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4-2025学年高二语文同步教学课件(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第一单元3(蜀道难 *蜀相)3.1 蜀道难课前预习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第一单元3(蜀道难 *蜀相)3.1 蜀道难课前预习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浪漫主义,中国古代诗歌的源流,五丁开山,蜀道高峻,行人角度,三叹蜀道之乱,全诗言外之意,写作素材与运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理清思路,熟读成诵,了解诗歌的主旨、寓意。2.学习作品描写蜀道雄奇险峻的手法,用心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和声韵美。3.赏析诗歌的艺术特色,仔细品味李白作品中奔放的感情、丰富的想像、新奇的夸张和生动的语言。 4.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在每个中国人的一生中,总有一个时刻会与李白相遇:
犯了难,说长风破浪会有时
想辞职,说我辈岂是蓬蒿人
处逆境,说天生我材必有用
赔了钱,说千金散尽还复来
还可以说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他喝酒他作文他游山他写水高兴时悲伤时惆怅时愤怒时
“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
“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杜甫曾说他:皮日休说他:韩愈说: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言出天地外,思出鬼神表”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饮酒、赏月、作诗、漫游
(701年—762年)
14岁 立志“安社稷”“济苍生”25岁 仗剑远游,求仕无果42岁 奉诏入京,供奉翰林44岁 权贵排挤,赐金放还54岁 安史之乱,从军报国56岁 兵败流放,中途遇赦61岁 再请从军,因病折回62岁 逝于当涂
梦游天姥吟留别演示课件-统编版(优秀课件)
浪漫主义是文学艺术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与现实主义同为文学艺术上的两大主要思潮。作为创作方法,浪漫主义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浪漫主义主张创作自由,描写自然,注重民间文学艺术上的尊创新反模仿,重奇特而轻平凡,想象丰富,幽深奇谲,以大胆的想象和夸张,描写奇特的情节,塑造非凡的、独特的性格。浪漫主义诗歌形式新颖,格律自由,辞藻富丽,比喻动人,色彩瑰丽。代表人物有屈原、李白等,代表作有《离骚》《蜀道难》等。
四、五、七言古诗杂言古诗
李 白:浪漫主义杜 甫:现实主义白居易:新乐府运动
豪放派:苏轼、辛弃疾婉约派:柳永、李清照
写作背景
从诗的内容来看,此诗很可能是诗人在长安时为送别友人入蜀而作。诗中的“君”有人说是李白的一位好友,有人说仅是一种虚拟方式,即实无其人,泛指所有“西游”之人。在诗中,诗人展开丰富的想象,着力描绘了秦、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告诫人们不要只看到“锦城”的“乐”,应该“早还家”,因为这里的道路奇险无比,且随时可能发生战乱。后来的“安史之乱”足见诗人政治预见的正确。
也叫“古诗”“古风”,是相对于近体诗而言的,指唐代以前的四言诗(如《 诗经》)、五言诗(成熟于汉代)、七言诗和乐府诗。后人沿袭唐人说法,把唐以前的乐府民歌、文人诗以及唐以后文人仿照它们的体式而写的诗歌,统称为“古体诗”。古体诗格律自由,不拘对仗、平仄,押韵较宽,篇幅长短不限,表现在诗题上,有歌、行、吟等体裁。《蜀道难》就是一首典型的古体诗。
《蜀道难》是乐府旧题。 蜀道,蜀地的道路。难nán,艰难。(进入)蜀地的道路艰难(难行)。 广义上蜀道北起陕西汉中宁强县,南到四川成都,全长450公里,入川经广元、剑阁、梓潼、绵阳、德阳等地。沿线地势险要,山峦叠翠,风光峻丽,关隘众多。
扪参历井( ménshēn) 抚膺( yīng )巉岩( chán) 飞湍( tuān) 喧逐( huī )磁崖( pīng) 峥嵘( zhēngróng) 鸟号( há )吮血( shǔn ) 咨嗟( zī jiē ) 秦 塞( sài )
噫吁( yīxūxī )石栈( zhàn )
鱼凫( fú )萦( yíng )
猿猱( ná )崔嵬(wéi)
噫(yī)吁(xū)嚱(xī),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fú),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sài)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diān)。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zhàn)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ná)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yíng)岩峦。扪(mén)参(shēn)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yīng)坐长叹。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chán)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há)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tuān)瀑流争喧豗(huī),砯(pīng)崖转石万壑(hè)雷。其险也如此,嗟(jiē)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剑阁峥嵘而崔嵬(wéi),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shǔn)血(xuè),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四川有“四绝”:九寨之奇、峨眉之秀、 青城之幽、剑门之险。
本诗的主旨句是哪一句?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第一段: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第二段: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第三段: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思考:读全文,找出文章的主旨句。主旨句出现了几次?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它多次出现起什么作用?
