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学习达标测试(教学)习题课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9/16497212/0-173373094982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学习达标测试(教学)习题课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9/16497212/0-173373094986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学习达标测试(教学)习题课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9/16497212/0-173373094988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学习达标测试(教学)习题课件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9/16497212/0-1733730949915/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学习达标测试(教学)习题课件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9/16497212/0-173373094993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学习达标测试(教学)习题课件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9/16497212/0-1733730949947/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学习达标测试(教学)习题课件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9/16497212/0-1733730949959/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学习达标测试(教学)习题课件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9/16497212/0-1733730949976/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学习达标测试(教学)习题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学习达标测试(教学)习题课件,共16页。
第二单元学习达标测试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地球 孕育了人类,提供了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 2.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是土地、 温度 、氧气和水。 3.地球出现了 资源短缺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 4.为了更有效地保护地球,实现可持续发展,世界各国通过签订协定、 制定法律 等方式来限制人类对地球的伤害。我国把环境保护列为基本国策。 5.人与自然是生命 共同体 ,保护环境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 地球温度资源短缺制定法律共同体6.循环经济包括产品的清洁生产、 资源的循环利用 和废物的高效回收。 7.太阳能、风能、 水能 、生物能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8.除了自然的原因外,人类在生产、生活中 不合理的行为 也会诱发或加重自然灾害。 9.2021年河南郑州暴雨灾情中,我国人民发扬了“一方有难, 八方支援 ”的精神,共同应对灾难。 资源的循环利用水能不合理的行为八方支援10.人类一直在与自然灾害进行着斗争,在斗争过程中,人们形成了不屈不挠、 团结互助 的抗灾精神。 团结互助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20分)1.下列选项中属于保护地球的法律的是( B )。B2.下列选项中反映了全球变暖问题的是( A )。3.下列行为会对水资源造成污染的是( D )。AD4.下列不属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项是( D )。D5.循环经济中不包括( A )。A6.下列不是利用新能源的一项是( C )。C7.为了保护地球家园,人们设立了很多保护环境的节日。下列哪一个节日不是关于环境保护的?( D )D8.下列行为不会诱发和加重自然灾害的是( D )。D9.下列能源不属于清洁能源的是( C )。C10.下列不属于人为原因造成的环境问题的是( D )。D三、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每题2分,共20分)1.人类离开地球以后去其他星球也能生存。 ( ✕ )2.水俣病是由排放未经处理的废水导致的。 ( √ )3.循环经济只包括产品的清洁生产,不包括资源的循环利用。 ( ✕ )4.化石燃料燃烧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 √ )5.用淘米水洗菜,不仅节约了水,还有效地清除了残留在蔬菜上的农药。 ( √ )✕√✕√√6.一批批救灾物资、一笔笔捐款、一袋袋血液,凝聚着全国人民对灾区人民的牵挂,让灾区人民感受到了温暖和力量。 ( √ )7.为了更有效地保护地球,实现可持续发展,世界各国通过签订协定、制定法律等方式来限制人类对地球的伤害。 ( √ )8.生物赖以生存的森林、湖泊、湿地等没有因为人口的增长和人类需求的增加而变化。 ( ✕ )9.地球是人类美好的家园,我们应该与地球和谐相处。 ( √ )10.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战斗中,全国人民上下一心,捐款捐物,体现了人间大爱。 ( √ )√√✕√√四、连线题。(共8分)将下列现象与其引发的环境问题连起来。五、简答题。(共16分)1.环境问题包括哪几类?(3分)环境问题包括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2.保护环境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我们小学生能做些什么呢?(4分)(1)宣传保护环境的重要性;(2)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争当环保小卫士;(3)发现破坏环境的行为积极举报。(答案不唯一)3.请你说一说自然灾害对人类生活的影响。(4分)自然灾害不仅会造成资源破坏、直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还会带来各种间接损失,甚至会影响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4.地球为我们提供了哪些生存条件和资源?(5分)地球为我们提供了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氧气、充足的水分和多种多样的动植物。(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六、辨析题。(共16分)1.假如离开了地球,人类还能生存吗?(8分)人类将不能生存。目前为止,人类还没有找到适合居住的星球,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离开了地球,人类将别无去处。2.拥有防灾避险的意识、自护自救的知识和能力,可以防止或减轻自然灾害给我们的伤害。请你说一说地震发生时该如何自救。(8分)当地震发生时,如果条件允许,要及时、有序地撤到安全空旷的地带;如果不能及时撤离,可以暂时躲在小房间的墙角,护住头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