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5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考点解读与变式专练(新高考通用)
- 01 古诗中的形象(两种变式)(考点变式解读·形象与内容)-2025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高频考点解读与变式专练(新高考通用) 试卷 0 次下载
- 02 古诗中的意象(三种变式)(考点变式解读·形象与内容)-2025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高频考点解读与变式专练(新高考通用) 试卷 0 次下载
- 04 古诗中的修辞手法(三种变式)(考点变式解读·形象与内容)-2025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高频考点解读与变式练(新高考通用) 试卷 0 次下载
- 05 古诗中的表达方式(两种变式)(考点变式解读·形象与内容)-2025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高频考点解读与变式练(新高考通用) 试卷 0 次下载
- 06 古诗中的表现手法(两种变式)(考点变式解读·形象与内容)-2025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高频考点解读与变式练(新高考通用) 试卷 0 次下载
03 古诗内容理解(两种变式)(考点变式解读·形象与内容)-2025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高频考点解读与变式练(新高考通用)
展开
这是一份03 古诗内容理解(两种变式)(考点变式解读·形象与内容)-2025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高频考点解读与变式练(新高考通用),文件包含03古诗内容理解两种变式古诗阅读考点变式解读·诗歌的形象与内容-2025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高频考点解读与变式练新高考通用原卷版docx、03古诗内容理解两种变式古诗阅读考点变式解读·诗歌的形象与内容-2025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高频考点解读与变式练新高考通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题型综述:古代诗歌内容理解
考点解读:理解诗意,明确诗歌主要内容
变式突破:1.客观选择题;2.理解诗歌,拟写脚本
此类试题考查理解分析诗歌内容的能力。需要关注诗题、作者、注释、意象、关键诗句等。要结合作者所处时代,正确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依据意象特点分析作品的主旨,理解情感。
解题的步骤一般是:
正确理解诗意
理解诗歌意思,需要由表及里:扣住诗句中的关键词、重要意象,理解表层含义;结合诗歌主旨、表现技巧、作者的情感态度等,分析诗句的深层含义。部分作品就有一定哲理等深刻的表达内容,这就需要对正确感知形象化的手法,在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中去感知诗句蕴含、表现、阐明的主旨内涵。
例题一练通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蚕麦二首(其一)①
苏辙
疏慵自分人嫌我,贫病可怜天养人。
蚕眠已报冬裘具,麦熟旋供汤饼新。
撷桑晓出露濡足,拾穗暮归尘满身。
家家辛苦大作社②,典我千钱追四邻。
【注】①此诗写于苏辙晚年,因与当政者政见不合,诗人被免官赋闲在家。为维持生计,一家老小主要靠种地为生。②社:这里指秋社,是古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按照民间习俗,每到收获的季节,农民们都要立社祭祀,祈求或酬报土地神。
全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变式1 客观选择题
分析方法
①依据诗题、作者、注释、意象,明确诗句意思,诗歌主旨;②关注选项,分析选项的表述细节,圈画要点,对读诗歌;③分析判断,尤其是涉及手法、情感、创作意图、画面细节等内容要仔细审读、分析。
特别提示
选择题中常见的设误类型
①曲解诗意:如望文生义、以今律古等,需要在把握诗歌主要内容的基础上,逐字逐句理解诗句,避免被命题人的曲解所误导。
②字句误释:对诗句中的关键词语或句子的解释错误,导致对整句或整首诗的理解出现偏差。
③情感偏差:故意误读诗歌的情感基调,如将喜乐赞叹解读为惆怅,或将惆怅解读为喜乐赞叹等。
④意境错析:故意将诗歌创设的意境随意引申,任意拔高,导致考生对诗歌形象意境的概括出现偏差。
⑤技巧混淆:故意混淆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等,如将比喻说成借代,将借景抒情说成直抒胸臆等。
