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整体教学】1.3《捏泥巴》课时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6684522/1-173882191354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大单元整体教学】1.3《捏泥巴》课时教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6684522/1-173882191356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大单元整体教学】第一单元《石头与泥土》整体设计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6684522/0-173882191261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大单元整体教学】第一单元《石头与泥土》整体设计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6684522/0-173882191264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大单元整体教学】第一单元《石头与泥土》整体设计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6684522/0-17388219126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大单元整体教学】苏教版科学一年级下册教学课件+单元整体设计+课时教案
科学一年级下册(2024)3 捏泥巴优秀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科学一年级下册(2024)3 捏泥巴优秀教学设计,文件包含大单元整体教学13《捏泥巴》课时教案docx、大单元整体教学第一单元《石头与泥土》整体设计docx等2份教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教案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3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捏泥巴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凸显了一个“玩”字,带着学生在玩中学、玩中悟。教材编写上,按照任务驱动的思路,从“玩泥巴”的需要出发,设计并安排活动,分别是挖泥土的活动(取材),筛泥土的活动(选材),和泥、捏泥的活动(制作),泥塑烧制的资料学习或操作活动(再加工)。第一个活动,通过读图,由自己玩泥巴去思考爷爷奶奶小时候是怎么玩泥巴的,激起学生想去体验的欲望。第二个活动,做泥塑。课前指导学生在花圃、农田等处挖一些泥土备用晒干。课堂上,首先要拣出不是泥土的东西,再把大的土块捻碎,接下来就是用筛子筛,得到细细的泥土。学生在活动中会发现,泥土中混杂着许多东西,而组成泥土的物质可以分成大小不同的颗粒。然后用筛得的泥土加水和成泥,做一个自己喜欢的物品。在活动中体验比较,哪种泥土更容易做泥塑。第三个活动,在第二课和第三课的学习基础上,引导学生用比较细土和细沙的不同点。随后通过阅读图文资料,知道泥塑可以烧制出陶器,和细沙有不同的用途。
2.学习者分析
玩泥巴是学生的最爱之一。不过学生一般玩的是纸黏土,没有玩过自然中的泥巴。自然中的泥巴多种多样,哪种泥巴适合做泥塑,学生的认知基本缺失。教师要重点引导学生在活动体会不同泥土的特征和用途。
3.学习目标确定
科学观念:能描述泥土的颜色、颗粒大小、表面粗糙程度等外部特征。
科学思维:能借助表格整体描述泥土特征,并与沙子比较它们的不同。
探究实践:经历做泥塑的动手实践过程,初步学会筛泥土、捏泥塑的方法。
态度责任:能体会玩泥巴的乐趣,乐于参与到捏泥塑的活动中,以能做出一个有创意的作品为荣。
4.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经历做泥塑的动手实践过程。
难点:和泥制作泥塑。
5.学习评价设计
评价内容
评价指标
表现程度
自评
互评
师评
☆☆☆
☆☆
☆
做泥塑
能掌握筛泥土、捏泥土的方法
能
基本能
不能
比较泥土和细沙
能描述泥土和沙子的不同特征,了解泥塑作用
能
基本能
不能
学习收获
6.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一:创设情境,聚焦问题
教师活动1
1. 这些玩具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
2. 通过加水、手捏和使用各种工具后,纸黏土会变成不同的形状,一般用于制作泥人、小饰物等。我们的爷爷奶奶,小时候是怎么玩泥巴的?(播放视频)
3. 他们玩的泥是从哪里弄来的?
4. 想不想体验一下玩泥巴的感受?
学生活动1
纸黏土
通过视频,了解爷爷奶奶玩泥巴情况。
直接从地里挖出来的
活动意图说明:通过图片、视频,引起学生对做泥塑的已有经验和探究欲望。
环节二:做泥塑
教师活动2
一、做泥塑
(一)课前准备与指导
1. 取土
带上工具(小铲)去花园或菜地里挖一些土。
2. 晒土
在阳光充足的地方,把土摊平,晾晒直到晒干。注意要定时翻动。
(二)课堂筛土与制作(边讲解边指导学生操作)
1. 筛土
①拣出泥土中较大的碎石子
②把较大的干土块捻碎
③用大、中、小不同孔目的筛子筛泥土
④筛玩的泥土装入不同的容器里
组织学生讨论:不同孔目的筛子筛出的泥土有什么不同?
2. 选择一种泥土,加水,和成泥团。
组织学生交流:哪一个更容易和成泥团?
3. 制作
把和成的泥团用搓、擀、拍、捏等方法制作一个小茶杯、小水壶、小泥人等自己喜欢的形象,让它阴干。
4. 展示
展示我们的作品。
学生活动2
小组合作或在大人陪同下取土、晒土,注意安全
在老师指导下一步步操作,观察
讨论交流后,连线
选择泥土,加水和泥
土越细,越容易
制作,可以独立制作,可以小组合作完成
活动意图说明:通过取土、晒土、晒土、、拣土、和泥、制作等经历,发现泥土的特点——有杂质、可以有大有小等,感受玩泥巴的乐趣。
环节三:比较泥土和沙子
教师活动3
1.观察细土和细沙,它们有什么不同?
将观察的结果填写在两张特征卡中。
2. 阅读下图,说说古人是怎么制作泥土器物的。
很早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学会将泥土捏成罐子、乐器、玩偶,做成砖………再把泥坯放到窑里,烧制成器物。古人制作过程和我们有什么不同?
学生活动3
回顾看、摸、加点水搓的结果,填写特征卡
看图回答:捏泥坯——烧制——成品
我们是用阴干的办法,古人使用烧制的办法。
活动意图说明:通过比较,进一步认识泥土特点,了解泥塑作用。
7.板书设计
捏泥巴
做泥塑:挖土、晒土、筛土、和泥、制作
泥土:颗粒细小、黑色、细腻、更易成形
8.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课堂练习:
1. 做泥塑和陶器时,土要( )越好。
A.越细 B.越粗 C.越干
2.下列物品是用泥塑烧制而成的是( )。
3. 筛泥土时,需要借助的工具是( )
4. 土加水和成泥后与原来的土的不同之处是( )。
A.有黏性 B.沾手 C.透水性好
5. 泥巴不可以捏成的容器是( )
A.茶杯形 B.圆桶形 C.透明状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泥巴不能做成任意的形状 B.可以用沙子打水漂 C.筛子筛出的泥土越来越细
7. 将泥土和沙子特征进行连线。
颗粒大
颗粒小 泥土
细腻
粗糙 沙子
易成形
【参考答案】
1.A 2.A 2.C 4.A 5.C 6.C 7.
作业布置:
在家里找出用泥土制作的器物,记下它们的名称和用途。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苏教版(2024)一年级下册(2024)第1单元 石头与泥土2 玩沙子一等奖教案,文件包含大单元整体教学12《玩沙子》课时教案docx、大单元整体教学第一单元《石头与泥土》整体设计docx等2份教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教案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苏教版(2024)一年级下册(2024)1 捡石头精品教学设计,文件包含大单元整体教学11《捡石头》课时教案docx、大单元整体教学第一单元《石头与泥土》整体设计docx等2份教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教案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科学一年级上册(2024)第1单元 走进科学教案,共1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