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八年级下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图文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八年级下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图文课件ppt,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群童为何抱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你知道这副对联写的是谁吗?
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
杜甫(712—770),字子美,尝自称少陵野老,巩县(今河南巩义西南)人,唐代诗人。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誉为“诗史”。因其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代表作有《兵车行》《春望》《秋兴八首》等。有《杜工部集》。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当时安史之乱还未平定,关中地区闹饥荒,民不聊生。这年秋天,杜甫弃官到秦州,又辗转经同谷到了巴陵。次年,经亲友的帮助,杜甫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建起了一座草堂,过上了暂时安定的生活。不料上元二年(761)的秋天,一场暴风雨袭击了他的茅屋,杜甫一家只好在风雨中过了一个难挨的不眠之夜。诗人由自身遭遇联想到战乱以来的多难,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歌 行 歌行,中国古典诗歌的一种体裁,属乐府诗一类。汉魏以后的乐府诗,题名为“歌”和“行”的颇多,如《大风歌》《燕歌行》等。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在形式上并无严格的区别。后遂有“歌行”一体,其音节、格律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
怒号三重茅挂罥塘坳俄顷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大意。
八月的深秋狂风怒号,卷走我屋上好几层茅草。茅草飞过江洒落在江边。飞得高的茅草缠绕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飘飘洒洒沉落到池塘和洼地里。 南村的一群儿童欺负我年老没力气,竟然狠心这样当面做抢掠的事,毫无顾忌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去了。我嘴唇干燥也喝止不住,回来后拄着拐杖,独自叹息。
一会儿风停了,天空中乌云像墨一样黑,深秋天空阴沉迷蒙渐渐黑下来了。被子盖了多年,冰冷如铁板,孩子睡觉姿势不好,把被子蹬破了。床头因屋漏雨没有干的地方,雨点就像下垂的麻线一样密集,没有停歇。自从经历战乱以来,很少睡好觉,又湿又冷的长夜如何挨到天亮! 如何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来庇护天下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开颜欢笑!房子在风雨中不动安稳如大山。唉!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到那时,即使只有我的屋子破漏而我受冻而死也心甘!
再读诗歌,概括每节诗的内容。
第一节:写秋风破屋,卷走茅草。 第二节:写群童抱走茅草,诗人无奈叹息。 第三节:写屋破又遭连夜雨,彻夜难眠。 第四节:诗人推己及人,抒发了忧国忧民的感慨。
作者笔下的秋风之声、力、形有何特点?
“号”写出了秋风声音拖得很长且声音大。 “卷”写出了秋风那种急速翻卷的样子。 “飞—洒—挂—飘—转—沉”写出了秋风把茅草吹得很远,从侧面写出了风力之猛。
第一节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内心情感?
对现实的焦虑,侧面反映着诗人处境的艰难窘迫。根根茅草的动向,都牵动着诗人的视线,拨动诗人痛苦的心弦。
猜想一:孩童调皮。 猜想二:孩童家可能也遭遇风灾,茅屋同样被吹破,孩子们抱茅草回去是要修补自家的茅屋。
第三节中哪些字词更能体现出诗人处境的悲凉?
“冷似铁”中的“铁”字说明被子很破旧,很脏——长期颠沛流离,没有时间洗,或者没有钱买,只有一床被子,没法拆洗;很冷,很硬,并且还破了,这说明诗人生活困窘。
面对重重不幸,诗人在漫漫长夜无法入眠,他在想些什么呢?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诗人由己及人,由个人的悲惨遭遇想到天下的穷苦之人,从而产生甘愿为天下穷苦人牺牲自己的愿望。
你认为诗人的愿望在当时能实现吗?
诗人的愿望在当时是不能实现的。
他生出这样的愿望,是基于对人民困苦生活的深切体会,他所具有的人文关怀意识迫使他为民疾呼,这在于他是自然的,毫无功利色彩。而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一方面突出了现实的残酷,一方面也凸显出诗人“兼济天下”的赤子之心。诗人将个人与社稷命运紧密相连的高度社会责任感,正是这首诗最大的艺术价值所在。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语文八年级下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备课ppt课件,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作者简介,时代背景,见此屋,检查预习,听录音欣赏全诗,群童抱茅无可奈何,期盼广厦,心怀天下,关心民生忧国忧民,结识堂主雨夜听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完美版ppt课件,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学习目标,读好九言句的内部节拍,三分法,译词法,读好七言句的停顿,秋风卷茅,群童抱茅,夜雨难眠,直抒感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第六单元24 唐诗三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课文课件ppt,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在这里是虚数表示多,飞得高的茅草,下者飘转沉塘坳,飞得低的茅草,归来倚仗自叹息,阴沉迷蒙的样子,泛指整个屋子,风雨不动安如山,全部遮蔽,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