⑥风格误解:故意对诗歌的语言风格进行错误鉴赏,如将清新明丽解读为沉郁顿挫等。
变式训练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空城雀
李白
嗷嗷空城雀,身计何戚促。
本与鹪鹩群,不随凤凰族。
提携四黄口,饮乳未尝足。
食君糠秕馀,尝恐乌鸢逐。
耻涉太行险,羞营覆车粟。
天命有定端,守分绝所欲。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着眼于空城中的一只雀鸟,形象地展现其生活状态与内心世界。
B.守分绝欲的空城雀,生计没有保障,发出嗷嗷哀鸣,显得困窘与悲戚。
C.空城雀即使畏惧乌鸢的驱逐,也不愿追随凤凰之流,只得与鹪鹩为伍。
D.“黄口”本意为雏鸟的嘴,此处借指雏鸟。饮乳不足是空城雀的现状。
2.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思
皇甫冉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①路几千。
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
机中锦字②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
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然。
春思
李白
燕草③如碧丝,秦桑④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注]①马邑:汉时曾与匈奴争夺此城。龙堆:沙漠。②机中锦字:窦滔为苻坚秦州刺史,后谪龙沙,其妻苏蕙颇思滔,乃织锦为回文旋图诗寄之。③燕草:此泛指北部边地,征夫所在之处。④秦桑:此指思妇所在之地。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皇甫冉的《春思》,首联描写了莺歌燕语的蓬勃春意与边城大漠的广袤荒芜,引发读者深思。
B.皇甫冉《春思》的尾联通过反问语气,表达出少妇对丈夫的思念和对战争早日结束的盼望。
C.皇甫冉《春思》中的“论”和“笑”运用比拟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少妇的离恨孤寂之感。
D.李白《春思》中的“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与“只恐多情月,旋来照妾床”意蕴相近。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长干寺①
王安石
梵馆②清闲侧布金③,小塘回曲翠文深。
柳条不动千丝直,荷叶相依万盖阴。
漠漠岑云相上下,翩翩沙鸟自浮沈。
羁人乐此忘归思,忍向西风学越吟④。
【注】①长干寺:位于今南京长干巷,此时诗人政治失意,正闲居江宁(今南京)。②梵馆:佛寺僧舍。③布金:为佛讲经之所。④越吟:战国时越人庄舄在楚国做了大官,病中吟越歌以寄情思。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概括了长干寺清幽的环境,描绘了小池蜿蜒曲折、涟漪青翠荡漾的美好景致。
B.颔联柳丝暗指天气,荷叶隐写季节,并以拟人的手法描绘出荷叶相互依偎的情态。
C.颈联诗人将视角转向寺外,山中白云层层飘动,沙洲上的鸟忽上忽下,任意翻飞。
D.本诗与《桂枝香·金陵怀古》都是作者退居金陵所作,景色虽异,但都给人阔远、壮丽之感。
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昼梦①
杜甫
二月饶睡昏昏然,不独夜短昼分眠。
桃花气暖眼自醉,春渚日落梦相牵。
故乡门巷荆棘底,中原君臣豺虎边。
安得务农息战斗,普天无吏横索钱。
【注】①本诗作于大历元年(766年),杜甫流离夔州时期。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独”意为不仅,关涉“眼自醉”“梦相牵”两句,透露出诗人此时的生活状态。
B.颔联笔触浓丽,描绘的梦中景象暖意融融,与下文梦醒后的荒凉形成了对比。
C.诗中第六句与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均用了借喻的修辞。
D.全诗融叙事、写景、议论为一体,于自然流转中凝聚深厚的意绪,诗风沉郁苍茫。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望江南·幽州九日
汪元量[注]
官舍悄,坐到月西斜。永夜角声悲自语,客心愁破正思家。南北各天涯。
肠断裂,搔首一长嗟。绮席象床寒玉枕,美人何处醉黄花。和泪捻琵琶。
[注]汪元量,宫廷乐师。宋恭帝德祐二年(1276年)正月,元军进逼临安城下,谢太后奉表献国。元军掳少帝、全太后及嫔妃、宫人以下百余人北迁。作者则随有病在身的谢太后,于同年秋抵大都,也就是词题中的“幽州”。此词当作于北行大都期间的某个重阳日。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官舍悄,坐到月西斜。”夜深人静,万籁俱寂,而作者守月长坐,心情寂寞,这两句奠定了全词的感情基调。
