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第2课《三角形的三条边的关系》教学反思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6677647/0-173855223823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数学苏教版(2024)四年级下册七 三角形、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苏教版(2024)四年级下册七 三角形、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案设计,共2页。
教学中,教师根据小学生喜欢玩的天性,从帮助老师装修设计这一学生感动的话题入手,让学生通过小棒自主学习,用学过搭配原理,进行合作探究,让经验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之上,学生搭建三角形的动手操作活动,使学生一开始就进入学习状态,同时也可产生认知冲突,为后面的学习铺好路。在教师的引导下,当学生发现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后,教师这时再出示书上的一组数据让学生判断,训练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接下来教师出示书上的情景图,让学生学会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是引导学生学会看书,毕竟书本是我们学习最直接的资料之一,我们应好好的加以运用。
本节课的后半部主要是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地过程中理解、掌握本节课的重点。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理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开拓者、研究者和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教学中,教师有意设置这些动手操作,共同探讨的活动,既满足了学生的这种需要,由让学生在高昂的学习兴趣中学到了知识,体验到了成功。
让学生在玩中发现数学问题,并通过交流,在思考、探讨中,解决问题。掌握和运用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判断给出的三条边能否组成一个三角形。
课堂练习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结合实际,学会运用,及时掌握知识,形成能力。教学中老师充分注意到了这一点,即让学生用所学内容来说明为什么这一环节。同时我们也欣喜地发现,通过练习,学生还在原来所学内容的基础上,对原知识又有发展,找到了最佳的判断方法。
教材是学习的载体,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教材的育人作用,挖掘教材的教育功能,拓展延伸,丰富充实教材,而不要把教材撇开一边。这副图既能让学生领悟知识与实际的结合,又能从中学到另外的知识,可谓一举多得。
教学就是要让学生敢于大胆猜想,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能通过实践,讲究事实依据,用理由来说服人!因此,数学课堂教学应该是敢于放手,尽可能多地给学生创造展示自己的思维空间和时间,如此定会别有洞天。
良好的教育一定要致力于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别,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要能使一个人成为真正的人,成为他自己,成为一个不可替代的大写的“人”。本节课,授课教师在教学中充分体现了这一观点。先是设计了“拼三角形”这一环节,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接着设计汇报展示这一环节,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在听别的同学汇报时,让学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别,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在后面的教学中,该教师继续抓住这一教育思想对学生施教,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了生命的存在与价值,体验到了自己主动建构知识的快乐,取得了满意的教育效果。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苏教版(2024)四年级下册七 三角形、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导入,提出问题,展示目标,板书课题,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应用,课堂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苏教版(2024)四年级下册七 三角形、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谈话引入,激发兴趣,自主探究,交流共享,巩固练习,提升能力,拓展提升,反思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七 三角形、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案,共2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回顾旧知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探究新知,归纳小结,巩固练习,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