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高中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二课件PPT全册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1节 群落的结构示范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1节 群落的结构示范课ppt课件,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原始合作互惠,互利共生,生物A,生物B,营养关系,种间竞争,体内寄生,体表寄生,1同升同降,原始合作或互利共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种间关系的主要类型
(1)概念: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时,双方_______,但是分开后,各自______________; (2)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举例:
双方互利;若分开也可独立生活
海葵与寄居蟹、鳄鱼与牙签鸟
海葵坐着“寄居蟹开的房车”在海底旅行,但它要确保司机安全
蚜虫和蚂蚁是原始合作的典型事件,蚂蚁喜欢吃蚜虫分泌的蜜露,并把蜜露带回蚁穴喂养幼蚁。同时,蚂蚁精心保护蚜虫,驱赶并杀死蚜虫的天敌,越冬时还会把蚜虫的卵带回蚁穴加以保护。
(4)数量坐标图和营养关系图
(1)概念:两种生物长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举例:
植物向根瘤菌提供有机养料,根瘤菌则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变为含氮的养料,供植物利用。
地衣(藻类与真菌共生体)
(3)特点:如果彼此分开,则双方或者一方不能独立生存。
数量上两种生物同时增加,同时减少,呈现出“同生共死”的同步性变化。
(1)概念:____或________生物共同利用同样的_________和_____而产生的________的现象。
(2)举例:同一草原上生活的非洲狮和斑鬣狗
竞争的结果常表现为相互抑制,有时表现为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灭亡。
(3)数量坐标图和营养关系图
竞争激烈程度取决于空间, 食物重叠的范围
①竞争能力悬殊时,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灭绝
②竞争能力相当时,相互抑制
生活环境、生活习性越相近的物种间斗争越激烈。
(1)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2)举例:
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
生活在加拿大北方森林中的猞猁捕食雪兔。研究人员在90多年的时间里,对猞猁和雪兔的种群数量做了研究,结果如下图所示。
1.分析猞猁和雪兔种群数量的波动情况。2.猞猁的存在对整个群落的稳定起何作用。
(4)特点:生物A为_________,_____增加______减少;一般情况下数量峰值_____;生物B为____________,_____增加______减少;一般情况下数量峰值_____;
易错提示 以下情况不属于捕食:a.一种生物以非生物为食,如牛饮水;b.一种生物以同种的幼体为食,如鲈鱼以本种的幼鱼为食,这属于种内斗争。
“先增先减”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的为捕食者
(1)概念:一种生物从另一种生物(宿主)的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中_________并通常对宿主_________的现象;(2)举例:(3)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蚊子与人、噬菌体和细菌、马蛔虫和马
寄主受害,寄生者受益,分开对寄生者不利。
宿主的个体数有可能减少,有可能不变;一般情况下,宿主的个体数不会变为零。
稻田中生活着多种底栖动物。在稻田中饲养中华绒螯蟹(俗称“河蟹”),由于河蟹喜食底栖动物和杂草,底栖动物和杂草都会减少。同时,河蟹的爬行能起到松动田泥的作用,因而有利于水稻的生长。讨论
1.河蟹与底栖动物(如螺类)的关系是怎样的?
2.提高河蟹的种群密度,稻田中其他动物种群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河蟹捕食底栖动物,它们之间存在捕食关系;河蟹和某些底栖动物可能还会捕食水中的浮游生物,因此河蟹与底栖动物的种间关系可能还包括种间竞争。
河蟹会吃掉更多的底栖动物和杂草,导致底栖动物等的数量减少;河蟹的爬行活动对田泥有松动作用,可以改善田泥的土壤肥力而有利于水稻的生长,可能会引起以水稻为食物的其他动物的数量增加。
(1)种间竞争与捕食种间竞争是因争夺资源、空间等生活条件而发生的斗争;捕食则是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目的是获得食物以维持自身生存。
(2)捕食与寄生捕食是获取对方正常组织,造成器官、组织结构不完整,导致对方死亡;寄生是生活在一起的生物,一方获利并对另一方造成损害,但一般并不把对方杀死。
(3)互利共生与原始合作(互惠)原始合作的两种个体分开后各自能独立生活;互利共生的两种个体分开后至少对一方不利。
互利共生是物种之间不能分开的一种互利关系,这种关系已经达到了失去一方,另一方也不能生存的密切程度。
(“+”表示有利,“-”表示有害)
(1)上述种间关系都有利于种群的进化。(2)捕食者与被捕食者通过捕食关系在数量上相互制约。(3)一般情况下,捕食者不会将被捕食者全部捕获;寄生生物一般会给宿主造成一定伤害,但不立即导致宿主死亡。
说出以下图形分别对应的种间关系
1、鳄鱼常爬上岸来躺着不动,并张开口让一种小鸟吃口腔内的小虫,当敌害来临时,鸟惊飞,鳄鱼逃走。下列有关上述生物之间的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敌害与鳄鱼之间属于捕食关系
B.鳄鱼与小虫之间属于寄生关系C.鳄鱼与小鸟之间属于原始合作关系
D.小鸟与小虫之间属于种间竞争关系2、某种植物病毒V通过稻飞虱吸食水稻汁液在水稻间传播。稻田中青蛙数量的增加可减少该病毒在水稻间的传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青蛙与稻飞虱是捕食关系B.水稻与青蛙是种间竞争关系C.病毒V与青蛙是寄生关系D.水稻和病毒V是互利共生关系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1节 群落的结构课文ppt课件,共4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①形成原因,②分类,垂直结构,水平结构,群落的空间结构,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温度等,无机盐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第1节 群落的结构精品ppt课件,共5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水平结构,思考·讨论,探究·实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1节 群落的结构优质课件ppt,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种间关系,原始合作,互利共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