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5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能力提升训练十二第12讲多元文明的兴起拓展与交流

    2025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能力提升训练十二第12讲多元文明的兴起拓展与交流第1页
    2025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能力提升训练十二第12讲多元文明的兴起拓展与交流第2页
    2025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能力提升训练十二第12讲多元文明的兴起拓展与交流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5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能力提升训练十二第12讲多元文明的兴起拓展与交流

    展开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能力提升训练十二第12讲多元文明的兴起拓展与交流,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2024·广州二模)乌鲁克是苏美尔地区的一个城市,在该城市的神殿废墟中出土了一个公元前3200年至公元前3000年的大理石花瓶。花瓶瓶身的图案从下到上依次是:象征水的波浪线、大麦麦穗和椰枣、绵羊、端着器物的男子队伍、丰收女神伊南娜和男祭司。由此可推知,当时的乌鲁克( C )
    A.受到了古希腊文明的影响
    B.民众生活富足
    C.具备了早期城市国家特征
    D.官僚体系完善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花瓶瓶身的图案从下到上的顺序体现出女神、祭司、平民地位存在明显差别,产生了明显的阶级分化,这说明当时的乌鲁克具备了早期城市国家特征,C项正确。
    2.(2024·梅州模拟)在古埃及,哈皮神被人们尊为尼罗河神,他的基本职能是司掌尼罗河。每年尼罗河泛滥时,上自法老,下至普通民众都会对哈皮进行祭祀,祈求有一个好的收成。这表明当时( C )
    A.法老借助宗教活动神化王权
    B.农业的产生依赖大河流域
    C.人们对自然力的畏惧之情
    D.农业经济是文明产生的基础
    解析:尼罗河的定期泛滥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对古埃及文明产生发展至关重要。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古埃及人祭祀尼罗河神是为了让神灵保佑农业生产,体现了古埃及人对自然力的畏惧之情,C项正确。对哈皮进行祭祀是为了保佑收成,与神化王权无关,排除A项;“农业的产生依赖大河流域”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材料主旨是古埃及人对尼罗河神的崇拜,而非探讨农业与文明产生之间的联系,排除D项。
    3.(2024·广东预测模拟)在古代印度,由种姓制度衍生出的印度教是主要宗教;佛教也深受民众喜爱,并且影响广泛;受伊斯兰教影响而形成的锡克教在其北部地区则拥有很多信徒。这表明古代印度( D )
    A.种姓制度与佛教相互渗透
    B.对伊斯兰文明影响深远
    C.印度教促进了国家的形成
    D.具有文化多元性的特点
    解析:材料体现了古代印度的印度教、佛教和锡克教并存,思想文化具有多元性的特点,D项正确。
    4.(2024·汕头二模)许倬云说:“希腊古代城邦是希腊的中原,希腊化时代是地中海的西方;罗马帝国时代是欧洲的中原,中古以后的欧洲是欧洲的西方;近古是大西洋的西方;近代是世界的西方。”该言论旨在强调( A )
    A.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滥觞
    B.希腊地位类似中国的中原
    C.全球化进程中希腊影响缩小
    D.古代时期各地不存在联系
    解析:本题关键在于将题干中的“中原”与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原的核心地位进行等量代换,即这一言论强调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滥觞,A项正确。
    5.(2024·广东预测模拟)罗马帝国初期,元首利用行省驻军维护行省治安,图拉真皇帝曾下令,“有人敢违反行省法度,我将毫不留情地处理他们”。公元3世纪,掌握军队的行省总督开始频繁干预元首的继承问题。这一变化表明罗马帝国( B )
    A.封君封臣关系不断弱化
    B.国家权力重心下移
    C.各行省普遍掌握自治权
    D.贵族寡头特征明显
    解析:据材料“有人敢违反行省法度,我将毫不留情地处理他们”可知,此时中央对行省的控制力较强,据材料“掌握军队的行省总督开始频繁干预元首的继承问题”可知,地方权力上升,这一变化反映了罗马帝国国家权力重心下移,B项正确。
