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数学苏科版(2024)1.1 生活 观察 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6522144/0-173425602460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七年级上册数学苏科版(2024)1.1 生活 观察 教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6522144/0-173425602465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七年级上册数学苏科版(2024)1.1 生活 观察 教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6522144/0-17342560246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苏科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1.1 生活 观察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苏科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1.1 生活 观察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学习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课后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使他们能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
3. 引导学生初步学会用数学的语言描述周围的事物,培养他们的数学素养.
二、学习目标
经历对现实生活中常见的图形、数字的观察和思考,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乐于接受社会环境中的数字、图形信息,了解数学是我们表达和交流的工具.
三、教学重点
理解数学的实用性,学会从生活中发现数学.
四、教学难点
用数学的语言描述生活中的现象,初步建立数学思维.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数学来源于生活,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从本章开始,我们会系统学习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思想方法,形成和发展数学素养.
初中数学不仅内容更为丰富、抽象,而且逻辑结构也相对完整,在学习中,既要注意与小学数学的联系,也要根据初中数学的特点不断调整学习方式与习惯.
数学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认识、理解、描述现实世界的方式,具有广泛的应用性.
1.宇宙之谜
探索宇宙是人类自古以来的愿望.在美丽的太空中,中国空间站以7.68 km/s的速度绕地球运行.它的运行轨道可以近似看作一个距离地面400 km的圆,它一天可以绕地球(半径约为6400 km)几圈?
2.自然之美
数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合理设置红绿灯的时间可以提高车辆通行效率;均衡膳食营养搭配比例,有利于人体健康;监测空气质量指数,有助于环境保护……数学可以优化我们的生活.
记录自己一周的运动项目与时间,并与同学交流.
3. 日常之用
自然界充满了美景奇观:雨后彩虹,海上日出,水中倒影……这些现象中都蕴含着数学:在下图中,你能发现哪些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
答:开放式.只要言之有理,都要鼓励.
师生活动:先教师展示,学生倾听,然后师生互动交流.
设计意图:追溯数学的发生发展过程,展示宇宙之谜、自然之美、日常之用.鼓励学生天马行空,大胆想象并提出问题.也可以结合天体运行的有关数据介绍跨学科知识.使用生活中的实例来引入,使抽象的数学概念更易于理解.
新知探究
1.图形与生活
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1)你能在图中看到哪些熟悉的几何图形?如何对这些图形进行分类?
(2)与这些图形的形状与大小有关的量有哪些?其中有哪些相等关系与不等关系?
(3)根据图中的情景,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答:(1)几何图形:包括直线、线段、角;长方形、三角形、圆;长方体、球体;
(2)度量大小:长度、角度;周长、面积;方位,距离(如菜地到河边的最短距离);
(3)位置关系:相交线、平行线;对称;整体与部分.
师生活动:小组形式汇报.
设计意图:左图为美丽乡村的照片,右图为江苏大剧院照片.设计此活动的目的是用“数学的眼光”发现其中的“空间形式”,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
2.数字与生活
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中,图形和数字是人们表达和传递信息的重要载体.
我国很多经典古籍中记载了 “河图洛书”(图1-1),它是中国重要的文化遗产.
洛阳博物馆中的“河图洛书” 图1-1
“河图洛书”中用实心点或空心点的个数表示数字,观察图1-1中的每一组点所对应的数字,讨论下列问题:
(1)根据“洛书”,把数字1~9填入下表中对应的空格,你能发现哪些规律?
(2)围绕“河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师生活动:老师提问,学生举手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探究“河图洛书”有一定的难度.其中洛书可以用三阶幻方表示(建议让学生自己完成抽象过程);河图也可以提供另一种排列方式.教学时意图让学生通过网络查找河图洛书的故事,并提出有意义的数学问题.
讨论1 你的身份证号码表达了哪些信息?请你再举出生活中类似的例子.
答:讨论1 身份证号码告诉我们很多信息,某人身份证号码是320102199704010017,其中 32、01、02是此人所属的省(市、自治区)、市、县(市、区)的编码,1997、04、01 是此人出生的年、月、日,001是顺序码,7为校验码.
师生活动:师生互动,交流讨论。
设计意图:通过对身份证号码的观察,发现其中的数学元素,提出有意义的数学问题;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感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
讨论2 观察下面的图案,它们分别有哪些特征?
答:可以从几何图形:包括直线、线段、角、长方形、三角形、圆;度量大小:长度、角度、周长、面积;位置关系:相交线、平行线、对称、整体与部分等方面思考.
