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冀人版(2024)科学六下课件PPT+教案全套
小学冀人版(2024)第7课 蝙蝠与雷达评优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冀人版(2024)第7课 蝙蝠与雷达评优课ppt课件,文件包含冀人版2017科学六下第7课《蝙蝠与雷达》课件pptx、冀人版2017科学六下第7课《蝙蝠与雷达》教案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蝙蝠是怎样在夜晚灵活捕食昆虫的?雷达捕获目标信息与蝙蝠捕食昆虫有什么相似之处?
蝙蝠能够在夜晚灵活地捕食昆虫,雷达能够远距离敏锐地捕获目标信息。
18世纪前后,科学家就曾做过实验,蒙上双眼的蝙蝠依然能够飞行自如,但是如果塞住蝙蝠的双耳、封住它的嘴后,它们就会在黑暗中乱撞。蝙蝠究竞是怎样在夜晚捕食昆虫的?让我们通过实验来寻找问题的答案。
材料:超声波传感器、超声波测距仪、飞虫模型等。
实验方法: 1.打开仪器电源开关,将飞虫模型放置在传感器前方,观察显示的数据。2.前后移动飞虫模型,观察数据变化。3.遮挡超声波传感器,移动飞虫模型,观察数据变化。将实验数据记录下来。
没有挡住时数据发生变化;挡住后,数据发生了变化。
比较超声波实验与蝙蝠捕食有哪些相同点。根据实验结果,推想蝙蝠发现并捕食昆虫的过程。
科学家对蝙蝠捕食的研究
早些时候, 科学家对于蝙蝠的捕食一直没能作出科学的解释。直到1938 年,由于探听超声波仪器的发明,科学家才完全证实蝙蝠是通过超声波来定位的。原来蝙蝠在飞行过程中,能够从喉部发出一种人耳听不到的超声波,当这种超声波碰到飞行中的昆虫或前方的物体时,会反射回来传入蝙蝠耳内,它就能判断出食物或障碍物距离的远近、位置和大小了。
你们的推想和科学家的研究结果一样吗?用流程图的方式,记录蝙蝠捕食昆虫的过程。
雷达能够在很远的距离发现目标,它是利用什么科学原理发明的?是怎样工作的?与蝙蝠又有什么关系呢?让我们通过书籍、期刊、网络等途径,搜集雷达的相关资料,认识雷达的发明、发展及其工作过程。
★ 1888 年,德国科学家赫兹成功利用仪器产生无线电波。 ★ 1925年,伯烈特与杜武合作,第一次成功使用“雷达”,把从电离层反射回来的无线电短脉冲显示在 CRT 显示器上。 ★ 1935 年,英国科学家瓦特发明了既能发射无线电波,又能接收反射波的装置,它能在很远的距离就探测到飞机的行动,这是世界上第一台实用雷达。 ★ ……
雷达是利用电磁波探测目标的电子设备。其工作过程是:雷达的发射机通过天线把电磁波射向空间某一方向,处在此方向上的物体反射碰到的电磁波,雷达天线接收此反射波,送至接收设备进行处理,提取有关该物体的某些信息。
1.科学家利用什么科学原理发明的雷达?雷达是怎样工作的?2.雷达与蝙蝠有什么异同点?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工作原理相同,蝙蝠是靠嘴巴发射超声波的。雷达是用天线发出无线电波的。科学家通过研究蝙蝠发出的声波,遇到障碍物后,声波被反射回来,蝙蝠可以接受这种声波的原理,发明了雷达。
还有哪些发明能在自然界找到相似的原型呢?让我们查阅资料,了解照相机与眼睛结构的关系,制作一台简易照相机。材料:凸透镜、两个不同的长方体纸盒、半透明纸或毛玻璃、剪刀、小刀、铅笔、尺子、双面胶等。
在光线稍暗的地方,将“镜头”朝着光线明亮的地方,调整纸盒的前后位置,看是否能够在半透明纸或毛玻璃上形成比较清晰的图像。
像雷达这样,很多发明都能够在自然界找到相似的原型。雷达要解决的问题,自然界早已解决得非常完美,大自然能给人类很多启示!
蝙蝠是通过( )来定位的。原来蝙蝠在飞行过程中,能够从( )发出一种人耳听不到的超声波,当这种超声波碰到飞行中的昆虫或前方的物体时,会反射回来传入蝙蝠耳内,它就能判断出( )距离的远近、位置和大小。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科学六年级下册第13课 浩瀚的宇宙优秀ppt课件,文件包含冀人版2017科学六下第13课《浩瀚的宇宙》课件pptx、冀人版2017科学六下第13课《浩瀚的宇宙》教案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冀人版(2024)六年级下册第9课 漂浮的船一等奖课件ppt,文件包含冀人版2017科学六下第9课《漂浮的船》课件pptx、冀人版2017科学六下第9课《漂浮的船》教案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冀人版(2024)第5课 水污染精品课件ppt,文件包含冀人版2017科学六下第5课《水污染》课件pptx、冀人版2017科学六下第5课《水污染》教案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