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华东师大版科学九下PPT课件+教案+学案+素材整套
华东师大版(2024)九年级下册1 地球的演化完美版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华东师大版(2024)九年级下册1 地球的演化完美版课件ppt,文件包含华师大版科学九下21《地球的演化》课件pptx、华师大版科学九下21《地球的演化》教案doc、华师大版科学九下21《地球的演化》学案doc、化石wmv、太阳和行星的形成mpg等5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我国古代流传着“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这虽然是一个神话,但是却说明自古以来人们一直在思索地球是怎样起源和演化的。
说一说:太阳系中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特点。
太阳系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共同特征:①公转轨道的形状都近似圆形;②八大行星的公转轨道几乎都在同一平面内;③八大行星的公转方向一致。
很久以来,人们都在努力探索地球的起源,但是这个问题非常复杂,只能通过神话来想象。在西方的宗教里,则把地球的诞生归功于上帝。 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以后,就提出太阳系可能产生于一团稀薄的气体尘埃,是在万有引力的作用下逐渐吸引聚集而成的。 18世纪中叶,德国哲学家康德发表了《宇宙发展史概论》,提出了地球和太阳都 是起源于宇宙空间星云物质的假说。他认为:由于万有引力的作用,星云一面收缩,一面旋转,形成了太阳和行星。
18世纪末,法国天文学家拉普拉斯发表了《宇宙体系论》,运用天文学研究的成果,对太阳系和地球的起源提出更完整的假说。后来,人们把他们的研究成果称为“康德—拉普拉斯星云说”。 康德—拉普拉斯星云说很好地解释了太阳系的基本特征:太阳系各星体几乎都以同样的方向自转,行星的公转方向也是一致的,而且各行星的轨道接近于圆形,还几乎在同一个平面上。这都说明了太阳和太阳系中的地球等行星都起源于同一星云。 但是星云说提出以来,也暴露了许多矛盾。因此,又有很多科学家提出了其他的种种假设,关于太阳和地球起源的探索还将继续延续下去。
一、对地球起源的推测1、康德-拉普拉斯的星云说: 太阳以及太阳系中的地球和其他行星都是来自宇宙中同一星云,经过漫长时间的演化而逐渐形成的。
(1)太阳和行星的形成: 星云不停地旋转,使中心部分聚集收缩,成为原始太阳。 星云周围的气体尘埃物质逐渐聚集成为太阳系中的大大小小的行星。
(2)地球初步形态的形成: 原始地球形成以后,由于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发生蜕变等原因,温度逐渐增高,使较重的物质沉到中心形成地核,较轻的物质形成地幔,更轻一些的物质形成地壳。 当时地球上的火山频繁爆发,喷发出大量的气体,形成了原始的大气层,其中的水蒸气冷却后降落在地面,形成了原始的海洋。
(3)地球现在格局的形成: 地球上最初的生命就诞生在海洋之中。 以后随着地壳的不断运动,渐渐形成了陆地。多种多样的生物在海洋中和陆地上繁衍生长。 大约在2亿多年前,完整的大陆开始分裂“漂移”,世界的海陆分布逐渐形成现在的格局。
“现代星云说”认为形成太阳系的是银河系里的一团密度较大的星云,这块星云绕银河系的中心旋转着,当它通过旋臂时受到压缩,密度增大,达到一定密度时,星云就在自身引力的作用下逐渐收缩。收缩过程中,一方面使星云中央部分内部增温,最后形成原始太阳,当原始太阳中心温度达到700万摄氏度时,氢聚变为氦的热核反应点火,于是,现代太阳便真正诞生了。另一方面,由于星云体积缩小,因而自转加快,离心力增大,逐渐在赤道面附近形成一个星云盘。星云盘上的物质在凝聚和吞并过程中,最后演化为行星和其他小天体。 现在人们已能用星云说比较详细地描述太阳系的起源过程,但还有很多具体问题未能很好解决,还有待完善和充实,比如星云的来源以及星云里的物质为何如此分布之类的问题。
