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山东省济宁市经开区七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山东省济宁市经开区七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第Ⅱ卷时,必须使用0,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考试时间60分钟。共50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先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号,然后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本人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3.答第Ⅰ卷时,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案标号,如需改动,必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它答案。
4.答第Ⅱ卷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务必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5.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25分)
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25分)
1. 一场大雨过后,空气异常清新,菜地里爬出许多蚯蚓,几只鸭子忙着享受“美食”。以上没有体现的生物特征是( )
A. 生物能进行呼吸
B.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C.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D. 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答案】D
【分析】生物的特征: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够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都能遗传和变异。
【详解】大雨过后,土壤里缺水空气,菜地里爬出许多蚯蚓,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呼吸和能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几只鸭子忙着享受“美食”,说明生物需要营养。可见,没有体现的生物特征是“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2. 如下所采用的实例和研究方法对应正确的是( )
A. 隐蔽在树林中,用望远镜观察雌鸟育雏行为——实验法
B. 用放大镜了解菜豆种子的结构——实验法
C. 探究温度对黄粉虫生活的影响——观察法
D. 了解济宁市学校“五项管理”的落实情况——调查法
【答案】D
【分析】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比较法、文献法和资料分析法等。
【详解】A.隐蔽在树林中,用望远镜观察母鸟育雏行为,没有改变鸟的生活环境,也没对鸟施加任何影响,属于观察法,A错误。
B.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像机、摄像机等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所以用放大镜了解菜豆种子的结构观察法,B错误。
C.实验法是在人为控制研究对象的条件下进行的观察。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所以探究温度对黄粉虫生活的影响,属于实验法,C错误。
D.调查法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并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一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所以了解济宁市学校“五项管理”的落实情况属于调查法,D正确。
故选D。
3. 关于推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推理主要有归纳和演绎两种形式
B. 我们不可以运用推理来解释一个现象或问题
C. 演绎是从许多相似的事物中找出共同点,总结出规律的思维方法
D. 归纳是从已知规律出发,分析出现的情况,进而得出新结论的思维方法
【答案】A
【分析】推理法又叫逻辑推导方法,在掌握一定的事实数据和事物相关性信息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逻辑关系,进行顺次的、逐步的、合理的推演,最终获得新的结论的一种逻辑思维方法。推理是科学思维的方法,推理主要有归纳和演绎两种形式。
(1)归纳法分为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 ①不完全归纳法是以某类中的部分对象(分子或子类)具有或不具有某一属性为前提,推出以该类对象全部具有或不具有该属性为结论的归纳推理。 ②完全归纳法是以某类中每一对象(或子类)都具有或不具有某一属性为前提,推出以该类对象全部具有或不具有该属性为结论的归纳推理。
(2)演绎法是从已知规律出发,分析出现的情况,进而得出新结论的思维方法。
【详解】A.根据分析可知,推理有归纳和演绎两种主要形式,A正确。
B.通过推理,我们可以解释一个现象或问题,推理是理解和解释现象、解决问题的基本工具,B正确。
C.演绎推理是从一般到具体的推理方法,而不是从相似的事物中找出共同点,总结出规律的思维方法,C错误。
D.归纳是从具体到一般的推理方法,从许多相似的事物中找出共同点,总结出规律的思维方法,D错误。
故选AB。
4. 如图为光学显微镜的4个镜头,若要在视野内看到的细胞最大,宜选用的镜头组合是( )
A. 甲和丁B. 乙和丁C. 甲和丙D. 乙和丙
【答案】D
【分析】图示甲乙为目镜、丙丁为物镜,根据“物镜倍数越高,镜头越长,目镜倍数越高,镜头越短”可知:放大倍数大是乙、丙组合。
