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七年级上12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七年级上12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共22页。
2.答题前,考生务必先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号,然后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本人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3.答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务必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5分)
1.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
①电脑病毒②流感病毒③珊瑚④煮熟的鱼⑤冬眠的青蛙⑥恐龙化石⑦蘑菇⑧兔子
A. ①②⑤⑦B. ②③④⑥
C. ①②⑦⑧D. ②⑤⑦⑧
【答案】D
【分析】生物的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详解】①电脑病毒、③珊瑚、④煮熟的鱼、⑥恐龙化石都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
②流感病毒、⑤冬眠的青蛙、⑦蘑菇、⑧兔子符合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
故选D。
2.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诗中体现的生物特征是( )
A. 能生长B. 需要营养C. 能排出体内废物D. 能繁殖
【答案】A
【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详解】“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体现了生物具有生长的特征,故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3. 神农架山间的一种野菊花,能发出阵阵芳香,当被移栽到其他地方后,就不能散发香味。由此可见( )
A. 生物能适应环境B. 环境能适应生物
C. 生物能影响环境D. 环境能影响生物
【答案】D
【分析】在各种环境的共同作用下,生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都对其生活环境表现出一定的适应。生物不但能适应环境,也能改变环境,同时环境影响生物。
【详解】神农架生长着一种野菊花,它能散发出阵阵芳香,而把它移植到其他地方,就会失去香味,这是因为其他地方与神农架的水分、土壤、光照、温度不同造成的,体现了环境能够影响生物,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4. 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草履虫培养液,在A处滴一滴质量分数为5%的食盐水溶液,B处滴一滴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用牙签分别划通草履虫培养液与A、B两处溶液,形成连桥,如图所示。用放大镜观察,发现草履虫最终都向B运动。该实验不能证明的是( )
A. 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B. 草履虫能够运动
C. 草履虫具有应激性D. 环境能够影响生物
【答案】A
【分析】生物对外界各种刺激所发生反应叫做应激性,应激性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草履虫虽然只由一个细胞构成,但也能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和调节等生命活动,并能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
【详解】A.这个实验并不能直接证明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因为单细胞生物的定义是通过显微镜观察到的细胞结构,而不是通过它们的行为,A错误。
B.实验中草履虫向B处运动,显示了它们的运动能力,B正确。
C.草履虫对食盐水和葡萄糖溶液的不同反应表明它们能够对外界环境变化做出反应,即具有应激性,C正确。
D.草履虫向葡萄糖溶液移动,避开食盐水,说明环境因素(如溶液的化学成分)可以影响生物的行为,D正确。
故选A。
5. 制作和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
A. 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B. 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顺序是:擦→滴→刮→涂→盖→染→吸
C. 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时眼睛应注视目镜
D. 观察装片时,视野中出现的污点可能在反光镜上
【答案】B
【分析】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包括:
①擦片:用洁净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②滴水: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③取材:用牙签在口腔内侧轻刮几下(操作前请漱口),并将之涂抹在生理盐水滴中;
④盖片:用镊子夹起盖玻片,轻轻盖在表皮上.盖时,让盖玻片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水滴的边沿,然后慢慢放下,以免产生气泡;
⑤染色:在盖玻片一侧滴1~2滴碘液;
⑥吸水:在盖玻片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碘液。
【详解】A.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中央滴加清水,A错误。
B.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记为:擦→滴→刮→涂→盖→染→吸,B正确。
C.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时眼睛应注视物镜,防止镜头压碎玻片标本,C错误。
