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3.1《蜀道难》练习(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

    3.1《蜀道难》练习(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第1页
    3.1《蜀道难》练习(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第2页
    3.1《蜀道难》练习(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3.1 蜀道难课后复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3.1 蜀道难课后复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语言表达,诗歌鉴赏,默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线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庇护(pì) 祠堂(cí) 堵塞(sè)
    B.鬓角(bìn)频烦(pín) 修葺(qì)
    C. 开济(jì)喋血(dié) 黄鹂(lí)
    D. 混沌(dùn)啼叫(tí) 满襟(jīn)
    2.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拟手法的一项是( )
    A. 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
    B.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C.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D.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3.下列各句中,不属于赞颂诸葛亮的一项是( )
    A. 复汉留长策,中原仗老臣。
    B.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C. 纵论三分天下,审势通策佐先主;长怀一统江山,辅国连治启后人。
    D.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4.下列对联颂扬的人物,对应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王业不偏安,两表于今悬日月;臣言当尽瘁,六军长此驻风云。
    ②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③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A. 诸葛亮 杜甫 范仲淹
    B. 岳飞 李白 范仲淹
    C. 岳飞 杜甫 孟子
    D. 诸葛亮 李白 孟子
    5.下列各句中加线的词与例句中加线词的活用现象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问君西游何时还
    A.朝避猛虎,夕避长蛇
    B. 使人听此凋朱颜
    C. 砯崖转石万壑雷
    D. 猿猱欲度愁攀援
    二、语言表达
    6.下面的文字是围绕唐诗的成就而展开的,但两段文字在语气上不连贯,请在横线处写出必要的过渡性句子,使两段文字连贯起来。
    唐诗是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高峰。唐诗的数量浩如烟海。在唐代,古体诗大放异彩,近体诗异军突起;诗人辈出,流派纷呈,杰作层出不穷。唐诗的艺术水平确乎达到了后难为继的高度,对以后的诗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唐代诗坛可谓群星璀璨。从玄宗即位到代宗登基的半个世纪中,孟浩然、王维、高适、岑参、王昌龄、贺知章等一大批杰出的诗人把唐诗的天空装点得光辉灿烂,以李白为代表的浪漫主义诗派和以杜甫为代表的现实主义诗派双峰并峙,将中国诗歌的发展推向顶峰。
    7.仿照下面的句子,另选一位名人,写一段文字。50字左右。
    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是他人生价值的宣言,也是他作为一位天才诗人高度自信达观豪放的写照。
    8.请用简洁的描述性语言,对“映阶碧草春色,隔叶黄鹂好音”这一“乐景”进行扩展。
    三、诗歌鉴赏
    阅读《蜀相》,完成题目。
    9.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丞相祠堂”写起,是为了写人,表达了对诸葛亮的追思、仰慕和钦敬。
    B.杜甫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赞美、敬仰。
    C.“自”与“空”两个字,让人深切地体验到祠堂凄凉冷落的气氛,表现出了感伤叹惋的情调,突出了对诸葛亮的怀念之情。
    D.全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缅怀和赞颂,表达了对诸葛亮的景仰之情,寄寓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和政治理想。
    10.杜诗的不同凡俗之处,在其诗境之阔大和情感的低回起伏。“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一“自”一“空”,兴尽悲来,便有推不开的沉重,可谓平中见奇,一波三折。请结合全诗,谈谈你对“自”和“空”二字表现力的理解。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
    武侯庙
    杨 慎
    剑江春水绿沄沄[注],五丈原头日又曛。
    旧业未能归后主,大星先已落前军。
    南阳祠宇空秋草,西蜀关山隔暮云。
    正统不惭传万古,莫将成败论三分。
    [注] 沄沄:水流汹涌的样子。
    1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是写眼前实景,这两个极富典型意义的地点暗示了诸葛亮的功绩和死亡。
    B.颔联表达对诸葛亮壮志未酬的惋惜和哀伤,看似平淡的叙述,却包含浓厚的情感。
    C.颈联的景物描写烘托了作者的哀伤和痛惜,表达了对诸葛亮由衷的悼念之情。
    D.这首诗既是一首凭吊诗,又是一首咏史诗,诗人拜谒武侯庙,表达了怀念之情。
    12.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
    后游[注]
    杜 甫
    寺忆曾游处,桥怜再渡时。
    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
    野润烟光薄,沙暄日色迟。
    客愁全为减,舍此复何之?
