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2024-2025人教七上数学教案【专辑】
数学七年级上册(2024)第六章 几何图形初步6.3 角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数学七年级上册(2024)第六章 几何图形初步6.3 角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学生学会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并且能够进行简单的角度加减运算.
2.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探索发现的形式归纳出比较角度大小的方法,并且学会运算.
3.培养自主学习、归纳比较的能力,增强数学学习的乐趣.
4.素养目标:数学运算、逻辑推理、应用意思.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并且能够进行简单的角度加减运算.
难点:体会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三、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度量法与叠合法
与线段长短的比较类似,我们可以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然后比较它们的大小(度量法);也可以把它们的一条边叠合在一起,通过观察另一条边的位置来比较两个角的大小(叠合法)
结合图形,比较∠AOB与∠A′O′B′的大小.
∠AOB_<_∠A′O′B′ ∠AOB_=_∠A′O′B′ ∠AOB_>_∠A′O′B′
思考
类比两条线段的和与差,你能结合右边图形说明什么是两个角的和与差吗?
图中共有_ 3_个角分别是: ∠AOB,∠AOC,∠BOC _.
∠AOC是∠AOB与∠BOC的和,记作:∠AOC=∠AOB+∠BOC.
∠AOB是∠AOC与∠BOC的差,记作:∠AOB=∠AOC-∠BOC.
类似地,∠AOC-∠AOB= ∠BOC .
探究
参考下图,借助一副三角尺的角,结合角的和、差运算,可以画出哪些度数的角?
例2
如图,O是直线AB上一点,∠AOC=53°17′,求∠BOC的度数.
分析:AB是直线,∠AOB是平角.∠BOC与∠AOC的和是∠AOB.
解:由题意可知,∠AOB是平角,∠AOB=∠AOC+∠BOC,
所以 ∠BOC=∠AOB-∠AOC
=180°-53°17′
=179°60′-53°17′
=126°43′
进行角度的加、减运算时,要将度与度、分与分、秒与秒分别相加、减. 分、秒相加时逄60要进位;相减时,如不够减要借1作60. 本题中应借1°,先将180°化为179°60′再进行减法运算.
练习
1.填空题.
(1)如果∠1=∠2,∠2=∠3,则∠1_____∠3;
(2)如果∠1>∠2,∠2>∠3,则∠1_____∠3.
2.按图填空.
(1)∠AOB+∠BOC=_______;
(2)∠AOC+∠COD=_______;
(3)∠BOD-∠COD=_______;
(4)∠AOD-_______=∠AOB.
课堂小结
1.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2.还有没解决的问题吗?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角的大小的比较、角的和差关系.可利用类比线段的学习方法引出角的大小的比较的两种方法:度量法、叠合法.对于本节教学要把握以下几点:1.首先在讲授知识的过程中,必须对旧的知识进行适当的复习,使学生能对角的知识有一个更深的记忆;2.在角的形象比较中,要努力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3.重叠法是一个难点,但此法比较适用于实际中的比较,对于角度的计算要设计各个类型的教学.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4.3.1 角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导入,合作探究,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 几何图形初步4.3 角4.3.1 角教案,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景,谈话导入,精讲点拔,质疑问难,课堂活动,强化训练,延伸拓展,巩固内化,学生练习,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1 整式教案,共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拓展延伸,收集汇总,小组自由展示,展示成果,点拨评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