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 炼字(两种变式)(古诗阅读考点变式解读·诗歌的语言)-2025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高频考点解读与变式练(新高考通用)(原卷)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573295/1-173553058414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08 炼字(两种变式)(古诗阅读考点变式解读·诗歌的语言)-2025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高频考点解读与变式练(新高考通用)(原卷)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573295/1-173553058419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08 炼字(两种变式)(古诗阅读考点变式解读·诗歌的语言)-2025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高频考点解读与变式练(新高考通用)(原卷)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573295/1-173553058424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08 炼字(两种变式)(古诗阅读考点变式解读·诗歌的语言)-2025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高频考点解读与变式练(新高考通用)(解析)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573295/0-173553058292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08 炼字(两种变式)(古诗阅读考点变式解读·诗歌的语言)-2025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高频考点解读与变式练(新高考通用)(解析)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573295/0-173553058300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08 炼字(两种变式)(古诗阅读考点变式解读·诗歌的语言)-2025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高频考点解读与变式练(新高考通用)(解析)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573295/0-173553058304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5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考点解读与变式专练(新高考通用)
- 05 古诗中的表达方式(两种变式)(考点变式解读·形象与内容)-2025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高频考点解读与变式练(新高考通用) 试卷 0 次下载
- 06 古诗中的表现手法(两种变式)(考点变式解读·形象与内容)-2025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高频考点解读与变式练(新高考通用) 试卷 0 次下载
- 07 古诗中的结构技巧(三种变式)(考点变式解读·形象与内容)-2025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高频考点解读与变式练(新高考通用) 试卷 0 次下载
- 09 炼句(两种变式)(考点变式解读·形象与内容)-2025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高频考点解读与变式练(新高考通用) 试卷 0 次下载
- 10 古诗的语言风格(三种变式)(考点变式解读·形象与内容)-2025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高频考点解读与变式练(新高考通用) 试卷 0 次下载
08 炼字(两种变式)(考点变式解读·形象与内容)-2025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高频考点解读与变式练(新高考通用)
展开
这是一份08 炼字(两种变式)(考点变式解读·形象与内容)-2025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高频考点解读与变式练(新高考通用),文件包含08炼字两种变式古诗阅读考点变式解读·诗歌的语言-2025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高频考点解读与变式练新高考通用原卷docx、08炼字两种变式古诗阅读考点变式解读·诗歌的语言-2025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高频考点解读与变式练新高考通用解析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题型综述:古代诗歌阅读中的语言赏析
考点解读:炼字
变式突破:1.诗(词)眼分析;2.字词对比分析