【详解】甲乙一端无螺纹为目镜,丙丁有螺纹为物镜。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越高,镜头越长;目镜倍数越高,镜头越短;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细胞的体积越大。若要在视野内看到的细胞最大,应选用放大倍数大的目镜和物镜,即长物镜丙和短目镜乙,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5. 显微镜是生物学中最为重要的观察工具之一。如图是普通光学显微镜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转动8使镜筒下降时,眼睛应注视1
B. 光线太暗时,应选用7的凹面镜对光
C. 对光完成的标志是看到一个明亮的圆形视野
D. 为使视野中物像变大,可通过转动3换用高倍物镜
【答案】A
【分析】图可知,1目镜,2镜筒,3转换器,4物镜,5载物台,6遮光器,7反光镜,8粗准焦螺旋,9细准焦螺旋,10镜臂,11镜柱,12镜座。
【详解】A.转动8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下时眼睛应注视3物镜,以免镜头压坏玻片并划伤镜头,A错误。
B.光线太暗时,应选用平面镜和凹面镜对光,凹面镜能够聚光,适合光线较暗时使用,所以应选用7的凹面镜对光,B正确。
C.对光完成的标志是看到一个明亮的圆形视野,C正确。
D.为使视野中物像变大,可以通过转动①转换器换用高倍物镜,看到的细胞体积增大,数目减少,D正确。
故选A。
6. 下列操作中,会影响视野亮度的是( )
A. 反光镜B. 压片夹
C. 粗准焦螺旋D. 细准焦螺旋
【答案】A
【分析】显微镜的结构中,会影响视野亮度的是遮光器和反光镜。遮光器上有大小光圈,大光圈能使更多的光线进入,故当外界光线较强时用小光圈,当外界光线较弱时用大光圈;反光镜有两个面,平面镜和凹面镜,凹面镜能够聚光,可以使视野变亮,故当外界光线较强时用平面镜,当外界光线较弱时用凹面镜。所以,当光线亮时,用平面镜、小光圈;当光线暗时,用凹面镜、大光圈。
【详解】A.反光镜能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反光镜有两个面,平面镜和凹面镜,凹面镜能够聚光,可以使视野变亮,当外界光线较强时用平面镜,当外界光线较弱时用凹面镜,可见会影响视野亮度的是反光镜,A正确。
B.压片夹是固定玻片的结构,B错误。
C.粗准焦螺旋能使镜筒上升或下降,不能调亮视野,C错误。
D.细准焦螺旋能使镜筒小幅度上升或下降,使物像更清晰,不能调亮视野,D错误。
故选A。
7.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生物学中常用的观察工具是显微镜,下列关于光学显微镜叙述正确的是( )
A. 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实物的倒像,放大物像的结构是目镜和物镜
B. 若高倍镜下物像不清晰,可换用反光镜的凹面镜或使用更大的光圈
C. 向左上方移动装片,能把视野中偏右上方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
D. 移动目镜时,若视野中的污点不动,则该污点可能在目镜上
【答案】A
【分析】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取镜安放、对光、放片、调焦、观察、整理存放,解答即可。
【详解】A.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实物的倒像,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放大倍数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A正确。
B.高倍镜下图像不清晰,可小幅度的调节细准焦螺旋,能调出更加清晰的物像;换用反光镜的凹面镜或使用更大的光圈,会使视野变亮,B错误。
C.显微镜呈倒像,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向左上方移动装片,能把视野中偏左上方的图像移到视野中央,C错误。
D.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视野中出现了污点,污点的位置只有三种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判断的方法是转动目镜或移动玻片。转动目镜污点动就在目镜,不动就不在目镜;移动玻片,污点移动就在玻片,不动就不在玻片;如果不在目镜和玻片,那就一定在物镜上,D错误。
故选A。
8. 下列关于制作并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不用漱口,可直接用消毒牙签在口腔侧壁刮取
B. 滴生理盐水的目的是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C. 显微镜对光时,应选择低倍物镜和较大的光圈
D. 换用高倍物镜观察时,看到的细胞更大更少
【答案】A
【分析】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简要的概括为:擦、滴、刮、涂、盖、染、吸。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观察同一玻片的同一部位:低倍镜下物镜距离玻片标本的距离远,看到的视野范围大、视野亮,细胞小、细胞数量多;高倍镜下物镜距离玻片标本的距离近,看到的视野范围小、视野暗,细胞大、细胞数量少。
【详解】A.不用漱口,直接用消毒牙签在口腔内侧壁刮取,这样会有杂质,影响观察效果,A错误。
B.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口腔上皮细胞如果放在清水中会吸水涨破,因此为了维持口腔上皮细胞的正常形态,需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B正确。
C.显微镜对光时,应选择低倍物镜和较大的光圈,这样视野亮,易找到物像,C正确。
D.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观察到细胞体积越大,数目越少。因此,换用高倍镜观察时,看到的细胞更大、更少,D正确。
故选A。
9. 如图为洋葱叶片细胞和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洋葱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⑦
B. 二者都有的结构是②④⑥⑦
C. 切洋葱时闻到的具有辛辣气味的物质主要存在于结构④中
D. 甲可以表示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因为它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答案】B
【分析】图可知,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叶绿体,④细胞核,⑤液泡,⑥细胞质,⑦线粒体。
