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临颍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6694802/0-173908017492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河南省临颍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6694802/0-173908017498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河南省临颍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6694802/0-1739080175007/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河南省临颍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河南省临颍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满分50分,考试时间为50分钟,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满分50分,考试时间为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在观察林地中的生物时,下列同学的做法,错误的是( )
A. 为了拍照清晰,要尽可能使用闪光灯
B. 植物开花结果时,仔细观察花的结构
C. 观察动物时要以不影响动物的正常生活为前提
D. 对观察结果进行客观真实的记录
【答案】A
【分析】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像机、摄像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测量。科学的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要有计划、要耐心;要积极思考相结合、并做好观察记录;观察时要积极思考,还要讨论交流,不能只认真观察自己感兴趣的事物。
【详解】AC.为了不打扰所观察生物的生活,观察动物时要以不影响动物的正常生活为前提,拍照要尽可能不使用闪光灯,故A错误,C正确。
B.花和果实的形态结构是相对稳定的,并且它们出现的时间比较晚,存留的时间比较短,受环境的影响比较小,往往作为被子植物分类的主要依据,因此植物开花结果时,仔细观察花和果实的结构,故B正确。
D.对观察到的生物进行真实客观的记录是生物观察活动的基本要求。在进行观察时,我们应该尽可能准确地记录生物的特征、行为和环境等信息,以便后续的分析和研究。真实客观的记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生物和自然环境,为科学研究和生态保护提供有力的支持,故D正确。
故选A。
2. 公园内,一只雌野鸭正带领着几只刚孵化出的小鸭在水中觅食,看到有人靠近后,雌野鸭大声鸣叫并带领小鸭迅速游到湖中深水处。上述实例中,没有体现出的生物特征是( )
A. 生物能生长、发育和繁殖
B. 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C.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D.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答案】B
【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详解】一只雌野鸭带领几只小鸭正在水中觅食体现了生物能繁殖后代、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看到游人接近后,雌鸭大声鸣叫并带领小鸭迅速游到湖中深水处体现了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可见描述中,没有体现的生物基本特征是生物能排出代谢废物,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3. 如图表示双目显微镜,在调焦观察时,调节载物台的顺序是( )
A. 下降到最低处B. 先上升后下降
C. 上升D. 先下降后上升
【答案】B
【分析】双目显微镜的操作提示:对光调光:打开显微镜电源开关,确认载物台已经降到最低处、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调节两个目镜间距离以适应瞳距,用光源调节旋钮调节视野亮度。调焦观察:把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固定,通过调整移动手轮来移动玻片,将标本移至通光孔中心。 转动粗准焦螺旋,使载物台缓慢上升,至玻片标本尽量接近物镜。此过程要从侧面注视。 转动粗准焦螺旋,使载物台缓慢下降,直到看清物像。微调目镜间距离使双目观察到的视野完全重合。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 转换物镜观察的操作方法与单目显微镜的基本相同。
【详解】由分析可见,将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后,先使载物台上升,再使其下降,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4.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秦氏绢艺,是彩扎工艺的一种形式,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秦氏绢艺”均为手工制作,始终保持不变质、不褪色、不变形,其所用的染色材料主要是天然植物染料。这些植物染料储存在植物细胞的( )
A. 细胞膜中B. 细胞核中
C. 液泡中D. 细胞壁中
【答案】C
【分析】植物细胞的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线粒体,有些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