D.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视野中出现了的污点,污点的位置只有三种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判断的方法是转动目镜或移动玻片,更换目镜污点动就在目镜,不动就不在目镜,移动载玻片,污点移动就在装片,不动就不在装片,如果不在目镜和装片,那就一定在物镜上。反光镜上的污点无法观察到,只会影响视野亮度,D错误。
故选B。
6. 甲乙丙丁分别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番茄果肉细胞、口腔上皮细胞和某植物的叶肉细胞,下列关于这些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图中细胞经碘液染色后,液泡着色最深
B. 乙图中细胞和丙图中细胞的基本结构完全相同
C. 除丙图细胞外,其他的细胞都具有细胞壁
D. 这四种细胞内都含有两种能量转换器
【答案】C
【分析】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线粒体等结构。
【详解】A.甲图为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这类细胞含有大液泡。当用碘液染色时,由于液泡内的细胞液可能含有某些能与碘反应的物质(如淀粉等),液泡会着色。但着色最深的部分通常是细胞核,因为细胞核内某些物质容易与碘结合形成深色复合物,A错误。
B.乙图为番茄果肉细胞,属于植物细胞;丙图为口腔上皮细胞,属于动物细胞。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在结构上存在显著差异,如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在绿色部分),而动物细胞则没有,B错误。
C.丙图为口腔上皮细胞,属于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而甲图(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乙图(番茄果肉细胞)和丁图(某植物的叶肉细胞)均为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C正确。
D.能量转换器通常指的是叶绿体和线粒体。叶绿体是植物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能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线粒体则存在于所有细胞中(无论是植物还是动物),能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细胞可利用的能量。然而,并不是所有植物细胞都含有叶绿体。例如,甲图中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和丙图中的口腔上皮细胞就不含叶绿体,D错误。
故选C。
7. 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图像如图所示,仔细观察并分析:从像甲变成像乙是做了怎样的处理( )
①低倍镜换成了高倍镜 ②向右下方移动了玻片 ③向左上方移动了玻片 ④把大光圈换成了小光圈
A. ①②B. ②④C. ③④D. ①③
【答案】D
【分析】(1)显微镜下成的像是倒像,在观察物像时,物像移动的方向与标本移动的方向是相反的。
(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就越小,看到的细胞就越大,但数目最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就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小,但数目最多。
【详解】从图中可看出,甲物像原来在视野的左上方,而乙物像在视野的右下方,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在甲图中物像位于视野的偏左上方,应该向左上方移动玻片标本,物像才向右下方移动移到视野的右下方;甲图中的细胞体积小,而乙图中细胞的体积大,故而由甲变成乙是由低倍镜换成了高倍镜。所以①③正确,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8. 把写有“bW”的载玻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时,视野中所看到的像是( )
A. qMB. pMC. MdD. Mq
【答案】D
【分析】显微镜成倒立的像。
【详解】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bW”旋转180度后得到的是“Mq”,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9. 下列关于双目电光源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用显微镜观察英文字母"pq"时,视野里看到的字母仍是"pq"
B. 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40×,这样的镜头组合放大倍数是50×
C. 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物像在视野右下方,要想将物像置于视野正中央,应将装片向左下方移动
D. 放大倍数越小,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可能越多
【答案】D
【分析】(1)显微镜下的像是原物体的倒像,即上下颠倒、左右相反。像的移动方向与原物体的移动方向相反。(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3)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就越大,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就越小,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
【详解】A.显微镜下的像是原物体的倒像,即上下颠倒、左右相反。因此,用显微镜观察英文字母“pq”时,视野里看到的字母应该是“bd”,A错误。
B.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由目镜和物镜的放大倍数共同决定的,具体计算方法是两者的乘积。因此,当目镜为10×、物镜为40×时,放大倍数应该是10×40=400,B错误。
