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2.1空气-第一课时【课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6669556/0-173798033677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2.1空气-第一课时【课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6669556/0-173798033686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2.1空气-第一课时【课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6669556/0-1737980336879/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2.1空气-第一课时【课件】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6669556/0-1737980336893/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2.1空气-第一课时【课件】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6669556/0-1737980336911/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2.1空气-第一课时【课件】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6669556/0-1737980336923/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2.1空气-第一课时【课件】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6669556/0-1737980336942/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2.1空气-第一课时【课件】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6669556/0-1737980336953/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化学课题1 我们周围的空气授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化学课题1 我们周围的空气授课ppt课件,共3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堂导入,新知探究,拉瓦锡,普利斯特里,课堂小结,课堂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唐朝诗人李峤写过一首小诗:“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这首诗描写的是一种自然现象—风,风是无形的,空气流动形成了风。空气是一种什么样的气体?它是由什么组成的?
想一想:空气无色无味,不易觉察,你能用一个简单的实验或列举实例来说明空气确实存在吗?
答案:(1)空集气瓶在盛满水的水槽中向下压——集气瓶内的水无法上升到顶部。(2)空集气瓶在盛满水的水槽中侧立 ——有气泡冒出。(3)扁的密实袋开袋后抖动,然后封好 ——双手挤压,有压力(4)扇子朝脸扇、树叶在动 ———有风(5)给车胎打气 ———涨起来
【拓展】空气的发现史1.很久以前,人们认为空气只是单一的某种物质.2.18世纪70年代,瑞典科学家舍勒和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里分别制得了氧气。3.1774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第一次用实验证明了空气中有氧 气和氮气.
一、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1774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第一次用实验证明了空气中有氧气和氮气。
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所用药品:汞(Hg)
拉瓦锡得出了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的结论。
实验2-1: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注意:实验前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实验原理:过量的红磷燃烧时耗尽了集气瓶内空气中的氧气,使瓶内气体总体积减少,压强 降低,打开止水夹后,烧杯中的水便进入到集气瓶中,且集气瓶中氧气被消耗多少,进入瓶内的水就有多少。因此,从烧杯中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就相当于原瓶内空气中氧气的体积。
实验步骤: 1.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好记号。 2.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 并把塞子塞紧,观察红磷燃烧的现象。 3.待红磷熄灭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①红磷燃烧,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的白烟;②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水顺着导管流入集气瓶,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瓶内空间的1/5。
实验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红磷燃烧发生了化学变化,这个化学变化可用文字表达式表示为:
【思考1】红磷燃烧发生了什么变化?白烟是什么物质?
白烟是五氧化二磷的固体小颗粒。
【思考2】水为什么能够进入集气瓶中?
红磷在密闭的容器内充分燃烧,消耗了空气中的氧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容器内压强减小,大气压把水压进集气瓶内,进入瓶内水的体积等于消耗气体的体积,从而确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思考3】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而运用化学方法除去氧气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①在空气中能够燃烧;②所选的反应物只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③反应后生成物必须为固体。
【思考4】 在实验中,进入集气瓶内的水的体积常小于集气瓶容积的1/5,可能是什么原因呢?
①装置漏气; ②红磷的量不足; ③红磷熄灭后未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④有部分水留在导管中未进入集气瓶……
干燥空气的成分(体积分数)
(3)其它成分(1%)
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运用口诀法记忆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即:氮七八,氧二一,零点九四是稀气,还有两个点零三,二氧化碳和杂气;体积分数要记清,莫与质量混一起;化学计算常用到,时刻牢记在心底。
拓展:上述空气中各成分所占的百分比是体积分数,不是质量分数。可理解为:每100体积的空气中约有氮气78体积、氧气21体积、稀有气体0.94体积、二氧化碳0.03体积、其他气体和杂质0.03体积。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
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
空气的成分、混合物和纯净物
1.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内,欲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 )A.选择的可燃物只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 B.选择的可燃物只能在氧气中燃烧C.选择的可燃物必须足量D.生成物中不能有气体
2.【中考•邵阳】实验室用燃烧红磷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用过量的红磷进行实验B.红磷点燃后,缓慢伸入瓶中并塞紧橡胶塞C.红磷熄灭后,立即打开弹簧夹D.用木炭代替红磷进行实验
3.【中考•长沙】空气是人类的宝贵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B.空气是混合物C.氧气具有可燃性D.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4.【中考•昆明】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空气 B.高钙奶粉 C.蒸馏水 D.加铁酱油
5.【中考•福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本来是纯净物,但被污染后变成了混合物B.矿泉水不是一种纯净物C.空气中的稀有气体肯定是纯净物D.澄清的石灰水是一种纯净物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2024)课题1 我们周围的空气备课课件ppt,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堂导入,学习目标,空气的用途,新知探究,氧气的用途,氮气的用途,说明氮气不支持燃烧,稀有气体的用途,用作保护气,制作电光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2024)课题1 我们周围的空气教学演示课件ppt,共1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氧气的用途,教材思考与讨论,氮气的性质和用途,物理性质,化学性质,1性质,2用途,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不活泼,2性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2024)课题1 我们周围的空气图片ppt课件,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空气的组成,空气成分的发现,实验原理,注意事项,大量白烟,倒流入集气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