【详解】A.细胞膜的作用是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故A错误。
B.细胞核中具有遗传物质,是遗传的控制中心,故B错误。
C.液泡中具有细胞液,其中溶解着多种物质,植物染料储存在植物细胞的液泡中,故C正确。
D.细胞壁的作用是保护和支持细胞,故D错误。
故选C。
5. 图甲、图乙分别是黄瓜表层果肉细胞、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结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与乙相比,甲特有的结构是①③⑤
B. 甲的①能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C. 甲的细胞液中溶解着多种物质
D. 甲、乙都具有的⑦是进行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
【答案】B
【分析】图中: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叶绿体、④细胞核、⑤液泡、⑥细胞质、⑦线粒体。
【详解】A.结合分析和题图可知,与乙相比,甲特有的结构是:①细胞壁、③叶绿体、⑤液泡,故A正确。
B.甲的①是细胞壁,细胞壁在植物细胞的最外层,有一定的机械强度,使植物细胞具有一定的形状,具有保护和支持作用;能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的是②细胞膜,故B错误。
C.植物细胞的液泡内含细胞液,细胞液中溶解有多种物质,如甜味或辣味的物质、色素以及糖类、无机盐、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可见,甲的⑤液泡内细胞液中溶解着多种物质,故C正确。
D.线粒体是细胞进行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能把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被称为“动力车间”,是动植物细胞都有的一种能量转换器,是细胞的发动机。结合题图可知:甲、乙都具有的能量转换器是⑦线粒体,故D正确。
故选B。
6. 果蝇的体细胞中含有4对染色体,它的一个体细胞经过3次分裂后,形成的新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和新细胞的个数分别是( )
A. 1对、3个B. 2对、6个
C. 4对、6个D. 4对、8个
【答案】D
【分析】细胞分裂中最重要的变化是细胞核中染色体的变化。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数量在细胞分裂时已经加倍,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分成形态和数目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这样就保证了通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相同。因此,新细胞里含有的染色体数目是相同的。
【详解】果蝇的体细胞中含有4对染色体,通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相同,所以分裂以后新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4对。
如果一个细胞分裂n次,每次都是以2的倍数增长,那么n次分裂后的个数就是2n个。那么果蝇的一个体细胞3次连续分裂后,可以形成细胞的个数是23═8(个),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7. 如图为细胞分裂与分化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中①过程表示细胞生长
B. 图中③过程产生的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具有差异
C. 经过图中①②③过程后,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均发生了改变
D. 图中②③过程是生物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基础
【答案】C
【分析】图中:①表示细胞生长、②表示细胞分裂、③表示细胞分化。
【详解】A.图中①表示细胞的生长,细胞生长会使细胞体积增大,故A正确。
B.图中③表示细胞的分化,通过细胞分化形成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具有差异的细胞群,故B正确。
C.图中①表示细胞生长、②表示分裂、③表示细胞分化。在这三个过程中遗传物质都不会发生改变,故C错误。
D.②表示细胞分裂,③表示细胞分化,细胞的分裂和分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基础,故D正确。
故选C。
8.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与黄鹂的结构层次相比,柳树不具有( )
A. 系统B. 器官C. 细胞D. 组织
【答案】A
【分析】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详解】由分析可知在结构层次上,动植物的区别就是植物无系统这个结构层次,动物有系统。黄鹂是动物,有系统,柳树是植物,无系统。故“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结构层次上白鹭比柳树多了系统,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9.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形象地描绘了生物圈中绿色植物的繁茂景象。下列有关绿色植物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作为“宇航食品”的理想食材——小球藻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B. 有“九死还魂草”之称的卷柏靠种子繁殖后代
