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三单元9.1《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4855699/0-169562712447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9.1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
展开教学目标:
1.通过多层次、多频次诵读,指导学生体会豪放词的特征。
2.通过赏析,引导学生理解本词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3.通过品味,让学生明确词中关键语句的内涵以及作者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紧扣语言文字,解读词中的景、人、情。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人生如梦”的思想情绪。
教学方法:诵读法、品鉴法、讨论法
教学计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引课题。
余秋雨先生在《苏东坡突围》中说,中国众多的文章,最喜欢《念奴娇·赤壁怀古》, 《念奴娇·赤壁怀古》究竟有什么独特的魅力,能够获得余先生如此高的评价?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念奴娇·赤壁怀古》(板书课题)
二、读,知特点。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叶圣陶先生也说“国文本是读的学科”。现在我们先来读这一阕词。
(一)请同学们默读本词一遍,力争读准字音。
公瑾(jǐn) 初嫁了(liǎ) 羽扇纶巾(guān)
樯橹(qiáng lǔ) 一尊还酹江月(huán lèi)
了(liǎ):完毕、结束。
还(huán):古音,此字古音没有“hái”。
尊:通假字,通“樽”
酹:在江中祭酒。
(二)请同学们结合课后注释,自行理解本词内容,出声自由朗读本词一遍。
(三)用你最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本词。注意读准字音,读对节奏,读出语气。
(四)请个别同学朗读,听他的读音和节奏是否准确,并让其他同学再读。
读出抑扬顿挫的语势,读出洒脱豪迈的词风。
(五)全班同学声音洪亮齐读本词一遍,再次强调豪放词朗读的特点。
三、赏,明内容。
(一)本词中的过渡句是哪一句,起到什么作用?
过渡句: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作用:承上启下。上阕描绘赤壁雄奇之景,下阕歌颂周瑜丰功伟绩。
(二)上阕是如何描绘赤壁雄奇景的?
直接描写: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穿”——写出山崖直插云霄的高峻;
“拍”——突出了惊涛骇浪拍击江岸的力度;
“卷”——波涛力量之宏大,波涛汹涌之威势。
这三句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从声音、色彩、姿态、气势等方面描绘赤壁雄奇之景。
(三)下阕写了周瑜的哪些特点?
雄姿英发:姿容雄伟、英姿勃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文韬武略,镇定自若。
(四)从全词看,哪些词语还写到了周瑜,表现了他的什么特点?
三国周郎赤壁:“周郎”给人一种年轻的感觉,比如“新朗”。“郎”字,体现了周瑜当时的年轻潇洒。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公瑾”体现了对周瑜的尊敬,如果此处为“周郎”,也与前面称谓重复;“初嫁”是刚刚出嫁,而“出嫁”则没有这种刚出嫁的意思。用“初嫁”就体现了小乔刚刚嫁给周瑜,新婚燕尔,也从侧面衬托了周瑜的年轻有为。周瑜成婚在建安三年,赤壁之战是建安十三年,苏轼故意言错,主要是表达对年轻有为的周瑜崇敬之情。
千古风流人物、一时多少豪杰:在苏轼心目中,只会冲冲杀杀的,不能算作“风流人物”,“风流人物”须得有儿女情长,他不仅仅是勇武有力。“风流人物”不但要有武胆,还得要有柔肠。所以,苏轼 用“风流人物”,从周瑜的角度是为了体现他“儿女情长”的一面。
“英雄人物”似乎只让人们想到了英勇顽强、刚毅果决、坚忍不拔,那样一种豪气,一种气概。苏轼心目中所敬仰、所向往的,就是要做周瑜那样的刚柔相济、文武双全“风流人物”!
四、品,悟情感。
(一)题为“赤壁怀古”,三国时英雄辈出,为什么苏东坡单单怀周瑜呢?
明确:通过周瑜少年英雄的形象,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感慨。周瑜年仅34岁就在赤壁之战中取得胜利,成为一时之英雄。而自己年将半百,却身遭贬谪,功业无成,怎能不在感慨万分中生发仰慕之情呢?
苏轼对周瑜“赞扬”的同时又是在慨叹自己。词人刻画周瑜的“雄姿英发、叱咤风云”与自己的“待罪黄州、早生华发”相互映衬,怀古思今,对比反差强烈,既显出周瑜的少年得志,又显出自己的壮志未酬,意在感慨自己报国无门,渴望能够建功立业。
(二)如何理解“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此句表达的是积极还是消极的情感?
明确:苏轼此时已经47岁,他被贬黄州,游览赤壁美景,如画江山,肯定有一种深深的失落感,年华老大,功业少成,想想人家周瑜,在三十四岁的时候,就已经名垂青史,已经立下赫赫战功。而自己还可能如周瑜那样吗?想到这些,不得志的苍凉、消沉之情是难免的。但是苏轼毕竟是苏轼,他并没有真正消沉,如画的江山,儒雅的英雄,多情的美人,还有流传千古功业,即使周瑜这样的风流人物不也一样湮没在历史长河之中被“浪淘尽”了吗?人生就如梦境一般,何必过于执着呢?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所以他洒脱、放得下,才能拿得起、看得开、出得来,因此,苏轼才会情不自禁倒一杯酒祭奠江水和月亮,同时也是给予自己的过去。这种洒脱,这种豁达,正体现了苏轼的人生态度和生存智慧。
结束语:
苏轼的一生,就像一阵清风,不念过往,不惧未来。官场失意的痛楚,重重叠叠而来,但他从来没有让这痛苦成为前行的包袱,而是让心灵在痛苦里升华,破茧成蝶,获得了另一种豁达与洒脱。
最后,请让我们放声齐读此词一遍,再次感受苏轼词风的豪放。
师生齐读。
五、写,现观点。
布置作业:
以“我心中的苏轼”为题,写一篇300字的小短文。
板书设计:
赤壁:赤壁雄奇景江山如画 写景(衬托)
周瑜:风流周郎颂风流人物 咏史(对比)
苏轼:失意洒脱情壮志难酬 抒情
豪放洒脱
语文必修 上册9.1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 这是一份语文必修 上册<a href="/yw/tb_c4001754_t8/?tag_id=27" target="_blank">9.1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a>,共4页。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9.1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a href="/yw/tb_c4001754_t8/?tag_id=27" target="_blank">9.1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a>,共3页。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9.1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a href="/yw/tb_c4001754_t8/?tag_id=27" target="_blank">9.1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a>,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小组讨论,回顾学习目标,当堂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5b3db8a16b5d6587ba18abcf3fc66c64.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