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部编版(2023)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锦瑟》课件

    16550554第1页
    16550554第2页
    16550554第3页
    16550554第4页
    16550554第5页
    16550554第6页
    16550554第7页
    16550554第8页
    还剩3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8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部编版(2023)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锦瑟》课件

    展开

    授课人:XXX老师柳下闻瑶琴起舞和一曲 仿佛映当年翩若惊鸿影 谁三言两语撩拨了情意 提到李商隐,我们会想起他缠绵悱恻的爱情诗。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文化常识PART01作者简介李商隐(约813——约858)李商隐,晚唐著名诗人,有“七律圣手”之称。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县人)。晚唐诗歌在前辈的光芒照耀下大有大不如前的趋势,而李商隐却将唐诗推向了又一次高峰,李商隐是晚唐诗坛的一颗明星,杜牧与他齐名。两人并称“小李杜”,与李贺、李白合称三李。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有《李义山诗集》。诗歌风格其诗构思新奇,辞藻华美,想象丰富,风格婉转缠绵,隐晦朦胧,典丽精工。代表作有《锦瑟》《无题》《夜雨寄北》《贾生》《马嵬》等。咏史诗托古讽今,反映晚唐政治主张;咏物诗排遣心中烦闷;独创无题诗,描写爱情生活,具有朦胧的特点,旨意神秘。李商隐的诗歌回环曲折,长于表达个人忧伤的情绪及情感。尤长于七言律绝,被称为“义山体”。 李商隐的诗具有三方面的特点: ①朦胧美:情感朦胧,含蓄深邃。 ②意象美:意象绚丽神秘。 ③情感美:情致婉曲,缠绵悱恻。从古代或现代的诗文中常看到以“无题”为题的诗文,看似没有标题,实则诗人表达的感情更为强烈、深刻。这样的诗往往寄托着作者难言的隐痛,莫名的情思,苦涩的情怀,执著的追求等。无题诗晚唐朝廷黑暗,以牛僧孺和李德裕为首的两派官僚争斗激烈(牛李党争)。李商隐17岁以白衣身份入令狐楚的幕府,直到25岁离开。令狐楚是牛党中坚,地位显赫,宪宗时曾位至宰相。开成二年冬,令狐楚死,李商隐失去依靠,于是转投王茂元门下谋食,成为其东床快婿。当时,王被视为李德裕一党,牛党认为李商隐是“背恩”之举,对他横加打击。开成三年,李商隐应考“博学鸿辞科”,原本已被录取,但牛党从中作梗,复审时除去了李商隐的名字。写作背景与王茂元之女结婚后,夫妻二人感情甚好,幸福生活不过十余年,妻子在他38岁时因病去世。政治上和爱情上的双重不幸,使诗人的诗作常常寄予着深沉的身世之感。作此诗时诗人46岁,罢盐铁推官后回郑州闲居,不久病故。诗的内容是回忆往事,感情哀怨,境界朦胧,解读极为不易。古来解此诗者有几十家,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写作背景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初步感知PART02解读题目诵读诗歌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理解诗意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理解诗意找出诗眼锦瑟作者:李商隐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从诗中找出表明主要内容的关键词和诗人情感的词。内容之眼情感之眼首联:琴瑟弦音忆华年颔联:蝴蝶杜鹃寄思念颈联:珠泪玉烟美好时尾联:无奈追忆心惘然层次脉络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深入探究PART03诵读诗歌,思考本诗运用了哪些手法?①以“锦瑟”起笔,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是起兴的手法。②用“锦瑟”之华美比喻美好“年华”,写弦之细密繁复,暗示伤痛之情、悲愤之情的繁多,从而为下文的叙事、抒情做铺垫。探究手法庄生梦蝶:怀才不遇、理想破灭的惆怅。杜鹃啼血:无限的悲伤和难言的怨愤。沧海明珠:孤寂、怅惘、悲伤。蓝田日暖:对梦想的迷惘。探究手法诵读诗歌,思考本诗运用了哪些手法?