C.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描述的植物为被子植物
D. “青苔满阶砌”描述的植物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答案】B
【分析】种子植物都能产生种子,用种子繁殖后代。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裸子植物的种子裸露着,没有果皮包被,不能形成果实;被子植物的种子的有果皮包被,能形成果实。孢子植物不能产生种子,靠孢子繁殖后代。孢子植物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藻类植物无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有茎和叶的分化,但没有真正的根;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长的高大。
【详解】A.小球藻等藻类植物的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故A正确。
B.卷柏是蕨类植物,不能产生种子,靠孢子繁殖,故B错误。
C.梅的种子有果皮包被,能形成果实,因此属于被子植物,故C正确。
D.青苔满阶梯描述的是苔藓植物,苔藓植物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故D正确。
故选B。
10. 河南烩面在全国享有盛名。这道面食使人回味无穷,其特色在于面片的筋道、汤汁的鲜香和卤味的搭配。这种面食几乎成了河南饮食文化的一部分。面片的原料主要是小麦种子的哪一部分( )
A. 子叶B. 胚根C. 胚乳D. 胚芽
【答案】C
【分析】小麦属于单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包括:种皮、胚乳和胚;胚由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组成。
【详解】A.子叶是小麦种子胚的一部分,只有一片,其紧贴胚乳,在种子萌发过程中能够把胚乳中的营养物质转运到胚芽、胚轴和胚根;双子叶植物的种子储存营养物质的结构是子叶,故A错误。
BD.胚根是胚的一部分,将来发育成根;胚芽是胚的一部分,将来发育成茎和叶,因此胚根和胚芽都不是单子叶植物储存营养物质的结构,故BD错误。
C.小麦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内,面粉就是小麦的胚乳加工来的,因此制作面片时用的面粉来自小麦的胚乳,故C正确。
故选C。
11. 大部分蕨类为常绿植物,叶形婀娜多姿,为人们喜爱的观赏植物。家中种植蕨类时最有利于蕨类生长的措施是( )
A. 放在背阴处,多浇水B. 放在向阳处,多浇水
C. 放在背阴处,少浇水D. 放在向阳处,少浇水
【答案】A
【分析】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且体内有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能为植株输送营养物质,以及支持地上高大的部分,因此,蕨类植物一般长的比较高大。
【详解】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在叶的下表面上有孢子囊,里面有孢子,当孢子萌发时可形成原叶体,原叶体的腹面上长有雌、雄生殖器官,当原叶体被水浸湿时,精子游到雌性生殖器官里与卵细胞结合完成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再发育成新的植物体,可见蕨类植物的受精离不开水,适于生活在阴湿处。故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12. 下面关于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银杏是裸子植物,其果实是“银杏”,又叫“白果”
B. 水稻种子和大豆种子的外面都有果皮包被
C. 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都具有发达输导组织
D. 被子植物是陆地上分布最为广泛的植物
【答案】A
【分析】裸子植物种子外面没有果皮包被,被子植物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被子植物又叫绿色开花植物。
【详解】A.银杏是裸子植物,没有果实,其种子是“银杏”,又叫“白果”,A错误。
B.水稻种子和大豆种子的外面都有果皮包被,属于被子植物,B正确。
C.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都具有发达的输导组织,运输功能强,适应陆地生活,C正确。
D.被子植物又叫绿色开花植物,具有发达的输导组织,运输功能强,是陆地上分布最为广泛的植物,D正确。
故选A。
13. 下列都属于鸟独有的特征的一组是( )
①体表有羽毛 ②用肺呼吸,有气囊辅助呼吸 ③体温恒定 ④卵生 ⑤前肢变成翼 ⑥善于飞行
A. ①③⑥B. ②③④C. ①②⑤D. ②⑤⑥
【答案】C
【分析】鸟类的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有喙无齿;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
【详解】①体表有羽毛、②用肺呼吸,用气囊辅助呼吸、⑤前肢变成翼,都是鸟类特有的特征, 故①②⑤符合题意;
③哺乳动物和鸟类都是体温恒定,不是鸟类特有的特征,故③不符合题意;
④爬行类、两栖类、鸟类等都是卵生,不是鸟类特有的特征,故④不符合题意;
⑥昆虫、鸟类都善于飞行,不是鸟类特有的特征,故⑥不符合题意。
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4. 下列不属于节肢动物主要特征的是( )
A. 身体由许多体节组成并且分部B. 足和触角分节
C. 身体的表面有一层坚韧的外骨骼D. 用外骨骼呼吸
【答案】D
【分析】节肢动物的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代表动物有:各种昆虫、甲壳动物、蜘蛛、蜈蚣等。
