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漏》第1课时 教案 小学语文统编版三年级下册

    《漏》第1课时 教案  小学语文统编版三年级下册第1页
    《漏》第1课时 教案  小学语文统编版三年级下册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三年级下册漏第1课时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三年级下册漏第1课时教案,共5页。
    教学分析:
    《漏》选自统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是本单元的第三篇精读课文。本文是一则民间故事,故事围绕着“漏”展开,老虎和贼对“漏”极其害怕的心理导致他们不辨真伪、盲目逃窜,幽默地诠释了什么叫“做贼心虚”。文章趣味性强,情节跌宕曲折,对心理活动的描写入木三分,语言上有着鲜明的口语化特点,通俗易懂,读来让人忍俊不禁。
    教学目标:
    1.认识“婆、脊”等9个生字,会写“漏、喂”等13个字,重点指导“漏”、“喂”和“贼”,会读“漏雨 婆婆”等18个词语,读准多音字“哩、旋”。
    2.整体感知课文,通过填空的形式,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3.分角色朗读课文第3至12自然段,深刻体会老虎和贼的心理描写,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教学重点:
    1.认识“婆、脊”等9个生字,会写“漏、喂”等13个字,重点指导“漏”、“喂”和“贼”,会读“漏雨 婆婆”等18个词语,读准多音字“哩、旋”。
    2.整体感知课文,通过填空的形式,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分角色朗读课文第3-12自然段,深刻体会老虎和贼的心理描写,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教学准备:ppt、图片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1.看图猜故事:《牛郎织女》《哪咤闹海》《嫦娥奔月》《神笔马良》《哪咤闹海》……
    2.过渡:民间故事就是老百姓口耳相传的故事,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一个新的民间故事——《漏》。(板书课题)拿出小手和老师写一写课题。
    3.看到这个“漏”字,你想知道什么?
    设计意图:由学生较熟悉的民间故事入手,引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
    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初读反馈
    (1)字词检测,读准字音。
    漏雨 婆婆 喂着 脊(jǐ)背 小胖驴 小贼 恶狼 哩(li) 莫非 厉害 抱住 颠(diān)倒 蹿(cuān)上去 粘(zhān)胶 旋(xuàn)风 偏要 顺势一纵(zòng) 骨头架
    多音字讲解:哩、旋
    把多音字带到语句中读一读。
    (三)问题探究
    1.梳理大意,选词填空,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思考:《漏》里面有哪些人物?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1)出示第1、2自然段,让学生明白故事发生的起因。
    预设:是因为驴太诱人了,老虎想吃驴,贼想卖掉驴。(张贴人物图片,板书喂,吃,偷)
    (2)随文识字:出示“喂”,喂的右边底下不能多加一笔“丿”。出示“贼”,并且讲解“贼”的演变过程,贼的右边是“戎”,不能写成“戒”,第九笔“丿”不能忘写。
    (3)拿出本子书写“漏、喂、贼”,并进行作业展示。
    (4)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根据老师的提示,简单讲讲这个故事。
    出示填空:
    老公公和老婆婆养的一头小胖驴被贼和老虎惦记上了,贼和老虎在( )的时候,听到( ),以为“漏”( ),吓得( )。被雨一淋,老虎和贼清醒了,想要( ),在( ),又以为( ),老虎和贼吓得( ),原来,老婆婆口中的“漏”是( )。
    (5)出示老公公和老婆婆说的话,你知道他们说的漏是什么吗?(漏雨)(板书担心、漏雨,张贴图片漏)。
    设计意图:选词填空,让学生能够清楚地梳理出故事的主要内容。并且借助随文识字,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基础知识。
    2.配乐学习第6-12自然段,体会故事趣味性。
    (1)用——画出老虎心里想的话。
    (2)用~~~~画出贼心里想的话。
    3.探究活动
    分角色朗读展示,引导:分角色朗读课文第6至12自然段,关注描写老虎和贼心理活动的句子。
    交流描写老虎和贼心理活动的句子。
    ①预设1:我找了这一处:
    “翻山越岭我什么都见过,就是没见过‘漏’,莫非‘漏’比我还厉害?”
    “走南闯北我什么都听说过,就是没听说过‘漏’,莫非‘漏’比我还厉害?”
    “翻山越岭”和“走南闯北”写出了老虎和贼都自认为见多识广。“莫非”表示“猜测”的意思,说明老虎和贼都有点不敢确定,有点怀疑。
    ②预设2:我找到了这一处:
    “坏事,‘漏’捉我来了!”
    “坏事,‘漏’等着吃我哩!”
    我从这里体会到他们心里既紧张又害怕。③预设3:我也找到了一处:
    “‘漏’真厉害,像胶一样,粘住我了。到树跟前,得把它蹭下来,好逃命。”
    “‘漏’真厉害,旋风一样,停都不停,一定是驮到家再吃我。到树跟前,得想法蹿上去,好逃命。”
    两个比喻句,说明老虎和贼都认为“漏”是比自己还要厉害的东西。同时他们非常害怕,指出他们认为“漏”是怪物。(板书害怕、怪物,张贴“漏”图片)
    ④预设4:还有一处:
    “终于甩掉‘漏’了!”
    “终于甩掉‘漏’了!”
    从这里我感觉他们很激动、很开心。
    ⑤引导:一起读一读这些句子,把他们的心情变化读出来。
    4.答疑解惑:老虎和贼连漏是什么都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害怕?
    预设:因为他们做贼心虚,心理恐惧。
    (四)角色扮演
    分角色朗读3-12自然段。
    设计意图:借助老虎和贼的心理活动的句子,让学生反复朗读,感受他们的心理,以及故事的趣味性,角色扮演,大大增加了学生的兴趣。
    (五)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词,梳理了故事的主要内容。抓住了老虎和贼的心理活动,感受到了它们的心理变化,在朗读中体会到了故事的生动有趣。
    (六)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
    (七)板书设计: 漏
    27.




    老公公 老虎
    小胖驴
    害怕

    担心
    老婆婆 贼

    做贼心虚
    漏 “漏”
    (漏雨) (怪物)
    教学反思:
    《漏》是一篇中国民间故事。故事围绕“漏”展开,老虎和贼对“漏”极其害怕的心理,导致他们不辨真伪,盲目逃窜,幽默地诠释了什么叫“做贼心虚”。就因为一个漏字,便使整篇文章奇处环生,虽然它所占篇幅很小,但是整个故事却因它而有趣可笑!
    课堂伊始,我以“看图猜故事”的游戏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让学生读过课文的时候,出示词语,多音字等,随文识字,随之引领学生梳理主要内容。《漏》的趣味性,主要体现在老虎和贼的心理活动和动作上。因此,感受故事的趣味性是本课的学习难点。在本节课上,我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交流老虎和贼的心理活动,抓住重要的词语进行品析、交流学习所得,充分强化了主体意识。在此基础上,以指导感情朗读来深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在学生的主动学习中探究出文章的主旨——做贼心虚。从而告诉学生千万不能干坏事,干坏事是没有好下场的道理。
    但在本课的教学中,对故事语言的口语化、故事情节的趣味化引导还不到位,应在实际的教学中通过结合课件、品味语言、讲解动作等方法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民间故事的趣味性,从而调动学生主动学习语文,主动热爱看书的兴趣。

    相关教案

    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三年级下册漏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三年级下册漏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导入,教学过程,教学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漏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漏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

    小学语文漏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漏教学设计,共5页。

    英语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