B.“永夜角声悲自语”,以声衬静,远处不断传来的号角声打破长夜的寂静,让人更感悲凉,只有靠喃喃自语,来排遣内心的痛苦。
C.“肠断裂,搔首一长嗟。”肝肠断裂,搔首长叹。这两句有夸张的修辞,有细节刻画,既抒发了思家的愁苦,又让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D.“绮席象床寒玉枕”,丰盛宴席、象牙床、玉石枕头,写尽了帝王家生活的豪奢,也正是如此使得国家沦落,让人心寒。
变式2 理解诗歌,拟写脚本
分析方法①关注设问内容和形式,明确需要完善脚本的重点,如内容画面、技巧方法、情感基调等;②依据设问回读诗歌,明确诗歌的意象、形象、意境、节奏、情感等;③按照题意要求,组织答案。
特别提示形式越创新,考点越传统。
补充知识
诗歌脚本中的术语解读
变式训练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贾校书东归寄振上人①
李益
北风吹雁数声悲,况指前林是别时。
秋草不堪频送远,白云何处更相期。
山随匹马行看暮,路入寒城独去迟。
为向东州故人道,江淹②已拟惠休诗③。
[注]:①贾校书:即贾弇(yǎn),曾任校书郎。振上人:诗僧法振,作者诗友,当时居于“东州”。②江淹:南朝梁诗人,曾模仿惠休《怨诗行》而作《休上人怨别》。惠休:南朝宋、齐间诗人,原为僧。
教材必修上册第七单元的学习任务中有关于拟写“短视频拍摄脚本”的要求,学校计划将本诗拍摄成一个短视频,请你拟写第八句的视频拍摄脚本。根据诗歌内容,展开合理想象,完成下面表格。
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咏芭蕉
郑燮
芭蕉叶叶为多情,一叶才舒一叶生。
自是相思抽不尽,却教风雨怨秋声。
【注释】①郑燮:号板桥,清代书画家、文学家,其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世称“三绝”。《咏芭蕉》是诗人怀人之作。
诗画摄影协会准备以《咏芭蕉》为素材制作一段视频,请你完善下面的拍摄脚本。
读诗题和作者
依据题目明确题材、主旨,然后知人论世,联系作者的经历、遭遇、生平、背景等思考。
关注注释提示
注意给出的注释,尤其是关于时代背景、作者遭遇、诗中典故的提示。
分析关键词句
注意诗句中的关键意象,重点词(数量词、色彩词、副词)以及表情达意、抒发议论的诗句等。
理解作品主旨
基于上述分析,正确理解诗歌的主要意思,明确情感主旨;依据题意回答问题。
读诗题和作者
关注注释提示
分析关键词句
理解作品主旨
场景
主要内容
音乐特点
诗歌节奏、风格
镜头
画面意境
特写镜头
画面细节、人物形象、具体环境
视频解说
诗句翻译、诗意解读
分镜头脚本(时长20秒)
场景
静夜拟诗
音乐特点
远镜头
特写镜头
视频解说(可从内容、情感角度解说;不超过60字)
镜头
镜头描述
情感
镜头一:芭蕉叶叶
茂盛、层层叠叠的芭蕉叶
相思怀人
镜头二:叶舒叶生
(1)
镜头三:雨打芭蕉
(2)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专题05 古代诗歌阅读与鉴赏题型归类-2025年高考语文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新高考通用),文件包含专题05古代诗歌阅读与鉴赏题型归类-2025年高考语文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新高考通用原卷版docx、专题05古代诗歌阅读与鉴赏题型归类-2025年高考语文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新高考通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03 散文阅读题型归类-2025年高考语文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新高考通用),文件包含专题03散文阅读题型归类-2025年高考语文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新高考通用原卷版docx、专题03散文阅读题型归类-2025年高考语文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新高考通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毕业班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全国通用)专题14诗歌鉴赏之形象(原卷版+解析),共3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最新模考题组练8,十句描写了当时士林的普遍风气,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阅读下列诗歌,回答问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