【详解】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包括:身体由许多体节组成并且分部,足和触角分节,以及身体的表面有一层坚韧的外骨骼。节肢动物并不通过外骨骼呼吸,而是通过气管或鳃呼吸,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15. 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携带斑马鱼与天宫空间站对接,这是我国首次进行在轨水生生态研究。关于斑马鱼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是脊椎动物B. 通过鳍协助运动
C. 斑马鱼没有侧线D. 通过鳃进行气体交换
【答案】C
【分析】鱼类的主要特征有: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可分为头部、躯干部、尾部三个部分;鱼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减少水的阻力,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来不断向前游动。
【详解】A.斑马鱼属于脊椎动物,具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故A正确。
B.斑马鱼使用其鳍来控制方向和速度,进行游泳,因此斑马鱼依靠躯干部和尾部的左右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来不断向前游动,故B正确。
C.斑马鱼具有侧线,这是鱼类的典型特征之一,故C错误。
D.斑马鱼的呼吸器官是鳃,通过鳃进行气体交换,从水中获取氧气,故D正确。
故选C。
16. 羊以各种树枝、竹叶、青草、籽实等为食。下图为两种哺乳动物的牙齿组成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②是门齿,③是臼齿
B. 羊属于食草动物,因此有犬齿
C. 羊的牙齿组成与图乙相同
D. 羊的体表被毛,可以保温
【答案】D
【分析】哺乳动物中食草性动物牙齿有臼齿和门齿的分化,无犬齿;食肉性动物牙齿有门齿、臼齿、犬齿的分化。图中①⑤门齿、②④臼齿、③犬齿。
【详解】A.分析题图,①⑤门齿,位于上下颌的中央部分,形状像凿子,主要用于切断食物;③犬齿,尖锐而突出,主要用于撕裂肉食;②④臼齿,位于上下颌的两侧,有宽阔的咀嚼面,主要用于磨碎食物,故A错误。
BC.羊是草食性动物,具有发达的门齿和臼齿,没有犬齿,所以羊的牙齿组成与甲相同,故BC错误。
D.羊属于哺乳动物,体表被毛,主要是为了保持体温恒定,故D正确。
故选D。
17. 放置一段时间的面包、剩饭、牛奶等,经常会出现各种菌落。下列有关菌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一个菌落是由一个细菌组成的
B. 真菌的菌落比细菌的菌落小很多
C. 细菌的菌落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
D. 每个菌落由大量不同种细菌组成
【答案】C
【分析】由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称为菌落。细菌的菌落,较小,表面光滑粘稠或粗糙干燥,大多白色;真菌菌落,较大,形态为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颜色有红、褐、绿、黑、黄等。
【详解】A.一个菌落通常由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形成,而非单个细菌组成,A错误。
B.真菌的菌落一般较大,能通过肉眼观察,颜色多样,而细菌菌落相对较小,B错误。
C.细菌菌落的表面性质多样,可以是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的,C正确。
D.每个菌落是由同种细菌通过无性繁殖不断增殖形成的,不包含大量不同种细菌,D错误。
故选C。
18. 秋、冬季节是流感高发季,流感是由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病毒可以独立生活
B. 病毒结构简单,只有细胞核
C. 病毒非常微小,需用电子显微镜观察
D. 病毒的细胞壁起保护作用
【答案】C
【分析】病毒是一类结构非常简单的微生物,它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详解】ABC.病毒结构简单,无细胞结构,没有细胞核等细胞结构,只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寄主的活细胞内;病毒个体十分微小,只能用电子显微镜放大几十万倍才能观察到其结构,故AB错误,C正确。
D.病毒无细胞结构,没有细胞壁,故D错误。
故选C。
19. 下表的分类依据是( )
A. 生活环境B. 有无脊柱
C. 外形特点D. 运动方式
【答案】B
【分析】动物的分类除了要比较外部形态结构如是否有翅、身体是否分节等,往往还要比较动物的内部构造如有无脊椎和生理功能如体温是否恒定、呼吸等。
【详解】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的体内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无脊椎动物的体内没有脊柱。蚯蚓、蝗虫、河蚌、蜘蛛的体内无脊柱;家鸽、海豚、蜥蜴、家兔、鲤鱼的体内有脊柱,因此它们分类的依据是有无脊柱,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0. 下列关于生物分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生物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B. 分类单位越大,所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多
C. 分类单位越小,所包含的生物亲缘关系越近
D. 动物和植物的分类都只以生理功能为依据
【答案】D
【分析】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生物亲缘关系越近;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生物亲缘关系越近。
