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海水的运动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海水的运动教学设计,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潮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本节是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的第三节内容,主要学习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海浪、潮汐、洋流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材主要以文字描述、图片呈现、案例分析、探究活动等方式依次列举了海浪、潮汐以及洋流的基本运动规律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二课时为潮汐的形成原理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重点:掌握海水运动的其中一种基本形式——潮汐的形成过程其运动规律。难点:掌握不同形式海浪形成原理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材多媒体 自制教具
回顾表层海水运动的三种基本形式——海浪、潮汐和洋流,简要总结海浪的基本要素,包括成因、要素、类型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师板书)表层海水的基本运动形式二、潮汐
学生阅读 P59 第一段内容,教师先介绍潮汐的基本概念以及潮汐的运动规律。使用 PPT 播放关于潮汐成因的视频。
详细介绍潮汐的形成原理,包括大潮和小潮的区别,大潮是由于太阳、地球和月球形成一线,月球的引潮力和太阳的引潮力叠加在一起所形成的,小潮则是太阳、地球和月亮三者形成直角,太阳和月亮对地球潮汐的影响部分相消所形成。
介绍潮汐的日变化过程,一天中潮汐会有两次的涨落过程。潮汐的潮涨潮落过程的准确时间可以通过查找潮汐表进行获取,这是由于天地的运动较为稳定,可以计算出其引力对潮汐的影响。另外,由于地球公转、自传以及地月位置的变化,潮汐时间会随日期发生变化。
(过渡)了解了潮汐的运动规律后,同学们能回答出在我国最著名的潮汐运动是什么吗?学生阅读课本P60 页,介绍钱塘江大潮的基本情况,使用 PPT 播放关于潮汐成因的视频。
讨论:结合课本以及视频的内容,同学们分组讨论钱塘江大潮在农历八月十八最为壮观的原因是什么?有哪些因素在其中影响?
总结天文因素、地形因素、气象因素和水文因素对钱塘江大潮的影响:每年中秋节前后,钱塘江水量丰富,又逢东南风盛行,江水东流与大潮西进相遇,风助潮涌,潮借风威,于是就发生了“壮观天下无”的钱塘江大潮。
教师设问:除了钱塘江大潮以外,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如何利用潮汐?它的原理是什么?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 P59 页内容,总结人们在海边的许多活动,如潮间带采集和养殖、沿海港口建设和航运、潮汐发电等,都需要充分认识并利用潮汐规律。
介绍利用潮间带采集养殖的案例,重点介绍其原理是当潮水落去,紫菜出露在空气中进行光合作用,当潮水涨起,紫菜浸入海水中吸收养分。
介绍利用潮汐进行发电的案例,建议 20 世纪 80 年代的浙江温岭江厦潮汐电站是我国规模最大的潮汐发电站,潮汐发电的原理是在潮差较大的河流入海口和海湾处筑坝形成水库,利用涨潮和落潮时潮水进出水库推动水轮发动机组发电。潮汐能的能量与潮差大小和潮水量成正比。潮汐能是一种可再生的洁净能源。
介绍船舶航运利用潮汐的案例,2021 年 3 月,超大型集装箱船“长赐”号,在苏伊士运河北部航道搁浅,造成了苏伊士运河大堵塞。3 月 28 日(农历二月十六)深夜,苏伊士运河潮水大涨,十几艘拖船连夜出动,趁机帮助搁浅的巨轮成功起浮。另外,船舶进出港口也会利用潮汐的运动来保障进出安全。
介绍利用潮汐规律成功进行的诺曼底登陆战役,之所以选择 6 月 6 日作为登陆日的原因是由于党日是大潮,潮汐现象最明显,潮水涨得最高,落得最低。海军在夜晚潮水水位最低时先登
陆,展开爆破,破坏海岸障碍物;陆军在潮水水位最高时隐蔽登陆;空军利用明亮的月光识别地面目标。
课堂小结:
课后习题:
读“潮汐电站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据此完成 1~2 题。
1.若 H 表示潮汐发生时大坝两侧的水位差,当H 在一个月内最大时,这一天可能是农历( )
A.初八 B.十六 C.二十一 D.二十八
2.若水位二是位于大坝靠大陆一侧的水位,当 H 增大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段内,当地海滩游泳比较安全
B.是盐田灌水的最佳时期
C.是渔民拾贝的最佳时期
D.此时段,海洋船舶靠港的速度相对较快