此类试题考查对诗歌语言分析、鉴赏的能力。需要正确理解诗意,分析关键字词,如动词、形容词、数量词、色彩词、拟声词、叠词等。结合诗句意思和语言表达效果进行赏析。
解题的步骤一般是:
炼字题常见考查对象
例题一练通
阅读下面这首南朝诗歌,完成小题。
别毛永嘉①
徐陵
愿子厉风规,归来振羽仪。嗟余今老病,此别空长离。
白马君来哭,黄泉我讵知②。徒劳脱宝剑,空挂陇头枝③。
【注】①毛永嘉,即毛喜。曾执掌军国机密,为人正直,因得罪陈后主,于至德元年(583)外放永嘉内史;徐陵(507~583)。②范式与张劭至交,范式梦见张劭前来诀别,告知葬期。范式素车白马前往奔丧,未及而已出殡。③春秋吴国大臣季札,出使路过徐国,徐国国君很喜欢季子所佩的宝剑,季子心知其意。季札出使归来经过徐国时,徐君已离世,季札便将宝剑挂在徐君墓树上而去。
“此别空长离”中着一“空”字,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其在内容与结构上的好处。
变式1 诗(词)眼分析
分析方法
1.解释该字(词)在句中的含义:首先,需要明确该字(词)在句中的字面意义和实质意义。2.展开联想和想象:通过联想和想象,将该字(词)放入原句中描绘景象。3.点出该字(词)烘托了怎样的意境:分析该字(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以及它如何烘托意境和表达情感。4.结合全诗的意境和情感来分析:不能孤立地看待该字(词),而应将其放在整首诗的语境中进行分析。
知识补充
诗眼是指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词或句子。它通常是一个动词、形容词或副词,能够生动地展现意象特点、烘托意境氛围、抒发思想情感。诗眼往往是全诗或某句的主旨所在,能够增强诗歌的形象性和感染力。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句中诗眼:指诗歌某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字词,通常用于写景状物叙事,增强诗歌的形象性和感染力。
全篇诗眼:指一首诗的眼目,即全诗主旨所在,揭示全诗的思想和情感。
变式训练
1.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青玉案·送山谷【1】弟贬宜州
黄大临【2】
千峰百嶂宜州路,天黯淡、知人去。晓别吾家黄叔度【3】。弟兄华发,远山修水,异日同归处。
樽罍【4】饮散长亭暮,别语缠绵不成句。已断离肠能几许?水村山馆,夜阑无寐,听尽空阶雨。
注释:【1】山谷: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2】黄大临:黄庭坚之兄。【3】黄叔度:黄宪,字叔度,东汉慎阳人,学识品行俱佳。在这里,词人赞黄庭坚就如当年的黄叔度。【4】罍:léi,古代的一种酒器。
有评论家说,本词“听尽空阶雨”中的“尽”字有一字传情之妙。请结合全词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塞下曲六首(其六)
李白
烽火动沙漠,连照甘泉①云。汉皇按剑起,还召李将军。
兵气天上合,鼓声陇底闻。横行负勇气,一战净妖氛。
①甘泉:宫名,故址在今陕西淳化县甘泉山上。本为秦宫。汉武帝增筑扩建,在此接见诸侯王,夏日避暑。
赏析诗的前两句中“动”“连”二字的妙处并分析这两句诗在全诗中的作用。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访戴天山①道士不遇
李白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②,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注]①戴天山,在四川昌隆县北五十里,青年时期的李白曾经在此山中的大明寺读书。②青霭:青色的云气。
请找出颈联中用得最精妙的两个字并对其进行赏析。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淡黄柳·空城晓角①
姜夔
客居合肥南城赤阑桥之西,巷陌凄凉,与江左异。唯柳色夹道,依依可怜。因度此阕,以纾客怀。
空城晓角,吹入垂杨陌。马上单衣寒恻恻。看尽鹅黄嫩绿,都是江南旧相识。
正岑寂,明朝又寒食。强携酒、小桥宅。怕梨花落尽成秋色。燕燕飞来,问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
【注】①根据作者自序,此词写于客居合肥之时。当时金人南侵,江淮一带已是边区。
词的下片是怎样体现诗人的“岑寂”的?请从炼字的角度,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李 白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颈联中“分”“挂”的运用,妙在何处?
变式2 字词对比分析
特别提示
一般是诗句中的原文(字词)更具表现力。所谓“对比”即找出好处,也就是赏析,那就可以从含义、技法、作用、效果等角度进行辨析。
变式训练
1.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早寒江上有怀
【唐】孟浩然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本诗第六句“归帆天际看”,有的版本作“孤帆天际看”。请结合诗句,比较这两个字表达效果的异同。
2.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南楚怀古[1]
刘长卿
南国久芜没,我来空郁陶。君看章华宫[2],处处生蓬蒿。
但见陵与谷,岂知贤与豪。精魂托古木,宝剑捐江皋。
倚棹下晴景,回舟随晚涛。碧云暮寥落,湖上青天高。
往事那堪问,此心徒自劳。独余湘水上,千载闻《离骚》。
注释:[1]本诗作于诗人遭诬被贬赴任途中。[2]章华官:楚灵王修建的离宫,以宏伟富丽著称,楚灵王日宴夜息于此,管弦之声昼夜不绝。后毁于兵乱。
