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文言文对比阅读-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学期期末专项复习试题

    文言文对比阅读-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学期期末专项复习试题第1页
    文言文对比阅读-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学期期末专项复习试题第2页
    文言文对比阅读-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学期期末专项复习试题第3页
    还剩1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文言文对比阅读-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学期期末专项复习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文言文对比阅读-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学期期末专项复习试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用“/”给下面句子断句,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不同的一项是,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一方山水,两座名亭,阅读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或异二者之为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B.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C.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D.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去国怀乡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微斯人,吾谁与归?
    ②树林阴翳,鸣声上下。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以自己的忧乐为线索抒发感慨,重申古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等主张。
    B.乙文巧妙运用烘托手法,以禽鸟之乐烘托众人之乐,以众人之乐烘托太守之乐。
    C.两文都多用骈偶句,而甲文善用对仗的词语加强议论,乙文巧用虚词表情达意。
    D.甲文“先忧后乐”和乙文“与民同乐”,都表现出了古代君子崇高的思想境界。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菱溪之石有六,其四为人取去,而一差小①而尤奇,亦藏民家。其最大者,偃然②僵卧于溪侧以其难徙故得独存。每岁寒霜落,水涸而石出。溪旁人见其可怪,往往祀以为神。溪旁若有遗址,云故将刘金之宅,石即刘氏之物也。刘宅陂池台榭、奇木异草与此石称③,亦一时之盛哉!今刘氏之后,散为编民④,尚有居溪旁者。
    予感夫人物之废兴,惜其可爱而弃也,乃以三牛曳置幽谷⑤;又索其小者,得于白塔民朱氏,遂立于丰乐亭之南北。亭负城而近,以为滁人岁时嬉游之好。
    夫物之奇者,弃没于幽远则可惜,置之耳目则爱者不免取之而去。嗟夫!刘金者虽不足道,然亦可谓雄勇之士,其平生志意,岂不伟哉。及其后世,荒堙零落,至于子孙泯没而无闻,况欲长有此石乎?用此可为富贵者之戒。而好奇之士闻此石者,可以一赏而足,何必取而去也哉。
    (节选自欧阳修《菱溪石记》,有改动)
    【注释】①差小:比较小。②偃然:静静地。③称:相称。④编民:平民。⑤幽谷:指幽谷泉。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溪深而鱼肥 夫环而攻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B.行者休于树 于我如浮云(《论语》十二章)
    C.其四为人取去 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D.而一差小而尤奇 水尤清冽(《小石潭记》)
    3.把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2)溪旁人见其可怪,往往祀以为神。
    4.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
    偃 然 僵 卧 于 溪 侧 以 其 难 徙 故 得 独 存
    5.【甲】文通过对滁人游、太守宴等的描绘,突出了贯穿全文的主线——“A ”;【乙】文突出石的特点——“B ”。【甲】【乙】两文的共同点是都表达了作者欧阳修C 的思想;【乙】文最后一段卒章显志,表明了对奇物的态度,是希望“富贵者”D 。(A和B各用原文中的一个字回答,C和D用自己语言概括。)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
    醉翁亭记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乙】