【详解】A.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A正确。
B.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生物亲缘关系越远,B正确。
C.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生物亲缘关系越近,C正确。
D.植物的分类主要依据植物的形态结构;而动物的分类除了要比较外部形态结构如是否有翅、身体是否分节等,往往还要比较动物的内部构造如有无脊椎和生理功能,如体温是否恒定、呼吸等,D错误。
故选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30分)
21. 地球上现存的植物已知的大约有30多万种,除了最常见的绿色开花植物以外,还有许多不开花的绿色植物。这些形形色色的植物种类组成了大自然中的整个植物界。请结合如图所示的植物图片,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A类植物已经出现了______等器官,但它的生殖过程离不开______,所以必须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
(2)B类植物和C类植物的共同特点是都能产生______,但B属于______植物,C属于______植物。
(3)图中四种植物由简单到复杂依次是______。(填字母顺序)
【答案】(1)①. 根、茎、叶 ②. 水
(2)①. 种子 ②. 裸子 ③. 被子 (3)D、A、B、C
【分析】绿色植物根据形态、结构和生殖方式的不同分为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孢子植物包括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种子植物又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被子植物又称为绿色开花植物。
图中:A肾蕨、B松、C向日葵、D葫芦藓
【详解】(1)A肾蕨属于蕨类植物,具有根、茎、叶,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比较高大,但它的生殖过程离不开水,所以必须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
(2)B松属于裸子植物,C向日葵属于被子植物,它们共同特点是都能产生种子。
(3)苔藓植物无根,有茎、叶的分化,茎和叶中没有输导组织,植株矮小。蕨类植物的主要特点是具有根、茎、叶,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比较高大。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属于孢子植物,用孢子繁殖,孢子只是一个细胞,只有散落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才能萌发,否则很快失去生命力,种子不同,在比较干旱的地方也能萌发,如果遇到过于干燥或寒冷的环境,它可以待到气候适宜时再萌发.可见同前三种植物相比,种子植物是植物中的优势类群,比其他三种植物高等。
故图中四种植物由简单到复杂依次是D、A、B、C。
22. 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鲸落是指须鲸和抹香鲸等大型鲸死亡后,沉入深海的过程。夏威夷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在北太平洋深海中,至少有43个种类的生物体是依靠鲸落生存的。其中一些海洋生物——蛤蚌、蠕虫和盲虾等,会在尸体旁一点点地吃掉残余物。科学家还发现细菌会吃掉鲸的骨头——大量厌氧细菌进入鲸骨中,分解鲸骨中的营养物质。
资料二:我国的一些生物学家认为,传说中的美人鱼可能就是一种名叫“儒艮”(俗称海牛)的海洋动物。1975年,有关科研单位在渔民的帮助下捕捉到了罕见的“儒艮”。因为它用肺呼吸,所以每隔十几分钟就要浮出水面换气。它的背上长有稀少的长毛,这大概是被目击者错认为头发的原因。儒艮的生殖方式为胎生,以乳汁哺育幼崽。儒艮哺乳时用前肢拥抱幼崽,母体的头和胸部露出水面,以避免幼崽吸吮时呛水,这就是人们看到的美人鱼抱崽的大概镜头。
(1)资料一中,盲虾属于______动物,其身体表面包裹着坚韧的______。
(2)鲸和儒良属于同一类动物,这类动物有别于其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特点分别是______、______。
(3)厌氧性细菌在鲸的尸体分解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们是靠______进行生殖的。
【答案】(1)①. 节肢 ②. 外骨骼
(2)①. 胎生 ②. 哺乳
(3)分裂
【分析】节肢动物: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代表动物有:各种昆虫、甲壳动物、蜘蛛、蜈蚣等。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有毛,牙齿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胎生,哺乳。细菌以分裂方式繁殖后代。
【详解】(1)盲虾属于节肢动物,其身体和跗肢都分节,身体表面包裹着坚韧的外骨骼。
(2)鲸和儒良都属于哺乳动物,这类动物有别于其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特点分别是胎生哺乳,这种生殖发育方式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3)厌氧性细菌属于细菌,通过分裂的方式进行生殖。
23. 请同学们结合下图中各种动物的特征,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将图中的动物分为两类,根据是否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可以将⑥与______(填序号)归为一类。
