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北师大版数学四下PPT课件+教案(含单元教案)整套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 四《观察物体》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 四《观察物体》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共5页。
《观察物体》单元整体设计一、单元主题解读(一)课程标准要求分析《观察物体》单元是图形与几何领域第二学段“图形的认识与测量”中的重要内容。《课程标准》 在“内容要求”中提出:“能根据具体事物、照片或直观图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在“内容要求”中提出:“能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简单物体所对应的照片或直观图。形成空间观念和初步的几何直观。”单元教材内容分析本单元主要学习的内容从不同位置观察立体图形、按指令搭出立体图形和还原立体图形,本单元主要是经历观察用正方体搭立体图形的过程,初步发展学生观察物体的空间经验和空间观念。教材在编排上以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为观察对象,引导学生从正面、侧面、上面辨认搭成的立体图形的形状,并画出正确的观察平面图。为了逐步发展空间观念和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操作能力,教材还设计了根据指令和观察图搭建物体的活动,让学生经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相互转化,探索搭出立体图形的策略和方法,渗透空间想象能力。(三)学生认知情况 学生在二年级时,已经学习过从“两个方向观察物体”和“三个方向观察物体”,学生已经知道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这为学习本单元的知识奠定了一定的知识基础。由于学生在生活中经常接触到俄罗斯方块、魔方等用小正方体组成的玩具,在学习从不同位置观察立体图形时,学生会比较轻松,但是在学习按指令搭出立体图形和还原立体图形时,应该比较困难,所以在教学时,需要充分利用搭一搭的操作活动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探索搭出立体图形的策略和方法。二、单元目标拟定1.引导学生从正面、侧面、上面辨认搭成的立体图形的形状(最多用4个小正方体搭成),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从它的正面、上面和侧面看到的形状。2.能根据从正面、上面和侧面看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搭出立体图形,探索搭出立体图形的策略和方法。3.借助观察、想象、操作等活动,实现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相互转化,渗透空间想象能力,发展学生观察物体的空间经验和空间观念。三、关键内容确定(一)教学重点1.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从它的正面、上面和侧面看到的形状。2.能根据从正面、上面和侧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搭出立体图形。(二)教学难点1.能在方格纸上正确画出从正面、上面、侧面看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2.能根据从正面、上面和侧面看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搭出立体图形。四、单元整合框架及说明整合指导思想定位: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这是数学课程的核心素养内涵。《2022版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空间观念主要是指对空间物体或图形的形状、大小及位置关系的认识。能够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想象并表达物体的空间方位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感知并描述图形的运动和变化规律。空间观念有助于理解现实生活中空间物体的形态与结构,是形成空间想象力的经验基础。”本单元教材的具体编排结构如下:活动一:用小正方体搭立体图形,再观察并画出从它的正面看到的形状。任务一:从不同位置现察立体图形问题二:看一看活动二:体验在增加搭立体图形中正方体的个数的情况下,被改变了形状的立体图形的正面形状并没有改变。活动三:学会辨认从正面、上面和侧面观察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活动四:学会画出表示从正面、上面和侧面观察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的平面图形。活动一:体验用3个以上正方体搭立体图形,一般需要根据从立体图形的正面、上面和侧面三个位置观察到的特征,才能确定所搭的立体图形。观察物体任务二:按指令搭出立体图形问题二:我说你搭活动二:进一步体会仅根据立体图形的正面形状搭立体图形,所搭的立体图形的形状有多种可能性,是不唯一的。 活动一:探索根据从正面、右面和上面看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如何搭出立体图形的策略和方法。任务三:还原出立体图形问题三:搭一搭活动二:运用从第一个问题所获得的策略和方法再搭立体图形。活动三:交流把平面图形还原为立体图形的过程中产生的思想和体验。单元教材编写特点:1.在学习从不同位置观察立体图形时,教材在编排上借助小正方体,让学生充分经历用正方体搭立体图形的操作与观察活动,积累观察物体的活动经验,初步发展学生观察物体的空间经验和空间观念。2.在学习按指令搭出立体图形和还原立体图形时,教材在编排上,借助对话与图片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掌握先从一个面入手,再逐步调整的策略,进而探索搭出立体图形的策略和方法,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3.通过观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等多种具体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4.本单元的学习任务,对于缺乏观察空间活动经验的学生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为此教材在编排上注重引导学生开展操作活动,不断积累和发展学生观察物体的数学活动经验。五、单元课时规划单元划分依据□课程标准 ☑教材章节 □知识结构课程内容模块数与代数 图形与几何 统计与概率 □综合与实践单元数量4单元主题单元名称主要内容课时图形与几何观察物体看一看1我说你搭1搭一搭1重点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抽象 ☑符号化 ☑分类 □集合 ☑对应☑演绎 ☑归纳 ☑类比 ☑转化 □数形结合 □极限☑模型 □方程 □函数 ☑统计☑分析 ☑综合 ☑比较 □假设 □其他课时学习目标评价形式评价标准4.1《看一看》目标:观察立体图形(最多由四个正方体搭成)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从它的正面、左面、上面看到的形状。任务一:我搭你画 →任务二:观察发现 →任务三: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的形状, 并辨别观察的方向 →1.用小正方体搭立体图形,通过观察,能画出从它的正面看到的形状。2.通过观察,发现在增加搭建立体图形中正方体的个数的情况下,被改变了形状的立体图形的正面形状并没有改变。3.会辨认从正面、上面和侧面观察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会画表示从正面、上面和侧面观察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的平面图形。4.2《我说你搭》目标:体会必须根据立体图形的正面、上面和侧面的形状特征,才能确定所搭的立体图形。进一步体验仅根据立体图形某一面(如正面)的形状,所搭的立体图形是不唯一的。任务一:按照指令搭建立体图形 →任务二:搭一搭 →1.体验用3个以上正方体搭立体图形,知道一般需要根据从立体图形的正面、上面和侧面三个位置观察到的特征,才能确定所搭的立体图形。2.通过体验根据立体图形的正面形状搭立体图形,知道所搭的立体图形的形状有多种可能性,是不唯一的。4.3《搭一搭》目标:能根据从正面、上面和侧面看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搭出立体图形。任务一:用4个小正方体搭淘气看到的立体图形→任务二:用4个小正方体搭笑笑看到的立体图形→任务三:总结方法 →探索根据从正面、右面和上面看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知道搭出立体图形的策略和方法。2.运用从第一个问题所获得的策略和方法再搭立体图形。3.交流把平面图形还原为立体图形的过程中产生的思想和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