【详解】A.植物细胞内有叶绿体,叶绿体是光合作用进行的场所,但是根尖等细胞内没有叶绿体,所以洋葱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③叶绿体,⑦是线粒体,呼吸作用进行的场所,A错误。
B.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组成,细胞质内有液泡、叶绿体、线粒体等;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组成,细胞质内有线粒体等。分析可知,二者都有的结构是,②细胞膜,④细胞核,⑥细胞质,⑦线粒体,B正确。
C.液泡内含细胞液,细胞液中溶解有多种物质,如或甜味或辣味的物质、色素以及糖类、无机盐、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切洋葱时闻到的具有辛辣气味的物质主要存在于结构⑤液泡中,④细胞核,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C错误。
D.甲不可以表示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表皮细胞有细胞壁和液泡,但是没有叶绿体,D错误。
故选B。
10. 细胞生活的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各种各样的生命活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分裂产生的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不相同
B.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C. 细胞的生活不需要物质和能量
D. 动植物细胞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
【答案】B
【分析】(1)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加。
(2)动植物细胞共同的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
【详解】A.细胞核分裂时,染色体的变化是明显,染色体的数量在细胞分裂时已经加倍,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新细胞和原细胞所含有的遗传物质是一样,A错误。
B.细胞膜除了起着保护细胞内部的作用以外,还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使有害物质不能轻易进入,有用的物质不能随意渗出,B正确。
C.细胞的生命活动需要物质和能量,线粒体是呼吸的场所,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C错误。
D.动植物细胞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细胞核中含有遗传物质,是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D错误。
故选B。
11. 航天员在“天宫课堂”中向同学们展示了奇妙的心肌细胞跳动的现象,心肌细胞完成跳动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 )
A. 液泡B. 细胞核C. 线粒体D. 叶绿体
【答案】C
【分析】人体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组成。
【详解】A.植物细胞的细胞质有液泡,内含细胞液,细胞液中溶解有多种物质,如或甜味或辣味的物质、色素以及糖类、无机盐、蛋白质等营养物质,人体的细胞内没有液泡,A不符合题意。
B.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是遗传物质的控制中心,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B不符合题意。
C.线粒体能将细胞中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线粒体是广泛存在于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中的细胞器,是细胞进行呼吸产生能量的主要场所。航天员在“天宫课堂”中向同学们展示了奇妙的心肌细胞跳动的现象,心肌细胞完成跳动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线粒体,C符合题意。
D.叶绿体中的叶绿素能吸收光能,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叶绿体是绿色植物细胞中广泛存在的一种能量转换器,是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2. 如下图所示生物体结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图中的①③⑤是植物细胞具有而动物细胞没有的结构
B. 乙图中的衣藻既是多细胞,也是一个植物体
C. 丙图中的叶片的上、下表层分布的是薄壁组织
D. 丙图和丁图中的生物虽然不同,但它们的结构层次是相同的
【答案】A
【分析】观图可知:图甲表示植物细胞,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液泡、④细胞核、⑤叶绿体、⑥细胞质,乙图是单细胞植物衣藻,丙是植物体,丁是人体,解答即可。
【详解】A.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动物细胞不具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所以甲图中的①③⑤是植物细胞具有而动物细胞没有的结构,A正确。
B.乙图中的衣藻是单细胞生物体,B错误。
C.丙图中的植物体,在其叶片的上、下表层分布的表皮细胞具有保护叶片内部的功能,属于保护组织,C错误。
D.丁图表示人体,在结构层次上动物体具有系统,植物体没有,所以丙图和丁图代表的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是不相同的,D错误。
故选A。
13. 太阳鸟被誉为“东方的蜂鸟”,太阳花是一种绿色开花植物。下列关于二者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它们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都是细胞
B. 太阳花比太阳鸟少了系统这一结构层次
C. 太阳花的叶肉属于薄壁组织,太阳鸟的口腔上皮属于保护组织
D. 太阳花的根部细胞与太阳鸟的骨骼肌细胞共有的能量转换器是线粒体
【答案】C
