑板上再次示范,强调用笔的轻重、虚实、疏密变化,以及墨色的浓淡干湿处理。
(四)练习(15 分钟)
小练习(5 分钟)
学生根据教师示范的 “鸟不离卵” 法,进行一个 2 分钟的小练习,快速勾勒出几种不同动态的鸟的结构。
教师巡视,对学生的表现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选取部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之处。
写意画练习(10 分钟)
学生尝试练习用写意技法画小燕子,要求学生注意用笔、用墨、用色,表现出小燕子的形态和神韵。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在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鼓励学生大胆创作。
(五)作品欣赏(5 分钟)
教师展示一些同龄人的优秀作品,包括不同风格和表现手法的有鸟的绘画作品。
引导学生欣赏这些作品,分析作品中鸟的表现形式、色彩运用、构图特点等,启发学生的创作思路。
组织学生讨论:“你最喜欢哪一幅作品?为什么?” 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欣赏感受和对作品的理解。
(六)实践创作(15 分钟)
布置作业:让学生创作一幅有鸟的画,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鸟的种类和表现手法,注意用笔、用墨、用色,表现出鸟的形态结构和所处的环境,营造出一定的意境。
学生开始创作,教师在教室里巡回指导,关注学生的创作过程,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大胆表现。
(七)展示评价(10 分钟)
学生完成作品后,将作品展示在教室的展示区。
组织学生进行自评,每个学生向大家介绍自己作品的创作思路、表现手法以及想要表达的情感。
其他学生进行互评,从作品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两个方面进行评价,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教师进行总结评价,肯定学生的努力和创意,对学生的作品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同时针对作品中存在的普遍问题进行集中讲解和指导,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绘画水平。
(八)总结延伸(5 分钟)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包括中国花鸟画的特点、鸟的结构和动态、写意技法画鸟的步骤等。
强调中国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关注和学习中国画,传承和弘扬这一传统艺术。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课后收集更多关于中国花鸟画的资料,了解不同画家的风格和作品,尝试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和技法创作更多以鸟为主题的作品,举办班级画展。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岭南版(2024)第16课 有凤来仪获奖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美术岭南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第15课 鹰击长空优秀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美术第2课 丰收的果实优秀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