    6.(2024·汕头二模)封君封臣制度是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授予土地者为封君,领取土地者为封臣,两者是领主与附庸的关系。最高统治者和最底层农奴之间有若干层领主,各大中小领主仅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各种权力,并没有权力干涉封臣权力的运行实施。由此可知,封君封臣制度( A )
    A.容易形成政治上的分裂割据局面
    B.实现了中央王权的高度集中
    C.实现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
    D.以血缘关系作为维系的纽带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在封君封臣制度下,各级领主只能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各种权力,说明各级领主都具有较大的自由权力,从而容易形成政治上的分裂割据局面,A项正确。封君封臣制度容易导致政治上的分裂割据,并没有实现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更没有确保中央王权的高度集中,排除B、C两项;封君封臣制度以土地为纽带,而非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排除D项。
    7.(2024·广州调研)中世纪早期,欧洲庄园生产的产品主要用于满足庄园主的奢侈享受,并保障农民的基本生活。然而到了10—11世纪,众多城市开始兴起,生活在城市中的消费群体日益庞大,庄园生产逐渐转型,开始专注生产城市消费所需要的东西。这一变化反映出( B )
    A.城市已成为国家的政治中心
    B.庄园生产的商品化趋势加强
    C.庄园主成为新兴资产阶级
    D.庄园经济自给自足特性消失
    解析:根据材料“欧洲庄园生产的产品主要用于满足庄园主……开始专注生产城市消费所需要的东西”可知,庄园生产由面向庄园内部到面向城市消费,说明庄园生产的商品化趋势加强,B项正确。
    8.(2024·广州模拟)德里苏丹国的上层统治阶级都是来自印度以外的封建主。信奉伊斯兰教的突厥人、阿富汗人和波斯人组成的军事贵族集团成为这个国家的社会基础。……侵入印度的伊斯兰教统治者既具有统治阶级和侵略者的特征,又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这一状况造成了( B )
    A.婆罗门教最终走向瓦解
    B.印度社会宗教状况错综复杂
    C.给外敌入侵提供了可乘之机
    D.德里苏丹国统一了整个印度
    解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德里苏丹国的上层统治阶级是信奉伊斯兰教的外来者,大力推动了伊斯兰文化在印度的发展,这势必与印度传统宗教发生冲突,致使印度社会宗教状况错综复杂,B项正确。
    9.契约既是对彼此诚信的承诺,也是缔约双方履约的凭证。有学者在研究古埃及历史时,发现了一份房屋买卖契约,契约内容包括“购买人宣言”“对价格的详细说明”“对房屋的描述”和“卖者的宣言”等内容。从这份契约内容可知,古埃及人( C )
    A.房屋买卖交易十分频繁
    B.普遍具有诚实守信精神
    C.商业交易遵循一定流程
    D.契约使用广泛且已普及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古埃及人在买卖房屋时要签订契约,契约内容包括买卖双方的宣言、对价格的详细说明及对房屋的描述等,体现了其商业交易遵循一定流程,C项正确。
    10.(2024·广东预测模拟)公元8世纪,日本在大化改新后,仿效中国的科举制建立了贡举制,及第者可以授予官阶。902年,太政官奏曰:“建法以降,殆向百岁,二色(秀才、明经)出身,未及数十。”10世纪以后,贡举制“唯以历名(以往的名声)荐士,尝不问才之高下,人之劳逸”“不依门风偶攀仙桂者,不过四五人而已”。这表明当时的日本( C )
    A.贡举选拔流程趋于完善
    B.封建化改革最终失败
    C.贵族势力影响人才选拔
    D.全盘照搬中国科举制
    解析:从材料信息可知,日本贡举制虽然借鉴了中国的科举制,但录取人数相当有限,后期基本被贵族势力垄断,这表明当时的日本贵族势力影响人才选拔,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贡举制选拔流程,排除A项;日本封建化改革从史实上看并非最终失败了,排除B项;贡举制并非对中国科举制的全盘照搬,排除D项。
    11.(2024·汕头调研)早在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玛雅人就建立了二十进位算术系统,比印度人建立的十进位计算法早了1 000多年;在公元6至7世纪期间,玛雅人计算出地球公转一年为365.24天。这说明古代美洲文明( D )
    A.领先世界其他文明
    B.与欧亚大陆文明存在交流
    C.具备近代科学方法
    D.对世界文明发展作出贡献
    解析:据题干可知,玛雅人掌握了先进的数学和天文知识,为世界文明作出了贡献,D项正确。由材料不能得出古代美洲文明“领先世界其他文明”的结论,排除A项;古代美洲文明没有与欧亚大陆文明进行过交流,排除B项;近代科学方法出现在近代欧洲,而不是古代美洲,排除C项。
    二、非选择题
    12.(2024·惠州模拟)城市具有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多种功能。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摘编自董鉴泓主编《中国城市建设史》