(2)动物生活的环境不同,其呼吸器官也有明显区别,如动物②用______呼吸;动物③的成体用______呼吸,______可辅助呼吸;动物④有______辅助肺呼吸。
(3)动物⑤是食草动物,其牙齿分为门齿和______。
(4)上述动物中,______(填序号)所代表的动物类群是自然界中种类和数量最多、分布最广泛的一类动物。
【答案】(1)① (2)①. 鳃 ②. 肺 ③. 皮肤 ④. 气囊
(3)臼齿 (4)⑥
【分析】图中的①是蜗牛,属于软体动物;②是鲫鱼,属于鱼类;③是青蛙,属于两栖动物;④是家鸽,属于鸟类;⑤是家兔,属于哺乳动物;⑥是蜜蜂,属于节肢动物。
【详解】(1)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的体内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无脊椎动物的体内没有脊柱。①蜗牛、⑥蜜蜂身体背部没有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可以归为一类。
(2)生活环境不同,呼吸器官也不同。②鲫鱼属鱼类,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③青蛙属于两栖动物,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④家鸽属于鸟类,特有的呼吸方式是双重呼吸,即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
(3)⑤家兔属于植食性哺乳动物,牙齿有门齿和臼齿的分化,犬齿退化,门齿适于切断食物,臼齿适于磨碎食物,与吃植物相适应。
(4)⑥蜜蜂属于节肢动物,该类群约有120万种以上,占所有已知动物种数的80%以上,是目前已知的动物中最大的动物类群,节肢动物包括昆虫纲,甲壳纲,多足纲和蛛形纲。
24. 下图为五种微生物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微生物没有细胞结构的微生物是_______,无成形细胞核的微生物是_______。(填字母)
(2)上述微生物中,属于真菌的是______,与酿酒有关的是______。(填字母)
(3)生物C产生的______可以用来治疗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以提高人类对抗疾病的能力。
(4)观察生物E可知,它可以通过产生大量的[a]______来繁殖后代。
【答案】(1)①. A ②. B
(2)①. C、D、E ②. D
(3)青霉素##抗生素
(4)孢子
【分析】图中的A是病毒,B是细菌,C是青霉,D是酵母菌,E是蘑菇,a孢子。
【详解】(1)图中A是病毒,病毒的结构简单,没有细胞结构,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B是细菌,细胞中无成形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
(2)C是青霉、D是酵母菌、E是蘑菇,都属于真菌。酿酒要利用酵母菌的发酵,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再把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
(3)C青霉菌能够产生抑制细菌生长和繁殖的物质,叫抗生素,图中C是青霉菌。青霉素是一种常用的广谱抗生素,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起杀菌作用。
(4)E蘑菇是真菌,可以通过产生a孢子的方式繁殖后代。
25.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两位同学利用盛有无菌培养基的装置,分别设计了“洗手能否减少手上的细菌数量”的实验。
(1)你认为______同学的实验设计更合理,理由是该同学设置了______组。
(2)在培养基上按手印相当于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方法中的______。
(3)将装置放在28℃环境中培养,目的是为细菌的生长和繁殖提供______。
(4)培养48小时后,发现洗手前按指印的培养基上有较多细菌,而洗手后按指印的培养基上的细菌较少。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
【答案】(1)①. 乙 ②. 对照
(2)接种 (3)适宜的温度
(4)洗手能减少手上的细菌数量
【分析】(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详解】(1)在科学实验中,往往只选择一个变量。为研究变量对研究对象的影响,需要设计对照实验,这样可以增强实验结论的说服力。在对照实验中,除了已选择的实验变量不同外,其他条件应完全相同。在上述实验中,甲同学没有设计对照实验,而乙同学设计了对照实验,更具有说服力。因此,乙同学实验设计更合理。
(2)将少量细菌或真菌放在培养基上的过程叫接种。在培养基上按手印相当于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方法中的步骤接种。
(3)细菌和真菌的生活必需的基本条件是:水、营养物质、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因此实验中把装置放在28℃的环境中,是给细菌的生长繁殖提供适宜的温度环境。
(4)培养48小时后,发现洗手前按指印的培养装置中有大量细菌繁殖,洗手后按指印的培养装置中有较少细菌繁殖,因此得出的结论是:洗手能减少手上的细菌数量。
类别一
蚯蚓、蝗虫、河蚌、蜘蛛
类别二
家鸽、海豚、蜥蜴、家兔、鲤鱼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共6页。
这是一份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共6页。
这是一份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生物试题,文件包含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生物试题docx、24-25上期期中七年级生物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