2、关于地球起源的其他假说:(1)灾变说: 1749年,法国生物学家布封认为:很久以前,一颗彗星进入太阳系内,从太阳上面打下了包括地球在内的几个不同的行星。(2)双星说: 除太阳以外,曾经有第二颗恒星,行星都由这颗恒星产生。(3)行星平面说: 所有的行星都在一个平面上绕太阳公转,因而太阳系由原始的星云盘产生。
二、化石1、化石:化石一般是指在地层中保留的古生物的遗体或足迹,是研究生物进化的最直接证据。2、化石的形成:化石一般存在于沉积岩中。在地质历史时期中,有些动植物死亡以后,被泥沙掩埋,经过千万年的压实,成为岩石的一部分。2、化石的作用:地球的演化过程中伴随着生物的进化。所以,通过研究化石,可以逐渐认识遥远的过去生物的形态、结构、类别,可以推测出亿万年来生物起源、演化、发展的过程,还可以恢复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各个阶段地球的地理环境。
中国的国家地质公园 国际上,对地球演化过程中形成的重要而独特的地质遗迹,通行的做法是建立国家地质公园予以有效保护。 在中国,已经有218处(截至2011年11月)名山大川被命名为国家地质公园,黄山、庐山等20处被命名为世界地质公园。 中国地域辽阔,地质地理条件复杂。神奇的大自然创造了许许多多独特的甚至是世界上罕见的地质景观。如,云南澄江国家地质公园拥有古生代寒武纪早期丰富的化石,为世界各国地质学家所关注。
三、地球的年龄1、利用化石研究地球历史:地壳中覆盖着层层叠叠的岩石,一般说来,先形成的在下,后形成的在上。有些地层中还有动植物的化石。这些地层成为研究地球历史的“教科书”。2、推测地球的年龄的方法:运用测定岩石中放射性元素的方法:每经过一段时间,元素原子的数量就会减少到原来的一半。不同的原子有不同的半衰期,而这个半衰期是恒定的,是不受外界的影响的。
3、推测地球的年龄:(1)地球年龄至少46亿年: 根据地球与太阳系其他天体都来自同一星云的理论,科学家们推测地球的年龄至少为46亿年。 (2)支持“地球年龄至少46亿年”的证据: ①1973年在格陵兰发现了年龄达38亿年的岩石; ②在中国河北省的迁西县也发现有年龄在38亿年的岩石。 ③2008年又在加拿大发现年龄为42.8亿年的岩石。 ④1969年美国“阿波罗”号登月成功以后,带回的月球岩石的年龄经测定为40亿年左右。
四、地球的历史 1、地球历史的:科学家们把地球的历史划分为: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2、各阶段的主要特征:1)太古代 38亿年前-约20亿年前。地壳刚形成,火山地震活动非常剧烈,原始海洋、原始大气形成。海洋中逐渐演化出蓝藻,开始进行光合作用。2)元古代 大约20亿年前-5.7亿年前。大气中形成了氧气,陆地在面积扩大,海洋中出现了真核藻类植物,可进行光合作用产生大量氧气。3)古生代 5.7亿年前-2.5亿年前。早期的海洋中出现大量的三叶虫,以后又出现了鱼类和两栖类动物,古老的蕨类植物也大量生长。这时地球上是一整块的大陆。
4)中生代 2.5亿年前-6500万年前。中生代开始的时候,地壳运动变化剧烈,大陆开始分裂“漂移”。陆地上出现了爬行动物和鸟类,恐龙经历了兴、盛、衰的过程。裸子植物也非常茂盛。5)新生代 从6500万所前到现在。中生代结束时,地壳运动又非常剧烈,大部分恐龙遭到灭绝,一小部分型恐龙演变成鸟类的祖先。新生代是哺乳动物的时代,被子植物大量出现。 新生代又分为第三纪和第四纪。最新资料表明,大约六七百万年前,地球上出现了人类。
3、地质年代和生物进化史对照表:
科学家把漫长的地质年代划分成五个“代”,“代”中又有若干个“纪”。每个“代”或“纪”所占的时间长短差异很大,比如“太古代”占了18亿 年,“元 古 代”占了14.3亿年,在这漫长的32.3亿年里,地球的海洋中出现了原始的藻类。而新生代只占了0.65亿年,但是在这一期间地球上出现了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人类出现的历史仅仅六七百万年。
人类诞生在新生代第四纪
1、下列有关地球演化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地球固态的地壳一形成便奠定了现代地球地貌的基础 B.科学家是通过对世界历史的长期研究来了解地球的演化史的 C.地球形成之初是一个由岩浆构成的炽热的球体 D.“婴儿期”的地球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水蒸气、氧气和氮气
