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 上册 第三单元 9*《念奴娇 赤壁怀古》优质教学设计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619949/0-173660961565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 上册 第三单元 9*《念奴娇 赤壁怀古》优质教学设计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619949/0-173660961566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语文必修 上册9.1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必修 上册9.1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朗读诗词,把握节奏,解释题目,了解文体,再读诗词,描摹画面,齐读诗词,思古人往事,赏析诗词,体悟情感,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了解苏轼的生平和思想,了解本词的写作背景,感受豪放风格。
2.理解《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中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3.感受苏轼的旷达洒脱、积极乐观面对人生的态度。
重点难点
重点
品味词作豪放雄浑的气势、苍凉悲壮的情调,体会词人所抒发的壮志难酬的感慨。
难点
1.理解词中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2.了解作者渴望为国效力的思想与壮志未酬的苦闷,理解“人生如梦”的思想情绪。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古代很多文人,每见名山大川,必有所感怀。如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柳宗元游西山而心凝形释,范仲淹望洞庭湖而心怀天下。他们心为山动,情为水发,锦文化章喷薄而出,留下很多千古绝唱。今天,我们就通过品味苏轼曲一首《念奴娇·赤壁怀古》来领略东坡居士的人生境界。
二、朗读诗词,把握节奏
1.听课文录音,标注字音。
2.教师范读,体会音韵之美。
(朗读提示:这首词历来被称作是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作,文章应该读得高亢激昂、铿锵有力。)
3.自读课文,注意节奏。
提示: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诵读中初步感知诗歌内容,为深入合作探究作准备。)
三、解释题目,了解文体
1.师解题。
念奴娇,词牌名。赤壁怀古:地点(赤壁),题材(怀古咏史词)。
2.介绍怀古咏史诗词。
所谓怀古咏史诗词是诗人或词人在阅读史书或游览古迹时,有感于历史人物或事件的是非,引发出对时局的议论或对自己身世的共鸣,而创作的诗词。
标题特点: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字,或在古迹、古人前后加“咏怀”“怀古”等。
结构特点:临古地—思古人—忆古事—抒己志
常表之情:(1)怀人伤己。(2)怀古伤今。(3)借古讽今。
(设计意图:从标题入手,让学生明确诗歌题材并了解怀古咏史诗词,为下文的探究作铺垫。)
四、再读诗词,描摹画面
1.学生齐读上阕。
2.讨论问题:词的上阕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用了哪些富有表现力的词来极力描绘这些景象?呈现出何种意境?有何作用?
明确:景象:长江浩浩荡荡向东流去,滔滔巨浪淘尽千古英雄人物。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就是三国时期周瑜大破曹军的地方。陡峭的石壁直耸云天,如雷的惊涛拍击着江岸,激起的浪花好似千万堆白雪。雄壮的江山奇丽如画,一时间涌现出多少英雄豪杰。
“惊”——写出了江水的汹涌。
“乱”——写出岸边岩石之险怪。
“穿”-—写出陡峭山崖直插云霄的高峻。
“拍”——突出了惊涛骇浪与江岸搏击的力度。
“卷”——突出了波涛力量之浩大。
意境:这几句运用比喻、夸张、对偶等修辞手法,从声音、色彩、姿态、气势等方面描绘赤壁的奇景和长江的气势,也暗示下阕赤壁之战惊心动魄的场面和英雄人物的雄姿,渲染了环境气氛,表现了作者豪迈奋发之气。
作用:写景的目的是为抒情,也是为写人,只有这样的赤壁,这样的长江才能和英雄相配,这样的赤壁长江才能千呼万唤出英雄的形象。作者通过长江写赤壁,通过写景,最终为人物出场作铺垫,这种写法就是衬托。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上阕中找出意象,组织语言描绘景观,明确意境;通过对画面的描绘,感受赤壁的奇景和长江的气势,进而引出下阕作者思古人之事。)
五、齐读诗词,思古人往事
1.学生齐读词的下阕
2.分组讨论:
(1)三国时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可称为英雄的都有哪些人呢?
(2)周瑜和苏轼此时的形象分别是什么样的?
①年龄:“遥想公瑾当年”,“当年”指何时?
②外表:词人是怎样描写周瑜这个英雄人物形象的?
③婚姻生活:苏东坡在词中插入了“小乔初嫁了”这细节,有什么作用?
(3)词人的形象和周瑜的形象构成什么关系?
明确:(1)“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曹操;“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的孙权;“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的诸葛亮……真是“一时多少豪杰”。
(2)①周瑜指挥赤壁大战时,34岁,正意气风发。而苏轼被贬时已经到了接近知天命的年纪。
②“雄姿英发”——英姿勃发
“羽扇纶巾”——儒雅,风流倜傥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从容淡定
赤壁是周瑜建功立业的战场,却是苏轼被贬谪后流连的去处。面对着英姿勃发的周瑜,苏轼此时却是早生华发。
③作者在这里用美人衬托周瑜雄姿英发,英俊潇洒,更显得周瑜年少有为。正如不可一世的英雄项羽,身边若没有美人虞姬,便少了些许侠骨柔情。一个细微之处个女子的入场,便使整首词有了无限情思。而苏轼被贬黄州之前,便已经历了丧妻之痛。两相对比,更抒发了苏轼内心的无限感慨。
(3)对比关系。
周瑜:情场、官场、战场,都很得意。而苏轼却十分失意。从某种程度上说,周瑜是苏轼热切向往的,又是难以企及的梦。
(设计意图: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周瑜与苏轼的形象,知道怀古咏史诗词的手法—一对比;让学生回忆心目中的英雄,来引出苏轼所忆的周瑜;词人形象与周瑜形象的对比,有利于学生接下来对词人情感的体悟。)
六、赏析诗词,体悟情感
1.学生齐读诗词。
2.赏析诗词最后两句,思考讨论:
最后,词人千言万语化作两句:“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1)作者从描绘古战场的雄奇景色入手,赞颂一代儒将周瑜的丰功伟绩,抒发作者个人的贬谪失意、功业无成的感慨。(2)人生如梦,自己的遭遇在千古人物面前都不重要了。表达了苏轼的旷达洒脱情怀。
(设计意图:教师点拨,引导学生从怀古咏史诗词的特点分析词人。)
七、课堂小结
这首词的上阕词人临古地,描绘古战场的雄奇景色,烘托出了苏轼在下阕中所思之人——周瑜,由周瑜想到自身,最终抒发出了自己壮志难酬之情。苏轼写眼前之景,思历史之事,抒一己之怀来表达他的情感。
八、布置作业
1.背诵这首词。
2.领会怀古咏史诗词的特点,并试着鉴赏《春日秦国怀古》。
(设计意图:检验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提高学生鉴赏怀古咏史诗词的能力。)
板书设计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9.1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课堂,解题,内容感知,拓展延伸,留存心中之美,课后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9.1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共3页。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9.1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小组讨论,回顾学习目标,当堂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