【分析】植物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个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详解】A.除病毒外,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太阳鸟与太阳花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都是细胞,A正确。
B.太阳鸟是动物,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太阳鸟;太阳花是植物,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太阳花,太阳花比太阳鸟少了系统这一结构层次,B正确。
C.植物的组织主要有:保护组织、营养组织、分生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等。它们分布在不同的部位、各有一定的特点和功能。动物的组织主要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等。它们分布在不同的部位、各有一定的特点和功能。太阳花的叶肉属于薄壁组织,太阳鸟的口腔上皮属于上皮组织,C错误。
D.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也是动植物细胞都具有的能量转换器。根冠细胞属于植物细胞、骨骼肌细胞属于动物细胞,它们共有的能量转换器是线粒体,D正确。
故选C。
14. 荷叶翠色欲滴,藕洁白如玉,其叶中的叶肉细胞与藕中的筛管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有显著差异,这主要是生物个体发育过程中下列哪种作用的结果( )
A. 细胞分裂B. 细胞生长
C. 细胞分化D. 细胞吸收物质
【答案】C
【分析】细胞分裂使细胞数量增多;细胞分化是细胞在形态、结构、功能上发生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组织。
【详解】A.细胞分裂使细胞数量增多,新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和原来的细胞完全相同,A不符合题意。
B.细胞生长主要是指细胞体积的增大,B不符合题意。
CD.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一个或一种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差异性的变化,这个过程叫做细胞的分化;荷叶中的叶肉细胞与藕中的筛管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有显著差异,是细胞分化的结果,不是细胞吸收物质,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5. 下列有关细胞分裂和分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人体消化道上皮属于上皮组织
B. “藕断丝连”中的“丝”属于输导组织
C. 细胞分化可形成不同的组织
D. 细胞分裂形成的新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D
【分析】(1)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加。
(2)人体的基本组织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各具有不同的功能,解答即可。
(3)植物的组织主要有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等,它们各有一定的功能。
【详解】A.人体消化道上皮属于上皮组织,具有保护和分泌的作用,A正确。
B.“藕断丝连”中的“丝”属于输导组织,能运输营养物质,B正确。
C .在正常的情况下,经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在遗传物质的作用下,其形态、结构、功能随着细胞的生长出现了差异,这就是细胞的分化。细胞分化的结果形成了不同的组织,C正确。
D.细胞核分裂时,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染色体的数量在细胞分裂时已经加倍,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新细胞和原细胞所含有的遗传物质是一样,D错误。
故选D。
16. 小梅家有一批盆栽的郁金香,过去一直开红色花,现在却开出了紫色的花,有人认为这是土壤中缺水引起的,但小梅经过一段时间补充水分后,还是开紫色的花.这说明实验结果与原来的假设是不符合的,最好的处理方法是( )
A. 修改假设,重新实验
B. 修改实验过程,使之与假设相符
C. 修改结果,使之与假设相符
D. 实验不成功,停止探究
【答案】A
【分析】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新精神,引导他们质疑、调查和探究,学会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逐步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倡导科学的探究精神。
【详解】探究性实验教学的目的并不在于得到一个统一的而且是正确的结果,而重在使学生真正参与探究过程,从过程中获取具体经验和方法训练,因此探究性实验必须强调过程训练,具体要求是:观察要仔细、客观;根据观察提出的问题要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假设是经过周密的思考,针对问题得出的一种结论,用来解释观察的现象;实验要设计正确的方法和步骤,实验常常要重复多次,结果才可靠;得出结论要有充分的事实依据。
生物实验作为生物教学的基本手段,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感性材料,而且能够提供科学的思维方法,加深对基本知识的认识程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但应该指出的是目前生物实验教学往往只注重实验结论和机械的操作训练,学生做实验时,只是按照教材中的实验步骤“依样画葫芦”,机械地完成实验任务就行了,而对实验步骤为什么要这么做缺乏深入思考,对实验的成败缺少有效的反思,其直接结果是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缺乏探索精神。故A符合题意。
17. 某生物调查小组对如图植物的特征进行了观察和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水绵的叶能进行光合作用
B. 肾蕨用孢子繁殖,孢子是生殖器官
C. 玉米的种子外有果皮包被着
D. 葫芦藓有茎、叶的分化,有输导组织
【答案】C
