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冀人版(2024)科学六下课件PPT+教案全套
冀人版(2024)六年级下册第1课 昼夜的形成精品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冀人版(2024)六年级下册第1课 昼夜的形成精品ppt课件,文件包含冀人版2017科学六下第1课《昼夜的形成》课件pptx、冀人版2017科学六下第1课《昼夜的形成》教案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同学们,白天和黑夜是永远不变的吗?
白天和黑夜是如何变化的呢?
地球怎样运动才会出现昼夜变化的现象呢?
1.地球自己旋转。2.太阳绕着地球转。
同学们,你觉得哪个说法正确呢?
有些不容易直接观察到的现象,我们该怎样探究呢?
可以通过模拟实验进行研究,当不同的假设似乎都能成立的时候,应该改变一下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从更多更广的方面去思考。
那么天体东升西落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
第一组认为天体东升西落是因为地球自转引起的。
实验方法:1.第一名学生手举着太阳模型。另一名学生坐在转椅上,面向太阳模型。2.坐在转椅上的学生假定自己是地球,自己的左边是东,右边是西。然后分别缓慢的进行顺时针旋转(自东向西)和逆时针旋转(自西向东),同时观察太阳在视野中的运动情况。
转椅自东向西转动时,太阳由西向东运动。转椅自西向东转动时,太阳由东向西运动。
哪种情况符合我们的认知呢?
这说明地球在太空中是运动的,而且运动方向是自西向东。只有这样才能看到太阳东升西落。
地球在太空中是怎样运动的呢?
地球自转时围绕着一条假想的轴,人们称之为地轴。
关于天体的运动,人们是怎样逐渐认识的呢?
哥白尼的“日心说”很久以前,人们认为太阳的东升西落是由于太阳围绕地球转动发生的,于是有人提出了“地心说”。16世纪初,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经过长期的观测、研究,发现“地心说”是错误的。
他对星空,尤其是对行星的运动状况做了将近40年的观测计算,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宇宙理论——“日心说”。哥白尼认为,处于宇宙中心的不是地球,地球和别的行星一道绕太阳运转,只有月亮绕地球运转。
经过学习我们得出了什么结论呢?
地球像陀螺一样不停地绕着地轴自转,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4小时。
昼夜交替现象是怎样形成的呢?
让我们通过模拟实验来探究吧!
假设:我认为昼夜交替现象是地球自西向东围绕地轴自转形成的。实验材料:手电筒、地球仪、橡皮泥小人实验方法:1.在地球仪上确定一点,粘上动画小人。用手电筒模拟太阳光照射地球仪,是地球仪被照亮一半,观察地球仪上的明暗区域。
2.将地球仪自西向东缓慢转动,观察动画小人所在位置是否出现“昼夜”交替现象,并将实验现象记录下来。注意:操作过程中不能用手电筒照人的眼睛。
昼夜接替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呢?
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朝向太阳的那面是白昼,背对太阳的那面是黑夜。地球自西向东围绕地轴自转,形成了昼夜交替现象。
我们国家疆域辽阔,不同地方的同胞们看到日出的时间是一样的吗?
在同一天中同一时间,上海和乌鲁木齐那个城市先见到太阳升起呢?
上海,在同一天中,越靠近东面的城市越先看到日出,越靠近西面的城市越晚看到日出。
1.地球像陀螺一样不停地绕着地轴自转,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4小时。2.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朝向太阳的那面是白昼,背对太阳的那面是黑夜。地球自西向东围绕地轴自转,形成了昼夜交替现象。
1.哥白尼提出了“地心说”理论。( )2.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年。( )3.地球自西向东围绕地轴自转,形成了昼夜交替现象。( )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科学六年级下册第13课 浩瀚的宇宙优秀ppt课件,文件包含冀人版2017科学六下第13课《浩瀚的宇宙》课件pptx、冀人版2017科学六下第13课《浩瀚的宇宙》教案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冀人版(2024)六年级下册第9课 漂浮的船一等奖课件ppt,文件包含冀人版2017科学六下第9课《漂浮的船》课件pptx、冀人版2017科学六下第9课《漂浮的船》教案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冀人版(2024)第7课 蝙蝠与雷达评优课ppt课件,文件包含冀人版2017科学六下第7课《蝙蝠与雷达》课件pptx、冀人版2017科学六下第7课《蝙蝠与雷达》教案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