主旨句:蜀道之难 ,难于上青天。三次:开头、中间、结尾手法:复沓作用:一唱三叹,加深寓意,突出内容,加强情感,富有节奏感。
一咏三叹 诗意和抒情变化的标志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一叹:夸张,领起全文,为全文奠定雄放的咏叹基调
用典:“五丁开山”的故事——点染神话色彩,引人入胜。从开山时的重大牺牲的角度言开辟蜀道的艰难,从侧面写出了蜀道的“高峻”。
巧妙地化用“五丁开山”这个神话传说故事,写出了开辟蜀道的难,写出了古人改造自然的强烈的愿望,以及改造自然的困难。这句话显得很有气势,写出古代劳动人民在劈山架路的过程中的悲壮的业绩,使文章富有浪漫主义的色彩。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用了“六龙回日”的神话故事,突出了蜀道的高峻,连太阳神见了它都要绕道行驶,意象可谓阔大雄奇 。 作者还用了上下对举的方式说明蜀道难行,写出了山势之高,绵延接天万仞之深,极望回旋把蜀道的危和高写得令人心惊肉跳 。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用了夸张的手法,写善飞的黄鹤和善攀援的猿猱都飞不过去或者攀不过去来侧面的烘托出蜀道之高。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用夸张、想象的手法写登上顶峰以后的情形。通过摹写神情、动作:手扪星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步履艰难、神情惶悚,困危之状如在眼前。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领起全文,叹蜀道之高,为全文奠定雄放的感情基调。(第一部分)
不与秦塞通人烟鸟道地崩山摧壮士死(五丁开山故事、作用)
六龙回日(神话)群山挡日万仞深渊,急浪回旋黄鹤不得过猿猱愁攀援
青泥岭山路九曲,人行其上的艰难情状和畏惧心理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一悲一愁,用拟人的手法渲染了凄寂苍凉的氛围
二叹:承前启后,强调主旋律,把诗歌推向高峰
急流和瀑布传来雷鸣般的声音
思考:“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请简要分析。
丛林中悲鸟的号鸣,月夜子规的啼叫,这些都能增添旅人的悲凉孤独之感,诗人巧妙地融情于景。“愁空山”更是景中含情,使人闻声失色,渲染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氛围,也更让人感到蜀道之难确实难于上青天。
子规是一种鸟,也称杜鹃、布谷鸟、杜宇,又名蜀魄、蜀 魂、催归。它的叫声酷似“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六七月鸣 叫更甚,昼夜不息,声音哀切。相传这种鸟是上古时代蜀地的一个帝王变的。这个帝王人 称望帝,名字叫杜宇。他做皇帝后励精图治,非常有德能。后 来蜀地发大水,他的丞相治水有功,他自认为自己的才能比不 上丞相,就传位于丞相,独自归隐离去,传说在蜀国亡国之后, 皇帝化为杜鹃鸟,至春则啼,哀婉悲切。它那"惯作悲啼"的鸣 叫,能使许多愁肠百结的人心酸肠断。自唐代以后,杜鹃鸟就 被汉族称为"冤禽"、"悲鸟"、"怨鸟",无数文人墨客为其吟咏 诉冤。天长日久,杜鹃鸟被推上了"文化鸟"的宝座,定位为一 种可怜、哀惋、纯洁、至诚、悲愁的象征。
思考:第二段展示了蜀道的什么特点?是通过哪些句子体现出来的?
特点:突出了蜀道的险(二叹蜀道之险)。诗句:(1)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2)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思考:赏析“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的妙处。
①夸张手法: 渲染了惊险的气氛。②动静结合:(静)山峦起伏,连峰接天,枯松倒挂绝壁;(动)飞湍、瀑流、悬崖、转石,配合着万壑雷鸣的音响。③远近结合:(远)“去天不盈尺”的山峰;(近)“倒挂枯松”。④拟人:“争”写出水势汹涌、水声轰响的情景。⑤视听结合:(视觉)山之高峻、壁之险绝;(听觉)水之湍急咆哮,令人胆战心惊。
思考:诗中多次出现“西”字,如“西当太白有鸟道”“问君西游何时还”“侧身西望长咨嗟”,这表明诗人的立足点在秦。这与“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是否冲突?