典故解读典故解读典故解读典故解读从“追梦”中醒来,并知道那梦已远去,并且当时就不甚分明,表达了自己无可奈何的怅惘痛苦。探究手法诵读诗歌,思考本诗运用了哪些手法?体悟情感①抒情含蓄。中间两联追怀往昔,没有指实年月日期和涉及具体的人事内容,而是化用了四个典故,营造了静谧、清丽、迷离而凄伤的画面,象征自身遭际,寓托心境,让读者寻味、把握隐伏其下的情感内涵。情感内容虽隐约不明,感伤情调却明显无疑。诗歌风格②意境朦胧。此诗营造的四个画面,都具有清丽、静谧,而又如梦似幻的特点。“庄生”句本就是描绘梦境,“望帝”句则是一个近似神话的虚幻传说。画面的虚幻迷离,抒情的含蓄婉约,典故、象征等手法的兼举并用,使诗呈现出一种隐约朦胧、云裹雾障的意境。诗歌风格总结全诗(首联)起兴追怀,锦瑟牵情,回首往事(颔联)借典抒怀,往事如梦,感伤深沉(颈联)借典抒怀,对月而泣,美梦如烟(尾联)直抒胸臆,追忆此情,当时惘然 锦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拓展探究PART04请结合李商隐的生平及本诗的写作背景,试着探讨他究竟是为了什么具体的事情而如此哀怨悲痛。李商隐的一生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李商隐的一生李商隐生活的年代是李唐王朝江河日下,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的晚唐前期。社会病态纷呈,矛盾重重。少年时代 他出生于一个小官宦之家。少年丧父,他协助母亲千里迢迢带着父亲的灵柩回归故里。弱小孤男,撑持门面,佣书饭舂,备尝艰辛。李商隐的一生求学为官 家境困厄,不废学业,16岁即以文章知名于文士之间,先得白居易赏识,再得令(líng)狐楚知遇,对其培植奖掖。后参加科考,步入官场。婚后遭谗 在恩师令狐楚的丧事后不久,李商隐应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的聘请,去泾州作他的幕僚。王茂元欣赏其才华,以女妻之。然而夫妻恩爱情笃,却给仕途带来厄运,这桩婚姻将其拖入了牛李党争的政治漩涡。李商隐的一生李商隐的尴尬处境在于:王茂元与李德裕交好,被视为“李党”的成员;而令狐楚父子属于“牛党”。因此,李商隐的行为就被很轻易地被解读为对刚刚去世的老师和恩主的背叛,致使终生处在牛李党争的夹缝中,说不清,道不明,受尽夹板气。虽苦苦挣扎,也无法摆脱人际关系这张无形的罗网,牛党主持朝政后,他最受冷遇和排斥,致使他“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李商隐的一生坎坷情路 李商隐在爱情生活方面也屡遭不幸。青年时期他先后与道士宋华阳、洛阳商人之女柳枝相爱,均以悲剧告终。与王茂元之女王氏结婚后,夫妻感情甚笃,然而幸福生活不过10余年,妻子因病亡故。王氏死后,义山在梓州幕府时,府主同情他鳏居清苦,要把才貌双全的年轻乐妓张懿仙赐配给他。当时义山正值中年,丧妻逾岁,续弦亦在情理之中,但义山因思念亡妻而婉言谢绝,独居至死。《锦瑟》题旨争议悼亡说 “归来已不见,锦瑟长于人” (《房中曲》) 这首诗写于妻子去世后一年,诗人回到家,只见锦瑟不见人,睹物思人,感叹无情之物却长命于有情之人。 根据《房中曲》的暗示,有人认为,《锦瑟》就是一首“悼亡诗”。《锦瑟》题旨争议政治说政治上,少年得志,但在牛李党争中缺最终难得重用美好的怀抱却终无实现的机会。“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等我建立了显赫的功绩,而后归隐江湖。——《安定城楼》《锦瑟》题旨争议自伤说李商隐的一生有爱情生活,有政治生活,有艺术追求,且这首诗又写于诗人即将走到生命尽头之时,所以有人认为这首诗是他对自己一生的总括。且在《回中牡丹为雨所败》中曾说“锦瑟惊弦破梦频”,锦瑟之声频频惊醒美梦,大约有“黄粱梦觉”之情。《锦瑟》题旨争议音乐说(咏物说)整首诗讲的是演奏锦瑟的意境。“锦瑟无端五十弦”,开端引出所引所咏之物,“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是写瑟音的美妙,而“此情可待成追忆”则写在琴声中表现的感情。《锦瑟》题旨争议艺术说李商隐在诗歌艺术上却有极高的造诣,唐以后历代都有不同的诗派对李商隐诗歌有不同的接受、传承。所以,有人认为这首诗纯粹是李商隐展现其艺术创作主张的作品。戴叔伦言:“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题旨小结后人对《锦瑟》的解读:1.对亡妻的深情悼念(悼亡诗)2.思念而不能相聚的痛苦(爱情诗)3.作者的身世自伤(咏怀诗:自伤身世)  合三为一:诗人追忆了自已的青春年华,伤感自已不幸的遭遇,寄托了悲慨、愤懑的心情。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