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节 基因在染色体上课文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节 基因在染色体上课文ppt课件,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主要内容,萨顿的假说,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的核心,基因分离定律的核心,假说的内容,原因依据,果蝇的染色体,雌配子,雄配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人有46条染色体,但是旨在揭示人类基因组遗传信息的人类基因组计划却只测定人的24条染色体的DNA序列。讨论:
1.对人类基因组进行测序,为什么首先要确定测哪些染色体?
测定人类基因组的基因序列,就要知道包含人类基因组的全部染色体组由哪些染色体组成
2.为什么不测定全部46条染色体?
在常染色体中,每对同源染色体上分布的基因是相同的或等位基因,所以每对只测序1条即可;而性染色体X和Y的差别很大,两条性染色体都要测序,因此测定22条常染色体和两条性染色体,共24条。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 遗传因子 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 遗传因子 发生分离;分离后的 遗传因子 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请尝试将下面分离定律中的“遗传因子”换成“同源染色体”。
1903年,美国遗传学家萨顿,用蝗虫细胞做材料,研究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他发现孟德尔假设的一对遗传因子,也就是等位基因,它们的分离与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分离非常相似。
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分离
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
基因和染色体有明显的平行关系
基因(遗传因子)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也就是说,基因就在染色体上。
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具体存在着平行关的哪些证据?
在杂交过程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
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
只有成对的基因中的一个
只有成对的染色体中的一条
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
同源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思考·讨论 分析减数分裂中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孟德尔的遗传理论和萨顿的假说遭到同时代的遗传学家摩尔根()的强烈质疑。
我更相信的是实验证据,我要通过确凿的实验找到遗传和染色体的关系!
摩尔根的这种大胆质疑,科学务实的研究精神是值得我们努力学习的。
优点:容易饲养、繁殖快、后代多、相对性状明显、染色体数目少且性状有明显差别染色体数目少(4对),便于观察
提出问题:白眼性状总是与性别相关联,如何解释?
1 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
3对常染色体+XX
3对常染色体+XY
根据减数分裂的过程,推测雌、雄果蝇产生的配子的染色体组成:
请推导控制眼色的基因的位置
猜想:如果按照萨顿的理论,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应该在哪?
能否位于Y染色体上?为什么
控制白眼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相应的等位基因。
根据假设,用遗传图解来演绎杂交实验的结果:
做出假说:控制白眼的基因(用w表示)在X染色体上,而Y染色体不含有它的等位基因。
得出结论:控制白眼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相应的等位基因。。
摩尔根为了验证他的假说,设计了新的实验进一步验证:
仅根据这个实验能否证明控制基因在X染色体上?
(2)将得到的白眼雌果蝇和红眼雄果蝇杂交
摩尔根的研究方法是什么?
凡是红眼全是雌果蝇,白眼全是雄果蝇,与推断一致。
证明: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
控制白眼基因(w)在X染色体上,而Y染色体上不含有它的等位基因。
为什么白眼性状的表现总是与性别相联系?
从此,摩尔根成了孟德尔理论的坚定支持者。
4 摩尔根的研究方法
果蝇的体细胞有4对染色体,携带的基因有1.3万多个。
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个基因
摩尔根首次把一个特定基因(决定果蝇眼色的基因)和一个特定染色体(X染色体)联系起来从而用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在杂合体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的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1.基于对同源染色体和非同源染色体上相关基因的理解,判断下列相关表述是否正确。(1)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相同位置的基因控制同一种性状。( )(2)非等位基因都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2.基因主要位于染色体上,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表述,错误的是 ( )A.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 B.染色体就是由基因组成的C.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 D.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节 DNA的结构图文ppt课件,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脱氧核苷酸,DNA的结构,巩固练习,胞嘧啶C,腺嘌呤A,鸟嘌呤G,胸腺嘧啶T,脱氧核糖,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节 基因在染色体上获奖课件ppt,共25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节 基因在染色体上获奖课件ppt,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