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解析)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6611370/0-173642742642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解析)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6611370/0-173642742646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解析)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6611370/0-1736427426473/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解析),共16页。
2.请将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卷的规定位置上.
3.答题时,请将试题卷I的答案在答题卷I上对应的选项位置用2B铅笔涂黑、涂满.将试题卷Ⅱ的答案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书写,答案必须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卷Ⅱ各题目规定区域内作答,做在试题卷上或超出答题卷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不允许使用计算器,没有近似计算要求的试题,结果都不能用近似数表示.
试 题 卷 Ⅰ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6的相反数是( )
A. ﹣6B. ﹣C. 6D.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相反数的意义,即可解答.
【详解】解:的相反数是6,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相反数,熟练掌握相反数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
2.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4年春节联欢晚会》以“龙行龘龘(dá),欣欣家国”为主题,以“龘”字为题眼,用“龘龘”之姿生动描摹十四亿中华儿女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其中数字十四亿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科学记数法,将数据表示成形式为的形式,其中,n为整数,正确确定a、n的值是解题的关键.
将十四亿写成,再写成其中,n为整数的形式即可.
【详解】解:十四亿.
故选C.
3. 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合并同类项,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字母和指数不变,系数相加”成为解题的关键.
根据合并同类项的法则逐项判断即可.
【详解】解:A.和不是同类项,不能合并,不合题意;
B.,错误,不符合题意;故正确,符合题意;
C.和不是同类项,不能合并,不合题意;
D.,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4. 小华准备从日湖公园前往宁波大剧院,导航提供的可选路线长为(如图),测距显示两地相距,能解释这一现象的数学知识是( )
A.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B. 连结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C.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D. 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一条而且仅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
【答案】A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线段的性质,熟记线段的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是解题的关键.
根据线段的性质即可解答.
【详解】解:∵测距显示两地相距是直线距离,导航提供的两条可选路线长不是直线;
∴理由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故选:A.
5. 介于下列哪两个整数之间( )
A. 0与1B. 1与2C. 2与3D. 3与4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无理数的近似值,可知,所以可知在2和3之间.
故选C.
6. 将一副直角三角板按下图所示各位置摆放,其中与不相等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对顶角,同角的余角相等.分别求出每个选项中的关系,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解:A、根据对顶角相等,得到,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故与不相等,符合题意;
C、由图可知:,不符合题意;
D、由图可知:,不符合题意;
;
故选B.
7. 小马虎在解关于x的方程时,错把看成了,解得.则a的值为(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方程的解、解一元一次方程等知识点,熟练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是解题的关键.
把代入方程中可得,然后进行计算即可解答.
【详解】解:由题意得:把代入方程中可得:
,
,,,,
故选:B.
8. “中国结”寓意美满团圆,中间的图案是由小正方形按一定规律组成,其中第1个图形共有小正方形14个;第2个图形共有小正方形19个;第三个图形共有小正方形24个;……则第n个图形中小正方形的总个数为(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图形类规律探究,根据已知数据,得到后一个图形比前一个图形多5个小正方形,列出代数式即可.
【详解】解:由题意,得:后一个图形比前一个图形多5个小正方形,
∴第n个图形中小正方形的总个数为:;
故选C.
9. 我国古代著作《增删算法统宗》中记载了一首古算诗:“林下牧童闹如簇,不知人数不知竹.每人六竿多十四,每人八竿少二竿.”其大意是:“牧童们在树下拿着竹竿高兴地玩耍,每人6竿,多14竿;每人8竿,少2竿,若设有牧童人,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为(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根据竿的数量一定,列出方程即可.
【详解】解:设有牧童人,由题意,得:;
故选A.
10. 如图,数轴上点A,M,B分别表示数,若,则下列运算结果一定是正数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列代数式、数轴、正数和负数、绝对值等知识点,得到,且是解题的关键.
数轴上点A,M,B分别表示数,则、,由可得原点在A、M之间,由它们的位置可得,,且,再根据整式的加减乘法运算的计算法则逐项判断即可.