    醒心亭记(节选)
    曾巩
    凡公①与州宾客者游焉,则必即②丰乐③以饮。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④而望,以见夫群山相环,云烟之相滋⑤,旷野之无穷,草树众而泉石嘉,则其心洒然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故即其事之所以然而为名,取韩子退之⑥《北湖》之诗云。噫!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而名之以见其实,又善者矣。
    虽然,公之作乐,吾能言之。吾君⑦优游⑧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天下之学者,皆为才且良,夷狄⑨鸟兽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公乐也。一山之隅⑩。一泉之旁,岂公乐哉?乃公所以寄意于此也。
    【注释】①公:欧阳修。②即:至。③丰乐:丰乐亭,为欧阳修任滁州太守时所建。④醒心:醒心亭,处于滁州西南丰乐亭东山上,也为欧阳修所建。⑤滋:滋生、蔓延。⑥韩子退之:韩愈,字退之。⑦君:指宋仁宗。⑧优游:悠闲自得的样子。⑨夷狄:泛指少数民族。⑩隅:角落。
    6.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野芳发而幽香/朝发白帝B.山间之四时也/四时俱备
    C.名之者谁/名之以见其实D.或醉且劳矣/或王命急宣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2)一山之隅,一泉之旁,岂公乐哉?乃公所以寄意于此也。
    8.下列选项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甲文多用对偶句进行描摹,如“负者歌于途”对应“行者休于树”,描画滁人之游,生动传神,也令音韵谐美。
    B.甲文叙事角度巧妙,通篇以第三人称写太守,写醉翁,貌似旁观者,既避免了第一人称写作给人以炫耀政绩之感,还能更好地传达作者的情感和意趣。
    C.乙文语言简练精准,以“饮”和“望”两字,概括区分了“丰乐”和“醒心”二亭不同的用途:前者用于饮酒,后者用于览胜。
    D.甲、乙两文恪守传统“记”文以记事为主的规范,都记录欧阳修与众人游乐的事迹。同时,融入了一定的抒情、议论,削弱了作者的主体性。
    9.一方山水,两座名亭。甲、乙两文借“醒”与“醉”所传达的情志是否相同?请结合甲乙两文具体分析。
    10.阅读回答问题。
    【甲】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节选自《鱼我所欲也》)
    【乙】
    天祥至潮阳,见弘范①,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厓山②,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扦③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作《过零丁洋》诗与之。其末有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弘范笑而置之。厓山破,军中置酒大会。弘范曰:“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泫然④出涕,曰:“国亡不能救,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
    (节选自《宋史•文天祥传》)
    [注]①弘范:张弘范,宋朝降将,是当时进攻广东的元军元帅。②厓(yá)山:位于广东新会,是南宋皇帝投海之处。③扦(hàn):同“捍”,防御、保卫。④泫(xuàn)然:水滴下的样子。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义,亦我所欲也
    ②故患有所不辟也
    ③乃教人叛父母
    ④天祥泫然出涕
    (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②弘范遂以客礼见之。
    (3)【乙】文中文天祥的所作所为印证了【甲】文中的哪句话?
    (4)请结合文体特点,简要分析对比手法在【甲】【乙】两文中的运用。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选自《礼记·虽有嘉肴》)
    【乙】
    列子学射,中矣。请于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对曰:“弗知也。”关尹子曰:“未可。”退而习之。三年,又以报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列子曰:“知之矣。”关尹子曰:“可矣,守而勿失也。非独射也,为国与身皆如之。故圣人不察存亡,而察其所以然。”
    (选自列子《关尹子教射》)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不知其旨也 旨: (2)虽有至道 至道:
    (3)守而勿失也 守: (4)非独射也 独: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2)故圣人不察存亡,而察其所以然。
    13.请说说【甲】文“虽有嘉肴……不知其善也”论证了什么观点?是如何论证的?