C.显微镜下的物像是倒立的,所以观察到的物像位置与实际位置是相反的。如果物像在视野的右下方,那么实际上物体应该在装片的左上方。因此,要想将视野右下方的物像置于视野正中央,就应该将装片向右下方移动,而不是向左下方移动,C错误。
D.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就越大,能够观察到的范围也就越广。因此,在同样的观察面积下,放大倍数越小,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就可能越多,D正确。
故选D。
10. 有人喜欢用红心火龙果榨汁制作面食,是因为它的果汁颜色鲜艳、营养丰富。红心火龙果的果汁来自其细胞中的( )
A. 液泡B. 线粒体C. 细胞质D. 细胞核
【答案】A
【分析】植物细胞有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等结构,各具有一定的功能。
【详解】A.液泡内含有细胞液,细胞液中有多种有味道的物质及营养物质、色素等,红心火龙果的果汁来自其细胞中的液泡,A正确。
B.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能够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B错误。
C.细胞质流动能够加速物质交换,C错误。
D.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含有生物遗传和发育的全部信息,控制细胞的生命活动,D 错误。
故选A。
11. 诺贝尔奖得主屠呦呦,从野生植物黄花蒿中提取青蒿素,治疗由疟原虫引起的疟疾,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下列有关黄花蒿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黄花蒿细胞内指导青蒿素形成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
B. 黄花蒿的细胞有细胞壁,而疟原虫的细胞没有细胞壁
C. 黄花蒿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体
D. 黄花蒿根、茎、叶等处的导管是由分生组织经过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的
【答案】C
【分析】1.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构成;动物细胞主要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构成。2.动物体和人体的结构层次(微观到宏观):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或人体)。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微观到宏观):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详解】A.细胞核是遗传和代谢控制中心,黄花蒿细胞内指导青蒿素形成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A正确。
B.黄花蒿属于植物,植物细胞有细胞壁,而疟原虫为动物的细胞,没有细胞壁,B正确。
C.黄花蒿属于植物,没有系统这一层次,其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C错误。
D.分生组织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形成其它组织。营养组织、保护组织、输导组织等植物组织都是由分生组织分化形成的,所以黄花蒿根、茎、叶等处的导管是由分生组织经过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的,D正确。
故选C。
12. “花褪残红青杏小”,又到了杏子成熟的季节。杏与银杏的主要区别是( )
A. 有根、茎、叶的分化B. 有输导组织
C. 能产生种子D. 能形成果实
【答案】D
【分析】根据种子外有无果皮包被着,我们把种子植物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两大类,裸子植物的种子外无果皮包被,是裸露的;被子植物的种子外有果皮包被着,能形成果实。
【详解】裸子植物只有根、茎、叶、种子四种器官,无花,种子裸露,不能形成果实;被子植物,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杏是被子植物,银杏是裸子植物,选项中“有根、茎、叶的分化”、“有输导组织”和“能产生种子”是两者的相同点,而杏“能形成果实”,银杏没有果实,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13.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描写了莲叶碧色连天的景象。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看,莲叶属于( )
A. 系统B. 器官C. 组织D. 细胞
【答案】B
【分析】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微观到宏观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详解】绿色开花植物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组成的。根、茎、叶为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为生殖器官。故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看,莲叶属于器官, B 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4. 下列有关细胞分裂、分化和生物体结构层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形成B表示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加
B. C处四种组织所有的细胞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
C. 与棉花植株相比,人体多了E这一结构层次
D. 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答案】B