2、有关地球的演化,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地球上最初的生命诞生在原始大气之中B.星云不停地旋转,使中心部分聚集收缩,成为原始太阳C.随着地壳的不断运动,渐渐形成了陆地D.太阳系中的地球和其他行星都来自宇宙中的同一星云
3、列有关生物圈演化过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但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B.大气中氧气增多与蓝藻等藻类植物大量繁殖有关C.大气中的臭氧层出现,使生物有了向陆地发展的可能D.生物圈的演化是生物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4、科学考察队员在野外考察时挖掘到两个不同物种A和B,并把挖 掘它们时的地层用图描绘下来,如图所示。若A、B均为所在地层 中最高等生物,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A物种比B物种结构简单 B.B物种比A物种结构简单 C.在上层地层中不可能会有B物种 D.在下层地层中也可能会有A物种
5、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水蒸气、二氧化碳等,在25亿~6亿年前,地球大气中的氧气含量逐渐增多。这些氧气主要来自( ) A.海洋中的藻类释放出的氧气 B.水蒸气分解形成 C.火山爆发时喷发出的气体形成 D.生物的呼吸作用产生
6、下列植物①藻类②苔藓类③被子植物④裸子植物⑤蕨类,在地球上出现的先后次序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②⑤③④ C. ①②⑤④③ D. ①②③⑤④
1、太阳以及太阳系中的地球和其他行星都是来自宇宙中同一星云,经过漫长时间的演化而逐渐形成的。2、地球上最初的生命诞生在海洋之中。3、地球的年龄至少46亿年。4、地球历经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5、人类出现在新生代的第四纪,距今约二三百万年前。6、化石是在沉积岩中保留的古代生物的遗体或遗迹,存在于沉积岩中,是研究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
太阳和地球来源于同一星云 至少46亿年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
地球的起源:化石:存在于沉积岩中,生物及其地理环境信息地球的年龄:地球历史:
1、复习本课时主要内容;2、完成学案中的“课后练习”;3、完成作业本中相应练习;4、预习下一课时主要内容。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科学九年级下册第 3 节 地球的演化和生命的起源优质课件ppt,文件包含浙教版科学九下13《地球的演化和生命的诞生》课件pptx、浙教版科学九下13《地球的演化和生命的诞生》教案doc、浙教版科学九下13《地球的演化和生命的诞生》学案doc、原始地球wmv、米勒实验wmv等5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科学九年级下册1 科学就是力量精品课件ppt,文件包含华师大版科学九下71《科学就是力量》课件pptx、华师大版科学九下71《科学就是力量》教案doc、华师大版科学九下71《科学就是力量》学案doc、玩塑料瓶mp4、科学方法进行学习mp4等5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华东师大版(2024)九年级下册3 生物进化完整版课件ppt,文件包含华师大版科学九下23《生物进化》课件pptx、华师大版科学九下23《生物进化》教案doc、华师大版科学九下23《生物进化》学案doc、保护色的形成mp4、自然选择学说mp4等5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