    14.两篇选文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暮则傃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
    (节选自苏轼《放鹤亭记》)
    材料二: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15.下列对材料一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暮则傃东山而归
    B.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暮则傃东山而归
    C.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暮则傃东山/而归
    D.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暮则傃东山/而归
    16.根据“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17.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
    (2)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18.两则材料在景物描写上颇为相似,请指出并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材料二:
    (苏秦)说①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形容枯槁,面目黧黑,状有愧色。归至家,妻不下纴②,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流血至足。期年,揣摩成,乃说赵王于华屋之下。抵掌③而谈,赵王大说,封为武安君,受相印。
    将说楚王,路过洛阳,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妻侧目而视,侧耳而听;嫂蛇行匍匐,四拜自跪而谢。
    (节选自《战国策·秦策》)
    【注】①苏秦:战国时期著名游说家、纵横家。说:游说。②纴:这里指织布机。③抵掌:击掌,指人在谈话中的高兴神情。
    1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流血至足
    B.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流/血至足
    C.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流血至足
    D.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流血至足
    20.根据语境,参考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2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2)资用乏绝,去秦而归。
    22.材料一、二分别写了宋濂和苏秦勤奋苦学的故事,都用到了对比手法,请分别举例说明并分析其作用。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岳阳楼记(节选)
    范仲淹
    ①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②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③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
    黄州快哉亭记(节选)
    苏辙
    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舍。涛澜汹涌,风云开阖。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
    [注]背景: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苏辙上书营救苏轼,因而获罪被贬为监筠州(今江西高安)盐酒税。
    2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含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把酒临风 执策而临之
    B.则有去国怀乡 去后乃至
    C.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渔夫樵父之舍
    D.举目而足 而不知人之乐
    24.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兼有叙事、写景、抒情等表达方式,层次分明,充分地体现了作者的胸襟抱负。
    B.甲文卒章显志,发出了先忧后乐的豪言壮语,表明了迁客骚人和古仁人的思想心志。
    C.乙文快哉亭命名为“快哉”,是因为其视野开阔,自然景观壮丽多变,令人心旷神怡。
    D.乙文“涛澜汹涌,风云开阖”一句,体现快哉亭前水域的波澜壮阔与活力,具有动态美。
    25.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2)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
    26.甲文多处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请结合选文内容分析其作用。
    27.登亭台楼阁,抒览物情怀。请结合写作背景和内容分析甲、乙两文在情感上的异同。
    【甲】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
    阮籍①本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事,以酣饮为常。昭②初欲为子炎③求婚于籍籍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钟会数以时事问之,皆以酣醉获免。及司马昭辅政,籍从容言于昭曰:“籍平生曾游东平,乐其风土。”昭大悦,即拜籍东平相。籍乘驴到郡,坏府舍屏障,使内外相望,法令清简,旬日而还。
    (节选自《晋书·卷四十九》)
    【注释】①阮籍:三国魏诗人。字嗣宗。竹林七贤之一,是建安七子之一阮瑀的儿子。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崇奉老庄之学,政治上则采谨慎避祸的态度。②昭:司马昭,字子上,司马懿的欠子,司马师的弟弟,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炎的父亲,曹魏后期的政治家和军事家。③炎:司马炎。
    28.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杂然而前陈者 陈: (2)太守谓谁 谓:
    (3)及司马昭辅政 及 (4)昭大悦 大:
    29.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昭初欲为子炎求婚于藉藉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
    30.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2)籍由是不与世事,以酣饮为常。
    31.【甲】【乙】两文都写到醉,请简要分析醉翁的醉与阮籍的醉有什么异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下山二里,循旧路,向五老峰。汉阳、五老,俱庐南面之山,如两角相向而犁头尖界于中退于后故两峰相望甚近。自汉阳计之,且三十里。余始至岭角,望峰顶坦夷,莫详五老面目。及至峰顶,风高水绝,寂无居者。因遍历五老峰,始知是山之阴,一冈连属;阳则山从绝顶平剖,列为五枝,凭空下坠者万仞,外无重冈叠嶂之蔽,际目视野甚宽。然彼此相望,则五峰排列自掩,一览不能兼收;惟登一峰,则两旁无底。峰峰各奇不稍让,真雄旷之极观也!
    (节选自徐霞客《游庐山日记》)
    【乙】又南五里,诸峰森丛江右,石崖回亘①,亦犹山门之列于江左者,而其上复有石森列,若立而伛偻,若坐而箕踞者。舟人谓此处有“八仙对奕”,岂即此耶?