【分析】A形成B的过程是细胞分裂,B形成C的过程是细胞分化,D表示器官,E表示系统。
【详解】A.形成B表示细胞分裂,细胞分裂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A正确。
B.细胞分化产生不同的细胞群,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称为组织。C处的神经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上皮组织都属于人体组织,上皮组织由上皮细胞组成,具有保护和分泌功能,肌肉组织主要由肌细胞构成,具有收缩和舒张功能,使机体产生运动,神经组织由神经细胞构成,能够感受刺激,传导神经冲动,结缔组织具有支持、连接、保护和营养等功能,因此四种组织的功能并不相同,B错误。
C.棉花植株的结构层次有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人体结构层次有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所以与棉花植株相比,人体多了E系统这一结构层次,C正确。
D.除病毒外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因此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D正确。
故选B。
15. 玉米的受精卵中有10对染色体。一个受精卵经过3次分裂后,形成的细胞数目及每个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分别是( )
A. 6个10条B. 6个30条
C. 8个10对D. 8个30对
【答案】C
【分析】细胞分裂时,染色体的数量已经复制加倍,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细胞,这样新细胞与原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
【详解】细胞分裂是由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1个体细胞经过3次分裂后形成的细胞数是23=8(个),玉米的受精卵中有10对染色体,每个新细胞内含有的染色体数目与原细胞染色体数目相同,是10对,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6. 古诗词中含有丰富的生物学知识,彰显出自然之美、生命之美。下列诗句中描写的植物所属类群与其他类群有明显差别的是( )
A. 应怜履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B. 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
C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D.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
【答案】D
【分析】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有茎和叶的分化,但没有真正的根;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长的高大;裸子植物只有根、茎、叶、种子四种器官,无花,种子裸露,不能形成果实;被子植物,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
【详解】A.诗句“应怜履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中描写的植物主要是苍苔,即苔藓植物,苔藓植物通常具有茎和叶。茎中没有导管,叶中没有叶脉、根非常简单,称为假根;用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A不符合题意。
B.“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这句诗描写的植物是藻类植物。藻类植物的特点是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细胞内有叶绿体,能够在水中大量繁殖并使水体变绿,用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B不符合题意。
C.“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描写的是春天温度适宜,阳光明媚,水中的藻类大量繁殖,使得湖水呈现出绿色,用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C不符合题意。
D.“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这句诗描述的是属于种子植物中的裸子植物,这种植物的特点是可以通过种子进行繁殖,且种子是暴露的,没有果皮包被,D符合题意。
故选D。
17. 下列关于植物类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紫菜是藻类植物,依靠它的根固着在浅海岩石上
B. 红豆杉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其果实可以榨油,也可入药
C. 墙藓的茎、叶内没有输导组织,所以不适于陆地生活
D. 种子比孢子的生命力强,是种子植物更适于陆地生活的重要原因
【答案】D
【分析】植物根据生殖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孢子植物用孢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用种子来繁殖后代,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裸子植物的种子裸露着,其外没有果皮包被;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能形成果实。
【详解】A.紫菜是生活在海洋中的大型多细胞藻类植物,结构比较简单,没有根、茎、叶的分化,依靠它的根状物(不是根)固着在浅海岩石上,A错误。
B.红豆杉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属于裸子植物,没有果实,B错误。
C.墙藓生活在阴湿的陆地环境中,虽然有了茎和叶,但茎、叶内无输导组织,属于苔藓植物,C错误。
D.孢子是生殖细胞,没有组织保护,生命力很弱;种子是生殖器官,有种皮保护,生命力强,更适于陆地生活。所以,种子比孢子的生命力强,是种子植物更适于陆地生活的重要原因,D正确。
