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物质的量课文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物质的量课文ppt课件,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物质的量,化学计量数,molHCl,守恒法,SH2SO4,mol·L-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核心知识讲解】一、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基本步骤
[问题讨论] 从以上例子可以得出:(1)任意物质的粒子(构成粒子,下同)数目之比等于 ______________ 之比。(2)同一种物质任意状态的粒子数目之比等于 之比。(3)化学方程式中, 之比=各物质的 之比=各物质粒子数目之比。(4)化学方程式除可以表示反应物、生成物的粒子数目关系和质量关系外,还可以表示它们的物质的量关系,如H2+Cl2===2HCl可表示1 ml H2与1 ml Cl2完全反应生成 。
二、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三个规范”(1)书写规范:各种符号的书写要规范,大写字母与小写字母的意义各不相同。如“M”表示摩尔质量,而“m”表示质量;“N”表示微粒数,而“n”表示物质的量。(2)符号规范①设未知数直接用各物理量的符号表示,且要注明物质(或粒子)的符号。如设参加反应HCl溶液的体积为V[HCl(aq)]。②各物理量及单位、物质的名称、公式等尽量用符号表示。如已知NaOH溶液的体积和物质的量浓度,求NaOH的质量时就写成:m(NaOH)=c(NaOH)·V[NaOH(aq)]·M(NaOH)。(3)单位规范:把已知量代入计算式中计算时都要带单位且单位要统一。
[典例] 向足量的500 mL NaOH溶液中投入10.8 g Al,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后,则:(1)Al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2)参加反应的NaOH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3)生成标准状况下H2的体积为________。
[解析] 根据物质的量、摩尔质量和质量之间的等式关系,n= ,能求出Al的物质的量。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能求出参加反应的NaOH和生成H2的物质的量,则能求出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及标准状况下H2的体积。
学习任务二 化学计算中的三种常用方法一、关系式法当已知物和未知物之间是靠多个反应来联系时,只需直接确定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即“关系式”。(1)根据化学方程式确定关系式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量的关系写出关系式。
如:把CO还原Fe2O3生成的CO2通入到澄清石灰水中,求生成沉淀的量。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CO+Fe2O3 2Fe+3CO2,CO2+Ca(OH)2=CaCO3↓+H2O。则关系式为3CO~3CO2~3CaCO3,即CO~CaCO3。(2)根据原子守恒确定关系式上述例子中也可直接根据碳原子守恒得出CO~CaCO3。
例1 硫黄制硫酸时发生的反应有①S+O2 SO2 ②2SO2+O2 2SO3③SO3+H2O=H2SO4(1)写出由硫黄制取硫酸的关系式: 。 (2)假设64 g硫黄完全反应,可制取硫酸的质量为 g。
例2 已知:①碳酸钠高温不分解;②碳酸氢钠受热发生分解反应2NaHCO3 Na2CO3+H2O+CO2↑。充分加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19 g,完全反应后固体质量减轻了3.1 g,求:(1)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是 g。
例3 已知:①碳酸钠高温不分解;②碳酸氢钠受热发生分解反应2NaHCO3 Na2CO3+H2O+CO2↑。充分加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19 g,完全反应后固体质量减轻了3.1 g,求:(2)将剩余固体溶于水配成300 mL溶液,其中c(Na+)是 。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化学方程式2H2+O2 2H2O的意义为2 ml H2和1 ml O2在点燃的条件下完全反应生成2 ml H2O。 ( )(2)将9.2 g金属Na分别投入到100 g 0.365%、3.65%、36.5%三种不同质量分数的盐酸中,放出的H2一样多。 ( )(3)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时,各物质对应的各物理量的单位,左、右、上、下都必须相同。 ( )(4)等物质的量的钠、镁、铝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在相同状况下体积之比为1∶2∶3。 ( )
(5)0.1 ml Zn和Fe的混合物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一定生成0.1 ml H2。 ( )(6)0.1 ml Al与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3.36 L H2。 ( )(7)将铝投入到硫酸溶液中,当有3 ml 电子发生转移时,反应的铝为27 g。 ( )(8)1 L 0.1 ml·L-1硫酸溶液中加入0.2 ml Fe,生成0.2 ml H2。 ( )
2.在500 mL NaOH溶液中加入足量铝粉,反应完成后共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33.6 L,该NaOH溶液的浓度为( )A.1 ml·L-1 B.2 ml·L-1 C.1.5 ml·L-1 D.3 ml·L-1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第三节 物质的量课文配套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粒子数目,物质的量,守恒法,随堂评估·知能落实,S~H2SO4,3mol,1mol,12L,Na2CO3,碳原子守恒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金属材料教学ppt课件,共5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目录索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物质的量课前预习ppt课件,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夯基提能·一遍过,c·V溶液,mol,物质的量,24L,答案D,答案C,答案B,随堂演练·全通关,答案A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