B。潮汐发电利用了海水涨落的水位差图示中最大时,表示涨或落的最大值,出现在农历每月的初一和十五前后,故 B 项正确
C。题干说明海水处于落潮阶段,由于海水在落潮时水平运动方向是离海岸而去,海滩游泳不安全,A 项错误;盐田灌水取决于当时盐度,雨天由于径流冲淡海水,应灌入潮尾时段的海水,晴天则灌入潮头时段的海水,B 项错误落潮时,贝壳出露于海滩,有利于拾贝,C 项正确;落潮时船舶向岸线航行的速度因水流方向而变慢,D 项错误。
许多大河河口地区有丰富的潮汐能资源。据此完成 3~4 题。
3.亚马孙河河口潮汐潮位高的主要原因有( )
①该河径流量大,入海河水逆潮流顶托抬高潮位
②河口呈喇叭形,潮水涌入由宽变窄,推高潮位
③河口位于赤道附近,无地转偏向力,可保持高潮位
④河口受东南信风的影响,信风顺潮助推潮位升高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下列关于潮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是在月球和太阳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
B.潮汐作用可加剧海岸的侵蚀,影响海岸生物分布
C.巨型远洋轮往往利用退潮时进出港口
D.月球、地球和太阳三个天体运动在同一条直线上时正值大潮
D。大河河口潮汐潮位高主要与入海河水的顶托、喇叭形的河口形状有关,与地转偏向力无关;该河口位于赤道附近,盛行上升气流,大气以垂直运动为主。
C。受日月引力作用影响,海水会发生涨退潮现象,通常情况下,船在涨潮时进出港口。
江厦潮汐试验电站位于浙江省温岭市,是我国目前最大的潮汐能发电站,总装机容量为 3200千瓦,其关键技术居世界领先水平。潮汐电站一般建在海水涨落比较大的海湾。国家“十三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在浙江、福建等地启动万千瓦级潮汐能电站建设,为规模化开发海洋能奠定基础。据此完成 5~6 题。
5.我国潮汐能的开发始于 20 世纪 50 年代,但目前开发利用程度还很低,其主要原因是( )
A.技术难度大 B.对地理环境要求高
C.运行成本高 D.对海岸环境影响大
6.潮汐能的综合开发,所产生的最突出问题是( )
A.阻碍船只通行 B.造成环境污染
C.影响生物多样性 D.不利于水产养殖
B。我国潮汐能的开发始于 20 世纪 50 年代,其关键技术居世界领先水平,说明技术不是目前开发利用程度还很低的原因;该发电站运行后靠潮汐运行,成本较低;该类发电站一般建在海水涨落比较大的海湾,对地理环境要求高,但对海岸环境影响较小。
C。潮汐能的综合开发,预留出了海上通道,不会阻碍船只通行;靠潮汐动力发电,造成环境污染较小;电站建设,改变了部分海域的海水运行规律,对部分海洋生物会造成影响,故电站建设会影响生物多样性;电站拦截水域,对近海水产养殖影响较小,对部分水域,可能更有利于水产养殖。
课标内容
核心素养目标
课程标准
运 用 图 表 等 资
料, 说明海水的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区域认知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合理描述和解释
潮汐的规律,区分不同海水运动的形式。
地理实践力
识别与海浪、潮汐和洋流有关的环
境要素,具备一定的观察,调查等合作的意识,求知的态度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目标解读
了解潮汐的主
要成因及作用
了解潮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了解人类利用潮汐运动的规律对海洋资源进行开发的主要途径
综合思维
认识潮汐的形成原因,能够了解与
分析人类开发海洋资源的具体运用原理。
人地协调观
结合不同的海水运动形式,说明海
水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树立正确的海洋环境意识。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海水的运动教案,共1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海水的运动及影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地理第三节 海水的运动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标分析,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设计理念,教学目标,教学重,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第三节 海水的运动教案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海浪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