故选D。
18. 2024年是甲辰“龙”年,相传“龙”的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有四肢和牙齿,卵外面有坚韧的卵壳,能在水中和陆地上生活。下列动物类群中,与“龙”的特征相似度最高的是( )
A. 两栖动物B. 爬行动物
C. 鸟D. 哺乳动物
【答案】B
【分析】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爬行动物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鸟类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有喙无齿,有气囊辅助肺呼吸,卵生;哺乳动物体表被毛,胎生哺乳。
【详解】A.两栖动物体表无角质鳞片,卵无坚韧卵壳,与 “龙” 特征不同,故A错误。
B.爬行动物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有四肢和牙齿,卵外面有坚韧的卵壳,与 “龙” 特征相似度高,故B正确。
C.鸟类体表是羽毛不是角质鳞片,与 “龙” 特征不同,故C错误。
D.哺乳动物体表被毛不是角质鳞片,是胎生哺乳不是卵生,与 “龙” 特征不同,故D错误。
故选B。
19. 小明同学将下列八种动物分为两类的依据是( )
A. 体内有脊柱
B. 生活环境的不同
C. 体温是否恒定
D. 生殖方式的不同
【答案】C
【分析】(1)根据动物的体温是否恒定,可以把动物分为恒温动物和变温动物。体温不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动物,是恒温动物,恒温动物只有两类:鸟类和哺乳动物;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动物,是变温动物,除了鸟类和哺乳动物,其它动物都为变温动物。
(2)根据动物的体内有无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无脊椎动物是指身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如: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等;脊椎动物是指身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详解】A.类群1中青蛙体内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可见,分类依据不是体内有脊柱,A错误。
B.类群2中的海豚和类群1中的水螅、鲢鱼都生活在水中;可见,分类依据不是生活环境的不同,B错误。
C.水螅属于腔肠动物、青蛙两栖动物、鲢鱼属于鱼类、蚯蚓属于环节动物,体温都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动物,都是变温动物;海豚属于哺乳动物、鸵鸟属于鸟类、企鹅属于鸟类、猫属于哺乳动物,体温都不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动物,都是恒温动物。可见,分类依据是体温是否恒定,C正确。
D.类群1中的青蛙、鲢鱼和类群2中的鸵鸟、企鹅都是卵生,可见,分类依据不是生殖方式的不同,D错误。
故选C。
20. 下列动物与其结构和类群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螳螂—足和触角都分节—节肢动物B. 蝙蝠—体内有膈—鸟类
C. 沙蚕—身体由相似体节构成—环节动物D. 蛔虫—有口有肛门—线形动物
【答案】B
【分析】(1)节肢动物: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代表动物有:各种昆虫、甲壳动物、螳螂、蜘蛛、蜈蚣等。
(2)鸟类: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有喙无齿;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
(3)环节动物: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代表动物有:蚯蚓、水蛭、沙蚕等。
(4)线形动物: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代表动物有:蛔虫、秀丽隐杆线虫、钩虫、丝虫等。
(5)哺乳动物:体表被毛;胎生,哺乳;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
【详解】A.螳螂属于节肢动物,足和触角属于其附肢。身体和附肢都分节是节肢动物的特征,A不符合题意。
B.膈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结构。蝙蝠体内有膈、胎生哺乳,属于哺乳动物而不属于鸟类,B符合题意。
C.沙蚕是环节动物的典型代表,其身体由相似体节构成,C不符合题意。
D.蛔虫是线形动物的典型代表,有口有肛门,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1.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下列关于鱼类和鸟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它们都属于恒温动物
B. 体内都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
C. 鱼的呼吸器官是鳃和皮肤
D. 鸟类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是肺和气囊
【答案】B
【分析】(1)动物因种类不同,生存环境各异,其运动方式、呼吸方式也多种多样。
(2)鸟适于空中飞行的特点:前肢变成翼,有大型是正羽,排成扇形,适于飞行;体表被覆羽毛,具有保温作用,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体内有气囊,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可以供给充足的氧气。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运动方式是游泳。
【详解】A.鱼类是变温动物,它们的体温会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而鸟类则是恒温动物,能够维持相对稳定的体温,A错误。
B.无论是鱼类还是鸟类,它们的体内都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这是脊椎动物的一个共同特征,B正确。