    [注] 杜甫于上元二年(761)春曾一度到新津(今属四川),写了《游修觉寺》,第二次游览此地即写了这首《后游》。其时,杜甫流落西南山水间,而中原未定,干戈不止,山河破碎,民生多艰。
    1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采用倒装手法将“寺”和“桥”提到句首,突出了游览的处所,显示出对寺和桥的爱怜之情。
    B.颔联写的是故地重游,江山、花柳仿佛都在等待着诗人,表现出了山水草木的有情。
    C.颈联描绘后游时所见,第五句写晨景,第六句写晚景,描写景色之美的同时,也表明诗人流连此地之久。
    D.尾联写绝佳风景让诗人的客居之愁完全消减了,诗人喜不自胜,产生了长居于此的念头。
    14.这首诗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
    四、默写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蜀道难》中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秦蜀之间崇山峻岭不可逾越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融汇了五丁开山的神话,极言蜀道来之不易。
    (3)李白《蜀道难》中运用夸张手法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蜀相》中,将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铸成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蜀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乐景写哀情,写出了蜀相祠堂徒有春色、无人欣赏的景象。

    答案解析
    1.【答案】A
    【解析】 A项,“庇”应读“bì”。
    2.【答案】B
    【解析】 体现比拟手法的词语有“劝孤影”“孤鸿号”“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3.【答案】D
    【解析】 D项,是文天祥表达自己气节的。
    4.【答案】A
    【解析】 ①“两表”为诸葛亮的《前出师表》和《后出师表》。②对联“圣哲”即“诗圣”杜甫。③“万家忧乐”简化了范仲淹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5.【答案】A
    【解析】 A项和例句都是名词作状语。B项和C项都是使动用法,D项是为动用法。
    6.【答案】 (示例一)如果赞同唐诗是中国诗歌的高峰,那么就不能不进而赞同,盛唐诗乃是这座高峰的顶点。
    (示例二)如果说,唐诗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高峰,那就不能不说,盛唐诗是这座高峰的顶点。
    7.【答案】(示例):(1)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他自己的写照,也是他作为一位伟大作家的全部人格的体现。
    (2)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是他临终的遗嘱,也是他作为一位爱国诗人终生追求的梦想。
    8.【答案】 (示例)青草碧绿,遮蔽着台阶,一派生机盎然,显现出浓浓的春意;树木葱茏,其间的黄鹂鸣唱着悠扬的乐曲。
    【解析】 作答时要发挥想象,将诗歌语言散文化,注意题干中“描述性语言”的要求。
    9.【答案】 B
    【解析】 B项,不全面。还有叹惋、感伤的思想感情。
    10.【答案】 “映阶碧草春色”和“隔叶黄鹂好音”是乐景,而“自”和“空”的加入,就使得乐景形同虚设,从而达到了以乐景衬哀情的效果,使诗歌更加具有感染力。
    【解析】 作答本题时,首先要知道虚字在诗中的一般作用。其次要审题,明确答题思路,对于本题来说,就是要明确没有虚字是怎样的状态,有了虚字情况发生了哪些改变。作答时语言要简洁,概括要准确。
    11.【答案】 A
    【解析】 A项,“首联是写眼前实景”分析有误。作者拜谒武侯庙时,眼前出现了“剑江春水绿沄沄,五丈原头日又曛”,这绝非实景,而是作者的想象。
    12.【答案】①含意为不要因为正统不传万古而生惭愧,谈论三分天下的历史时,不能以成败论英雄;②尾联客观而又公允地对诸葛亮的一生作出了评价,集中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之情。
    【解析】“正统不惭传万古,莫将成败论三分”,这两句的意思是,不要因为正统不传万古而生惭愧,谈论三分天下的历史时,不能以成败论英雄。对诸葛亮的一生作出了评价,表达了对诸葛亮的敬仰之情。
    13.【答案】 D
    【解析】 D项,“诗人喜不自胜,产生了长居于此的念头”错误,由注释及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可知,尾联是诗人以喜写悲,有愁难解,强作豁达之语,诗人并不是“喜不自胜”,真的产生了“长居于此的念头”。故选D。
    14.【答案】(1)运用了拟人手法。诗人将江山、花柳拟人化,写江山有情,好像在等待着“我”再度登临,花绽开笑脸,柳舞动腰肢,无私地奉献自己的一切。拟人化的描写赋予江山、花柳以人的情感,生动形象,表达了诗人再次游览此地的喜悦之情。(2)运用了反衬(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花柳无私,原野浸润,沙地暄暖,诗人以此美景来反衬自己的“客愁”。以喜写悲,益增其哀。
    【解析】诗中“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是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表达了诗人再次游览此地的喜悦之情。诗歌颔联、颈联写美景,尾联写“客愁”,以乐景衬哀情,以喜写悲,益增其哀。
    15.【答案】 (1)西当太白有鸟道 可以横绝峨眉巅 (2)地崩山摧壮士死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3)连峰去天不盈尺 枯松倒挂倚绝壁
    16.【答案】 (1)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2)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相关试卷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3.1 蜀道难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3.1 蜀道难课时作业,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语言表达,诗歌鉴赏,默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第一单元3(蜀道难 *蜀相)3.1 蜀道难精品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第一单元3(蜀道难 *蜀相)3.1 蜀道难精品当堂检测题,共8页。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3.1 蜀道难优秀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3.1 蜀道难优秀同步训练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反复诵读,该课可以用两条线贯穿全课,教学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