    至此江稍转西南,其东岸有聚落②曰鸡腊,乃柳州东南陆路大道也。道侧有溪自西来入,于是舟转东行。五里,转而南,有崖悬突江左,层累叠嵌,光采离奇。眺其东,有尖峰弯竖,形若牛角。既而东转五里,江北聚落出焉,名曰犁冲。江流环其三面,中成盘涯,若犁之尖,故名。
    忽转而北直抵牛角山下复转东去。北山松桧③森然。遥闻滩声如雷,久之始至,则悬流回瀑,一泻数里,是曰横旋滩。
    (节选自《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十八》,有删减)
    【注释】①亘:连绵不断。②聚落:村落,③桧:树名。又名松柏、刺柏。
    3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俱庐南面之山”与“四时俱备”的“俱”,均是“都”的意思。
    B.“于是舟转东行”中的“东”可理解为“向东”,而“眺其东”中的“东”意思为“东边”。
    C.“外无重冈叠嶂之蔽”与“亦犹山门之列于江左者”两个句子中,“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
    D.“是曰横旋滩”中“是”作代词,意为“这”;“乃柳州东南陆路大道也”中“乃”表判断,意为“是”。
    33.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需断句处相应的字母依次填写到答题卡上。
    如两角A相向B而犁C头尖界于中D退于后E故两峰相望F甚近
    34.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及至峰顶,风高水绝,寂无居者。
    (2)舟人谓此处有“八仙对弈”,岂即此耶?
    35.【甲】【乙】选文均节选自徐霞客的游记,【甲】文写山,“凭空下坠者万仞”一句突出了山势(1) 的特点,结尾语句直接抒情,表达了作者(2) 之情;【乙】文描写山水,写山上的石头,突出了其(3) 、离奇的特征,写横旋滩之水,表现其(4) 、水流湍急的特征。
    参考答案:
    1.(1)A
    (2)①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②树林里的枝叶茂密成荫,鸟儿到处叫。
    (3)A
    2.D 3.(1)醉了能够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是太守。
    (2)溪旁的人见此石形状怪异(认为它很奇怪/感到它很奇怪),往往把它当成神灵来祭祀。 4.偃然僵卧于溪侧/以其难徙/故得独存 5. A:乐 B:奇/怪 C:与民同乐; D:不要一人独赏/不要独占奇物/要与他人同赏
    6.A 7.(1)山势回环,道路弯转,有一个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的,是醉翁亭。
    (2)一个山角落,一汪清泉水,哪里会是欧阳公的快乐所在呢?他只不过是在这里寄托他的意趣。 8.D 9.甲、乙两文借“醒”与“醉”所传达的情志是相同的。《醉翁亭记》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把政治失意,仕途坎坷的内心抑郁和苦闷寄情于山水之间,消融于与民同乐之间,表现了他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醒心亭记》借助记游醒心亭,抒发了儒家关心政治与积极的人生意识,写景记游不是作者真正的写作目的。指出欧阳修的真乐是“吾君优游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天下学者皆为材且良,夷狄鸟兽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这是一幅“天下安康,人民幸福”的安乐图。表达了欧阳修忧国忧民的政治豪情。
    10.(1) 想要得到 同“避”,躲避 背叛 眼泪
    (2)①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
    ②张弘范于是用对待客人的礼节接见他。
    (3)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或:“舍生取义者也”)
    (4)甲文是一篇议论文,主要通过对比鱼与熊掌、生与义来阐述作者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强调在面对选择时,应该舍小取大,舍生取义。这种对比手法使得文章的主题更加鲜明,观点更加明确。乙文传记文学,文章通过对天祥与其他人物的对比,突出了天祥的忠诚和勇敢,使读者对他产生了深深的敬意。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对比手法,但甲文更侧重于理论阐述,而乙文则更侧重于具体事例的描述。
    11.(1)味美 (2)最好的道理 (3)坚持(或牢记) (4)唯独,只 12.(1)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思。(2)所以,圣明的人不仅仅关注事物的存在或消亡(即表象),而且深入探究导致这种存在或消亡的根本原因。 13.论证了“学习的重要性”。用了类比论证,以“嘉肴”类比“至道”,以“食”类比“学”,以“旨”类比“学习的好处”,深入浅出地使论证具体化 14.①学习很重要,不学则无法获得知识,也无法发现自己的不足,更没有完善自己的机会。(或:学习中的互动交流也可以提升自己,教授别人也能自我提高。)②无论学习,还是做事,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学习、工作,把事情办好。