C.鱼类的呼吸器官是鳃,它们通过鳃从水中提取氧气,C错误。
D.鸟类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是肺,它们通过肺来吸入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气囊则主要起到储存空气、辅助呼吸和减轻体重的作用,但并不直接参与气体交换,D错误。
故选B。
22. 在生物圈中,一般把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生物,统称微生物。下列关于微生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大多数微生物是单细胞生物,如细菌
B. 微生物在生物圈中分布广泛,其中土壤是微生物的主要活动场所
C. 微生物的主要类群是细菌、真菌和病毒
D. 细菌和真菌均通过产生孢子繁殖后代
【答案】D
【分析】微生物的种类有单细胞微生物、多细胞微生物和无细胞结构微生物。
【详解】A.大多数微生物是单细胞生物,如细菌、放线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蓝藻、以及酵母菌、单细胞藻类等;少数微生物是多细胞生物,如各种霉菌和大型真菌等,此外,还有一些没有细胞结构的微生物,如病毒、类病毒和朊病毒等,A正确。
B.土壤具有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要的一切营养物质及各种条件,因此土壤是微生物的主要活动场所,有“微生物的天然培养基”之称,B正确。
C.微生物是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低等生物,其主要类群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C正确。
D.细菌是单细胞生物,个体较小,靠分裂进行生殖的,也就是一个细菌分裂成两个细菌,长大以后又能进行分裂。在环境适宜的时候,不到半小时,细菌就能分裂一次,D错误。
故选D。
23. 依据生物的某些特征,对微生物分成如下图三个类群。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 结核杆菌、甲烷菌、乳酸菌、酵母菌都属于类群2,它们与人类关系有利有弊
B. 导致人类患新冠肺炎生物属于类群1
C. 类群3中既有单细胞生物,又有多细胞生物
D. 制作酸奶时用到的微生物属于类群2
【答案】A
【分析】类群1是病毒;类群2是细菌;类群3是真菌。
【详解】A.结核杆菌、甲烷菌、乳酸菌、酵母菌中酵母菌属于类群3,其它生物属于类群2,A符合题意。
B.导致人类患新冠肺炎的生物是新型冠状病毒,它属于类群1,B不符合题意。
C.酵母菌和蘑菇都属于类群3,其中酵母菌属于单细胞生物,蘑菇属于多细胞生物,C不符合题意。
D.制作酸奶时用到的微生物是乳酸菌,乳酸菌属于类群2细菌,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4. 我国医学家余贺利用噬菌体成功地防治绿脓杆菌对烧伤病人的感染,这成为我国微生物界的一段佳话。那么与绿脓杆菌不是同一类群的微生物是( )
A. 大肠杆菌B. 葡萄球菌C. 幽门螺旋菌D. 酵母菌
【答案】D
【分析】绿脓杆菌属于细菌。
【详解】细菌可根据形状分为三类,即球菌、杆菌和螺形菌,因此大肠杆菌、葡萄球菌、幽门螺旋菌都和绿脓杆菌一样属于细菌,酵母菌是真菌,因此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25. 微生物大都个体微小、结构简单。下列关于几种微生物的叙述,不符合事实的是( )
A. 大肠杆菌的DNA存在于细胞核中
B. 蘑菇可利用孢子繁殖后代
C. 酵母菌可以用来酿酒、做面包
D. 艾滋病病毒营寄生生活
【答案】A
【分析】微生物指个体微小、结构简单、通常肉眼无法直接看到的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细菌是原核生物,无成形的细胞核,只有拟核区域,DNA呈环状存在于拟核中。真菌是真核生物,包括霉菌、酵母菌和蘑菇等,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和细胞质等结构。真菌的繁殖方式主要为孢子繁殖。酵母菌是一种真菌,广泛应用于食品发酵工业,如酿酒、制作面包等。病毒是非细胞生物,由遗传物质和蛋白质外壳组成,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才能进行生命活动。
【详解】A.大肠杆菌是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DNA集中在细胞质中的核区,而不是细胞核,A错误。
B.蘑菇是真菌,可以通过孢子进行无性生殖,孢子是其繁殖单位,可以在适宜条件下萌发成新的个体,B正确。
C.酵母菌在食品发酵工业中有广泛应用,如酿酒过程中,酵母菌将葡萄糖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在制作面包时,酵母菌发酵产生的二氧化碳使面团膨胀,赋予面包松软的口感,C正确。
D.艾滋病病毒是病毒,必须寄生在宿主细胞内才能生存和繁殖,D正确。
故选A。
二、非选择题:
26. 小明制作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装片,通过显微镜观察并将所看到的情况绘制出细胞结构图,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问题。
(1)结合图一,某同学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装片正确实验操作顺序是_____。
(2)图一中A和E两个步骤中所滴的液体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显微使观察时,找到了要观察的物像,若使物像更加清晰,需进一步转动图二中的[ ]____,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时,图四细胞内颜色最深的是[ ]_________。
(4)装片制作完成后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如图三所示的视野,则可能是图一实验步骤中的_______(选填字母)操作不当产生的,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图五中正确的操作应该是_____________。
(5)图四中,切洋葱时常会流眼泪,这些刺激眼睛的物质存在于细胞的[ ]__________内。进出细胞的物质必须受到[ ]_______的控制。