不冲突。“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这是诗人借用蜀人的口气,对历险而来的游者深表叹息。“胡为乎来哉”不是询问,而是慨叹,它暗含“何苦而来”之意。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见”“闻”互文见义,古木荒凉、鸟声悲凄,渲染旅愁和蜀道上悲凉荒寂的环境气氛,有力地烘托蜀道之难。表达出对朋友的担忧和关切。
这几句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①运用夸张。渲染了惊险的气氛。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②动静结合。静:山峦起伏,连峰接天,枯松倒挂绝壁;动:飞湍、瀑流、悬崖、转石,配合着万壑雷鸣的音响。
③远近结合。远景:“去天不盈尺”的山峰, 近景:“倒挂枯松”。
④拟人。“争”形象地写出水势汹涌、水声轰响的情景。
⑤视听结合。视觉:山之高峻、壁之险绝 听觉:水之湍急咆哮,令人胆战心惊
这四句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思考探究:第二节用什么手法描写蜀道的环境险恶?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三叹:照应题目、前文,收束全诗,总括全篇,余音不绝。
地形——剑阁: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战乱——所守:化为狼与豺猛虎、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慨叹: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剑阁险要之地,易发生战祸,不宜定居长住
第三段:蜀道之难,难于何处?
全诗最后一段写蜀道险要的背后是否有言外之意?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互文、夸张、双关,既是描写蜀道猛兽,又是影射政治黑暗,表达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为诗篇增加了现实的内涵、深厚的意蕴。
(写剑阁险要,目的在于劝人引以为鉴戒,警惕战乱的发生)
①劝诫友人。此诗即事成篇,为送别友人入蜀而作,表达对友人的担忧和关心。 ②感叹人生。表面写蜀道的艰难,实则写仕途坎坷,功业难成。表达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懑。 ③隐忧国事。写蜀道艰险,寄予了对国事的忧虑和担心。
小结:蜀道之难,难于何处?诗人之叹,为何而叹?
1.全诗充满了浪漫主义激情。诗人寄情山水,借以抒发自己的理想、感受。诗中描写的事物被赋予了诗人的情感气质,因而才呈现出飞动的灵魂和瑰伟的姿态。2.诗人善于把想象、夸张和神话传说融为一体写景抒情。诗人从蚕丛开国说到五丁开山,由六龙回日写到子规夜啼,天马行空般地驰骋想象,创造出博大浩渺的艺术境界。3.诗歌句式灵活,形式多变。运用了三言、四言、五言、七言,直到十一言等参差错落、长短不齐的句式,形成极为奔放的语言风格;韵脚也不断变化,适合表现自由不羁的气魄,描写蜀中险要环境,一连三换韵脚,极尽变化之能事。
本诗的浪漫主义特色体现在哪些方面?
浪漫的手法:诗人善于把想象、夸张和神话传说融为一体进行写景抒情。诗人“驰走风云,鞭挞海岳”,从蚕丛开国说到五丁开山,由六龙回日写到子规夜啼,天马行空般地驰骋想象,创造出博大浩渺的艺术境界,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浪漫的句式:唐以前的《蜀道难》作品,简短单薄。李白对乐府古题有所创新和发展,用了大量散文化诗句,字数从三言、四言、五言、七言,直到十一言,参差错落,长短不齐,形成极为奔放的语言风格。诗的用韵,也突破了梁陈时代旧作一韵到底的程式。后面描写蜀中险要环境,一连三换韵脚,极尽变化之能事。浪漫的个性:诗人寄情山水,放浪形骸。他对自然景物不是冷漠的观赏,而是热情地赞叹,借以抒发自己的理想感受。那飞流惊湍、奇峰险壑,被赋予了诗人的情感气质,因而才呈现出飞动的灵魂和瑰伟的姿态。
有人说这是一首山水诗,有人说这是一首送别诗,也有人说这是一首咏怀诗,还有人说这是一首讽喻诗。请结合具体诗句谈谈你的观点。你认为李白借蜀道之景抒发了几种情感?