    15.A 16. 第二年 ③ 接近,靠近(接连、连着,与……相接) 17.(1)山人有两只鹤,非常温驯而且善于飞翔。
    (2)太阳出来,树林里的雾气散开;云雾归拢,山谷就显得昏暗。 18.材料一写春夏草木,秋冬雪月;材料二写树林、云、野花、佳木、秋风、冬水。相同:都描绘了朝暮之光、四季之景。
    19.D 20. 破旧,坏 同“悦”,愉悦,高兴 道歉 21.(1)抄写完成之后,我赶快(跑着)送还,不敢稍微(一点也不敢)超过约定的期限。(2)钱财和物资(生活用品)都缺乏断绝(用尽),于是离开秦国,返回家乡。 22.①“乡之先达”的严厉与宋濂的谦卑恭敬形成对比,突出其一心向学、虔诚求学的学习态度;
    ②苏秦失意落魄时家人对他的冷落,与功成名就后家人对他的热情恭敬形成对比,侧面表现了他勤学苦读取得的成就之大。
    23.D 24.B 25.(1)在朝廷上做官,就为平民百姓忧虑;被贬谪到边远地方做地方官,就替君主担忧。(或“处在高高的朝堂上,就为平民百姓忧虑;处在僻远的江湖间,就替君主担忧。”)
    (2)这就是把亭子称为“快哉”的原因。 26.①将一暗一明(阴晴)的岳阳楼之景进行对比,引出迁客骚人不同的“览物之情”。②将“迁客骚人”登楼“览物”而产生的悲与喜两种不同心境对比,突出“迁客骚人”“以物喜,以己悲”。③将“古仁人”与“迁客骚人”对比,引出下文“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博大胸襟。 27.同:甲乙两文作者虽都遭贬谪,但都体现作者乐观旷达的胸襟。异:甲文作者登上岳阳楼,借古仁人的登楼之思,抒发了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的政治抱负;乙文写作者览江山美景,建“快哉亭”,主要体现作者寄情山水,随遇而安(超然物外)的情感。
    28. 陈列,摆开 为,是 等到 非常 29.昭初欲为子炎求婚于籍/籍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 30.(1)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的,是太守喝醉了。
    (2)阮籍因此不参与世事,把尽情饮酒当作常事。 31.相同点:两人都借酒来逃避现实。不同点:醉翁的醉是与民同乐,陶醉于山水之乐和百姓之乐中;阮籍的醉是为了避祸,在魏晋乱世中以醉酒来保全自己。
    32.C 33.BDE 34.(1)等到到达峰顶,只见风很猛烈,没有流水,空寂而无人居住。
    (2)船夫说这里就是“八仙对弈”的地方,难道就是这里吗? 35. 险要 对所写景物的赞美 森列 水势盛大
    加点字词
    方法提示
    释义
    明年春
    联系诗句解释词义。
    明年此日青云上,却笑人间举子忙。
    (1)明年:
    适当其缺
    查阅词典选择义项。(填序号即可。)
    适:①适合;②满足;③正好。(《汉语大词典》)
    (2)适:
    草木际天
    根据形旁推断字义。
    壁会也。网墙相合之缝也。(《说文解字》)
    (3)际:
    加点词语
    参考方法
    解释(填文字)
    黑貂之裘敝
    关联教材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送东阳马生序》)
    敝:(1)
    赵王大说
    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唐雎不辱使命》)
    说:(2)
    四拜自跪而谢
    选择义项
    ①感谢;②道歉;③谢绝;④辞别
    谢:(3)

    相关试卷

    文言文对比阅读-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专项复习试题:

    这是一份文言文对比阅读-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专项复习试题,共13页。

    课内文言文阅读-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学期期末专项复习试题:

    这是一份课内文言文阅读-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学期期末专项复习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翻译句子,下面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下面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文言文对比阅读期末专项复习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文言文对比阅读期末专项复习试题(含答案),共13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