【分析】植物根据生殖细胞的不同可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孢子植物用孢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用种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种子植物又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详解】A.水绵属于藻类植物,无根、茎、叶的分化,A错误。
B.肾蕨属于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用孢子繁殖,孢子属于生殖细胞,不是生殖器官,B错误。
C.玉米属于被子植物,种子外有果皮包被着,C正确。
D.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无根,有茎、叶的分化,茎中无导管,叶中无叶脉,所以无输导组织,D错误。
故选C。
18. 观察图,阴影部分表示四种植物的共同特征,这一特征是( )
A. 都能进行光合作用B. 都无种子
C. 都有根、茎、叶D. 种子外都有果皮包被
【答案】A
【分析】植物按照能否产生种子分为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其根本区别是种子外面是否有果皮的包被;孢子植物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藻类植物无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有茎叶的分化没有真正的根,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茎叶内出现了较为发达的机械组织。
【详解】A.苔藓、衣藻、水杉、小麦等绿色植物的细胞内都有叶绿体,所以都能进行光合作用,A正确。
B.衣藻属于藻类植物,苔藓属于苔藓植物,不能产生种子,依靠孢子繁殖后代;水杉属于裸子植物,小麦属于被子植物,依靠种子繁殖,B错误。
C.衣藻属于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苔藓属于苔藓植物,有茎叶的分化,没有真正的根,水杉为裸子植物、小麦属于被子植物,这二者有根茎叶的分化,C错误。
D.只有被子植物种子外有果皮的包被,裸子植物的种子没有果皮包被,D错误。
故选A。
19. 我国有许多描写植物的优美诗句,如“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钩帘阴卷柏,障壁坐防风”“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春水绿于染”描写了藻类植物大量繁殖的现象
B.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描写的植物都能开花结果
C. “卷柏”能产生孢子,“青松”能产生种子
D. “卷柏”“牡丹”的根、茎、叶中都有输导组织
【答案】B
【分析】绿色植物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两大类,其中孢子植物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无根,有茎、叶的分化,体内无输导组织。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长的比较高大。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都不结种子,都靠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都用种子繁殖后代。裸子植物的种子无果皮包被着,裸露,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能形成果实。被子植物就是常说的绿色开花植物,包括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种子的胚中有两片子叶的植物,叫双子叶植物(花生、向日葵、大豆等);种子的胚中有一片子叶的植物,叫单子叶植物(小麦、玉米、水稻等)。
【详解】A.“春水绿于染”描写的是藻类植物,藻类植物生物在水中,靠孢子进行繁殖,A正确。
B.“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描写的是苔藓植物,苔藓植物无根,有茎、叶的分化,体内无输导组织,靠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不能开花结果;牡丹属于被子植物能开花结果,B错误。
C.“卷柏”属于蕨类植物,靠产生孢子进行繁殖;“青松”属于裸子植物,能产生种子,靠种子繁殖,C正确。
D.“卷柏”属于蕨类植物,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长的比较高大;“牡丹”属于种子植物,植物体内的根、茎、叶中都有输导组织,D正确。
故选B。
20. 蚯蚓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当身体被切断时,会重新长出完整的身体。与新尾生成有关的是( )
①细胞分裂 ②细胞生长 ③细胞分化
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①②③
【答案】D
【分析】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起初在形态、结构方面相似,都具有分裂能力,在发育过程中这些细胞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发生变化,即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细胞群,我们把形态、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群称之为组织,如,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因此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组织。
