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2024)九年级化学下册 7.3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课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6688770/0-173898217990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沪教版(2024)九年级化学下册 7.3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课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6688770/0-173898217994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沪教版(2024)九年级化学下册 7.3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课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6688770/0-173898217998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沪教版(2024)九年级化学下册 7.3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课件)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6688770/0-1738982180014/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沪教版(2024)九年级化学下册 7.3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课件)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6688770/0-1738982180045/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沪教版(2024)九年级化学下册 7.3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课件)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6688770/0-1738982180074/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沪教版(2024)九年级化学下册 7.3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课件)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6688770/0-1738982180098/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沪教版(2024)九年级化学下册 7.3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课件)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6688770/0-1738982180131/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沪教版(2024)九年级化学下册同步教学课件
化学第7章 探索溶解现象第3节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课文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化学第7章 探索溶解现象第3节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课文课件ppt,共3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实验探究,交流讨论,结晶方法及其应用,观察思考,硫酸铜晶体,硝酸钾晶体,硫酸亚铁晶体,明矾晶体,方法导引,我国岳采制盐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3节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在烧杯中加入少量的水。取少量氯化钠加入烧杯中后充分搅拌,重复多次,你能观察到什么现象?为什么?
在一定量水中加入蔗糖,蔗糖能全部溶解,继续多次加入蔗糖,最终发现加入的蔗糖不能全部溶解。为什么会出现一现象?本节将结合实验进探索。
一、溶质在水中的溶解有一定的限度
各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是否和食盐、蔗糖相似,在一定条件下都有一定的限度?若改变条件,溶解的限度是否会发生改变?
进行以下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实验1】取一瓶底部留有不能再溶解的硝酸钾品液,分别取出20mL上层清液加入A、B两个烧杯中,再向两个烧杯中分别加入1g左右硝酸钾晶体,用玻璃棒搅拌,观察固体是否还会溶解。
【实验2】在A烧杯中再加入5mL水,观察未溶解的硝酸钾是否继续溶解。【实验3】用酒精灯加热B烧杯,观察未溶解的硝酸钾是否继续溶解
【实验4】用冰水浴冷却B烧杯,观察烧杯中溶液是否有变化。分析上述实验现象,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以上实验说明,一定条件下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具有一定的限度。配制硝酸钾溶液时,水的量越多,可以溶解的硝酸钾越多。温度升高时,硝酸钾在一定量的水中所能溶解的量增大。
一定温度下,大多数物质在一定量溶剂中可溶解的量是有一定限度的。人们把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同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是可以相互转的。请你总结、归纳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方法
在工业生产中,合理地利用各类资源,使资源转化为所需的产品,才能创造更大的价值。例如,海水富含盐分,是食盐的重要来源。那么,怎样从海水中提取食盐?
在下面的活动中,我们将学习从氯化钠溶液中获取氯化钠固体的方法(1)按照图7-11组装蒸发装置
(2)取10mL浓氯化钠溶液于蒸发皿中,用酒精灯加热,用玻璃棒搅拌直至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使滤液蒸干。(3)待蒸发皿冷却后,将固体转移至试剂瓶中,贴上标签
加热氯化钠溶液时,随着溶液中水分不断蒸发,氯化钠以固体物质形式析出。人们通常把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称为结晶。
通过蒸发溶剂使溶质析出是结晶的方法之一,称为蒸发结晶。工业上许多化工原料和产品的生产也常用冷却热的饱和溶液的方法,使溶质从溶液中结晶出来。
在一个盛有30mL沸水的烧杯中加入适量硝酸钾,配制成硝酸钾饱和溶液,再将烧杯放在冷水中降温,观察实验现象。上述实验说明了什么?
对于硝酸钾这样的物质,将热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其中的溶质就会很快结晶。这种方法称为降温结晶。晶体通常呈现规则的几何形状
1.蒸发皿中的溶液体积不宜超过蒸发皿容积的三分之二2.加热时,应不断用玻璃棒搅拌溶液,防止因液体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3.加热至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利用余热将溶液蒸干4.热的蒸发皿应用坩埚钳夹持,小心地放在陶土网上
民以食为天,盐为百味之首,人们自古以来就对食盐有着大量的需求,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凭借自己的智慧,很早就学会利用“淋煎”的方法来制取海盐。
《天工开物》作成卷中记载了海盐制取之法:“凡淋煎法,掘坑二个,一浅一深。浅者尺许,以竹木架芦席于上,将帚来盐料(不论有灰无灰,淋法皆同)铺于席上。四周隆起,作一堤垱形,中以海水灌淋,渗下浅坑中。深者深七、八尺,受浅坑所淋之汁,然后入锅煎炼。”
《天工开物》记载的制盐法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人们不断对制盐工艺作出革新。山西运城盐池一带保留的“五步产盐法”对传统自然产盐的生产方式进行了技术变革,经“集卤蒸发、过箩调配、储卤、结晶、铲出”五个步骤,加快了成盐速度,提升了食盐品质,
该技术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随着食盐生产工艺的现代化,传统制盐工艺正逐渐失去竞争优势。请你查阅食盐生产工艺的有关资料,对现代与传统制盐工艺进行比较分析,并就如何保护与传承传统制盐技艺提出你的看法。
食盐的生产始终与社会经济与文化等多方面有着密切联系,人们不断探索新的食盐制法工艺,以满足生产生活需要
1.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打“√”,错误打“×”)(1)某硝酸钾溶液在20℃时是饱和的,当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升高到100℃时,该溶液也一定是饱和溶液。(2)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3)在一定温度下,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比不饱和溶液的大。
2.下列有关饱和溶液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任何溶质的溶液B.饱和溶液蒸发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仍然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C.可以通过恒温蒸发饱和溶液来获得溶质D.饱和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3.如何判断某种溶质的溶液是否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通过蒸发溶剂使溶质析出是称为蒸发结晶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沪教版(2024)九年级下册(2024)第3节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完美版课件ppt,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实验1,实验2,实验3,实验4,实验5,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溶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沪教版(2024)九年级下册(2024)第3节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优质教学ppt课件,文件包含7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同步教学课件沪教版2024pptx、7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练习含答案解析docx、7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练习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第3节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一等奖教学作业课件ppt,文件包含大单元教学设计7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课件共49张PPT内嵌视频pptx、大单元教学设计7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教学设计doc、7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课后作业原卷版docx、7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课后作业解析版docx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4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