    材料二
    ——摘自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
    (1)根据材料,概括汉长安城和古希腊雅典城在城市功能上的异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城功能不同的原因。
    (3)根据以上材料,谈谈你对城市功能的看法。
    答案:(1)同:有军事防卫功能;有政府机关和平民居住点;有商品交易场所。
    异:长安的政治场所是宫殿,雅典是最高法院等机构;长安有祭祀祖先的宗庙,雅典有祭拜神灵的神庙。
    (2)原因:西汉实行君主专制体制,雅典实行民主政治;西汉时宗法观念强烈,雅典宗教信仰浓厚。
    (3)看法:城市的功能与其政治体制、经济发展水平、思想文化状况息息相关。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庄园制是古代日本中世纪社会的重要经济基础。应仁之乱(1467年)后,大部分庄园趋向没落,名田进一步解体,与庄园体制不同的新的租佃关系开始出现。加上15世纪农民的反年贡斗争不断高涨,频繁的农民暴动,如“土一揆”“国一揆”“一向一揆”和“德政一揆”等也成为加速庄园制解体的重要因素。土豪与富农成为这一时期“地下请”的主体,加之“守护”和“战国大名”的存在,使庄园制越来越有名无实。武装大名代官逐渐支配了农村,取代了原来的庄园机构。一般认为,镰仓末期至南北朝时期出现的“恶党”应属于瓦解庄园制度或具有一定变革性质和作用的势力。这一时期,各庄园均普遍出现了村民百姓反对领主的力量。这种自下而上的群众性力量不断发展壮大,表明庄园制从基础上遭到瓦解,并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摘编自王军《日本庄园公领制初探》
    材料二 在西欧早期的封建体制下,以庄园制为主体的经济体制本能地抑制商业的发展。从理论上讲,中世纪欧洲的庄园是自成一体、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大小土地贵族为了各自的利益逐渐结合起来,达成了一种被称为“封君封臣”制的契约。大地主作为封君把自己的土地作为“采邑”,恩赐给投奔自己的下级地主贵族,使之成为自己的封臣。作为报偿,封臣要为封君提供武装支持。这种“采邑”或恩赐地,起初是可以废除或以其他名义取消的,但不久就成为世袭的“封土”了。这些“封土”成了西欧中世纪的庄园,它是西欧当时最基本的生产经营单位。
    ——摘编自田红、贺淑俊《浅析日本与西欧封建
    庄园制产生的异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日本庄园衰落的原因及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欧庄园的特点,并说明其与日本庄园在本质上的相同点。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原因,从社会局势、阶级矛盾、地方势力、集团斗争等方面分析;第二小问影响,从中央权力、地方势力、政治制度等方面回答。第(2)问第一小问特点,从政治基础、形成方式、发展态势等方面概括;第二小问相同点,立足土地回答即可。
    答案:(1)原因:“应仁之乱”的影响;反年贡斗争和农民暴动频发;“大名”势力的不断崛起;“恶党”势力的影响。
    影响:以天皇为首的朝廷权力日益衰微;幕府势力进一步增强;幕藩体制逐渐建立。
    (2)特点:以封君封臣制度为政治基础;以采邑为媒介,层层封授;庄园逐渐走向世袭。
    相同点:都是以土地为核心纽带的封建制度。

    相关试卷

    2025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模块三第12讲多元文明的兴起拓展与交流: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模块三第12讲多元文明的兴起拓展与交流,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中古时期阿拉伯对世界文化的贡献,许倬云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5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能力提升训练一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__先秦: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能力提升训练一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__先秦,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5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能力提升训练十三第13讲西方工业文明的曙光: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能力提升训练十三第13讲西方工业文明的曙光,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