【详解】蚯蚓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当身体被切断时,会重新长出完整的身体,与新尾生成有关的是跟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都有关系。新分裂产生的细胞体积很小,需要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且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体积逐渐增大,这就是细胞的生长。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分裂后的子细胞很小要经过细胞生长,才能再次分裂。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起初在形态、结构方面相似,都具有分裂能力,在发育过程中这些细胞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发生了变化,即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细胞群,我们把形态、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群称之为组织,细胞分化形成组织。由此可见,与新尾巴生成相关的是①细胞分裂 、②细胞生长、③细胞分化。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21. 某种金合欢有大而中空的刺,蚂蚁栖居其中,并以金合欢幼叶尖端的组织为食。为了研究蚂蚁对金合欢生长的影响,生物小组用金合欢幼苗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实验的变量是幼苗的存活率和高度
B. 蚂蚁以金合欢幼叶尖端的组织为食,对金合欢生长有害
C. 蚂蚁“侵食”金合欢,可提高幼苗的存活率并能促进幼苗生长
D. 栖居的蚂蚁数量越多,对金合欢生长越有利
【答案】C
【分析】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是对照组。
【详解】A.对照实验是只有一个因素不同以外,其它的实验条件相同,所以本实验探究蚂蚁对金合欢生长的影响,实验的变量是蚂蚁,故A错误。
B.通过实验分析可知,有蚂蚁生活的金合欢,植物的成活率和幼苗生长的高度均高于没有蚂蚁生活的金合欢,蚂蚁以金合欢幼叶尖端的组织为食,说明对金合欢生长有利,故B错误。
C.通过实验分析可知,有蚂蚁生活的金合欢,植物的成活率和幼苗生长的高度均高于没有蚂蚁生活的金合欢,所以蚂蚁“侵食”金合欢,可提高幼苗的存活率并能促进幼苗生长,故C正确。
D.从该实验中不能得出栖居的蚂蚁数量越多,对金合欢生长越有利的结论,故D错误。
故选C。
22. 用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先后观察到的物像如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正确的观察顺序是①→②→③→④
B. ①和②中颜色较深的结构是气泡
C. ①→②的操作只需要调节细准焦螺旋
D. ③→④体现的是细胞的生长过程
【答案】A
【分析】通过观察图示①②③④所示的物像,可知从①→④的图像是依次放大的标本物像。
【详解】显微镜的观察顺序是先用低倍镜后用高倍镜,图示顺序符合显微镜的使用要求,A正确;
①和②中颜色较深的结构是毛细血管,因为里面有单行通过的红细胞,B错误;
①→②的操作,首先是移动玻片标本,把要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正中央,再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镜,或直接换高倍目镜,然后再调节光圈或反光镜使视野变亮,最后调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C错误;
③→④过程是观察到的放大了的物像,不是细胞的生长过程,D错误。
23. 下列属于种子植物的是( )
①地钱②银杏③小麦④苏铁⑤卷柏⑥水绵
A. ①③⑤B. ②④⑤C. ②③④D. ①④⑥
【答案】C
【分析】植物按照有无种子,分为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种子植物根据种子外有无果皮包被,又分为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孢子植物按照从低等到高等分为藻类植物、蕨类植物和苔藓植物。据此回答。
【详解】地钱属于苔藓植物,卷柏属于蕨类植物,水绵属于藻类植物,这三类植物用孢子来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银杏、苏铁属于裸子植物,小麦属于被子植物,它们用种子来繁殖后代,属于种子植物。
故选C。
24. 对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解读正确的是( )
A. 过程①②均表示细胞分裂B. B和D是组织,类型相同
C. 根和血液分别属于C和E结构层次D. F属于系统这一结构层次
【答案】D
【分析】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A细胞→B组织→C器官→植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A细胞→D组织→E器官→F系统→动物体。由图可知:①是细胞的分裂、②是细胞的分化。
【详解】A.①过程中只有细胞数目的增加,细胞的形态结构没有发生变化,表示细胞分裂,其结果是细胞数目增多。②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了变化,表示细胞分化,其结果是形成组织,A错误。
B、植物的主要组织有:保护组织、分生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动物组织有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的功能。可见,B是植物体的组织类型,而D是动物体的组织类型,组织类型不相同,B错误。
C.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包括:营养器官(根、茎、叶)和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血液由血细胞和血浆(细胞间质)组成,血液在心脏和血管之间循环流动,具有运输氧气和养料、二氧化碳等废物的功能。因此,血液是一种流动的结缔组织。可见,根属于C器官层次,而血液属于D组织层次,C错误。
D.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微观到宏观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结合题图可知,F属于系统这一结构层次,D正确。
故选D。
25. 用显微镜观察时,应将所要观察的材料处理成薄而透明的原因是( )
A. 易于染色
B. 能让光线透过
C. 防止污染物镜
D. 便于放置在载物台上
【答案】B
【详解】试题分析:用显微镜观察时,观察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厚薄均匀的.
解:显微镜成像是利用光学原理,必须使可见光线穿过被观察物体,如果不透光就不能在视野中成像.所以,“用显微镜观察时”,应将所要观察的材料处理成薄而透明的原因是“能让光线透过”.
故选B.
