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小学科学新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1单元第3课《捏泥巴》教案(2025春版)

    小学科学新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1单元第3课《捏泥巴》教案(2025春版)第1页
    还剩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4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小学科学3 捏泥巴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3 捏泥巴教案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点与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捏泥巴》课程围绕传统民间艺术泥塑展开,内容涵盖了从泥土的获取、处理到泥塑创作的全过程,以及对生活中泥土制品的认知。通过让学生体验捏泥巴,不仅能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还能让学生了解传统手工艺,感受泥土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审美能力。课程内容贴近学生生活,符合一年级学生好奇、好动的特点,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充满探索欲望,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对泥巴有一定的接触,但大多只是简单玩耍,缺乏对泥巴系统的认识和捏泥巴的技巧。在这个阶段,学生的手部精细动作和空间感知能力正在发展,需要教师引导他们学习基本的泥塑方法。同时,学生在团队协作和艺术表达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培养。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了解捏泥巴的基本流程,包括挖取泥土、筛选、和泥等环节,掌握简单的泥塑制作方法。
    2.通过亲手制作泥塑作品,锻炼手部肌肉,提高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培养耐心和专注力。
    3.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泥土制品,了解它们的名称和用途,感受泥土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和重要价值。
    4.激发学生对传统民间艺术的兴趣,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捏泥巴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制作出简单的泥塑作品;了解生活中常见泥土制品的名称和用途。
    [难点]在泥塑制作过程中,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塑造出有一定形态和美感的作品;理解泥土制品在生活中的文化内涵。
    【教学准备】
    [教师]不同孔目的筛子若干、小铲子、水桶、水、和好的泥团若干、泥塑工具(如泥塑刀、滚轮等)、展示用的学生泥巴作品图片和视频、生活中泥土制品的图片和实物(如陶罐、砖瓦等)、多媒体设备。
    [学生]提前准备一个小铲子、一个小桶(用于挖泥土),围裙或旧衣服(防止弄脏衣物)。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5分钟)
    1.展示图片和视频
    播放一段小朋友们在户外玩泥巴的视频,以及一些精美的泥塑作品图片,提问:“同学们,你们在视频里看到了什么?这些泥塑作品漂亮吗?想不想知道它们是怎么做出来的?”引导学生观察并分享自己的感受。
    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捏泥巴,一起体验用泥巴创造的乐趣。”
    2.交流讨论
    组织学生交流自己之前玩泥巴的经历,如在什么地方玩过、怎么玩的等。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分享自己的有趣故事,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
    (二)了解泥巴(8分钟)
    1.讲述泥巴来源
    向学生介绍现在小朋友常用的纸黏土和爷爷奶奶小时候直接从地里挖来的泥巴的区别,提问:“为什么以前的人要从地里挖泥巴来玩呢?”引导学生思考过去的生活方式和资源获取途径,感受时代的变化。
    展示不同地方的泥土图片,如花园、菜地、河边的泥土,让学生观察泥土的颜色、质地等差异。
    2.泥巴的处理
    讲解挖取泥土的注意事项,如要在大人陪同下到合适的地方挖,不要破坏植物和环境等。
    介绍筛选泥土的方法:展示大孔目、中孔目、小孔目筛子,向学生讲解不同孔目筛子的作用,让学生直观感受筛子对泥土颗粒大小的筛选效果。请几位学生上台尝试用不同筛子筛选泥土,其他学生观察并思考:“不同筛子筛出的泥土有什么不一样?”
    组织学生讨论筛选后的泥土还需要进行什么处理,引出和泥环节。
    (三)捏泥巴实践(15分钟)
    1.和泥指导
    教师示范和泥过程:往筛出的泥土中慢慢加水,同时用手搅拌,边搅拌边讲解加水的量和搅拌的力度,提醒学生注意安全,不要把水溅到眼睛里或身上。“同学们,看老师是怎么和泥的,水不能加太多也不能太少,加到泥土能和成一个不粘手的泥团就可以啦。”
    学生分组和泥,教师巡视各小组,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指导,确保每个小组都能成功和出合适的泥团。
    2.泥塑制作
    展示一些简单的泥塑作品图片,如圆球、圆柱、小动物等,引导学生思考可以用泥巴制作什么。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大胆创作。
    教师示范简单的泥塑制作方法,如搓、捏、压等技巧:“同学们,我们可以把泥团搓成圆球做小动物的脑袋,把泥条捏成弯弯的形状做小尾巴。”
    学生开始制作泥塑作品,教师巡视指导,鼓励学生互相交流、互相学习。提醒学生注意卫生,不要把泥巴弄到衣服上和教室里。对于遇到困难的学生,及时给予帮助和启发。
    (四)作品展示与交流(8分钟)
    1.作品展示
    组织学生将自己制作的泥塑作品放在展示台上,邀请每位学生上台介绍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思路和制作过程中的有趣故事。“哪位同学先来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呀?说一说你做的是什么,是怎么想到要做这个的?”
    2.交流评价
    引导其他学生认真倾听,给予积极的评价和建议:“你觉得他的作品哪里做得好?你有什么更好的想法可以帮助他把作品做得更漂亮吗?”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总结评价,肯定学生的创意和努力,同时针对作品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创作中不断提高。
    (五)认识生活中的泥土制品(6分钟)
    1.展示实物和图片
    展示陶罐、砖瓦、陶俑等生活中常见的泥土制品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形状、颜色、用途等特点,提问:“同学们,你们在哪里见过这些东西?它们是用来做什么的?”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进行回答。
    2.讲解用途和文化内涵
    向学生讲解这些泥土制品在生活中的具体用途,如陶罐可以用来装东西,砖瓦用于建造房屋等,同时介绍它们所蕴含的文化内涵:“这些泥土制品不仅实用,还承载着我们的传统文化。比如陶俑,它是古代人们制作的艺术品,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生活。”帮助学生了解泥土制品在生活和文化中的重要价值。
    (六)课堂总结与作业布置(3分钟)
    1.课堂总结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提问学生:“今天我们学习了捏泥巴,谁能说一说捏泥巴都有哪些步骤?生活中还有哪些泥土制品?”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巩固学习成果。
    总结学习收获:“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学会了捏泥巴,还认识了很多生活中的泥土制品。希望大家在课后继续发挥想象力,用泥巴创造更多有趣的作品。”
    2.作业布置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在家里找出用泥土制作的器物,记录它们的名称和用途,下节课与同学们分享。鼓励学生和家长一起完成作业,增进亲子互动。

    相关教案

    小学科学苏教版(2024)一年级下册(2024)12 动物与植物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苏教版(2024)一年级下册(2024)12 动物与植物教案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点与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苏教版(2024)9 玩空气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苏教版(2024)9 玩空气教学设计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点与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教版(2024)一年级下册(2024)7 找空气教案:

    这是一份苏教版(2024)一年级下册(2024)7 找空气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点与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