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人美版(2024)二年级上册15.大树的故事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人美版(2024)二年级上册15.大树的故事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法”,说“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说“教材”
根据《美术课程标准》我确立阶段目标,本课《大树的故事》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本课的内容是:本课题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可以为学生提供很大的想象空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大树上小鸟的生活、大树洞里小松鼠等动物的生活,大树下小朋友做游戏、老爷爷下棋,树根下面小蚂蚁辛勤的劳动等情景,进行丰富的联想,也可以通过大树被非法砍伐后,小鸟等动物无家可归,大树惩罚破坏森林环境者等情节的想象,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创新精神。本课内容既可以培养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理解画面中大与小的关系,也可以非常自然地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渗透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达到教学目标的多元化。根据“造型•表现”在教学中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欲望。
为了使学生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回忆、观察,了解大树的基本结构(树根、树干树枝、树权、树叶等)及其颜色、种类等特点。学习表现大与小的关系,用绘画或剪贴的方法表现有关大树的故事。
2.过程与方法:在回忆、观察、体验中,感悟大树的结构及美感,想象出大树的相关故事。
3.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氛围中,相互交流,资源共享。通过学生活动,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绿色生命的情感。
明确了教学目标,本课的重难点也就显而易见了:
教学重点是:了解生活中大树的结构、外形、颜色等特点,利用大与小的关系表现大树与人、大树与动物之间的故事。
教学难点是:画面构思和组织。
二、说“学情”
二年级这三名学生好动、活泼、思维独特而且个性比较鲜明。在教学中只有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并让他们时时体验成功的乐趣,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根据大树发挥想象创作大树的故事。
三、说“教学法”
在教学中,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课程设计注重人文关怀,侧重学生的体验过程,针对二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我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进行美术教学,通过各种情景创设,从而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并体验快乐学习的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意识;通过多元评价和激励,引导学生积极创作与互动,体会大胆、想象和创作的快乐,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我主要采取设置情境教学方法,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使他们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从而产生主动学习和创作的欲望。培养学生把课堂教学、生活实际和自己的绘画经验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主动地去发现我们周边的客观事物,做到生活源于艺术,而艺术又在生活中升华,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做到有的放矢。根据本课的特点,我还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1.情景教学法:我运用视频《小鸟和大树的故事》把学生引入情景教学中,让孩子们在浓烈的课堂氛围中对大树的故事有一个初步了解,为学习创作打下基础。
2.观察法: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片让同学们根据图片说一说他们在大树下干什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直观演示法:我利用多媒体图片大树图片,让学生直观认识大树的组成,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突出把握了教学重点。
4.集体讨论法:小组讨论。
四、说“教学过程”
为了使学生都能在视、听、说、做、思等行为环节中经历美术的过程、体验审美的快乐,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设计的教学过程如下:
(—)导入
我首先设计了“视频导入”这一环节,因为观看视频大树的故事,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能体现美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能够较好的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并且能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思考的能力。
通过大树的故事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故事,为后面学习《大树的故事》做好铺垫,并引出本课课题《大树的故事》。
(二)新授
1.引导启发
我设计了“说一说你认识的大树有什么树?”进行引导启发,教学中此项内容即使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让学生体会到美术与生活息息相关。
2.探究学习
其次,我设计了“观察欣赏、欣赏美景、说一说没有了绿色会怎样、认识大树的组成、作品欣赏”这五个环节。首先让学生观察欣赏大树上和大树下的图片进行语言组织说出图片内容;欣赏各个季节不同美景;进行对比学习,如果没有了树木会是什么样?小组交流,同时进行环保教育;接着认识大树的组成,让学生学习记忆大树有哪几部分组成,大体上分为哪两部分,然后并欣赏作品。通过小组中交流、合作、在小组中探讨学习,使重、难点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中得到了解决,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大胆创作
为了给学生自由发挥、创造的空间,我设计了“艺术实践”这一环节,鼓励学生对作品进行创作,在创作过程中强调学生要求要求: 要求:采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现创作一幅大树的故事(注意:请安全使用剪刀,随手收整好自己的垃圾,做一个环保小卫士)在学生创作作品时如遇到问题或是我发现问题时,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学会及时解决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四)展示欣赏
接着是“展示评价”的环节,在学生创作基本完成时,我采用学生自评为主,其他同学互评与教师点评为辅的方法而进行评价,从而使学生参与到评价中,培养学生自信心,体验成功的快乐。
1.自评:把学生作品现场拍照上传到大屏幕(课件画面上)上展示。说一说你创作了什么故事?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我们的自然环境?
2.互评:说一说小朋友的作品大树的故事画的生动好看吗?有什么建议?
3.教师评价:根据激励性的原则,及时肯定学生的作品和表现,保护他们的积极态度和创新意识。点评时要注意绘画能力较弱、性格内向的学生应该给他们更多的展示机会,找出优点并发自内心的表扬、赞扬他们,使他们摆脱自卑心理,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这样全体学生也就都成了“学习的主人”。
(五)课堂小结
最后是本节课的结束语,说到此处真是有种“意犹未尽,余味无穷”,在课程即将结束时,我会问学生:“说一说你学会了什么?这节课学习的快乐是什么?”学生学会从创作的快乐、成功的快乐、合作的快乐等方面进行回答,甚至会从老师和同学的评价中体会到快乐。本环节对快乐的回顾,更能加深对整个教学过程的学习和体验,同时又是对这节课的总结和梳理。
五、板书设计
15.大树的故事
我比较注重直观、系统的板书设计,还及时的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学生能够更好的学习、理解和掌握。我的板书设计是以图文为主,突出了本节课需要掌握的知识,让学生对本节课学习掌握更深,记忆更清楚。
结束语:
总之本节课我通过直观教学、精心设问、探究学习、艺术创作等环节,引导学生进行创作,强调把学生当成发现者、创作者,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进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互帮互助、参与和合作意识,实现了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真正做到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同步提高,完成了本节课的三维目标和、重点、难点等知识内容,使学生学有所成,学有所获。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五个方面的所有叙述,请各位领导、老师批评指正,我的说课完毕。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人美版(2024)二年级上册15.大树的故事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授,艺术实践,展评欣赏,课堂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人美版(2024)二年级上册15.大树的故事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组织与导入,探究式学习活动,师生美术创作实践活动,知识拓展,教学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人美版二年级上册15.大树的故事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说教材内容,说学情分析,说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说教法学法,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