考点:使用显微镜和制作临时装片.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25分)
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25分)
26. 小丽同学在学习了生物学知识后,在自家的阳台上种下了番茄,不仅美化环境,品尝到了有机番茄,还体会到了种植的快乐。
(1)番茄成熟后她带到学校,将果实的不同部位制成临时装片观察。甲图制作临时装片的正确步骤是_______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2)若要在视野中看到较多的细胞,所选用乙图的目镜和物镜的组合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3)观察果肉时发现视野的左下角有一个污点,先移动玻片再转动目镜,污点都没有移动,由此推测污点所在的部位可能在________上。
(4)她想看到更大的细胞,于是旋转丙图的____换成高倍物镜,这时显微镜的视野会变_____(填“亮”或“暗”),还需要进一步调节。
【答案】(1)c→d→a→b
(2)eh (3)物镜
(4)①. 转换器 ②. 暗
【分析】观甲乙图可知:a表示盖盖玻片,b表示染色,c滴水,d取材,ef表示目镜,gh表示物镜。
丙图中1转换器、2物镜、3载物台、4反光镜、5目镜、6镜筒、7粗准焦螺旋、8细准焦螺旋、9镜臂。
【详解】(1)制作番茄果肉细胞临时装片的顺序:擦、c滴、d挑、涂、a盖、b染,故图甲中制作临时装 片的正确步骤是: c→d→a→b。
(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目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大。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细胞的体积越大,显微镜放大的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细胞的体积越小。
若要在视野中看到较多的细胞,所选用乙图的目镜和物镜的组合是e目镜(5×)和h物镜(25×),放大的倍数最小。
(3)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视野中出现了的污点,污点的位置只有三只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判断的方法是转动目镜或移动玻片。转动目镜污点动就在目镜,不动就不在目镜;移动载玻片,污点移动就在载玻片,不动就不在载玻片;如果不在目镜和载玻片,那就一定在物镜上。因此,观察果肉时发现视野的左下角有一个污点,先移动玻片再转动目镜,污点都没有移动,由此推测污点所在的部位可能在物镜上。
(4)显微镜的转换器上安装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显微镜倍数放大越大视野越境,亮度越小,所以她想看到更大的细胞,于是旋转丙图的转换器换成高倍物镜,这时显微镜的视野会变暗,还需要进一步调节。
27. 风吹大地美,雨润菜花香。每年的3月中下旬到4月中下旬,济宁某地区油菜花漫山遍野,吸引了万千游客的驻足。图2-11为油菜的结构层次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甲图中a过程细胞内的_____先复制加倍,然后在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2)b过程叫做_____,图丙中,植物体内数量最多的组织为________。
(3)图戊表示一株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共有的结构有________。植物体与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相比,区别是________。
【答案】(1)染色体 (2)①. 细胞分化 ②. 薄壁组织
(3)①.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 ②. 植物体没有系统
【分析】图中,甲乙表示细胞、丙是组织、丁是器官、戊是植物体;a表示细胞分裂、b表示细胞分化、c表示由组织构成器官、d表示由器官构成植物体。
【详解】(1)图中,a过程表示细胞分裂,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首先发生变化的是细胞核,细胞核中的染色体首先要完成复制加倍,随着分裂的进行,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 这样,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新细胞和原细胞的染色体相同和数目也相同。保证了新细胞和原细胞遗传物质一样。
(2)b过程表示细胞的分化,经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在遗传物质的作用下,其形态、结构、功能随着细胞的生长出现了差异,就是细胞的分化。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植物体内数量最多的是薄壁组织,其细胞壁薄、液泡较大,有储存营养物质的功能,有叶绿体的还能进行光合作用。
(3)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相同点是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两者的不同点是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而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微观到宏观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因此,植物体与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相比,区别是植物体没有系统。
28. 下图所示是常见的几种植物,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分布最广、种类最多、最高等的植物是___________(填字母);
(2)植物进化过程中,最初出现根、茎、叶并具有输导组织的植物是图中___________;
(3)油松的种子外没有果皮包被着,它属于___________植物;
(4)对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非常敏感,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的是___________;
(5)图中的葫芦藓、肾蕨等不能产生种子,它们是用___________繁殖后代。
【答案】(1)AD (2)肾蕨
(3)裸子 (4)葫芦藓
(5)孢子
【分析】题图中:A是玉米属于被子植物,B是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C是肾蕨属于蕨类植物,D是向日葵属于被子植物,E是油松属于裸子植物。
【详解】(1)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具有根、茎、叶、花、果,能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是植物界中最高等的一个类群,其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种类占绝对优势。所以,图中分布最广、种类最多、最高等的植物是A玉米、D向日葵,它们都属于被子植物。
(2)藻类植物的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更无输导组织;苔藓植物虽然有了茎和叶,但茎、叶内无输导组织;蕨类植物也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有了根、茎、叶的分化,并且体内有输导组织。再后来进化形成的被子植物具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体内有发达的输导组织。所以,地球上最早出现输导组织的植物类群是蕨类植物,图中的肾蕨属于蕨类植物。
(3)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是:具有发达的根、茎、叶和种子,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裸子植物没有花、果实这两个器官。所以,油松的种子外没有果皮包被着,它属于裸子植物。
(4)苔藓植物的叶通常只由一层细胞构成,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容易从背腹两面侵入而威胁苔藓植物的生活,因此我们常把苔藓植物作为检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所以,对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非常敏感,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的是葫芦藓。
(5)自然界中的植物多种多样,根据能否产生种子可分为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两大类,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被子植物又可分为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孢子植物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所以,图中的葫芦藓、肾蕨等不能产生种子,它们是用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
29. 塑料中的聚苯乙烯在自然界中很难降解,有报道称“黄粉虫幼虫能分解聚苯乙烯”,实验中学活动小组对此开展了相关实验,据资料介绍黄粉虫幼虫喜食麦麸子。据表回答:
(1)实验设置如表所示,提出的问题为________?