【详解】解:数轴上点A,M,B分别表示数,
∴、,
∵,
∴原点在A,M之间,由它们的位置可得,且,
∴,,,
故运算结果一定是正数的是.
故选:A.
试 题 卷 Ⅱ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 计算:=___.
【答案】2
【解析】
【分析】根据立方根的定义进行计算.
【详解】解:∵23=8,
∴,
故答案为:2.
12. 比较大小: ________(填“”、“”或“”).
【答案】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掌握负数的绝对值越大,自身越小成为解题的关键.
根据负数的绝对值越大,自身越小即可解答.
【详解】解:∵,
∴.
故答案为:.
13. 已知a2+3a=1,则代数式2a2+6a﹣1的值为_____.
【答案】1
【解析】
【详解】解:∵a2+3a=1,∴原式=2(a2+3a)﹣1=2﹣1=1,故答案为1.
点睛:此题考查了代数式求值,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14. 如图,O是直线上的一点,分别平分,则所有与互余的角是________.
【答案】或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角计算、角平分线的定义、补角和余角的定义等知点,灵活运用角平分线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利用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结合平角的定义可得,进而求解即可;
【详解】解:∵分别平分,
∴,
∵,
∴,
∴图中所有与互余的角有,
故答案为:或.
15. 如图,在一个三阶幻方中,若处于每一横行、每一竖列,以及两条斜对角线上的3个数之和都相等,则这个幻方中的值为________.
【答案】4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掌握幻方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根据幻方特点可得关于的方程,求解即可解答.
【详解】解:由题意有:,
解得:.
故答案为:4.
16. 若、、为整数,且,则________.
【答案】4或5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绝对值、非负性数的性质的应用等知识点,掌握非负数的性质是解题关键.
利用数的非负性求出a、b、c的关系,再分情况利用绝对值求解即可.
【详解】解:∵a、b、c为整数,
∴与 非负整数,
∵,
∴, 或, ,
当,时,,
∴,
∴.
当,时,,
∴,
∴.
综上,4或5.
故答案为:4或5.
三、解答题(本大题有8小题,共52分)
17 计算:
(1);
(2).
【答案】(1)
(2)2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含乘方的有理数混合运算、算术平方根等知识点,掌握相关运算法则成为解题的关键.
(1)直接运用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法则计算即可;
(2)先运算算术平方根化简,然后按照含乘方的有理数混合运算法则计算即可.
【小问1详解】
解:
.
【小问2详解】
解:
.
18. 先化简,再求值:,其中.
【答案】,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整式的化简求值,掌握整式的加减运算法则成为解题的关键.
先根据整式的加减运算法则化简,然后将代入计算即可.
详解】解:
.
当时,原式.
19. 解方程:
(1);
(2).
【答案】(1)
(2)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解一元一次方程,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是解题的关键.
(1)按照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的步骤解答即可;
(2)按照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的步骤解答即可.
【小问1详解】
解:,
,
,
【小问2详解】
解:,
,
,
,
,
.
20. 如图,是的边上一点.
(1)过点画的垂线,垂足为点.
(2)________(填“”、“”或“”),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图见解析
(2),垂线段最短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画垂线,垂线段最短.掌握垂线段最短,是解题的关键.
(1)根据题意,画出垂线即可;
(2)根据垂线段最短,进行作答即可.
【小问1详解】
解:如图,即为所求;
【小问2详解】
∵,
∴(垂线段最短)
故答案为:,垂线段最短.
21. 古时候人们往往会用八卦罗盘来测量建筑的方位.小明自制了一个类似的玩具:以点O为中心,共有内外两圈,均可以绕着点O旋转,外圈有A,B,C,D,E,F,G,H 8个点将圆八等分,内圈仅有J,K两个点,且点A,K,O,J四点共线,连接.
(1)求的度数;
(2)固定内圈,顺时针转动外圈一周,恰好经过.求外圈只转一周且当与一边垂直时,经过多少时间?
【答案】(1)
(2)外圈只转一周且当与一边垂直时,经过或或
或.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正多边形与圆,正确地识别图形是解题的关键.
