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音诗音画演唱☆我的祖国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人音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音诗音画演唱☆我的祖国教案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深情、准确地演唱歌曲《我的祖国》,熟练掌握其旋律、节奏,尤其是歌曲中抒情段落与激昂段落的不同演唱技巧。
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词曲作者以及它在电影《上甘岭》中的重要意义,知晓不同音乐元素如何为表达爱国主题服务。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聆听、分析、对比、演唱等多样化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感知、分析与表现能力。
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合唱排练等合作学习形式,提升团队协作与沟通交流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深刻体会志愿军战士的爱国情怀与英雄气概,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在教学全程让学生充分感受教师的关怀与引导,使学生在音乐学习中陶冶情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将爱国之情融入日常学习与生活。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精准把握歌曲的情感基调,用真挚、饱满的声音演绎出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以及对战士们的歌颂。
处理好歌曲中节奏、力度、音色的变化,如抒情部分的轻柔舒缓与副歌部分的激昂有力,展现音乐的层次感。
难点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歌曲背后的历史故事,让情感从内心自然流露,避免空洞的演唱。
组织学生在合唱时达到高度的默契与和谐,实现声部之间的平衡,共同营造出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欣赏法、演示法、讨论法、实践法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上甘岭》电影片段视频、歌曲音频及乐谱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播放电影《上甘岭》中激烈战斗的片段视频,画面中硝烟弥漫、枪林弹雨,志愿军战士们英勇奋战、顽强抵抗。视频结束后,提问学生:“同学们,看到如此震撼的场景,你们能想象出志愿军战士们身处怎样艰苦的环境吗?他们心中坚守着怎样的信念呢?” 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满含深情地说:“大家说得都很好,志愿军战士们为了祖国、为了人民,在极度恶劣的条件下浴血奋战。今天,我们就通过一首经典歌曲《我的祖国》,走进他们的精神世界,去感受那份深沉而炽热的爱国情怀,相信这首歌一定会打动你们的心。”
(二)歌曲与背景介绍
利用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地讲解:“《我的祖国》是电影《上甘岭》的插曲,由乔羽作词,刘炽作曲。当时,志愿军战士们在上甘岭坑道中坚守,缺水少粮、伤病缠身,但他们毫不退缩。这首歌应运而生,它就像一道曙光,照亮了战士们的心灵,也鼓舞着全国人民。词作者乔羽用诗意的语言描绘祖国的大好河山,曲作者刘炽则精心谱写了优美动人又饱含力量的旋律,二者完美结合,成就了这首不朽之作。”
教师播放歌曲《我的祖国》音频,让学生安静聆听,同时引导:“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自己站在祖国的广袤大地上,看着奔腾的江河、巍峨的高山,感受歌曲中流淌出的那份对祖国的热爱与眷恋。” 听完后,邀请学生分享听后感受,教师认真倾听,给予温暖回应:“你从歌声里听出的宁静美好太动人了,每个人对音乐的感悟都带着自己独特的情感,大家说得都很棒。”
(三)发声练习与情感铺垫
为帮助学生更好地唱出歌曲的情感,教师带领学生进行专门的发声练习:“来,同学们,深呼吸,像闻花香一样,然后用腹部的力量缓缓送出气息,发出‘啊’的音,注意声音要圆润、通畅,就像山间清澈的溪流,带着对祖国的深情。” 在学生练习过程中,教师逐个倾听,纠正错误的发声方法,轻声鼓励:“你的气息控制得越来越好了,声音也越来越有感染力,继续加油!”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令自己感动的爱国场景,或是了解到的英雄事迹,进行简单分享:“同学们,想想那些为祖国建设默默奉献的人,或是国庆大典上震撼人心的画面,把这份感动融入到接下来的歌曲学习中。”
