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9《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58564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9《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58564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9.1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
展开《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
文学是人类精神的避难所。
【引导】从单元其他诗作中突显文人情怀,如曹操慷慨悲凉的高歌,陶渊明性本自然的追求,李白梦碎长安后的宽慰,杜甫一生颠沛后的本心坚守。
二、文本探究
(一)文体整合,明确方向
见古迹——思古人、忆古事——抒己怀
(二)品读诗歌,厘清层次
1、分析上阙:临古地——情景交融
(1)人们认为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三句写得好,你觉得呢?
①词一开篇,江山、历史、人物逐一奔入眼底,引起怀古思绪。
②境界开阔,气势恢宏,豪放之气笼罩全词。
③由江水的流逝想到岁月的无情,引发历史的想象。
④写景和抒情结合自然,给人以强烈的感情冲击。
(2)作者看到了哪些赤壁景观?你觉得其中描写精彩的地方在哪几个字?
明确:大江 故垒 赤壁 乱石 惊涛 千堆雪
乱:写出岸边岩石山崖之险怪。
穿:写出陡峭山崖直插云霄的高峻。
惊:写出了江水的汹涌。
拍:突出了惊涛骇浪与江岸搏击的力度
卷:波涛力量之浩大。
这三句运用拟人、比喻、夸张、对偶等修辞手法,从声音、色彩、姿态、气势等方面描绘赤壁的奇景和长江的气势,勾勒出一幅雄奇壮丽的画面,也暗写下阕赤壁之战惊心动魄的场面,表现了作者的豪迈奋发意气。
(3)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两句在全词中起了什么作用?
明确:这两句承上启下。“江山如画” 表达了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激情,“一时多少豪杰”又过渡到写人,总结上阕,引起下阕。
引导小结上阕:作者先以波澜壮阔的长江为背景,点出赤壁战场之所在,然后写它的险要地势,对当时众多的英雄人物称颂缅怀,充溢着对建功立业的渴望。
(二)分析下阙:古人古事——抒发感怀
1、下阙围绕周瑜这个人物进行挖掘:
(1)周瑜的形象有何特点?为何要插入“小乔初嫁了”这一细节?
明确:年轻有为,春风得意,雄姿勃发,儒将风流,从容闲雅,指挥若定。
插入“小乔初嫁了”这一细节的深刻含义在于:
一是借周瑜娶小乔的事实,说明周瑜在指挥赤壁之战时,年纪很轻,很有作为。
二是以美人烘托英雄,更能衬托周瑜潇洒的风姿,英雄美人,相得益彰。
三是小乔之姊大乔系孙策之妻,所以周瑜跟孙权外托君臣之义,内有葭莩之亲,能取得孙权的绝对信任,这是他能够建功立业的一个重要条件。
以上这些正是作者所没有的,又是他十分渴望的。
补充:烘托——“以乙托甲”,使甲的性质更加突出,乙起陪衬作用。
(2)为什么只写周瑜,对周瑜形象的刻画,又寄寓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明确:通过周瑜少年英雄的形象,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感慨。周瑜年仅34岁就在赤壁之战中取得胜利,成为一时之英雄。而自己年将半百,却身遭贬谪,功业无成,怎能不在感慨万分中生发仰慕之情呢?苏轼对周瑜“赞扬”的同时又是在慨叹自己。词人刻画周瑜的“雄姿英发、叱咤风云”与自己的“戴罪黄州、早生华发”相互映衬,怀古思今,对比反差强烈,既显出周瑜的少年得志,又显出自己的壮志未酬,意在感慨自己报国无门,渴望能够建功立业。
(3)因为周瑜的人生“开挂”,让想到自己现状的苏轼感慨不已。其中“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一句是否表现了他的消极态度,说明理由。
明确:这首词表现了苏轼复杂的思想感情。
①从情感上看具有激奋和伤感的双重色彩。词中对壮丽河山的描绘,对英雄人物的尽情赞颂,表现了作者渴望建功立业的积极进取精神和奋发乐观的人生态度;而“人生如梦”的感慨,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郁闷和忧愤。
②但从全诗主题看,苏轼的感伤是由于建功立业的激切热望不能实现而萌发的,是诗人壮志未酬的无奈情绪的流露。因而不能孤立地看成是诗人悲观失望的自白。我们应该更多地体味作者对事业对人生的激情和追求。
③从词的意境和语言分析,这首词感情热烈,富于激情,意境壮阔,风格豪放,是苏轼旷达乐观的体现。
因此 “人生如梦”反过来也可激发我们对人生的追求,这也是《赤壁怀古》的理趣所在。
总结下阕内容:
下阕第一层描写周瑜形象,第二层抒发对身世的感叹,咏史、抒情自然结合。
三、【课堂探究】
细读文本,吟咏诗情。
思考:《念奴娇·赤壁怀古》为什么被评为苏轼豪放词风的代表之作,“豪放”词风突显在何处?
【明确】:
1.描绘壮丽之景,壮阔之境;
2.刻画豪迈之人,向往建功立业,这是一种豪情;
3.尽管政治上失意,却不甘沉沦,积极进取,这更是一种豪情。
四、【课堂检测】
苏轼还有哪些作品体现出他深陷困境自求超脱的人生态度?是如何体现的?请联系《赤壁赋》《西江月》、《定风波》等作品来分析。
举例:
(1)在《赤壁赋》中,苏轼借“客”之口抒发了自己 “沦落草野”之悲,但又借“苏子”之口,劝慰客人变换 视角,不要只看到人生变的一面,更要看到人生不变的一 面,最终使得“客喜而笑”,获得心灵的大解脱。苏轼运用 主客问答的形式,真实地再现了他身处困境寻求解脱的心 路历程。
(2)《西江月》写于苏轼心灵最苦闷之时。词人走向自然, 发现此地景物优美,迥异于尘世,于是解鞍欹枕,酣睡于桥上 直至天明。这体现出他借自然山水驱遣忧苦、获得快乐的积极 追求。
(3)在《定风波》中,面对大自然和人生的风雨,苏轼不以 阴晴为意,苦乐两忘,履险如夷,体现出乐观顽强、不以物喜不 以己悲的旷达情怀。苏轼身陷困境总能通过谈禅论道、变换视点、寄情山水等 方式自慰自解,获得心灵的平衡,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蓄积再度崛起的力量
语文必修 上册9.1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 这是一份语文必修 上册<a href="/yw/tb_c4001754_t8/?tag_id=27" target="_blank">9.1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a>,共4页。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9.1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a href="/yw/tb_c4001754_t8/?tag_id=27" target="_blank">9.1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a>,共3页。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9.1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a href="/yw/tb_c4001754_t8/?tag_id=27" target="_blank">9.1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a>,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小组讨论,回顾学习目标,当堂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5b3db8a16b5d6587ba18abcf3fc66c64.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