(6)若图四画的是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模式图,请指出其中的一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1)ECBDA
(2)①. 碘液 ②. 清水
(3)①. e细准焦螺旋 ②. 3细胞核
(4)①. D ②. A
(5)①. 4液泡 ②. 2细胞膜
(6)多画了6叶绿体
【分析】(1)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是:擦→滴→撕→展→盖→染→吸。图二显微镜的结构:a目镜、b物镜、c反光镜、d粗准焦螺旋、e细准焦螺旋。图三视野中出现了气泡。图四中植物细胞的结构:1细胞壁,2细胞膜,3细胞核,4液泡,5细胞质,6叶绿体。
【详解】(1)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是:擦→滴→撕→展→盖→染→吸。正确实验操作顺序是ECBDA。
(2)图一中A染色用的是碘液。E滴加的是清水。
(3)若要使物像更清晰,应该转动e细准焦螺旋。染色以后,3细胞核的颜色最深。
(4)图三视野中出现了气泡,这是因为D盖盖玻片的方法不当引起的。盖盖玻片时,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
故选A。
(5)液泡中含有细胞液,溶解着各种各样的物质。切洋葱时常会流眼泪,这些刺激眼睛的物质存在于细胞的4液泡内。2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6)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无叶绿体。若图四画的是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模式图,请指出其中的一处错误是多画了6叶绿体。
27. 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苔藓植物多生于阴湿的环境中,有较强的吸水性,能保持、防止水土流失。苔藓植物是对环境污染敏感的植物之一,具有监测环境的作用,可以作为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
材料二:茭白鲜嫩爽口,是一种叫作菰(gū)的植物肉质膨大的茎,菰的果实由颖(谷壳)与颖果组成。脱壳后的颗果,即为菰米。现代研究表明,菰在生长过程中若感染了茭白黑粉菌(一种对人体无害的真菌),在艾白黑粉菌产生的某种物质的刺激下,菰的茎节细胞会加速分裂,并储存养分,从而形成肥大的肉质茎;没有被茭白黑粉菌感染的菰则正常开花,但不能形成肉质的茭白。
(1)苔藓植物可以通过产生__进行繁殖。而菰有颖果,可通过__进行繁殖,脱壳后的颖果即为菰米,据此判断出菰属于种子植物中的__植物。
(2)茭白肉质茎的生长,一方面要靠__来增加细胞的数量,另一方面要靠__来增大细胞的体积。
【答案】(1)①. 孢子 ②. 种子 ③. 被子##绿色开花
(2)①. 细胞分裂##分裂 ②. 细胞生长##生长
【分析】根据植物繁殖方式的不同或种子的有无,可以将植物分为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孢子植物包括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种子植物又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又称绿色开花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
【详解】(1)苔藓植物属于孢子植物,可以通过产生孢子进行繁殖。而菰有颖果,可通过种子进行繁殖,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能形成果实,菰的果实由颖(谷壳)与颖果组成,可见菰有果皮,属于被子植物(又称绿色开花植物)。
(2)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生长使细胞体积增大,所以茭白肉质茎的生长,一方面要靠细胞分裂来增加细胞的数量,另一方面要靠细胞生长来增大细胞的体积。
28. 生物圈中动物的活动范围广、种类繁多,不同类群的动物有着不同的特征。下图是人们常见的几种动物,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若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可将图中动物分成两组,与A在同一组的还有_______(用字母表示)。
(2)与E相比,图中B在生殖和发育方面的特点是_______。
(3)动物生活的环境不同,呼吸方式也不同。适于陆地生活的C能用_______呼吸,适于水中生活的D用_______呼吸,适于空中生活的E具有与肺相通的______,可辅助呼吸。
【答案】(1)BDE (2)胎生、哺乳
(3)①. 气管 ②. 鳃 ③. 气囊
【分析】(1)图中,A是青蛙,属于两栖动物;B是家兔,属于哺乳动物;C是蝗虫,属于节肢动物;D是鱼类;E是鸟类;F是蚯蚓,属于环节动物。
(2)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把动物分成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线形动物身体中无脊柱,是无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等的体内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
【详解】(1)若根据体内有没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将图中的动物分成两组,图中A青蛙属于脊椎动物,则与A在同一组的动物有B哺乳类、D鱼类、E鸟类;而C昆虫、F蚯蚓属于无脊椎动物。
(2)E是鸟类,体内受精,卵生;B家兔属于哺乳类,体内受精,胎生、哺乳。因此,与E相比,图中B在生殖和发育方面的特点是胎生、哺乳。
(3)生物的呼吸方式是与生活环境和自身的结构特点相适应的,不同的生物,生活的环境不同,呼吸方式也不同。C蝗虫属于节肢动物,生活在比较干旱的环境中,是用气管进行呼吸;D鱼类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来获取水中的氧气;E鸟类具有与肺相通的气囊,气囊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当吸气时,气体一部分进入肺,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一部分进入气囊,在气囊内储存;当呼气时,气囊内的气体进入肺,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所以,每呼吸一次,气体两次经过肺,两次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这样大大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适于鸟类的飞行。