师生活动:师生互动,交流讨论。
设计意图:三幅图片分别为国家航天局的标志、中国环境标志、中国医疗卫生机构标志.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图形的几何特征,感知图形的特点.
三、应用举例:
例1 某同学的身份证号码是320102201008150821,从中我们可以知道该同学的生日是( )
10月22日 B. 7月8日
C. 8月15日 D. 8月21日
答:C
师生活动:老师提问学生举手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对身份证号码的观察,发现其中的数学元素,解决有意义的数学问题.
例2 估一估大树有多粗?
答:(1)可以先观察图片,估计人数,再估计两臂张开的距离,然后将两个数据相乘即可.
师生活动:师生互动,交流讨论。
设计意图:测量与推理:测量获得数量,推理得到数量关系,意图使学生总结探索方法、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
例3 学校打算用16米长的篱笆围成长方形的生物园饲养小兔,怎样围可使小兔的活动范围尽可能大?
变式:学校打算用16米长的篱笆围一个生物园饲养小兔,怎样围可使小兔的活动范围尽可能大?
答:例3:围成正方形的面积最大.
变式:围成圆形的面积最大.
师生活动:师生互动,交流讨论.
设计意图:练习第1题是测量与推理:测量获得数量,推理得到数量关系,意图使学生总结探索方法、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第2题主要是感受长方形边长的变化会引起它的面积的变化,可以利用表格呈现面积随一边长变化的过程,找到最大值.变式让学生体验到周长相等时,圆的面积最大。
四、课堂练习
1.谜语:干活两腿脚,一腿勤,一腿懒,一脚站,一脚转.打一数学学习用具,谜底为( )
A.量角器 B.直尺 C.三角板 D.圆规
2.设想有一根铁丝套在地球的赤道上,刚好拉紧后,又放长了10米,并使得铁丝均匀地离开地面.则下面说法中比较合理的是( )
A.你只能塞过一张纸 B.只能伸进你的拳头 C.能钻过一只小羊 D.能驶过一艘万吨巨轮
3.在古代,人们通过在绳子上打结来计数,即“结绳计数”,当时有位父亲为了准确记录孩子的出生天数,在粗细不同的绳子上打结(如图),由细到粗(右细左粗),满七进一,那么孩子已经出生了( )
A. 1335天 B.516天 C. 435天 D.54天
4.蜗牛从树根沿着树干往上爬,白天向上爬4 m,夜间下滑3 m,那么高10 m的树,蜗牛爬到树顶需要( )
A. 7天 B.8天 C.9天 D.10天
5.算筹是在珠算发明以前我国独创并且有效的计算工具,为我国古代数学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在算筹计数法中,以“纵式”和“横式”两种方式来表示数字,如下表:
表示多位数时,个位用纵式,十位用横式,百位用纵式,千位用横式,以此类推,遇零则置空.示例:,,则表示的数是________.
答:1.D 2.C 设地球半径是R,铁丝均匀地离开地面的高度是h,由圆的周长公式有:
2π(R+h)= 2πR+10
2πR+2πh = 2πR+10
2πh = 10
h≈1.6米
3.B 解析:1×7×7×7+3×7×7+3×7+5=343+147+21+5=516(天),
即孩子已经出生了516天.
4.A 解析:我们往往会认为由于蜗牛白天向上爬4m,夜间下滑3m,所以蜗牛
每天向上爬1m,因此会得到爬到10m高的树顶需10天而误选D.实际
上爬了6天后,第7天白天蜗牛向上爬4m,就已经爬到树顶了.
5.9167
师生活动: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批阅.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练习巩固新知,加深对本节课的理解及应用.
五、课堂小结
设计意图:通过小结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六、课后作业
1. 完成课本上的相关练习题;
2. 布置一个观察任务,让学生在家中继续寻找生活中的数学,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反思
1.实例引入:在教授新概念时,教师应尽量使用生活中的实例来引入,使抽象的数学概念更易于理解.例如,学习“面积”时,可以通过比较不同房间的大小来引入.
2.活动式学习:设计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操作中学习数学,如制作几何模型、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等,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也能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
3.鼓励提问:鼓励学生提出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力,同时也能激发他们解决问题的欲望.
4.联系生活实际:在解决问题时,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帮助他们建立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之间的桥梁.
通过这样的生活观察和教学反思,我们可以使数学教学更加生动有趣,同时也能帮助学生建立起数学思维,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苏科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5.1 观察 抽象教学设计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学习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课后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1.1 生活 数学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的,教学重点与难点,设计思路,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苏科版七年级上册1.1 生活 数学教学设计,共3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