(四)歌曲学唱
教师范唱歌曲第一段,边唱边用手势辅助提示音高变化,眼神中充满对祖国山河的赞美,身体微微随着旋律律动,让学生直观感受歌曲的旋律、节奏以及抒情氛围。唱完后,邀请学生跟着模仿:“同学们,跟着老师的样子,咱们一起试试,大胆开口唱,不要怕出错,用轻柔的声音唱出祖国的美丽。”
学生跟随钢琴逐句学唱第一段,教师巡回指导,关注学生的发声、音准、节奏等问题。对于音准有误的学生,教师轻轻在旁边哼唱提示:“来,听听老师的音,你再试试,找准这个音高,你很有潜力,一定能唱准。” 遇到节奏困难的学生,一起拍手再次强化节奏:“别着急,咱们把这句节奏单独拿出来,多拍几遍,你肯定能跟上。”
用同样的方法教唱第二段、第三段,在教唱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段落之间的情绪变化,通过声音的强弱、音色的虚实来表现。如:“到了副歌部分,情绪要更加高涨,我们要像志愿军战士们呐喊冲锋一样,把声音放开,让爱国之情喷薄而出。”
组织学生完整演唱,教师钢琴伴奏,唱完后给予肯定与鼓励:“大家唱得越来越有感觉了,我都能从你们的歌声里听到祖国的召唤,咱们再练几遍,肯定会把这首歌唱得更加完美。”
(五)合唱排练
将学生分成两个声部,简单讲解合唱的基本要求:“同学们,合唱就像大家齐心协力划船,每个声部都有自己的任务,要相互配合。高音声部像明亮的天空,声音要清脆、高亢;低音声部像沉稳的大地,声音要浑厚、扎实。”
各声部先分别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找准自己声部的音准、节奏,调整音色:“高音声部的同学,注意这里的音要再亮一些,像闪耀的星星;低音声部的同学,这个音要再沉一些,稳住根基。”
两个声部合练,教师重点关注声部的融合度,及时纠正不协调的地方:“大家听,这里两个声部要像交织的彩带一样和谐,高音声部稍微收一点,低音声部再送一点气息,咱们再来一遍。”
(六)拓展与升华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当下生活,思考如何在和平年代践行爱国精神:“同学们,现在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没有了硝烟战火,但爱国精神从未褪色。想想我们能为祖国做些什么,是努力学习知识,还是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大家分组讨论一下。”
各小组讨论后派代表发言,教师总结归纳:“大家说得都很有道理,爱国就在我们身边的点滴小事中。就像《我的祖国》一直激励着我们,我们也要用行动让祖国更加美好。”
组织学生再次深情合唱《我的祖国》,将爱国情感推向新的高度。
(七)课堂总结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同学们,今天我们不仅学会了一首经典的爱国歌曲《我的祖国》,还深入了解了志愿军战士的英雄事迹,感受到了强烈的爱国情怀。音乐是情感的纽带,让我们铭记历史,传承爱国精神。”
强调爱国精神的重要性:“希望大家以后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心怀祖国,用自己的努力为祖国增光添彩。愿音乐永远陪伴着大家,激发你们的爱国热情。”
布置课后作业:“课后,请大家把这首歌唱给家人听,让他们也感受一下爱国的力量。同时,再找一找其他爱国主题的音乐作品,下节课我们一起分享,继续我们的音乐之旅。”
六、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通过情境导入、细致讲解、多元实践等环节,学生较好地掌握了歌曲演唱技巧,深入体验了爱国情感,教师的人文关怀贯穿始终,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但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可优化之处,如个别学生在合唱排练时声部配合不够默契,对爱国精神的理解还可进一步深化。后续教学中,应更注重个体差异,鼓励全员参与,丰富爱国教育内涵,让音乐课堂成为学生成长与爱国情怀培育的坚实阵地。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音版八年级上册☆我的祖国优秀教学设计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导入,新课教学,情感升华,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音乐人音版八年级上册☆我的祖国一等奖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共7页。
这是一份初中人音版☆我的祖国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组织教学,导入,授新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