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古诗词诵读第一课《静女》课件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古诗词诵读第一课《静女》课件第1页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古诗词诵读第一课《静女》课件第2页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古诗词诵读第一课《静女》课件第3页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古诗词诵读第一课《静女》课件第4页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古诗词诵读第一课《静女》课件第5页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古诗词诵读第一课《静女》课件第6页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古诗词诵读第一课《静女》课件第7页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中职语文高教版(中职)基础模块 上册第六单元阅读与欣赏二十一 《诗经》二首静女图片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中职语文高教版(中职)基础模块 上册第六单元阅读与欣赏二十一 《诗经》二首静女图片ppt课件,共14页。
    1.《诗经》,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2.收集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3.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4.《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离骚》,是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
    《诗经》的体例是按照音乐性质的不同来划分的 , 分为风 、 雅、颂三类。 风。诗是从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等15个地区采集上来的土风歌谣 。共160篇 。大部分是民歌 。 雅 。即朝廷之乐,是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 ,大部分为贵族的作品, 即所谓正声雅乐 。《雅》诗是宫廷宴享或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不同又分为《大雅》31篇,《小雅》74篇,共105篇 。除《小雅》中有少量民歌外,大部分是贵族文人的作品。 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和史诗,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的。《颂》诗又分为《周颂》31篇,《鲁颂》4篇 ,《商颂》5篇 ,共40篇 。全部是贵族文人的作品。
    赋比兴(表现手法) 赋就是陈述铺叙的意思。 比就是嬖喻,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 兴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兴同诗歌内容有一定的联系。 (比、兴很多时候难以区分,因此一般笼统地称“比兴”)
    爱情是人类最真挚的情感,也是文学史上永恒的母题。我们先人早就用“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关雎》)来表达男子对女子真挚、热烈的追求;也用“一日不见,如三月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诗经•子衿》) 来表达男子对女子刻骨铭心的思念; 以及“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 蒹葭》),那是指追求而不可得的惆怅、迷惘的愁情恰似苍茫的秋水,萧瑟的芦苇。 今天我们来学习其中的一首——《邶风•静女》
    姝 (shū) 俟 (sì) 见 (xiàn) 踟蹰(chí chú) 娈(luán) 贻(yí) 彤(tóng)管 炜(wěi) 怿(yì) 归(kuì)荑(tí) 洵(xún)
    1.全班朗读(强调节奏、感情基调的把握) 2.教师范读 3.全班齐读一次,背诵全诗
    第一章: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1.这一章主要描写什么?哪些字词交待地点人物? 男女恋人约会的场景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2.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刻画出男女主人公怎样的形象? 少女天真活泼、调皮可爱的情态、“我”的憨厚、真诚以及未见恋人的焦灼、忧虑的心情
    第二章: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顶真:前一句的结尾词语紧接着作为后一句的开头词语的那种首尾相“顶”的格式,又叫“连珠”、“蝉联”。 表达作用:结构严密、上下衔接、语势贯通,音律优美 这一章描写男女恋人见面后的情景。 “彤管”作用如何?这一章表达“我”对少女怎样的感情? “我”表面上是赞叹管箫之美,实际上是赞叹“静女”之美。这表现了“我”对“静女”的爱恋。
    第三章: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这一章继续描写两人见面后的情景。 “荑”只是一根野外茅草,为何“我”觉得它“美且异”? 爱屋及乌,凸现单纯的爱恋之情。
    《静女》中女主人公的形象是怎样的? 1.女主人公是娴静温婉美丽的。“静女其姝”、“ 静女其娈”。 2.女主人公大胆开放,具有叛逆反抗性。在当时社会背景下,女子的社会地位很低下,存在着严格的家长制,又要受到统治者的思想禁锢。男子婚娶尚且要经过家长包办,媒妁之言等,何况是女子呢。诗章之中的女主人公不仅没有遵守当时社会制度,待字闺中,等待媒妁之言、家长包办,反而与男子私自约会于城之角楼,由此可见,女主人公大胆开放,具有叛逆反抗性。 3.女主人公情感细腻、委婉含蓄,但她活泼机灵,富有智慧。为什么女主人公“爱而不见”呢?有这样的可能——第一种可能:女主人公想通过隐藏一段时间,观察一下,在当时,有没有异常情况出现,不适合约会,有则不赴约,无则赴约;第二种可能:女主人公想通过隐藏一段时间,看看赴约的男子有没有耐心反过来等她,值不值得自己的付出,值得就赴约,不值得就打道回府嘛;第三种可能:女主人公故意捉弄一下男主人公。综合上面三种可能,透露出女主人公细腻、活泼机灵、富有智慧。而委婉含蓄可以从诗章的下半部分——她喜爱男主人公却并不直言而借赠送“彤管”、“荑”表现出来。
    《静女》中男主人公的形象是怎样的? 1.男主人公是有爱心(爱慕之心)的。 2.其次,男主人公是有诚心(诚信之心)的,如约而至。 3.男主人公是有耐心(忍耐之心)的。 4.男主人公是憨厚的。女主人公没有出现,男主人公是“爱而不见,搔首踟躇”,急得他是挠头、抓耳又挠腮,一副憨态可掬的样子,可见其憨厚。
    《静女》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1.“赋”的表现手法。 2.“比”的表现手法。诗章中以“彤管”、“荑”草之美比“静女”之美。 3.“兴”的表现手法。诗章中的男主人公是喜欢女主人公的,但他却没有直接说“我喜欢静女”或“我喜欢你”,而是先说我喜欢“有炜”的“彤管”、“洵美且异”的“荑”草,然后才含蓄委婉地说“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因为喜欢静女,才喜欢“有炜”的“彤管”、“洵美且异”的“荑”草,爱屋及乌。这里,男主人公先说喜欢“有炜”的“彤管”、“洵美且异”的“荑”草,就是为了后来表达喜欢静女。 4.细节描写。(女子)爱而不见,(男子)搔首踟蹰。 5.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体现在描写女子美丽上,对女子的喜爱等。 6.四言为主,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即重复的章节,意义和字面上都只有少量的改变。使诗歌在音律上收到美的效果。

    相关课件

    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古诗词诵读完美版ppt课件:

    这是一份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古诗词诵读完美版ppt课件,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静女》,文学常识,人物形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基础模块 上册静女优秀ppt课件:

    这是一份语文基础模块 上册静女优秀ppt课件,共4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朗诵指导,邶风·静女,文本解读,文本探究,你认为呢,思考探究,中国的爱情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静女试讲课授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静女试讲课授课ppt课件,共4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诗经》“六义”,中国诗歌发展史,创作背景,通假字,调皮可爱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