(2)实验中设置甲组的目的是______。
(3)若乙组实验结果为______,可以得出黄粉虫幼虫能分解聚苯乙烯。取50只黄粉虫而不是一只,其科学道理是________。
(4)结合实际生活经验,废弃塑料尺(含聚苯乙烯)在垃圾分类中属于________。
【答案】(1)黄粉虫幼虫能分解聚苯乙烯吗?
(2)对照 (3)①. 正常生长 ②. 减少实验的偶然性
(4)可回收物
【分析】(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详解】(1)提出问题是探究实验的前提和基础,实验设置如表所示,提出的问题为黄粉虫幼虫能分解聚苯乙烯吗?
(2)黄粉虫幼虫能分解聚苯乙烯吗?甲组喂食适量的麦麸子,乙组喂食等量的聚苯乙烯,实验的变量是聚苯乙烯,其他的实验条件保持相同,所以实验中设置甲组的目的是对照,这样得出的实验结果更加科学合理。
(3)若乙组实验结果为正常生长,可以得出黄粉虫幼虫能分解聚苯乙烯。取50只黄粉虫而不是一只,其科学道理是减少实验的偶然性,得出的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
(4)垃圾分类有四种,分别是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可回收物是指,适宜回收利用和资源化利用的生活废弃物,如废纸张、废塑料、废玻璃制品、废金属、废织物等。厨余垃圾是指居民日常生活及食品加工、饮食服务、单位供餐等活动中产生的垃圾。其他垃圾是指危害较小,但无再次利用价值,如建筑垃圾类,生活垃圾类等。有害垃圾是指,对人体健康或者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潜在危害的废弃物。结合实际生活经验,废弃的塑料尺(含聚苯乙烯)在垃圾分类中属于可回收物。
30. 下图是细胞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通过观察可以得出,此图是______(填“植物”或“动物”)细胞模式图。
(2)在细胞结构中,能够控制物质进出的结构是[ ]_____。
(3)在该细胞结构中存在的④是_____(填“叶绿体”或“线粒体”)。
(4)在制作该细胞的临时装片时,应该在载玻片的中央滴加一滴______(填“清水”或“生理盐水”),以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5)该细胞进行分裂时,各结构分裂的先后顺序为______(用序号和箭头表示)。
【答案】(1)动物 (2)②细胞膜
(3)线粒体 (4)生理盐水
(5)①→③→②
【分析】图中,①是细胞核、②是细胞膜、③是细胞质、④是线粒体。
【详解】(1)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液泡等结构,绿色部位的植物细胞还具有叶绿体;动物细胞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该图没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为动物细胞。
(2)细胞膜具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细胞膜将细胞内部与外界环境分开,使细胞拥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内部环境。细胞膜能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有害的物质挡在外面,同时把细胞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图中,②表示细胞膜。
(3)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是绿色植物细胞特有的一种能量转换器;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把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被称为动力车间,是动植物细胞都有的一种能量转换器,是细胞的发动机。该细胞为动物细胞,因此,该细胞结构中存在的④是线粒体。
(4)在制作动物细胞的临时装片时,为了维持动物细胞的正常形态,在载玻片上必须滴加与体液渗透压浓度相同的生理盐水;因为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如果放在清水中会吸水涨破。
(5)细胞分裂的过程是:a细胞核由一个分成两个;b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含有一个细胞核;c如果是动物细胞,细胞膜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缢裂为两个细胞。若是植物细胞,则在原来的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和新的细胞壁;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 因此,该细胞进行分裂时,各结构分裂的先后顺序为①细胞核→③细胞质→②细胞膜。
没有蚂蚁生活的金合欢
有蚂蚁生活的金合欢
10个月的存活率%
43
72
幼苗生长的高度/厘米
5月25日至6月16日
0→6.2
0→31.0
6月17日至8月3日
6.2→10.2
31.0→72.9
编号
实验材料
处理方法
实验结果
甲组
各取50只大小、长势均相同的黄粉虫幼虫
喂食适量的麦麸子
正常生长
乙组
喂食等量的聚苯乙烯
?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西省赣州市经开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含答案),共6页。
这是一份江西省赣州市经开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含答案),共6页。
这是一份山东省济宁市经开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含答案),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