(1)由题意得将圆8等分,占其中的3份,然后列式计算即可;
(2)分和两种情况,分别根据题意列式计算即可.
【小问1详解】
解:由题意得:将圆8等分,占其中的3份,
∴.
【小问2详解】
解:由题意得,外圈转动速度为:,
①当时,点A在右侧半圆上,时间,
点A在左侧半圆上,时间;
②当时,点D在右侧半圆上,时间;
点D在左侧半圆上,时间.
综上所述,外圈只转一周且当与一边垂直时,经过或或或.
22. 七年级的同学们对教科书中的问题进行了拓展性研究.现在,请你也一起来尝试着解决一些问题吧.
【答案】问题解决1:;问题解决2:3或4或6.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找到相等关系列出方程是解题的关键.
问题解决1:根据线段的和差列方程求解即可;
问题解决2:根据线段的和差列方程,结合整除的意义求解即可.
【详解】解:问题解决1:设,则,
则,解得:,
∴;
问题解决2:设,则,
∵,即:,
∴,即,
∴,
∵为整数,
∴为4的正因数,
∴或或.
∴或4或6.
23. 七年级师生计划冬游观景.若单独租用50座的客车若干辆,则刚好坐满;若单独租用60座的客车,则可少租一辆,也正好坐满.
(1)求参加冬游观景的师生总人数?
(2)景区门票的购买与客车的租赁联手促销:50座的客车租赁费用为1600元/辆,门票原价20元/位打6折优惠;60座的客车租赁费用为2500元/辆,且免门票.请问单独租用哪种客车更划算?为什么?
【答案】(1)参加冬游观景的师生有300人
(2)单独租用60座客车更加划算,理由见解析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等知识点,找出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一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
(1)设单独租用50座客车x辆,则单独租用60座客车辆,根据参加冬游观景的师生总人数不变,可列出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可得出x的值,再将其代入中即可解答;
(2)分别求出单独租用50座客车及单独租用60座客车所需费用,比较后即可解答.
【小问1详解】
解:设单独租用50座客车x辆,则单独租用60座客车辆,
根据题意得:,
解得:,
∴(人).
答:参加冬游观景的师生有300人.
【小问2详解】
解:单独租用60座客车更加划算,理由如下:
单独租用50座客车所需费用为(元),
单独租用60座客车所需费用为(元),
∵,
∴单独租用60座客车更加划算.
24. 直线l上依次排列点A,B,C,D,已知,,点E是线段的中点,点F是线段的中点.
(1)如图1,当点B与点C重合时,求线段的长.
(2)如图2,当线段从图1位置沿直线l向右运动时,的值是否为定值?若是定值,请求出的值;若不是定值,请说明理由;
(3)当线段从图1位置沿直线l向右平移a个单位长度时,若满足,则求a的值.
【答案】(1)7 (2)是定值,3
(3)3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与线段中点有关的计算,正确的识图,理清线段之间的和差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1)根据中点的性质,求出的长,进而求出的长即可;
(2)设的长为,根据线段的和与差,以及中点的性质,表示出的长,即可得出结论;
(3)根据线段之间的和差关系,列出方程进行求解即可.
【小问1详解】
解:当点B与点C重合时,则:,,
∵点E是线段的中点,点F是线段的中点,
∴,
∴;
小问2详解】
是定值;
设的长为,则:,
∵点E是线段的中点,点F是线段的中点,
∴,
∴,为定值.
【小问3详解】
由题意,得:,
∴,
∵点E是线段的中点,点F是线段的中点,
∴,
∴,
∵,
∴,
∴.0
提出问题
如何测量水深
问题背景
一根竹竿插入水池底部的淤泥中,竹竿的入泥部分占全长的,淤泥以上的入水部分比入泥部分长米,露出水面部分为米,则可求得竹竿长度.
问题解决1
画一条线段表示竹竿, , 米,米,求的长度.
问题解决2
若,其余条件不变,竹竿长度为整数,求整数k的值.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共5页。
这是一份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题,共4页。
这是一份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题,共4页。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