29. 病毒、细菌和许多真菌“无影无踪”,但又无处不在,人们对它们“爱恨交加”。请依据如图所示的微生物的形态结构图,回答问题:
(1)图中生物的营养方式都是异养,其中属于单细胞生物的有_______(填字母)。
(2)A生物与B、C在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_______,生殖方式是_______。
(3)2020年,肆虐全球,造成全球恐慌的新冠肺炎的罪魁祸首是上图_______(填字母),它一般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_______组成。
【答案】(1)A、C (2)①. 无成形的细胞核 ②. 分裂生殖
(3)①. D ②. 遗传物质
【分析】图中:A是细菌,B是青霉、C是酵母菌,D是病毒。其中,1鞭毛,2细胞质,3DNA集中区域,4细胞核,5细胞质,6液泡,7细胞壁。
【详解】(1)图中的生物中属于单细胞生物的是A细菌和C酵母菌,它们的身体只由一个细胞构成,而B青霉是多细胞生物,D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2)细菌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这样的生物称为原核生物。真菌、动植物具有真正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可见,A是细菌,与B、C在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无成形的细胞核。细菌通过分裂的方式进行繁殖。
(3)造成全球恐慌的新冠肺炎的罪魁祸首是新冠病毒,属于D病毒。病毒的个体非常微小,无细胞结构,结构简单,只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核酸构成,核酸分子储存着病毒的遗传信息。
30. 为激励同学们主动去发现现实世界中的生物学问题,在探究过程中,锻炼大家乐于并善于团队合作、勇于创新的科学素养。兰州市某初中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学校的小型生态园内,开展了一系列有关“百合”这一植物的栽培和科学探究活动。他们选取了健康且长势和重量相同的百合苗15株,平均分为三等份,分别放置在温室内,设置为甲、乙、丙三组进行无土栽培。(具体培养条件如下表)
在光照、温度等其他条件都完全相同的情况下,培养一段时间后,百合苗的长势和重量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土壤浸出液与蒸馏水的区别是其中含有无机盐)。根据此探究过程,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为探究二氧化碳浓度对百合苗的长势和重量的影响,应选择______和______两组进行对照实验。
(2)本探究活动在实施过程中,选取了健康且长势和重量相同的百合苗,并保证其他条件相同,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控制______。
(3)设置甲、丙两组实验是为了______。
(4)乙、丙两组中,若丙组百合苗的长势明显较弱,说明______是百合苗生长所需要的。
(5)每组选择多株百合苗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_。
【答案】(1)①. 甲 ②. 乙 (2)单一变量
(3)分别与乙组形成对照实验
(4)无机盐 (5)避免偶然性
【分析】 探究过程 探究的一般过程包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 一般的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为确保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结果的合理性,对影响实验的其他相关因素应设置均处于相同且理想状态,这样做的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便于排除其它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和干扰。
【详解】(1)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为探究二氧化碳浓度对百合苗的长势和重量的影响,即除二氧化碳外,其他条件应相同且适宜,故选甲和乙两组进行对照实验。
(2)一组对照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变量,其它条件应相同。这样便于排除其他条件干扰实验。因此该实验中为了控制单一变量,选取了健康且长势和重量相同的百合苗,并保证其他条件相同,
(3) 一般的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观察实验设置可知,乙组是对照组,起到对照作用,甲、丙两组是实验组,设置甲、丙两组实验是为了分别与乙组形成形成对照组。
(4)无机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无机盐包括含氮、磷、钾、钙、镁、硫、硼、锰、锌、钼等的多种无机盐,其中植物需要最多的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乙组和丙组形成是以土壤中的无机盐为唯一变量的对照实验,由题意知丙组兰草苗的长势明显较弱,说明兰草苗的生长还需要无机盐。
(5)如果在实验中都用一棵百合苗,则会有很大的偶然性,使实验结果不可靠,选择多株百合苗进行实验就是为了避免偶然性,使结果更准确。
类群1
水螅、青蛙、鲢鱼、蚯蚓
类群2
海豚、鸵鸟、企鹅、猫
组别
温室内二氧化碳浓度
培养液种类
甲
0.03%
土壤浸出液
乙
0.06%
土壤浸出液
丙
0.06%
蒸馏水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七年级(上)期中学业水平测试生物试卷(解析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山东省济宁市经开区七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第Ⅱ卷时,必须使用0,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