诗中“处处生蓬蒿”句,有的版本作“处处生黄蒿”。请结合全诗,分别简要赏析“蓬蒿”与“黄蒿”的表达效果。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少年行
王昌龄
西陵侠少年,送客过长亭。
青槐夹两路,白马如流星。
闻道羽书急,单于寇井陉。
气高轻赴难,谁顾燕山铭[注]。
[注]燕山铭:《后汉书·窦融传》中记载,车骑将军窦宪大破匈奴后,“遂登燕然山,去塞三千余里,刻石勒功,纪汉威德,令班固作铭。”
诗歌最后一句,有的版本写作“惟顾燕山铭”,请结合全诗,试分析“谁”和“惟”哪个更好。
4.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送袁伯长①扈从上京②
虞集
日色苍凉映赭袍③,时巡毋乃圣躬劳。
天连阁道晨留辇,星散周庐④夜属橐⑤。
白马锦鞍来窈窕,紫驼银瓮出葡萄。
从官车骑多如雨,只有扬雄赋最高。
【注】①袁伯长:袁桷,字伯长,号清容居士,元代学官、书院山长。当时正随从皇帝出行。②上京:即上都开平,元世祖忽必烈即位之地,故址在今内蒙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③赭袍:赭黄袍,此指帝王之衣。④周庐;帐篷。⑤橐(gā):装弓箭的袋子。
诗歌颔联原作“山连阁道晨留辇,野散周庐夜属橐”,诗人赵孟頫建议将“山”改为“天”,将“野”改为“星”,试分析这样修改有何妙处。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同温丹徒登万岁楼
皇甫冉①
高楼独立思依依,极浦遥山合翠微②。
江客不堪频北顾,塞鸿何事复南飞。
丹阳古渡寒烟积,瓜步③空洲远树稀。
闻道王师犹转战,谁能谈笑解重围。
【注】①皇甫冉:唐朝大臣,安定朝那(今甘肃泾川)人。作此诗时,安史之乱已给整个国家造成巨大创伤,诗人时任无锡(今江苏境内)县尉。②翠微:青绿的山色。③瓜步:山名。
本诗颔联中有两处在《全唐诗》中存在不同的写法,“顾”字—作“望”字,“复”字—作“独”字。你认为试题的版本和《全唐诗》的版本相比,哪个更好?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找准关键字词
明确词性、分析词意,把握词语在形式、表意上的特点。将该字放到具体的语境中,描摹出诗句所描绘的景象。通过具体的描述,感知诗句所表达的画面。
结合诗句分析
联系诗句意思进行分析,注意字词在诗句中的表达效果。描述该字在诗中运用的手法,如拟人、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以及这些手法如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景象或表达情感。
规范组织答案
点出该字在诗中衬托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分析该字如何深化主题,增强诗歌的艺术效果;分点分条,清晰明确地组织答案。注意设问的形式,要针对题目进行作答。
字词
特点
动词
精准传神地表现被描述对象某种特点的效果,常会涉及到拟人手法,使得所刻画的对象富有动感。
形容词
从形、声、色、态等方面表现被描述对象的特点,还能传达作者某种感情,有时要注意考虑词语在状物和抒情时的双关含义。
副词和数量词
精心选用的数量词和副词可以产生隽永新奇的效果,数量词的使用能够增强诗歌的节奏感和感染力。
叠词
增强诗歌的节奏感和感染力,拟声叠词的使用还能让读者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虚词
包括副词和连词,精妙使用能够有气韵流动、悠扬婉曲、化平淡为神奇的艺术效果。
找准关键字词
结合诗句分析
规范组织答案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10 古诗的语言风格(三种变式)(考点变式解读·形象与内容)-2025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高频考点解读与变式练(新高考通用),文件包含10古诗的语言风格三种变式古诗阅读考点变式解读·诗歌的语言-2025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高频考点解读与变式练新高考通用原卷docx、10古诗的语言风格三种变式古诗阅读考点变式解读·诗歌的语言-2025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高频考点解读与变式练新高考通用解析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05 古代诗歌阅读与鉴赏题型归类-2025年高考语文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新高考通用),文件包含专题05古代诗歌阅读与鉴赏题型归类-2025年高考语文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新高考通用原卷版docx、专题05古代诗歌阅读与鉴赏题型归类-2025年高考语文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新高考通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毕业班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全国通用)专题14诗歌鉴赏之形象(原卷版+解析),共3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最新模考题组练8,十句描写了当时士林的普遍风气,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阅读下列诗歌,回答问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