①为送别友人入蜀而作,表达对友人的担忧和关心。②表面写蜀道的艰难,实则写仕途坎坷,功业难成。表达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懑。③警告当时的统治者,谨防军阀割据,表现对时局的隐忧。
《蜀道难》袭用乐府旧题而推陈出新,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展开丰富的想象,以奔放的语言、雄健的笔调、夸张的手法艺术地再现了蜀道峥嵘、突兀、强悍、崎岖等奇丽惊险和不可凌越的磅礴气势;采用律体与散文间杂,文句参差,笔意纵横,豪放洒脱,感情强烈,一唱三叹。展现了诗人杰出的艺术才能和丰富的想象力。 诗人借歌咏蜀地山川的壮秀,显示出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既是写蜀道的艰难,又写人生仕途的艰难,并寄予了对国事的忧虑和担心。
诗人用一番奇语,吐一腔幽愤之情。以一副狂态,展一颗赤子之心。
(1)李白《蜀道难》的主旨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2)自然界鸟类的啼鸣有时会引发人们的悲思愁绪,这在唐宋诗词中屡见不鲜,如“ , ”。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3)李白《蜀道难》中“ , ”两句,回顾了“五丁开山”的传说。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4)李白《蜀道难》中运用夸张、衬托的手法来写蜀山之高险,即便是善飞的黄鹤、轻捷的猿猴都很难越过的两句是“ , ”。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5)李白《蜀道难》开篇以蜀地方言点出主题,为全诗奠下雄浑感情基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噫吁嚱,危乎高哉!)
(6)李白在《蜀道难》中运用夸张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李白在《蜀道难》中,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揭露了蜀中豺狼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既是描写蜀道猛兽,又是影射政治黑暗的双关语句。
(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8)李白《蜀道难》中“ , ”两句,以感叹的方式收束对蜀道凶险的描写,转入后文对人事的关注。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9)李白《蜀道难》用手可摘星的夸张写法写出山峰之高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
(10)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便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了,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李白《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12)李白《蜀道难》中说明在很久以前蜀地就建立国家,和外界交通不便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13)李白《蜀道难》中“ , ”两句,用互文和夸张的手法,写蜀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险恶。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 )
(14)李白《蜀道难》中“ , ”两句,化用了西晋张载《剑阁铭》中的“一夫荷戟,万夫趑趄”语句。
(15)用传说来感叹蜀国年代久远、时空的不确定性的句子:“ , ”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16)李白在《蜀道难》中,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容蜀道狭窄,极写蜀道的高峻雄奇、不可攀越。
(西当太白有鸟道 ,可以横绝峨眉巅)
(17)李白在《蜀道难》末段用“ , ”两句表现他乡虽好,但不如故土的思想。
(锦城虽云乐 不如早还家 )
(18)李白《蜀道难》一诗中“ , ”两句用对偶、夸张的修辞手法以及“羲和驾六龙”的传说,衬托出蜀道的山高水急。
(19)李白在《蜀道难》中,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的句子,提醒统治者要任用自己的亲信将领来把守剑门关的两句是“ , ”。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20)李白的《蜀道难》中,写出蜀道青泥岭弯路极多,山路盘旋曲折的句子是:“ , ”。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赵王使使视廉颇尚能饭否
4.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释义
形容词的为动用法,为……发愁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凋谢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滚动
(1)难于上青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但见悲鸟号古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状语后置句,状语“于上青天”后置,于上青天难
省略句,“古木”前省介词“于”,但见悲鸟号(于)古木
人生如一场修行,得意时,一日看尽长安花;艰难时,潦倒新停浊酒杯。但生命的跋涉不能回头,哪怕畏途巉岩不可攀,也要会当凌绝顶;哪怕无人会登临意,也要猛志固常在。从经典中汲取九万里风鹏正举的力量,历练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豁然。待到重阳日,我们还来就菊花。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3.1 蜀道难课文ppt课件,共4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关于唐诗,早年天才,仗剑去国辞亲远游,酒隐安陆蹉跎十年,供奉翰林,安史入幕,李白个性特点,古栈道1,第一段,虚实结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选择性必修 下册第一单元3(蜀道难 *蜀相)3.1 蜀道难教课内容ppt课件,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疏通字词,诵读课文感气魄,找文眼理思路,艺术特色,大胆的夸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学年3.1 蜀道难教学演示ppt课件,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重点字音,参考译文,蜀道之难,文段分析,蜀道之险,蜀中战祸之烈,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附板书设计,酒言志,酒遣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