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4)七年级生物上册1.2.1 学习使用显微镜 教学设计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6684821/0-173889123041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2024)七年级生物上册1.2.1 学习使用显微镜 教学设计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6684821/0-173889123048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2024)七年级生物上册1.2.1 学习使用显微镜 教学设计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6684821/0-17388912305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一节 学习使用显微镜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一节 学习使用显微镜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复习回顾,提出问题,例题讲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目标
1.使用显微镜观察到清晰的图像。(科学探究)
2.认同显微镜的重要作用,爱护显微镜。(态度责任)
3.关注科学与技术相互促进的关系。(态度责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正确使用显微镜,并观察到清晰的图像。
【教学难点】
正确使用显微镜,并观察到清晰的图像。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知识回顾
【复习回顾】显微镜的结构及其功能。
学生之间相互考查,指认显微镜的结构并说出其功能。
互查促学,巩固知识。
【引导】对应显微镜的实物,来指认显微镜各结构名称。
环节二
讲授新课:
学习使用显微镜
【提出问题】请同学们通读教材P18-20的练习使用显微镜内容,总结我们在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可以分为几步?
学生阅读教材并总结归纳。
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提取信息以及归纳总结能力。
【强调】我们可分别了解单目显微镜、双目显微镜、液晶数码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强调】使用显微镜的五步:取镜与安放、对光调光、调焦观察、练习以及收镜装箱。其中,单目显微镜和双目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中最主要的区别步骤是在“对光调光和调焦观察”上。
【过渡】接下来我们将逐一了解每一种显微镜每一步中的具体操作以及注意事项。
学习使用单目显微镜:
【操作】请同学们练习取镜的操作并把它摆放到合适的位置上。教师进行巡查、纠错和指导。
学生进行具体实验操作。
培养学生动手实验操作能力。
【提出问题】我们应该把显微镜放在什么位置?
学生思考并检查,调整自己的摆放位置。
【强调】我们应该把它放在试验台上,位于身体偏左并且距离试验台边缘大约7 cm左右的位置。注意7 cm相当于我们的手掌平铺然后横放,同学们可以用它去检查一下自己摆放的位置是否正确。然后安装目镜和物镜。
【讲解】安放好显微镜后我们就要对光调光了,对光调光是使用显微镜中非常重要的一步,请同学们注意,在对光调光的第一步首先要转动粗准焦螺旋,上升镜筒。我们可以把它概括为一转一升。
【提出问题】在对光调光过程中,一共有四转动,请同学们分析接下来我们要分别转动哪些结构?
学生思考并作答。
注重分析,引导实验,完成正确操作。
【强调】第二转:转动的是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在这里我们一定要注意转换物镜的时候不能用手直接扳动物镜,而是要转动转换器。
【讲解】第三转:转动的是遮光器,同时选用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提出问题】第四转:我们要转动什么结构呢?
学生思考并作答。
【强调】我们在转动反光镜的同时要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用手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物镜、镜筒到达目镜。对光成功的标志就是在视野中能够看到一个明亮的圆形视野。
【操作】请同学们进行对光调光操作并找到明亮的圆形视野。教师进行巡查、纠错和指导。
学生进行自主操作。
【过渡】学生基本完成对光调光之后,总结强调对光调光的“一升四转动”。
【强调】对光调光成功之后,我们的显微镜就不能再随意移动位置,如果需要移动位置,则需要重新对光。
【讲解】对光调光完成后就要进行观察了,我们要遵循“先低后高”、“先降后升”、“先粗后细”的原则来进行观察。
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判断能力。对比前面的“一升四转动”来自主学习分析“先低后高”、“先降后升”、“先粗后细”。
【提出问题】请同学们说一说“先低后高”、“先降后升”、“先粗后细”分别指的是什么?
【讲解】在“先降后升”的过程中,我们的眼睛一定要注视物镜,防止物镜和玻片标本接触碰撞。
学习使用双目显微镜:
【操作】对光调光:
1.打开显微镜电源开关,确认载物台已经降到最低处、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2.调节两个目镜间距离以适应瞳距,用光源调节旋钮调节视野亮度。
学生进行自主操作。
【操作】调焦观察:
1.把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固定,通过调整移动手轮来移动玻片,将标本移至通光孔中心。
2.转动粗准焦螺旋,使载物台缓慢上升,至玻片标本尽量接近物镜(此过程要从侧面注视,避免损伤物镜或压碎玻片标本)。
3.转动粗准焦螺旋,使载物台缓慢下降,直到看清物像。微调目镜间距离使双目观察到的视野完全重合。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
4.转换物镜观察的操作方法与单目显微镜的基本相同。
学习使用液晶数码显微镜:
数码液晶显微镜的操作步骤与双目显微镜的基本一致。数码液晶显微镜可以直接在液晶屏上显示观察到的视野画面,为拍照和录像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过渡】至此,几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我们就操作完了,下面我们进行下练习。
【操作】请同学们观察“上”及“e”字玻片标本注意操作方法。教师进行巡查、纠错和指导。
学生自主进行操作观察。
【提出问题】观察到图像后请同学们思考:显微镜中的物像被放大了多少倍?显微镜中的像和玻片标本的像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强调】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显微镜中成的像是倒像,即玻片标本中的像旋转180°。
提高学生动手实验操作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操作】接下来请同学们把视野中央的像移到视野的右上方,请同学们进行操作,然后找出如果我们想把不在视野中间的像移到视野中央,我们应该如何移动玻片标本?
学生进行操作,寻找答案。
【强调】若物像不正,那么物像在显微镜中位于视野的哪个方向,就把标本向哪个方向移动。举例说明,学生重复练习进行确认。
举一反三、重复练习。
【提出问题】有的时候我们还会在视野中看到小黑点(污点)问题,请同学们分析如果在视野中看到小黑点的话,这个小黑点可能出现在哪里?
学生思考讨论以及交流。
培养学生分析判断能力。
【强调】小黑点(污点)可能出现在目镜、物镜以及玻片标本上,我们可以逐一进行擦拭来进行排除。
【讲解】通过同学们的认真学习,我们已经能够用显微镜找到清晰的物像了,在使用完毕之后就要进行收镜装箱的操作,那么请同学们按照相应要求完成收镜装箱。
【操作】同学们进行收镜装箱操作。注意强调转换器的方向、物镜以及镜筒的位置。教师进行巡查、纠错和指导。
学生进行收镜装箱操作。
【总结】学生整理完毕后,一起总结使用显微镜的方法步骤及过程,展示使用显微镜的口诀。
利用口诀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简化知识便于记忆。
环节三
拓展延伸
【拓展】电子显微镜。
学生阅读观看。
知识拓展。
环节四
总结
【概念图】练习使用显微镜的方法步骤。
学生归纳总结梳理知识框架。
总体把握知识框架,重点强调对光和观察,巩固认识。
环节五
随堂练习
【例题讲解】讲解三道课堂练习。
强调显微镜物像特点,移动方向以及污点问题,运用新知解决实际问题。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一节 学习使用显微镜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显微镜的结构,练习使用显微镜,显微镜成像特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一节 学习使用显微镜教学设计,共5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一节 学习使用显微镜表格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